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卵巢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1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7期153-154,共2页
本文由梭形细胞与上皮细胞混合组成且伴有坏死,所以转移和侵袭性强在所难免,且预后不良。GIST(胃肠道间质瘤)主要与胃肠道的其他梭形细胞肿瘤如平滑肌肿瘤及神经鞘瘤鉴别。由、于GIST可以向平滑肌及神经方向分化,因此光镜下鉴别比... 本文由梭形细胞与上皮细胞混合组成且伴有坏死,所以转移和侵袭性强在所难免,且预后不良。GIST(胃肠道间质瘤)主要与胃肠道的其他梭形细胞肿瘤如平滑肌肿瘤及神经鞘瘤鉴别。由、于GIST可以向平滑肌及神经方向分化,因此光镜下鉴别比较困难。鉴于GIST伴有ckit基因突变所致的CD117高表达,而其他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不具备此特征。因此CD117在鉴别诊断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另外,由于60%~70%的GIST伴有CD34的表达,因此CD34在鉴别诊断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伴卵巢转移
下载PDF
基于CT征象及病理等相关因素对预测胃肠道间质瘤复发及转移的临床价值研究
2
作者 张丽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58-0061,共4页
探究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征象及病理等相关因素对预测胃肠道间质瘤复发及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收治且至少满足3年随访时间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患... 探究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征象及病理等相关因素对预测胃肠道间质瘤复发及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收治且至少满足3年随访时间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截至2022年10月底将所纳入研究的135例患者分为无复发/转移组(n=90),复发/转移组(n=45)。观察无复发/转移组及复发/转移组各项CT征象指标及各项病理因素指标。结果 经对比,无复发/转移组的各项CT征象指标均优于复发/转移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无复发/转移组的各项病理指标均优于复发/转移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比无复发/转移组和复发/转移组的各CT征象和病理指标,CT征象及病理指标在预测胃肠道间质瘤的复发/转移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临床决策,为精准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病理 胃肠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晚期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治疗进展
3
作者 彭秋风(综述) 罗诗樵(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42-747,共6页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由于基因突变类型多样,GIST的临床病程特点和预后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虽然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一系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由于基因突变类型多样,GIST的临床病程特点和预后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虽然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一系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给GIST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获益,但多数患者仍会出现疾病进展或者转移的临床结局。对于晚期或转移性GIST,药物的选择以及手术在治疗中的适应证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对GIST发病和耐药机制的研究深入,新型靶向药瑞派替尼、阿伐替尼以及作用于其他多通路靶点药物的出现使晚期/或转移性GIST的治疗模式更加精准化。本文就晚期或转移性GIST治疗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 转移 胃肠 治疗
下载PDF
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靶向治疗失败的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疗效分析
4
作者 刘松 李龙 +1 位作者 王庆东 于广计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1540-1543,共4页
目的观察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治疗靶向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临沂市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二线以上靶向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胃... 目的观察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治疗靶向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临沂市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二线以上靶向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患者2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DEB-TACE治疗,应用改良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DEB-TACE术后肿瘤反应情况,分析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DEB-TACE术后5~7 d复查CT/MRI即可见肿瘤明显坏死,依据mRECIST,首次DEB-TACE术后2个月肿瘤客观缓解率为96.29%,疾病控制率为100.00%,中位PFS为11.0个月,中位OS为16.0个月;术后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疼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大多较轻,对症治疗后缓解,未出现Calli Spheres载药微球相关肝脓肿、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DEB-TACE治疗靶向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载药微球 胃肠 转移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误诊为妇科肿瘤3例报告
