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CT在预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1
作者 韩雯雯 索峰 刘效方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8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增强CT在预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增强CT的表现,比较有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的定性差异及测量其相关CT值的定量差异,并对其进行卡方检... 目的探讨增强CT在预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增强CT的表现,比较有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的定性差异及测量其相关CT值的定量差异,并对其进行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性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否坏死、内壁外壁是否受侵犯、强化程度、强化均匀度、分层强化、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在组间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静脉期最大CT值(P=0.035)、静脉期平均CT值(P=0.043)、静脉期-平扫CT值(P=0.015)、静脉期-平扫CT值除以平扫CT值(P=0.01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得出静脉期最大CT值、静脉期平均CT值、静脉期-平扫CT值、静脉期-平扫CT值除以平扫CT值在参数的曲线下面积其AUC值分别约为0.741、0.731、0.778、0.792,静脉期-平扫CT值除以平扫CT值诊断效能最好。结论增强CT部分参数在预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淋巴结转移上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放射治疗的进展
2
作者 Von E.Duhmke 张錬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7-22,共6页
在尽可能施行根治性肿瘤切除之后,加入放疗和化疗能使大部分胃肠道肿瘤的治愈前景明显改善,但先决条件是要确切了解手术后复发的规律和对照射区域内必须保护的组织的放射耐受程度。
关键词 胃肠肿瘤 放射治疗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在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高英超 李淑静 +5 位作者 王园园 吴换波 马颖玉 张强 代拥军 刘擘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90-592,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根治术中的价值。方法:将9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者,经胃肠镜确诊并拟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在术前均行腹部CT检查;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完成腹部CT检查后,应...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根治术中的价值。方法:将9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者,经胃肠镜确诊并拟行腹腔镜肿瘤根治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在术前均行腹部CT检查;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完成腹部CT检查后,应用容积再现技术重建腹部血管三维立体图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C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观察观察组患者腹腔动脉血管变异;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不包括淋巴清扫)、术中出血量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无论是胃癌还是大肠癌,观察组患者的C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相比,总的正确率分别为84.61%、84.21%,均高于对照组的64.28%及64.70%;且观察组在早期肿瘤分期的准确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CT造影血管检查显示:观察组患者中有17例发生腹腔动脉血管变异,变异率为37.37%;且与术中所见动脉血管变异情况一致,符合率达100%。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血管造影可在术前了解胃肠道肿瘤的分期、腹腔动脉血管的变异情况,有利于施行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根治术,促进患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外科学 胃肠肿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对胃肠道间质肿瘤的诊断及其病理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延宏 单裕清 +5 位作者 赵记明 赵兴康 孔云朋 王刚平 许传礼 孙卫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年第3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螺旋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病理明确诊断的81例GIST临床及CT等影像学资料。结果81例中,良性24例,恶性57例。肿瘤大小0.5~17.0cm,平均6.8cm。病灶位于胃50例,小肠22例,直肠结肠6例,肠系膜3例,...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螺旋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病理明确诊断的81例GIST临床及CT等影像学资料。结果81例中,良性24例,恶性57例。肿瘤大小0.5~17.0cm,平均6.8cm。病灶位于胃50例,小肠22例,直肠结肠6例,肠系膜3例,4例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良性GIST螺旋CT显示一般小于2cm、密度均匀、边缘无分叶、界限清楚、均匀强化;若大于5cm、腔外不规则或长分叶状肿块、界限不清、明显的多灶性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明显的不均匀强化则多为恶性。结论CT是胃肠道间质肿瘤定位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方法。消化道偏侧性狭窄伴溃疡、不规则腔外肿块、多灶性低密度区、明显的不均匀强化等征象对恶性GIST定性诊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宪云 莫惠新 杨金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5-146,共2页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是由颌下腺、Brunner腺以及大肠潘氏细胞分泌的一种胃肠激素。近年来EGF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认为EGF与癌基因的表达有关。目前,...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是由颌下腺、Brunner腺以及大肠潘氏细胞分泌的一种胃肠激素。近年来EGF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认为EGF与癌基因的表达有关。目前,关于胃肠道肿瘤EGF受体研究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 血清 放射免疫分析
下载PDF
CEA、CA19-9和CA72-4的检测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董冬梅 田艳平 王延春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185-186,共2页
