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借助口服胃肠道超声造影诊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1
作者 祁永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221-224,共4页
探究口服胃肠道超声造影诊断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超声诊断为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患者均接受电子胃镜检查,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胃壁隆起性病变... 探究口服胃肠道超声造影诊断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超声诊断为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患者均接受电子胃镜检查,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胃壁隆起性病变,比较口服胃肠道超声造影与电子胃镜的检出率。结果 共有20例胃壁隆起性病变,其中胃底7例、胃前壁4例、胃大弯2例、胃后壁2例、胃小弯2例、胃窦1例,超声准确诊断18例,检出率为90.0%,而胃镜准确诊断14例,检出率为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接受检查且病灶通过ESD或外科手术切除并送病理确诊,结果显示,胃镜检查的诊断敏感性为70.0%,而超声检查的诊断敏感性为90.0%,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诊断在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中具有明显优势,可进行初步筛查,预防漏诊。相较之下,口服胃肠道超声造影操作更便捷、无创,适用范围更广,对胃部疾病筛查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 隆起性病 口服 胃肠超声造影
下载PDF
内镜超声诊断胃肠道黏膜及黏膜下隆起性病变432例 被引量:5
2
作者 于衍会 高善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745-1748,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US)对胃肠道黏膜及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断的价值,分析胃肠道黏膜及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与术后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胃肠道黏膜及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临床资料.3100例患者术前行EUS检查,其中432例进行内镜...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US)对胃肠道黏膜及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断的价值,分析胃肠道黏膜及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与术后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胃肠道黏膜及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临床资料.3100例患者术前行EUS检查,其中432例进行内镜下活检、息肉摘除术、EMR或ESD等治疗,术后将切除标本送病理.再将病理结果与术前内镜超声结果相比较,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符合率.结果:432例胃肠道黏膜及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中,黏膜层活检、摘除术后病理诊断与EUS诊断符合率为88.18%(306/347);黏膜下层病变EMR或ESD术后病理诊断与EUS诊断符合率为55.29%(47/85);EUS与内镜下活检、摘除、ESD或EMR术后病理结果总符合率81.71%(353/432).不符合病例中以少见病例以及EUS图谱未列出的病变为主.结论:EUS对胃肠道黏膜及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可以判断其病变起源、回声特征以及肿物的大小及边缘情况,但能否准确辨别全部病变的性质还有待提高.对EUS检查到的可疑胃肠道黏膜及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在内镜下进行活检、摘除、ESD或EMR术,进行病理检查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超声检查术 胃肠 隆起性病 病理
下载PDF
螺旋CT多体位扫描及三维成像技术诊断胃肠道隆起性病变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延宏 孙衍伟 +4 位作者 姚卫江 夏国亮 岳伟 陈莹 徐志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体位扫描及三维成像技术在胃肠道隆起性病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经纤维内窥镜活检证实的胃癌及息肉患者 17例 ,大肠癌及息肉患者 4 4例 ,术前胃肠腔充气后经螺旋CT多体位扫描并进行图像处理 ,获得ACI(...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体位扫描及三维成像技术在胃肠道隆起性病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用经纤维内窥镜活检证实的胃癌及息肉患者 17例 ,大肠癌及息肉患者 4 4例 ,术前胃肠腔充气后经螺旋CT多体位扫描并进行图像处理 ,获得ACI(空气投影成像 )、CTVE(模拟内窥镜 )、MPR(多层面重建术 )及Ray -Sum(透明技术 )图像 ,然后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不同体位的螺旋CT扫描对各部位病灶的显示能力不同。各种重建图像对不同大小病灶的检出能力各异 :对于直径≤ 5 .0mm病变的检出 ,以CTVE最好 ,显示率达 6 0 % ,对于直径 6 .0~ 10 .0mm病变的检出 ,各种成像技术显示率相近 ,可达 78%~ 89% ,但均不及纤维内窥镜 ;对于直径 >10 .0mm病变的检出 ,各种成像技术均达 95 %以上 ,与纤维内窥镜相似。综合评估 ,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直径≤ 5 .0mm、6 .0~ 10 .0mm以及 >10 .0mm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6 5 %、97%、10 0 %。