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3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形胃胃肺比及抗反流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新涛 刘建 +1 位作者 杜少鸣 刘永志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661-664,共4页
目的评价食管癌根治术病人同期行管形胃代食管术后胃肺比及抗食管反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1例中段食管癌病人行手术根治,同期予以管形胃弓上重建消化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常规食管癌根治术后的40例病人资料作比较,重点探讨该术式... 目的评价食管癌根治术病人同期行管形胃代食管术后胃肺比及抗食管反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1例中段食管癌病人行手术根治,同期予以管形胃弓上重建消化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常规食管癌根治术后的40例病人资料作比较,重点探讨该术式改善术后抗反流方面的优势。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在术后一个月入院复查,用Photoshop CS5软件分析两组患者CT片,发现实验组51例病人胃肺比为3.62%±0.63%,较对照组9.50%±0.79%明显减小,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并对两组患者用答卷方式询问食管反流方面的临床症状、对比两组患者钡餐及胃镜结果,发现实验组的返流程度远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对比P值0.032;钡餐对比P值0.031;胃镜对比P值为0.015,均小于0.05,差距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一次性切缝器制作管形胃,重建上消化道治疗食管癌可减小胃肺比,有效预防或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减少了胃肺比,术后远期生活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形 食管癌切除术 胃肺比 术后反流性食管炎
下载PDF
基于“聚于胃,关于肺”论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2
作者 陈宏 陈海鹏 +3 位作者 霍婧伟 张子薇 陈宇航 吴力群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984-987,共4页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儿科慢性咳嗽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聚于胃,关于肺”是对咳嗽病机的概括,反映了《黄帝内经》在治疗咳嗽病时对肺胃的高度重视。肺胃两脏解剖位置相近,脉络相互贯通,在生理病理方面也相互影响,为临床从肺胃论治咳嗽变异...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儿科慢性咳嗽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聚于胃,关于肺”是对咳嗽病机的概括,反映了《黄帝内经》在治疗咳嗽病时对肺胃的高度重视。肺胃两脏解剖位置相近,脉络相互贯通,在生理病理方面也相互影响,为临床从肺胃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提供了充实的理论依据。根据此理论,临床上对于风热犯肺证以桑菊饮为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胃阳虚弱,脾虚气滞证者以异功散和或苓桂术甘汤为主温脾和胃,理气止咳;脾虚痰伏,肺热气逆证以加味六安煎为主健中化痰,清肺降气;肺胃阴伤证以麦门冬汤为主养阴生津。以求治咳不离肺,也不拘泥于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于 关于 《黄帝内经》 同治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下载PDF
益气养阴散邪法治疗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的效果 及对面部皮肤状态的影响
3
作者 王玉珍 惠东瑞 +4 位作者 屈可伸 韩佩佩 王维 刘鑫 张平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散邪法治疗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的效果及对面部皮肤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散邪法治疗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的效果及对面部皮肤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益气养阴散邪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7(IL-37)、核因子-κB(NF-κ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表皮皮脂含量高于对照组,经皮水分丢失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Acne-QOL)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散邪法治疗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的效果显著,能够减轻炎性反应,改善面部皮肤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散邪法 玫瑰痤疮 热盛证 面部皮肤状态
下载PDF
调胃承气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万怡 雷海燕 李琰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观察调胃承气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玫瑰痤疮[丘诊脓疱型(PPR)亚型]肺胃热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盐酸米诺环素口服治疗,联合... 目的观察调胃承气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玫瑰痤疮[丘诊脓疱型(PPR)亚型]肺胃热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盐酸米诺环素口服治疗,联合组45例给予调胃承气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中医证候评分、症状分级量表和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Acne-QOL)评分。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vs.77.78%;χ^(2)=4.406,P=0.036)。治疗前2组红斑、丘疹、灼热、毛细血管扩张和大便秘结等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红斑:(1.46±0.61)比(3.70±1.67);丘疹:(1.55±0.34)比(2.96±1.24);灼热感:(2.18±0.45)比(3.61±0.85);毛细血管扩张:(1.61±0.34)比(2.92±0.57);大便秘结:(1.89±0.44)比(3.43±0.84),P<0.05]。治疗前2组Acne-QOL评分、症状分级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cne-QOL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107.68±16.46)比(91.12±15.43),t=4.924,P<0.001];治疗后2组症状分级量表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3.31±0.83)比(5.61±1.28),t=10.114,P<0.001]。联合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比15.56%;χ^(2)=1.800,P=0.180)。结论对玫瑰痤疮肺胃热盛证患者给予调胃承气方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与疗效,且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气方 米诺环素 玫瑰痤疮 热盛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清咽散瘀汤治疗肺胃瘀热型小儿腺样体肥大临床观察