目的检测胃肠道肿瘤患者外周血CEA、CA19-9、CA72-4水平,以探讨外周血CEA、CA19-9、CA72-4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与20例健康人外周血CEA、CA19-9、CA72-4水平。结果胃肠道肿瘤患者外周血CEA... 目的检测胃肠道肿瘤患者外周血CEA、CA19-9、CA72-4水平,以探讨外周血CEA、CA19-9、CA72-4对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与20例健康人外周血CEA、CA19-9、CA72-4水平。结果胃肠道肿瘤患者外周血CEA、CA19-9、CA72-4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CEA、CA19-9、CA72-4阳性率呈上升趋势(P<0.05)。三项联检比两项或单项检测敏感度及准确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EA、CA19-9和CA72-4的联合检测可提高胃肠道肿瘤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放射免疫法 肿瘤标记物
下载PDF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 被引量:3
7
作者 何云飞 罗宴吉 +3 位作者 黄坤 彭振鹏 李子平 冯仕庭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5期127-130,共4页
目的总结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提高GI-NEN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NEN的CT资料,观察内容包括病灶部位、大小、生长方式、边界清晰否、浸润性病灶管腔厚度、有无溃疡、有无坏死/囊变、强化情况、... 目的总结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提高GI-NEN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NEN的CT资料,观察内容包括病灶部位、大小、生长方式、边界清晰否、浸润性病灶管腔厚度、有无溃疡、有无坏死/囊变、强化情况、浆膜层、周围组织(腹膜脂肪间隙、邻近脏器)的浸润情况、病灶区域淋巴结、腹膜种植、远处转移灶;总结其CT表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36例GI-NEN的平均直径为45mm,15例发生于胃,4例发生于十二指肠,17例发生于直肠。22例呈浸润性生长,14例局部形成肿块突向管腔(/腔外);10例形成溃疡,14例出现囊变、坏死;29例呈明显强化,12例出现分层强化;21例出现浆膜层侵犯,13例侵犯周围结构,13例邻近淋巴结肿大,腹膜种植3例,远处转移8例。结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沿粘膜下层浸润生长、分层强化具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对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胃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MSCT表现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婉 刘辉 +1 位作者 王江峰 唐永强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6期114-116,123,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对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s)的诊断价值。方法参照2010年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和分级标准,回顾分析38例经病理证实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s)的临床资料及MSCT表现特点。结果 38例患者G1肿瘤10例,G2肿瘤4例,G3肿... 目的探讨MSCT对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s)的诊断价值。方法参照2010年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和分级标准,回顾分析38例经病理证实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s)的临床资料及MSCT表现特点。结果 38例患者G1肿瘤10例,G2肿瘤4例,G3肿瘤24例。14例G1、G2肿瘤患者中,12例平扫呈团块状及分叶状低密度肿块,密度均匀,轮廓光整;2例表现为不规则团片状低密灶,内有小点片状钙化;发生于上消化道者影像表现为动脉期显著强化,晚期强化密度减低;发生于下消化道者病灶静脉期或平衡期达强化高峰。结论本组GI-NENs均无特异性临床症状。G1及G2级肿瘤MS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病灶显著强化,发生于上消化道者具有呈"快进慢出"特征,下消化道者强化高峰较晚;G3级肿瘤MSCT影像表现与其它病理类型消化道恶性肿瘤不易鉴别,需依靠病理学特征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预估老年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文萍 李梅 +2 位作者 孙贞魁 袁俊清 赵培荣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8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CT特征在预测老年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s)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I-NENs,且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完整的34例患者。分析肿瘤的CT表现,包括肿瘤部位、长径、生长方式、边缘、密度、强化特点、... 目的探讨CT特征在预测老年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s)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I-NENs,且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完整的34例患者。分析肿瘤的CT表现,包括肿瘤部位、长径、生长方式、边缘、密度、强化特点、坏死或溃疡、邻近脏器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参照WHO 2010版消化系统肿瘤分级系统标准,将肿瘤的病理分级分为G1、G2、G3级。3组间定量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定性指标采用卡方检验。年龄与其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G1、G2与G3这3组肿瘤发病年龄、部位、长径、坏死或溃疡、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方式、边缘、强化程度及均匀度、邻近组织侵犯及远处转移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发病部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预估GI-NEN的病理分级是可行的,可作为治疗的分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占宏伟 何刚强 +3 位作者 叶小娟 包承侃 孙达 刘其昌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在探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其中食管癌4例,胃癌7例,结肠癌6例,直肠癌7例,运用SIEMENSECAMdeutSPECT仪进行18F-FDG显像。结果18F-FDG显像...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在探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其中食管癌4例,胃癌7例,结肠癌6例,直肠癌7例,运用SIEMENSECAMdeutSPECT仪进行18F-FDG显像。结果18F-FDG显像诊断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转移和复发的灵敏度为94.7%,特异性80.0%,准确性91.7%。在18F-FDG显像真阳性18例中,2例为局部复发,5例为局部复发伴转移,11例为远处转移。在有复发的7例患者中,5例18F-FDG显像结果与CT检查结果一致,2例CT检查局部未见异常,在有转移的16例患者中,共检出转移灶55处。