结论 :螺旋CT多体位扫描及三维成像技术在诊断胃肠道隆起性病变中具有特殊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胃肠隆起性病 多体位扫描 充气造影术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联合超声内镜治疗胃肠道黏膜隆起性病变的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易静 胡友文 +2 位作者 詹云凯 龚锦文 黄健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联合超声内镜治疗胃肠道黏膜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并发症,以及ESD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高危患者进行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诊断为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行超声内镜检查并住院...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联合超声内镜治疗胃肠道黏膜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并发症,以及ESD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高危患者进行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诊断为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行超声内镜检查并住院行ESD的患者180例。根据并发症分为术中穿孔组及未穿孔组、术后出血组及未出血组;比较两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及侵及层次、病变完整切除等,得出各并发症的相关风险因素,统计患者术后不适情况、术后病理及追加外科手术等。结果⑴ESD联合超声内镜治疗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的完整切除率为91.1%(164/180)。⑵ESD术后不适主要为腹痛、咽喉不适、发热等,发生率为52.7%(95/180),均未做特殊处理。⑶ESD术中穿孔率为10.6%(19/180),均在内镜下闭合。⑷ESD术后出血率为12.8%(23/180),外科干预率0.56%(1/180),均成功止血。结论⑴ESD联合超声内镜治疗胃肠道黏膜隆起性病变的并发症较低,未见致死性并发症,病变切除率高,是安全及有效的治疗方法。⑵ESD术中穿孔的风险因素是部位(贲门胃底)、病理(间质瘤)及病变浸润深度(固有肌层),其中部位与病理是独立危险因素。⑶ESD术后出血的风险因素是病变大小(≥2cm)、部位(直肠)及病变浸润深度(粘膜下层以内),其中部位是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D 超声内镜 胃肠黏膜隆起性病 疗效 出血 穿孔 危险因素
下载PDF
EUS联合ESD治疗胃肠道隆起性病变并发出血、穿孔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易静 胡友文 +2 位作者 黄健 龚锦文 詹云凯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研究EUS对于胃肠道隆起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及超声内镜(EUS)联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治疗胃肠道隆起性病变并发出血、穿孔风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EUS检查诊断为胃肠道隆起性病变行ESD的患者180例。根据并... 目的研究EUS对于胃肠道隆起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及超声内镜(EUS)联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治疗胃肠道隆起性病变并发出血、穿孔风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EUS检查诊断为胃肠道隆起性病变行ESD的患者180例。根据并发症情况分为术中出血及未出血组;术后穿孔及未穿孔组;比较各两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大小、浸润深度及病理类型等,得出相关风险因素,同时统计病变完整切除率及追加外科手术等。结果⑴EUS诊断胃肠道隆起性病变的符合率为72.2%(130/180)。⑵EUS联合ESD治疗胃肠道隆起性病变的完整切除率为91.1%(164/180)。⑶术中出血率为4.4%(8/180),均为少量渗血,内镜干预后成功止血。⑷术后穿孔率为1.1%(2/180),外科手术后穿孔成功闭合。结论⑴EUS诊断胃肠道隆起性病变的准确性较高。⑵ESD术中出血的相关风险因素是病变浸润深度(非固有肌层)及病理类型(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但均非独立危险因素。⑶ESD术后穿孔的风险因素是病变部位(结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S ESD 胃肠隆起性病 出血 穿孔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治疗胃肠道隆起性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杜观祥 王敏 +1 位作者 王翔 范志宁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胃肠隆起性病 高频电凝切治疗 超声内镜检查 尼龙绳套扎 临床观察 黏膜下层 黏膜层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隆起性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余德兰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5期30-31,共2页
目的 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胃肠道隆起性病变,并加强护理配合,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行内镜下治疗胃肠道隆起性病变的患者258例,其中128例应用EMR治疗作为观察组,130例应... 目的 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胃肠道隆起性病变,并加强护理配合,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行内镜下治疗胃肠道隆起性病变的患者258例,其中128例应用EMR治疗作为观察组,130例应用内镜下电凝电切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有3例术中创面少量出血,对照组有14例术中创面出血;观察组无迟发性出血和手术残留发生,对照组6例出现迟发性出血,7例出现手术残留;观察组完全切除率98.44%,对照组为90.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胃肠道隆起性病变的治疗效果优于电凝电切术,并发症少,而有效的护理配合是保证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隆起性病变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隆起性病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护理观察 疗效