5
作者 刘明 刘宁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6期3250-3253,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清咽散瘀汤每治疗肺胃瘀热型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肺胃瘀热型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常规西医用药,观察组自拟清咽散瘀汤治疗,2组连续治疗1个月,评价患儿症状、炎... 目的探讨自拟清咽散瘀汤每治疗肺胃瘀热型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肺胃瘀热型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常规西医用药,观察组自拟清咽散瘀汤治疗,2组连续治疗1个月,评价患儿症状、炎症指标变化以及临床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症指标WBC、CRP、PCT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咽散瘀汤从肺胃瘀热型证型特点着手,发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功效,标本兼治,快速改善临床症状,调控机体炎症状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蛾 小儿腺样体肥大 瘀热证 清咽散瘀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针-药-模”结合治疗粉刺病肺胃热蕴证的临床效应评价
6
作者 刘杰 彭勇 +4 位作者 罗瑞静 王英杰 姜珠倩 武宗琴 刘冬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0期1962-1966,共5页
目的:探究“针-药-模”结合治疗粉刺病肺胃热蕴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9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粉刺病肺胃热蕴证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药-模治疗组(桑枇消痤颗粒+毫火针+石膏倒模... 目的:探究“针-药-模”结合治疗粉刺病肺胃热蕴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9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粉刺病肺胃热蕴证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药-模治疗组(桑枇消痤颗粒+毫火针+石膏倒模)、针-药对照组(桑枇消痤颗粒+毫火针)、药-模对照组(桑枇消痤颗粒+石膏倒模),每组50例,均每周治疗1次,持续治疗4周。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后皮疹情况及生活质量[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ermatology quality of life index,DLQI)],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复发率。结果:治疗4周后,针-药-模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针-药对照组、药-模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药对照组与药-模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皮疹情况评分、DLQ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针-药-模治疗组低于针-药对照组及药-模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药对照组与药-模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束治疗后2个月,针-药-模治疗组复发率低于针-药对照组、药-模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药对照组与药-模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药-模”及“针-药”治疗相比,“针-药-模”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在粉刺病肺胃热蕴证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更为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皮疹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安全性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刺病热蕴证 “针-药-模”结合 毫火针 石膏倒模 桑枇消痤颗粒
下载PDF
李素云从“聚于胃,关于肺”辨治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思想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白海春 杨建雅 +1 位作者 李素云 姚富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27,共4页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属于呼吸系统疾病,是慢性咳嗽的三大类型之一,多呈间断发作,缠绵难愈,影响生活质量。李素云教授临证多年,根据“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提出治病求本;病机方面,基于“聚于胃,关于肺”...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属于呼吸系统疾病,是慢性咳嗽的三大类型之一,多呈间断发作,缠绵难愈,影响生活质量。李素云教授临证多年,根据“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提出治病求本;病机方面,基于“聚于胃,关于肺”理论,提出肺气上逆为标,肝胃气逆为本。临证治疗该病主张不离于肺胃,亦不止于肺胃,以脏腑辨证为纲,审证求因,以“泄、清、补、疏”四字为法,每获佳效。该文就“聚于胃,关于肺”理论在该病中的运用及其辨治GERC的经验进行探讨,以期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思路有所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反流性咳嗽 气逆 辨证论治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肺朝百脉主治节”理论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治 被引量:1
8