结论符合线路SPECT仪18F-FDG显像是检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敏感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放射性同位素/诊断应用 脱氧葡萄糖/诊断应用 肿瘤复发 局部/放射性核素显像 胃肠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宇凌 郭永飞 肖格林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6期630-632,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s)的CT表现及强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11例GEP-NET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探讨其CT表现,并分析误漏诊的主要原因。结果:11例中,7例结节型病灶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增强扫描动脉期显... 目的:探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s)的CT表现及强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11例GEP-NET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探讨其CT表现,并分析误漏诊的主要原因。结果:11例中,7例结节型病灶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增强扫描动脉期显著强化,门脉期、延迟期呈持续均匀强化,4例肿块型病灶形态不规则,密度均匀,相应肠腔变窄,近端肠道无梗阻,增强扫描动脉期较明显不均匀强化,随着强化时间的延迟,强化趋向均匀,肿瘤坏死不明显。结论:GEP-NETs极易漏诊或误诊,当病灶增强扫描延迟期强化较均匀、肿瘤无明显坏死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神经内分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PET-CT在胃肠道肿瘤急性肠梗阻状态下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左富义 李世拥 +2 位作者 于波 白雪 吕远 《华北国防医药》 2008年第3期25-26,F0003,共3页
关键词 胃肠肿瘤 肠梗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 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老年胃肠道癌的放射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宝清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2年第2期59-60,共2页
在胃肠道癌中放射治疗可作为根治手段者一般仅限于食管癌,但以此作为手术切除的辅助措施,则其适用范围甚广。此外,高剂量率后装近距离放疗机的问世,使食管、直肠等管形脏器的癌的腔内放疗得以开展;还有利用直线加速器发出的电子束作术... 在胃肠道癌中放射治疗可作为根治手段者一般仅限于食管癌,但以此作为手术切除的辅助措施,则其适用范围甚广。此外,高剂量率后装近距离放疗机的问世,使食管、直肠等管形脏器的癌的腔内放疗得以开展;还有利用直线加速器发出的电子束作术中放疗,这些都为胃肠道癌提供了许多新的治疗手段。放疗的年龄限制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老年人 放射疗法
下载PDF
CT小肠造影对小肠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14
作者 刘芳 贾龙威 +3 位作者 冯卫华 周晓明 李志明 王刚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43-546,551,共5页
目的探讨CT小肠造影(CTE)对小肠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行CTE检查且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小肠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74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病变性质分为恶性肿瘤组(54例)和... 目的探讨CT小肠造影(CTE)对小肠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行CTE检查且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小肠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74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病变性质分为恶性肿瘤组(54例)和非恶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组(20例),对两组患者的肿瘤长径、肠腔残留率及三期CT值(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进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组患者肿瘤长径、平扫CT值均显著高于非恶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组(Z=-3.512、-3.214,P<0.05),动脉期及静脉期CT值显著低于非恶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组(Z=-4.163、-3.475,P<0.05),肠腔残留率无显著差异(P>0.05);恶性肿瘤组中淋巴瘤患者的肿瘤长径和肠腔残留率显著高于腺癌患者(Z=-3.161、-4.853,P<0.05),动脉期及静脉期CT值显著低于腺癌患者(Z=-2.353、-2.161,P<0.05);剔除淋巴瘤患者后,两组患者的肿瘤长径、三期CT值有显著差异(Z=-3.571~-2.611,P<0.05),肠腔残留率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E能充分显示小肠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特征,可以为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小肠 肿瘤 淋巴瘤 腺癌 胃肠间质肿瘤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CT诊断胃肠道平滑肌肿瘤 被引量:1
15
作者 迟海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2期247-247,251,共2页
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并不少见,发病早期常无任何自觉症状,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临床上才出现相应的症状,是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CT检查对发生在胃肠道的平滑肌肿瘤较有意义,本文分析了20例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CT表现,现分析如下。
关键词 胃肠平滑肌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春仙 贺君 杨康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12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CT及胃肠钡餐检查在胃肠道平滑肌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平滑肌瘤(4例)和平滑肌肉瘤(11例)作回顾性分析。15例均行CT检查,8例行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结果: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多好发于胃... 目的:探讨CT及胃肠钡餐检查在胃肠道平滑肌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平滑肌瘤(4例)和平滑肌肉瘤(11例)作回顾性分析。15例均行CT检查,8例行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结果: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多好发于胃,除直接浸润和远处转移提示为恶性外,肿瘤不规则或分叶状、不均匀强化、中心坏死、溃疡形成以及临近胃肠壁不均匀性增厚提示平滑肌肉瘤可能性大。结论:CT在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明显的应用价值,优于胃肠道钡餐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 平滑肌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裴效瑞 张权 卢德宝 《医疗装备》 2018年第21期202-204,共3页