下载PDF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道扁平隆起病变75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建林 王山花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6期33-33,共1页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道扁平隆起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分析了应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治疗胃肠道扁平隆起性病变的方法、效果。结果:全部75例患者术后3-6月胃肠镜复查均1次治愈,未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道扁平隆起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分析了应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治疗胃肠道扁平隆起性病变的方法、效果。结果:全部75例患者术后3-6月胃肠镜复查均1次治愈,未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道扁平隆起性病变具有使用方便、疗效明确、安全自如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氩离子凝固术 胃肠道扁平隆起性病变
下载PDF
51例胃多发白色扁平隆起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9
作者 邢晓丹 朱燃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21期2569-2571,共3页
目的:讨论分析胃多发白色扁平隆起性病变(multiple whitish flat elevated lesions,MWFL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为日后本病的预防及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就诊于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内镜室行... 目的:讨论分析胃多发白色扁平隆起性病变(multiple whitish flat elevated lesions,MWFL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为日后本病的预防及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就诊于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内镜室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临床资料,诊断为MWFLs的患者共计51例,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病理特点。结果:两组患者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P=0.005)。MWFLs患者中合并Hp现症感染的患者3例,感染率约为5.9%。同期行胃镜检查的未合并白色扁平隆起患者Hp现症感染患者1690例,感染率为2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7,P=0.002)。内镜下观察,51例MWFLs患者发病部位均在胃底穹隆部为主,其中18例MWFLs患者的发病部位还同时存在于胃体。51例患者的病理组织学均提示胃体腺小凹上皮有增生性改变,可见腺管扩张,未见肠上皮化生及炎细胞浸润。结论:MWFLS多见中老年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合并Hp感染率低,病理表现以胃体腺小凹上皮的增生性变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扁平隆起性病 胃镜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胃肠道交界性病变/肿瘤和相关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治疗原则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祥 朱雄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19-421,共3页
交界性病变 /交界性肿瘤是目前诊断病理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病理和临床医师应正确认识胃肠道的一些交界性病变 /交界性肿瘤及相关病变如胃肠道间质瘤、胃肠道淋巴组织增生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免疫增生性小肠病。
关键词 胃肠 交界性病 交界性肿瘤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胃肠道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裘华森 吕宾 +5 位作者 张勤 周济春 余建法 李青 郑超 茅巍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治疗胃肠道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近5年来对51例胃肠道占位性病变(包括早期胃癌13例、胃息肉6例、胃间质瘤9例、十二指肠腺瘤3例、结肠息肉5例、横结肠癌4例、降结肠癌8例、乙状结肠癌3例)实施腹...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治疗胃肠道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近5年来对51例胃肠道占位性病变(包括早期胃癌13例、胃息肉6例、胃间质瘤9例、十二指肠腺瘤3例、结肠息肉5例、横结肠癌4例、降结肠癌8例、乙状结肠癌3例)实施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根据病灶部位,病变性质等情况.综合运用腹腔镜和内镜,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60~230min,术中出血15~100ml.术后12~36h患者可下床活动,12~72 h肛门排气、拔胃管开始流质饮食,2~5 d拔除引流管,6~14d出院.术后随访1~45个月,患者术前症状消失,内镜复查未见病变复发.结论 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治疗胃肠道占位性病变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等突出优点,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内镜治疗 胃肠 占位性病 临床应用价值 treatment endoscopy 内镜手术治疗 乙状结肠癌 术后随访 十二指肠腺瘤 手术并发症 综合运用 治疗效果 早期胃癌 下床活动 胃间质瘤 推广应用 术中出血 术后恢复