5
作者 韩娟 冯志娟 +6 位作者 倪俊 李晨霞 龚萍 许丽梅 王娜娜 邢炜 梁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9-394,共6页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生物学行为表现多样[1]。1983年由Mazur最先报道[2],人群发病率为1/10万~2/10万,在胃肠道肿瘤中占1%~3%[3]。由于GISTs起病无特异性的症状、体征,常常被误诊...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生物学行为表现多样[1]。1983年由Mazur最先报道[2],人群发病率为1/10万~2/10万,在胃肠道肿瘤中占1%~3%[3]。由于GISTs起病无特异性的症状、体征,常常被误诊和漏诊,尤其是女性患者,多因腹痛、下腹包块首诊于妇科,被误诊为卵巢肿瘤或子宫浆膜下肌瘤,从而延误治疗。我科2019年8月~2023年8月诊治3例GISTs,报道如下,旨在探讨GISTs的疾病特点及误诊原因,从而提高妇科医师对GISTs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 人群发病率 妇科医师 下腹包块 妇科肿 疾病特点 叶源性肿 卵巢
下载PDF
伴有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源 孟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82-986,共5页
目的探讨伴有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淋巴结转移的机制。方法收集45例伴有转移的GIST并选取同期50例原发GIST作对比分析。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染色标记Ki-67、CD31、D2-40,计数... 目的探讨伴有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淋巴结转移的机制。方法收集45例伴有转移的GIST并选取同期50例原发GIST作对比分析。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染色标记Ki-67、CD31、D2-40,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和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结果 GIST总转移率为5.45%,血道转移率为1.33%,淋巴结转移率为1.09%。转移性GIST实质内的MVD为每平方毫米398.39±68.20个,非转移性GIST实质内的MVD为每平方毫米192.07±56.85个,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转移性及非转移性GIST实质内均无淋巴管,转移性GIST边缘区LMVD为每平方毫米13.28±2.40个、周围正常组织LMVD为每平方毫米25.36±6.71个;非转移性GIST边缘区LMVD为每平方毫米12.21±1.83个、周围正常组织LMVD为每平方毫米24.23±8.64个;两组GIST边缘区及周围正常组织内LM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IST形态学观察可见淋巴结转移组9例均呈浸润性生长,而非淋巴结转移组仅12例(12/86)呈浸润性生长。结论转移性GIST的MVD高于非转移性GIST,GIST肿瘤实质内无淋巴管,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可能是淋巴结转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 胃肠 淋巴结转移 病理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林钧华 刘鲁明 周振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283-285,共3页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例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患者共19个病灶,病灶直径2~5cm,经肝动脉灌注FuDR、CDDP、EPI-ADM,用超液化碘油和明胶海绵作动脉栓塞,每例平均2~4次。结果DSA显...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例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患者共19个病灶,病灶直径2~5cm,经肝动脉灌注FuDR、CDDP、EPI-ADM,用超液化碘油和明胶海绵作动脉栓塞,每例平均2~4次。结果DSA显示GIST肝转移灶动脉血供丰富,染色明显,经TACE治疗后,肝转移灶未见缩小,碘油较快被清除,4例患者无CR或PR,2例改服伊马替尼有效。结论有限的病例显示TACE治疗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未见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 转移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汪明 曹晖 +6 位作者 金鑫 张云 吴志勇 沈艳莹 刘强 沈镭 戈之铮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3期298-300,共3页
目前,外科手术切除仍是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 tumor,GIST)的根治性治疗方法,随着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格列卫)的成功应用,该疾病已成为现代实体肿瘤靶向药物治疗的经典模型。GIST的生物学特征复杂,很难用... 目前,外科手术切除仍是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 tumor,GIST)的根治性治疗方法,随着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格列卫)的成功应用,该疾病已成为现代实体肿瘤靶向药物治疗的经典模型。GIST的生物学特征复杂,很难用传统的良、恶性加以区分,目前一般认为该肿瘤均具有潜在恶性倾向,而高度恶性的GIST术后极易复发或转移。GIST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为腹腔内直接播散及经血行转移至肝脏。不同于胃肠道上皮源性肿瘤的是,GIST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国内外文献中偶见报道,其发生率为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 淋巴结转移 伊马替尼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庆猛 孙凤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13-516,共4页