作者 蒋凤霞 郭鑫宇 +1 位作者 高珊 王晓燕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6期808-811,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以胃腺减少萎缩为主要特征,可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胃痞病”“反胃”等范畴,脏腑辨证病位在胃,是目前常见的一类消化系统疾病,影响因素多样。现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或直接采用中医治疗已经成为CAG治疗的必然趋...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以胃腺减少萎缩为主要特征,可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胃痞病”“反胃”等范畴,脏腑辨证病位在胃,是目前常见的一类消化系统疾病,影响因素多样。现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或直接采用中医治疗已经成为CAG治疗的必然趋势。中医治病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黄帝内经》中记载“肺朝百脉、主治节”,在脏腑功能、五行生克、经络循行等方面,肺胃二者联系密切,在《理虚元鉴》中也记载:“肺气一病,百病蜂起”,在重视脾胃气机升降的同时,从肺着手,注重脏腑同调,防治并举。因此基于“肺朝百脉主治节”理论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治,旨在探寻CAG辨治的基本规律,以期为CAG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 朝百脉 主治节 相关
下载PDF
基于“肺胃相关”理论探讨反流性咳嗽的中医内涵及发病机制
9
作者 何云云 何聪 +6 位作者 王晓 许高凡 刘宇洋 吴月 王轶 朱生樑 周秉舵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4-18,共5页
反流性咳嗽病位在肺和胃,基本病机是胃气上逆、肺失宣肃。据此,本文基于“肺胃相关”理论,分析反流性咳嗽的“肺胃相关”现代机制,包括“微吸入”学说、“食管-支气管反射”学说、“气道神经源性炎症”学说。提出反流性咳嗽中医病名为... 反流性咳嗽病位在肺和胃,基本病机是胃气上逆、肺失宣肃。据此,本文基于“肺胃相关”理论,分析反流性咳嗽的“肺胃相关”现代机制,包括“微吸入”学说、“食管-支气管反射”学说、“气道神经源性炎症”学说。提出反流性咳嗽中医病名为“胃咳”,以及“肺胃同治”“从胃治咳”的治法,为中医药治疗反流性咳嗽的理论和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咳嗽 相关 中医内涵 机制
下载PDF
喉咽清颗粒对肺胃实热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咽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张博远 张炜 +5 位作者 刘鲁炯 王振伟 贾维 堵玉萍 姚亮 沈圆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65-3869,共5页
目的考察喉咽清颗粒对肺胃实热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咽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给予六神丸,观察组给予喉咽清颗粒,疗程7 d。检测中医证候疗效、VAS评分、咽痛消失率、咽痛消失时间、中医... 目的考察喉咽清颗粒对肺胃实热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咽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给予六神丸,观察组给予喉咽清颗粒,疗程7 d。检测中医证候疗效、VAS评分、咽痛消失率、咽痛消失时间、中医证候评分、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C反应蛋白、疾病进展率、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咽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7天,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咽痛消失率更高(P<0.05);治疗第3、7天,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更高(P<0.05)。2组血常规、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均未发现疾病进展和不良反应。结论喉咽清颗粒可安全有效地降低肺胃实热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咽痛患者咽痛程度和中医证候评分,提高咽痛消失率,缩短咽痛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咽清颗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咽痛 实热
下载PDF
凉血清肺汤辅助窄谱强脉冲光治疗寻常痤疮肺胃热盛证的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麦羡琳 黄青 +3 位作者 王雨晴 刘欣颖 杨漫清 杨祉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66-670,共5页
目的观察凉血清肺汤辅助窄谱强脉冲光治疗寻常痤疮肺胃热盛证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82例辩证为肺胃热盛证的寻常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脉冲光组和凉血清肺组... 目的观察凉血清肺汤辅助窄谱强脉冲光治疗寻常痤疮肺胃热盛证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82例辩证为肺胃热盛证的寻常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脉冲光组和凉血清肺组,每组各41例。脉冲光组给予窄谱强脉冲光治疗,凉血清肺组在窄谱强脉冲光基础上给予凉血清肺汤辅助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皮肤生理指标[皮脂分泌率(SER)、皮肤经皮水丢失(TEWL)及pH值]的差异,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症状评分变化,统计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SER、TEWL及pH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凉血清肺组治疗3个月后SER、TEWL及pH值分别为(1.23±0.25)μg/(cm^(2)·min)、(14.02±2.65)g/(h·m^(2))、4.31±0.42,均低于凉血清肺组[(1.54±0.31)μg/(cm^(2)·min)、(17.25±3.14)g/(h·m^(2))、5.06±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丘疹脓包、面部潮红、瘙痒肿痛、口干黏苦、口臭、大便秘结、小便黄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凉血清肺组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凉血清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凉血清肺组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脉冲光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冲光组发生皮肤刺痛1例,发生皮肤肿胀3例,皮肤干燥2例。凉血清肺组发生胃肠道反应2例,皮肤干燥和皮肤刺痛各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清肺汤辅助窄谱强脉冲光治疗寻常痤疮肺胃热盛证可改善皮肤生理状态指标,减轻症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凉血清 窄谱强脉冲光 热盛证 皮肤生理指标
下载PDF
基于“同气相求”理论探讨肺胃关系
12
作者 刘安琪 王洪武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449-453,共5页