下载PDF
常见胃肠道良性隆起性病灶的影像诊断
12
作者 陈棣华 陈金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51-453,共3页
目的:主要探讨胃肠道息肉之少见情况及肿块状胃底静脉曲张的影像诊断问题。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良性隆起性病灶,包括胃肠道息肉404例,平滑肌瘤19例,脂肪瘤1例,肿块状胃底静脉曲张2例。检查方法包括胃肠道气钡低张... 目的:主要探讨胃肠道息肉之少见情况及肿块状胃底静脉曲张的影像诊断问题。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良性隆起性病灶,包括胃肠道息肉404例,平滑肌瘤19例,脂肪瘤1例,肿块状胃底静脉曲张2例。检查方法包括胃肠道气钡低张双重造影,部分病例作了超声及CT检查。结果:胃肠道息肉中,腺瘤性息肉216例,炎性息肉114例,增生性息肉48例,幼年性息肉14例,乳头状腺瘤2例,绒毛状腺瘤10例。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3例,均为年青女性患者,胃、小肠之隆起性病灶,最大直径1.3cm,小者0.1~0.2cm,病灶中央见“靶征”。绒毛状腺瘤病灶最大6cm×8cm,最小1.5cm×2cm,边缘呈分叶状6例,1例伴有较大溃疡。息肉癌变13例,发生于直肠者占9例。较为特别的是本组息肉癌变病例中,2例为多发,各仅一处息肉有恶变。病灶基底部肠壁切迹样凹入及顶部出现溃疡是息肉恶变的征象。2例肿块状静脉曲张,单独发生于胃底,而食管表现正常。结论:胃肠道双重造影仍然是诊断胃肠道良性隆起性病灶的首选、安全而准确的方法。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对于提高胃肠道良性隆起性病灶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 良性隆起性病 影像诊断
下载PDF
新生儿、婴幼儿常见胃肠道梗阻性病变的X线诊断
13
作者 潘恩源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4年第2期67-68,共2页
新生儿、婴幼儿常见胃肠道梗阻性病变的X线诊断潘恩源新生儿、婴幼儿胃肠道梗阻性疾病比较常见,X线诊断仍然是术前确诊必不可少的最佳选择。放射科医师必需熟练地掌握此类疾病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新生儿及幼小婴儿正常腹部平片所... 新生儿、婴幼儿常见胃肠道梗阻性病变的X线诊断潘恩源新生儿、婴幼儿胃肠道梗阻性疾病比较常见,X线诊断仍然是术前确诊必不可少的最佳选择。放射科医师必需熟练地掌握此类疾病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新生儿及幼小婴儿正常腹部平片所见与正常成人绝不相同,正常胎儿胃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胃肠 梗阻性病 X线诊断
下载PDF
透明帽吸引法黏膜切除术(EMRC)治疗食管及胃扁平隆起性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喻枝红 李翠红 +2 位作者 李江涛 孙辉 龚锦文 《江西医药》 CAS 2011年第7期639-640,共2页
目的总结内镜下透明帽法黏膜切除术(EMRC)治疗食管及胃扁平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1年4月132例本院收治的符合食管或胃扁平隆起性病变的病例,根据食管及胃扁平隆起性病变内镜下治疗的不同策略随机分两组。一组为观察... 目的总结内镜下透明帽法黏膜切除术(EMRC)治疗食管及胃扁平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1年4月132例本院收治的符合食管或胃扁平隆起性病变的病例,根据食管及胃扁平隆起性病变内镜下治疗的不同策略随机分两组。一组为观察组:66例采用EMRC治疗方法;一组为对照组:66例采用黏膜下注射后行标准的圈套器电切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种方法在切除食管及胃扁平隆起性病变完全切除率及穿孔、出血、电凝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切除标本固定、标注后送病理检查。结果治疗组完全切除率为100%,并发症出血率为3.03%。对照组完全切除率为86.36%及并发症出血率为6.06%、穿孔3.03%、电凝综合征3.03%。结论 EMRC能完整切除食管胃扁平隆起性病变并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减少住院费用是治疗消化道隆起型病变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帽法黏膜切除术(EMRC) 食管及胃扁平隆起性病
下载PDF
胃肠超声造影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胃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志洁 左学军 陆敏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3期1675-1678,共4页
目的研究胃肠超声造影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118例胃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良性组90例,恶性组28例,所有患者均行胃肠超声造影及... 目的研究胃肠超声造影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118例胃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良性组90例,恶性组28例,所有患者均行胃肠超声造影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CA72-4)、卵巢癌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癌相关黏液抗原(CA50)、消化道癌抗原(CA19-9)检测,分析胃肠超声造影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胃隆起性病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胃肠超声造影诊断胃隆起性病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4.6%、82.1%、72.2%;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胃隆起性病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平均值为65.3%、47.2%、70.9%;胃肠超声造影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胃隆起性病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1%、92.9%、86.7%,明显高于两种方法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超声造影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早期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性病 胃肠超声造影 血清肿瘤标志物 糖链抗原 卵巢癌抗原 癌胚抗原 癌相关黏液抗原 消化癌抗原