背景与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肝转移及再发转移的治疗和预后文献报道不多,本研究总结GIST肝转移及再发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情况。方法:对2例GIST肝转移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 背景与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肝转移及再发转移的治疗和预后文献报道不多,本研究总结GIST肝转移及再发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情况。方法:对2例GIST肝转移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GIST肝转移病例中,1例原发灶来自小肠,13年后发生肝转移,术后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400mg/d治疗,1个半月后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放弃。1年10个月后再次复发,出现肝脏、肾脏、腹膜及膈肌广泛转移,术后再次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并坚持服用至今达8个月。另1例原发于大网膜,原发肿瘤切除后2.5年发生肝转移,术后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d治疗,坚持服用至今达15个月。2例自发生肝转移随访至今分别为2.5年和1.5年,无再次复发和转移,均存活。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发生肝转移或再发转移经手术切除病灶,再给予格列卫,可延长生存期,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 转移 化疗 预后
下载PDF
侵袭转移相关因子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毅 王强 +2 位作者 邓鑫 赵滢 张天彪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91-797,共7页
目的:研究uPA、MMP-2、MMP-9、TGF-β1等侵袭转移相关因子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uPA、MMP-2、MMP-9、TGF-β1在124例GISTs中的表达.结果:在GISTs中,随着NIH分级增高,uPA、M... 目的:研究uPA、MMP-2、MMP-9、TGF-β1等侵袭转移相关因子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uPA、MMP-2、MMP-9、TGF-β1在124例GISTs中的表达.结果:在GISTs中,随着NIH分级增高,uPA、MMP-2、MMP-9、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低、中、高危组有明显差异(P<0.05或0.01),其阳性表达率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与肿瘤侵袭转移和黏膜受侵关系密切;四者的蛋白表达水平与mRNA表达一致;uPA与TGF-β1蛋白阳性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56)、uPA与MMP-2、MMP-9蛋白阳性表达之间亦呈显著正相关(r=0.323,0.346).结论:TGF-β1、uPA、MMP-2及MMP-9参与了GISTs的浸润和转移;TGF-β1可能通过上调uPA,激活MMP-2及MMP-9,进而降解细胞外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基金属蛋白酶2 金属蛋白酶9 转化生长因子Β1 侵袭转移
下载PDF
胃原发胃肠道间质瘤并同期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振 周健国 +3 位作者 张业繁 李聪 毕新宇 蔡建强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6期68-72,共5页
目的肝脏是胃肠间质瘤常见转移部位,胃原发的胃肠间质瘤合并同期肝转移的病例少,外科治疗缺乏文献报道,本文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预后相关因素及综合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8例胃原发GIST并同期肝转移病例的诊... 目的肝脏是胃肠间质瘤常见转移部位,胃原发的胃肠间质瘤合并同期肝转移的病例少,外科治疗缺乏文献报道,本文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预后相关因素及综合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8例胃原发GIST并同期肝转移病例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临床特点和综合治疗策略。结果 8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49(40~75)岁。原发肿瘤位于胃底者6例,胃体者2例。全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6例,姑息性切除2例,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5例,新辅助治疗1例。中位随访时间19(9.5~38.4)个月。全组4例患者因肿瘤进展死亡,其中姑息性切除患者死亡2例,未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者生存期9.5个月,行辅助治疗者15.6个月;根治性切除患者死亡2例,未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者生存期17个月,行辅助治疗者18个月。其余患者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中位随访时间29(20.0~38.4)个月。结论手术切除是胃肠道间质瘤同期肝转移治疗的重要手段,根治性切除是获得长期生存的保障,外科切除联合伊马替尼靶向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显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 肝脏转移 手术切除 伊马替尼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的治疗选择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义军 耿小平 《肝胆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303-304,319,共3页
1概述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起源于消化道cajal细胞,占消化道肿瘤的1%~3%,起源于胃和小肠约80%。肝脏和腹膜转移是GIST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约15%-20%的GIsT发生同时性肝转移,另外20%~25%... 1概述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起源于消化道cajal细胞,占消化道肿瘤的1%~3%,起源于胃和小肠约80%。肝脏和腹膜转移是GIST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约15%-20%的GIsT发生同时性肝转移,另外20%~25%在随访过程中发生肝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 转移 治疗
下载PDF
卵巢恶性胃肠道外间质瘤1例报告 被引量:3
13