肺、胃疾病在临床上可作为相互继发的存在,提示着肺胃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性,目前两者相互影响的桥梁和动力尚不明确。文章从“同气相求”的概念出发,认为肺胃之间相互感应的桥梁为肺胃之“同气”,动力为媒介之气,即肺胃之气在人体的运... 肺、胃疾病在临床上可作为相互继发的存在,提示着肺胃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性,目前两者相互影响的桥梁和动力尚不明确。文章从“同气相求”的概念出发,认为肺胃之间相互感应的桥梁为肺胃之“同气”,动力为媒介之气,即肺胃之气在人体的运动变化,“相求”为肺胃相互感应后的生理体现。肺胃之“同气”包括来源相同、结构中空且与外界相通、功能上同升以输送营养且同降以排泄糟粕、生理特性上均喜润恶燥4个方面,在“同气”的基础上依赖媒介之气产生感应,肺胃之“相求”体现在3个方面,云雨相求为肺胃共主精微、津液和宗气的生成和输送,精微和津液可濡润周身脏腑,宗气可滋养元气;气机相求为胃将水谷之精上输至肺,助肺藏精化气以输送营养物质;肺若雾露之溉,将水谷之精和津液降于胃,助胃传导以排泄糟粕;营卫相求为胃主营卫化生的来源,肺主营卫的化生及运行,两者相辅相成。从“同气相求”探究肺胃关系,为临床治疗肺系、胃系及肺胃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同气相求 关系
下载PDF
喉咽清颗粒治疗肺胃实热型急喉痹的临床疗效观察
13
作者 吉琳 张浩鹏 +1 位作者 曹凯峰 王丽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观察喉咽清颗粒治疗肺胃实热型急喉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4例肺胃实热型急喉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例=42)与对照组(例=42),治疗组口服喉咽清颗粒,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疗程为7d,所有患者入组后记录咽痛VAS得分及咽部黏膜... 目的观察喉咽清颗粒治疗肺胃实热型急喉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4例肺胃实热型急喉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例=42)与对照组(例=42),治疗组口服喉咽清颗粒,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疗程为7d,所有患者入组后记录咽痛VAS得分及咽部黏膜充血程度得分。分别观察治疗3d、7d后咽痛、咽部黏膜充血程度的改善程度和评分变化。结果治疗3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咽清颗粒治疗肺胃实热型急喉痹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咽清颗粒 急喉痹 实热 急性咽炎
下载PDF
温热疫病肺胃同治的思路探讨
14
作者 叶思雯 李屹 张玮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5期514-517,共4页
温热疫病的病因病机常见肺胃同病,特别是在疫毒感染初期即出现肺胃同病,肺气宣降正常,胃气和降通顺,升清降浊,气机条畅,则温热邪气邪有出路,张玮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提出肺胃同治理念,创制了以麻杏石甘汤、升降散合方化裁而成的麻杏... 温热疫病的病因病机常见肺胃同病,特别是在疫毒感染初期即出现肺胃同病,肺气宣降正常,胃气和降通顺,升清降浊,气机条畅,则温热邪气邪有出路,张玮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提出肺胃同治理念,创制了以麻杏石甘汤、升降散合方化裁而成的麻杏清肺颗粒,该方集宣降清透于一方,重在调气解毒,畅达肺胃脏腑气机,清解疫毒,共复脏腑气机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治 温热疫病 麻杏清颗粒
下载PDF
紫正地黄汤加减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胃郁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菊青 苏萍红 吴莉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4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紫正地黄汤加减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AST)肺胃郁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摸球法将2021年1月—2022年7月泉州市中医院收治的AST肺胃郁热证患者78例分为常规西药组和中药汤剂组,各39例。常规西药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中... 目的观察紫正地黄汤加减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AST)肺胃郁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摸球法将2021年1月—2022年7月泉州市中医院收治的AST肺胃郁热证患者78例分为常规西药组和中药汤剂组,各39例。常规西药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中药汤剂组患者在常规西药组基础上实施紫正地黄汤加减治疗。常规西药组与中药汤剂组患者均持续用药1周。比较常规西药组与中药汤剂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实验室相关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中药汤剂组脓性分泌物与扁桃体肿大、充血消失时间及血常规改善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常规西药组(P<0.01)。用药1周后,常规西药组与中药汤剂组白细胞计数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补体C3水平低于用药前,且中药汤剂组低于常规西药组(P<0.01);常规西药组与中药汤剂组扁桃体肿大、咽痛、发热、脓性分泌物渗出、舌红苔黄厚、脉洪数积分低于用药前,且中药汤剂组低于常规西药组(P<0.05或P<0.01)。中药汤剂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常规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6%vs.7.69%,P=1.000)。结论AST肺胃郁热证患者接受紫正地黄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可快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且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郁热证 紫正地黄汤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从肺胃相关理论论治反流性咽喉炎
16
作者 谢欣 喻斌 《光明中医》 2024年第9期1750-1753,共4页
反流性咽喉炎是临床常见病,西医认为其发病与胃十二指肠反流物损伤上呼吸消化道黏膜、刺激迷走神经以及精神因素等相关,治疗以抑酸药物为主。喻斌教授主张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贯穿始终,擅长运用肺胃相关理论论治,从胃气上... 反流性咽喉炎是临床常见病,西医认为其发病与胃十二指肠反流物损伤上呼吸消化道黏膜、刺激迷走神经以及精神因素等相关,治疗以抑酸药物为主。喻斌教授主张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贯穿始终,擅长运用肺胃相关理论论治,从胃气上逆、累及肺系着手,主要针对肺胃气逆、痰气互结、肺胃阴虚、肺胃热盛4个方面论治,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痹 反流性咽喉炎 相关理论
下载PDF