下载PDF
胃肠道术后吻合口增生性病变镜下治疗430例
16
作者 陆水均 李文君 高永雯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8期891-891,共1页
0引言 我院自1993-07对胃肠道术后吻合口增生性病变患者采用内镜下微波点灼、高频电刀电灼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胃肠道术后吻合口粘膜增生性病变430例,程度分为三种轻度:指吻合口粘膜息肉样增生病变在0.2... 0引言 我院自1993-07对胃肠道术后吻合口增生性病变患者采用内镜下微波点灼、高频电刀电灼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胃肠道术后吻合口粘膜增生性病变430例,程度分为三种轻度:指吻合口粘膜息肉样增生病变在0.2 cm×0.3 cm×0.4 cm范围内,数量在3枚以内轻度215例采用内镜下微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口 胃肠手术 病理学 治疗 微波 内镜 增生性病
下载PDF
影像检查诊断胃隆起性病变的价值
17
作者 王天才 乐桂蓉 +3 位作者 管竟贤 黄道中 汪元芳 张青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 探讨三种影像方法对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0 9例经超声、胃镜和X线胃肠造影 (GI)进行检查后经手术或和病理证实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胃声学造影与电子胃镜相比 ,对隆起性胃癌、胃恶性淋巴瘤、胃平滑肌瘤、胃... 目的 探讨三种影像方法对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0 9例经超声、胃镜和X线胃肠造影 (GI)进行检查后经手术或和病理证实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胃声学造影与电子胃镜相比 ,对隆起性胃癌、胃恶性淋巴瘤、胃平滑肌瘤、胃平滑肌肉瘤和胃息肉病变检出率类似 (P >0 0 5 ) ,而对异位胰腺、胃血吸虫病和胃恒径动脉出血电子胃镜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胃声学造影检查。相反 ,胃外压迫所致胃内隆起性病变胃声学造影检出率较电子胃镜为高 (P <0 0 5或P <0 0 1) ,且有助于隆起性病变生长方式和良、恶性鉴别。结论 胃声学造影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无创伤、可追踪复查的检查手段 ,为普查和筛选胃隆起性病变类型提供了重要的诊断诊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声学造影 隆起性病 X线胃肠造影 电子胃镜 诊断
下载PDF
胆囊隆起性病变28例分析报告
18
作者 谢昌辉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6-17,共2页
随着B超的普及和诊断水平的提高,胆囊隆起性病变越来越多地被发现。我院自1984年5月到1995年6月共收治28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疾病 隆起性病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双重造影数字成像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小华 胡道予 姜志红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 :观察数字胃肠机与普通胃肠机对食管局限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率及形态学定性的准确率。方法 :使用数字胃肠机食管吞钡检查 12 5 8例 ,发现食管局限隆起性病变 3 1例。随机抽样普通胃肠机食管吞钡检查 12 5 8例 ,发现食管局限隆起性病... 目的 :观察数字胃肠机与普通胃肠机对食管局限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率及形态学定性的准确率。方法 :使用数字胃肠机食管吞钡检查 12 5 8例 ,发现食管局限隆起性病变 3 1例。随机抽样普通胃肠机食管吞钡检查 12 5 8例 ,发现食管局限隆起性病变 2 5例。两组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数字胃肠机对局限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率为 2 .46% ,形态学定性的准确率为 93 .5 %。普通胃肠机对局限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率为 1.99% ,形态学定性准确率 88%。结论 :数字胃肠机对食管局限隆起性病灶的检出率及形态学定性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普通胃肠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胃肠 食管隆起性病 诊断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评估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闫文荟 王俊娥 赵俊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40-142,144,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口服胃肠道超声造影诊断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6月经我院超声诊断为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患者48例,患者同时进行了电子胃镜检查,经"电子内镜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剥离术(ESD)"或外... 目的探讨口服胃肠道超声造影诊断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6月经我院超声诊断为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患者48例,患者同时进行了电子胃镜检查,经"电子内镜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剥离术(ESD)"或外科手术切除病灶送病理确诊的胃壁隆起性病例。回顾性分析口服胃肠道超声造影与电子胃镜对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口服胃肠道超声造影检出率91.67%,电子胃镜的检出率70.83%,超声检出率明显高于电子胃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胃肠道超声造影诊断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超声造影 胃黏膜下隆起性病 电子胃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