作者 赖玉琴 刘国荣 《现代医院》 2010年第7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胃肠道外问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l例卵巢原发恶性胃肠道外间质瘤并复习文献。结果组织学上由不同数量的梭形细...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胃肠道外问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l例卵巢原发恶性胃肠道外间质瘤并复习文献。结果组织学上由不同数量的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胞质丰富,嗜酸性,可见坏死及核分裂像。免疫表型:CD117,Vimentin阳性,CK,CD34,P53,SMA,CD68,HHF35阴性,Ki-67阳性率5%。结论卵巢恶性胃肠道外间质瘤主要依据组织学形态,结合免疫组化染色CD117协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胃肠 免疫组织化学 CD117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患者肝转移和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SEER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倩倩 秦艳茹 《癌症进展》 2020年第8期810-814,共5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患者肝转移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监测、流行病学、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的2684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肝转移分为肝转移组(191例)和非肝转移组(2493例),评估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患者肝转移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监测、流行病学、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的2684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肝转移分为肝转移组(191例)和非肝转移组(2493例),评估临床特征与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差(OR=1.31,95%CI=1.09~1.59,P=0.005)、肿瘤大小﹥5 cm(OR=2.55,95%CI=1.78~3.65,P﹤0.01)和淋巴结转移(OR=2.39,95%CI=1.84~3.12,P﹤0.01)增加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发生风险。肝转移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非肝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大小﹥5 cm(HR=1.881,95%CI=1.432~2.469,P=0.000)、淋巴结转移(HR=1.326,95%CI=1.031~1.706,P=0.028)、肝转移(HR=2.090,95%CI=1.615~2.703,P=0.000)是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死亡风险较高的预后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原发部位在胃、种族为白种人和黑种人的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P﹤0.05)。结论肿瘤分化差、肿瘤大小﹥5 cm、淋巴结转移是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发生的易感因素;肿瘤大小﹥5 cm、淋巴结转移、肝转移为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肝转移是原发部位在胃的胃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也是种族为白种人和黑种人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发生肝转移患者的总生存较差。对于发生肝转移的高危患者,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应加强肝转移的相关检查,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 转移 SEER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丹丹 段卡丹 +2 位作者 李朝辉 刘帅峰 王云帅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97-302,共6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建立复发转移预测模型,为GIST病人术后复发转移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洛阳市中心医院GIST手术病人260例,随访资料完整者共247例,对病人随访2年,观察其复...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建立复发转移预测模型,为GIST病人术后复发转移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洛阳市中心医院GIST手术病人260例,随访资料完整者共247例,对病人随访2年,观察其复发和转移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病人术后2年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结果临床与随访资料完整的247例GIST病人中共有74例(29.96%)出现复发或者转移,其中37例(50.00%)为单纯复发,28例(37.84%)为单纯转移,其余9例(12.16%)为复发并且转移;不同性别、年龄、浸润深度以及CD117、Dog-1、CD34表达GIST病人术后复发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原发部位在胃部以外的小肠或腹膜与直肠、手术R1或R2切除、肿瘤长径大、核分裂象数高、GIST危险度高、Ki67指数高是GIST病人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服用伊马替尼是术后未发生复发转移的保护因素;GIST病人术后两年复发转移概率值回归方程为:P=1/[1+e^(-(-4.753+0.849×肿瘤原发部位+1.620×手术根治情况+0.622×肿瘤大小+0.777×GIST危险度分级+1.007×核分裂象数+1.285×Ki67-0.647×术后服用伊马替尼))],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检测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P=0.210);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95%CI:(0.76,0.87),灵敏度为73.05%,特异度为75.70%;R语言建立的Nomogram图,能迅速评估GIST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率。结论风险评分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效度,可用于识别GIST术后复发转移高危人群,以期早期预防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 手术治疗 复发转移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超声造影误诊为卵巢囊肿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艺 韩小容 向君彦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98-198,202,共2页