分析既往临床药物治疗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患者的方法及效果,发现生长抑素类似物(SSA)可作为G1、G2级转移性GI-NEN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干扰素-α(IFN-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 分析既往临床药物治疗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患者的方法及效果,发现生长抑素类似物(SSA)可作为G1、G2级转移性GI-NEN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干扰素-α(IFN-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化疗可作为GI-NEN患者的重要补充治疗方案,肽受体介导的放射性核素(PRRT)可与SSA、靶向药物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作为治疗转移性GI-NEN患者的有效方案。由于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及适用对象各有差异,临床应进一步加强针对不同生物学特性、不同部位GI-NEN的治疗方案的探索,同时注重多学科相互合作及治疗个体化,以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生长抑素类似物 干扰素-Α 靶向药物 化疗 肽受体介导 放射性核素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预测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济波 张万军 +3 位作者 刘原庆 冯飞文 胡粟 胡春洪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69-1275,共7页
目的:建立临床-CT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在术前预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66例经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并将其分为低恶性风险组和高恶性风险组。提取10个临床及CT图像特征(年龄、性别、肿瘤部位... 目的:建立临床-CT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在术前预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66例经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并将其分为低恶性风险组和高恶性风险组。提取10个临床及CT图像特征(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囊变或坏死、钙化、表面溃疡、强化方式)用于构建临床模型。对病例的CT图像分别特征提取,并分为平扫期(N)、动脉期(A)、静脉期(V)及影像3期(N+A+V)4组,对上述4组通过select percentile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算法降维、筛选组学特征后,分别使用5种分类器(Random Forest、Logistic Regression、SVM、SGD、XGBoost)建立各期组学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量化。使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模型间AUC值差异,得到最佳影像组学模型。然后组合临床模型和最佳影像组学模型建立临床-CT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结果:肿瘤大小、部位、形态、边界、强化方式及有无囊变坏死在两组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性别、有无钙化及溃疡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大小和强化方式2个临床特征LASSO权重系数最高分别为0.08、0.20,临床模型基于XGBoost分类器诊断效能最高,测试组AUC值为0.91(95%CI:0.83~0.96),平扫期组学模型基于SGD分类器诊断效能最高,测试组AUC值为0.84(95%CI:0.75~0.92),动脉期组学模型基于SVM分类器诊断效能最高,测试AUC值为0.87(95%CI:0.80~0.94),静脉期组学模型基于Random Forest分类器诊断效能最高,AUC值为0.84(95%CI:0.75~0.93),影像3期组学模型基于XGBoost分类器诊断效能最高,AUC值为0.88(95%CI:0.79~0.94),基于XGBoost分类器构建的临床-CT影像3期(N+A+V)的联合模型最佳,训练组和测试组的AUC分别达0.98(95%CI:0.97~0.99)、0.95(95%CI:0.89~0.98)。结论:临床-CT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在术前预测GIST的危险度分级上具有较高价值,从而为GIST的诊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肿瘤 相对危险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列线图
下载PDF
CT在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盛兰 唐俊军 +1 位作者 吴元佐 王培军 《健康研究》 CAS 2010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15例(均经免疫组化确诊)和平滑肌源性肿瘤7例(其中2例经免疫组化确诊)的CT表现。结果 CT下可见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的软组... 目的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15例(均经免疫组化确诊)和平滑肌源性肿瘤7例(其中2例经免疫组化确诊)的CT表现。结果 CT下可见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的软组织肿块发生在粘膜下,其中良性肿瘤密度均匀、边缘光整,而恶性肿瘤可有囊变、边界不清、累及周围组织;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在发生部位、大小、形态、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密度、边缘、CT强化后表现以及囊变、气液平等方面无明显区别。结论①CT对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②从CT表现上无法区分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最后确诊还需依赖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 间质瘤 平滑肌源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结合MRI对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危险度分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德娟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57-59,共3页
文章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多层螺旋CT及MRI征象对其病理危险程度分级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的MSCT及MRI表现,对肿瘤进行分析,了解其生长的部位和方式、形状、最大半径、是否有溃疡、实性成分密度... 文章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多层螺旋CT及MRI征象对其病理危险程度分级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的MSCT及MRI表现,对肿瘤进行分析,了解其生长的部位和方式、形状、最大半径、是否有溃疡、实性成分密度、强化的方式和程度程度、MRI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病理危险程度分级之间关系。结果GISTs发生于胃部18例,小肠9例,结肠6例,大网膜及肠系膜5例,直肠1例,食管1例,小肠多发间质瘤(3处)1例。病理分级:极低危险度5例,低度危险16例,中危险度12例,高度危险7例。不同危险程度分级肿瘤的发生部位、肿瘤最大径、生长方式、实性成分密度、有无溃疡、形态是否规则、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性部分强化程度、强化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IST的MSCT及高场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且与病理危险程度分级具有密切关系,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MRI 危险度分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