基于“脑-肺-胃轴”理论应用中医药调控速激肽水平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琳浩 封继宏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7期101-105,共5页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治疗该病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较多。中医药以辨证论治为原则,治疗GERC有良好的疗效。该文旨在基于“脑-肺-胃轴”理论,探讨应用中医药...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治疗该病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较多。中医药以辨证论治为原则,治疗GERC有良好的疗效。该文旨在基于“脑-肺-胃轴”理论,探讨应用中医药调控速激肽水平治疗GERC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GERC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反流性咳嗽 吐酸 吞酸 脑-- 速激肽
下载PDF
中药联合刮痧疗法治疗小儿肺胃热盛型乳蛾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詹海珠 王蒙冬 韦艳萍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0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刮痧疗法治疗小儿肺胃热盛型乳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宁德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肺胃热盛型乳蛾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3组,中药组(n=40)采用黄连解毒汤治疗,刮痧组(n=40)采...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刮痧疗法治疗小儿肺胃热盛型乳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宁德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肺胃热盛型乳蛾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3组,中药组(n=40)采用黄连解毒汤治疗,刮痧组(n=40)采用刮痧疗法进行治疗,联合组(n=40)采用中药联合刮痧疗法进行治疗。对3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同时分析3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半年内复发情况。结果:3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组、刮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组、刮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退热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以及充血消失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组、刮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刮痧疗法在治疗小儿肺胃热盛型乳蛾方面呈现显著的临床疗效,有助于迅速减轻患儿症状,缩短疾病持续时间,同时降低炎性反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刮痧疗法 小儿 热盛型乳蛾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痤疮一号方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刘美芳 李妍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8期180-183,共4页
目的研究痤疮一号方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104例痤疮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2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给予痤疮一号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 目的研究痤疮一号方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104例痤疮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2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给予痤疮一号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同时两组均给予夫西地酸乳膏外用,治疗6周后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6周治疗后,2组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痤疮一号方与夫西地酸联合应用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临床疗效确切,对改善患者皮损炎症、缩短治疗时间、预防痤疮复发等均有良好效果,同时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一号方 湿热型 痤疮 疗效 抗菌抗炎
下载PDF
喉咽清颗粒治疗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20
作者 陈炼杰 陈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2期134-137,共4页
目的 观察喉咽清颗粒对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地尼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喉咽清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目的 观察喉咽清颗粒对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地尼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喉咽清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咽痛、咽部黏膜充血程度,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远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咽痛、咽部黏膜充血程度的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咽痛、咽部黏膜充血程度的VAS评分分别为(2.07±1.28)、(2.10±1.21)分,均较对照组的(2.83±1.37)、(3.23±1.48)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痛、咽干、声音嘶哑、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4.10±0.92)、(6.13±1.04)、(2.77±0.94)、(2.13±0.35)d,均短于对照组的(5.17±0.87)、(7.10±0.12)、(3.60±1.13)、(2.80±0.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IL-6、IL-1β及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喉咽清颗粒治疗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具有较好的疗效,可迅速缓解症状,抑制炎症反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咽清颗粒 急性咽炎 实热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