患者女,59岁,体格检查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患者绝经1年,无腹痛,无阴道流血,大小便正常。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大小正常,内膜厚0.2 cm,左卵巢正常,右卵巢未显示,于右附件区探及一大小约10 cm×7 cm异常回声区,边界欠清... 患者女,59岁,体格检查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患者绝经1年,无腹痛,无阴道流血,大小便正常。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大小正常,内膜厚0.2 cm,左卵巢正常,右卵巢未显示,于右附件区探及一大小约10 cm×7 cm异常回声区,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内部呈实性稍高回声,分布欠均匀。CDFI于异常回声周边及内部未见确切彩色血流信号(图1),超声诊断为右附件区包块,卵巢肿瘤可能。遂经腹部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整个增强过程中,包块囊壁光滑,强化均匀,包块内始终未见造影剂灌注(图2);超声造影诊断:右附件区良性病灶,囊肿伴囊内出血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检查 卵巢囊肿 胃肠 经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附件区包块 误诊 盆腔包块 异常回声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伴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计雪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8期44-45,共2页
目的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伴淋巴结转移的病理特征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16例GIST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和形态观察,分析其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医学文献进行病理分析。结果 GIST发生在胃部7例,在小肠9例。肉眼观察病灶均是黏... 目的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伴淋巴结转移的病理特征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16例GIST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和形态观察,分析其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医学文献进行病理分析。结果 GIST发生在胃部7例,在小肠9例。肉眼观察病灶均是黏膜下的结节状物,鱼肉质地,体积相对比较大;显微镜下瘤体组织是上皮样细胞与梭形细胞的混合型,核分裂象超过10个/50 HPF,显示大片坏死。免疫组化结果为CD117均(+)。结论胃肠间质瘤伴随淋巴转移的情况较为少见,且临床中病理特征显示为核分裂象高与大片坏死等特征,临床中应加强该特征的分析,提高整体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 淋巴结转移 病理学特征
下载PDF
老年胃肠道间质瘤误诊为卵巢肿瘤术中大出血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迪 宋劭晨 宋杰 《新医学》 2016年第2期131-133,共3页
胃肠道间质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易误诊为卵巢肿瘤。该文报告1例以腹痛、腹部肿块为主要症状的73岁老年女性肠道间质瘤患者,肿瘤巨大,术中大出血,经积极抢救后行肿瘤切除术,并通过文献复习,加深对胃肠间质瘤的认识,减少误诊... 胃肠道间质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易误诊为卵巢肿瘤。该文报告1例以腹痛、腹部肿块为主要症状的73岁老年女性肠道间质瘤患者,肿瘤巨大,术中大出血,经积极抢救后行肿瘤切除术,并通过文献复习,加深对胃肠间质瘤的认识,减少误诊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 卵巢 螺旋CT 伊马替尼
下载PDF
恶性胃肠道间质瘤误诊为卵巢肿瘤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晏咏梅 郭黎 《西南军医》 2007年第2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恶性胃肠 卵巢 误诊 下腹胀痛 入院查体 腹部胀痛 抗炎治疗 占位病变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手术切除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蒋伟忠 卢辉山 +3 位作者 黄鹤光 黄昌明 官国先 张祥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手术切除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7年5月57例CD117阳性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中15例行肝转移灶切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5例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患者中,同时性肝转移3例,...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手术切除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7年5月57例CD117阳性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中15例行肝转移灶切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5例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患者中,同时性肝转移3例,异时性肝转移12例。其中肝转移灶行解剖型切除5例,不规则切除10例。无手术死亡发生。肝切除术后1年、2年、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3.3%、53.3%、26.7%。中位无病生存期27个月。术后再次复发转移率86.7%,其中残余肝转移12例,肝外转移1例。结论局限的同时性或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经选择行转移灶切除是安全的,并可获得较长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 转移 肝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