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蝇幼虫寄生于马咽喉部引起咳血一例
1
作者 段咏 谭永庆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7年第3期36-36,共1页
胃蝇幼虫寄生于马咽喉部引起咳血一例段咏谭永庆(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730046)1994年10月,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用于生产免疫血浆的马中,有1匹马从鼻孔喷出黑红色血凝块,经临床治疗、病理剖检、病原鉴定确诊系咽喉... 胃蝇幼虫寄生于马咽喉部引起咳血一例段咏谭永庆(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730046)1994年10月,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用于生产免疫血浆的马中,有1匹马从鼻孔喷出黑红色血凝块,经临床治疗、病理剖检、病原鉴定确诊系咽喉部寄生马胃蝇幼虫引起咽部损伤。该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病 胃蝇幼虫 咽喉部寄生虫 咳血
下载PDF
四种胃蝇三期幼虫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红霞 斯清 +4 位作者 吴辉 伊春阳 谢小婉 巴音查汗 郭庆勇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56,共6页
为准确掌握伊犁马四种胃蝇属三期幼虫的鉴别特征,本文以伊犁地区采集的马胃蝇蛆(n=200)为试验材料,借助体视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并以各属蝇蛆每节排列刺的差异、形状、口钩及气门板等结构作为鉴定依据。结果显示... 为准确掌握伊犁马四种胃蝇属三期幼虫的鉴别特征,本文以伊犁地区采集的马胃蝇蛆(n=200)为试验材料,借助体视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并以各属蝇蛆每节排列刺的差异、形状、口钩及气门板等结构作为鉴定依据。结果显示,本次试验共鉴定出四种马胃蝇三期幼虫:兽胃蝇蛆、鼻胃蝇蛆、红尾胃蝇蛆、肠胃蝇蛆。超微观察可见鼻胃蝇三期幼虫第一胸段出现"隔板状"突出物、其刺列为单排刺列且胸部第一刺列为双排刺,此外鼻胃蝇三期幼虫口钩表面纹路差异较大且表面沟壑中有类似"纤毛状物"的存在;兽胃蝇三期幼虫背侧下颌骨部分扩展成叶且叶部的顶部为平滑状,其他三种胃蝇属三期幼虫叶部的顶端部位为锯齿状;红尾胃蝇形态学特征与肠胃蝇差异不显著,但其寄生部位与刺带特征可作为其鉴定依据。胃蝇属常见四种三期幼虫体表刺列、头部下颌骨叶部、口钩表面沟壑等均可作为其鉴别要点,为马胃蝇三期幼虫的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期幼虫 体视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鉴定
下载PDF
伊犁马胃蝇蛆病的治疗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苏娃 帕格瓦 古丽加那提.阿力木 《湖北畜牧兽医》 2015年第9期31-32,共2页
马胃蝇蛆病又称瘦虫病,是由双翅目胃蝇科胃蝇属幼虫寄生于马胃肠内引起的以高度贫血、消瘦、中毒、使役力下降,严重时衰竭死亡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寄生虫病。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诊治方法进行了介绍特征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
关键词 伊犁马 胃蝇幼虫 治疗 探讨
下载PDF
放归普氏野马核心区黑腹胃蝇疫源分布特点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科 张钰 +5 位作者 王臣 葛炎 初红军 张彦豹 张东 李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840-5849,共10页
黑腹胃蝇是新疆荒漠草原优势种马胃蝇,对放归至当地普氏野马构成了严重威胁。该蝇将卵产在牧草上并以此感染采食者———马科动物,其幼虫于宿主消化道营寄生生活,至三龄老熟幼虫随宿主粪便进入环境化蛹,成为当年新的疫源。于黑腹胃蝇幼... 黑腹胃蝇是新疆荒漠草原优势种马胃蝇,对放归至当地普氏野马构成了严重威胁。该蝇将卵产在牧草上并以此感染采食者———马科动物,其幼虫于宿主消化道营寄生生活,至三龄老熟幼虫随宿主粪便进入环境化蛹,成为当年新的疫源。于黑腹胃蝇幼虫两个发生峰期(4—5月和8月)对普氏野马核心区新鲜粪便和黑腹胃蝇幼虫点位进行了调查,采用最小凸多边形法(MCP)和固定核域法(FKE)计算粪便分布范围,并通过核密度分析(KDE)辨识幼虫聚集区域和特征。结果表明:(1)在黑腹胃蝇种群第一、第二峰期,野马采食草场拥有最多的胃蝇幼虫采集占比(57.25%、41.94%),其次是驴道、山坡、水源地区域;(2)最小凸多边形法(95%利用率)和固定核域法(95%利用率、0.006带宽值)均能较好估算野马粪便分布范围,第一峰期普氏野马粪便范围(60—70 km2)稍大于第二峰期(50—60 km2)。在所调查的八个水源地,两个发生高峰期均包含红柳、5号、6号3个水源地,并形成了以水源地为重要支撑点、依托毗邻草场交叉传播的连续、非均匀疫源地分布特点;(3)水源地附近草场具有更高的黑腹胃蝇幼虫分布密度,但其在第一、第二峰期空间位置存在一定差异,至最近水源地平均距离分别为(1367±831)m、(1756±1297)m。荒漠草原水源地及其毗邻草场是普氏野马活动和聚集的主要场所,由此成为黑腹胃蝇发生的重要平台,承载着“黑腹胃蝇⁃牧草⁃马科动物”演绎关系。普氏野马既是马胃蝇寄生的受害者也是马胃蝇的传播者,其与水源地的紧密关系使之成为当地马胃蝇蛆病流行的重要参与者。黑腹胃蝇种群双峰发育增加了宿主感染机率,加重了当地马科动物感染程度,这也是该地区普氏野马连续重度感染黑腹胃蝇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黑腹胃蝇幼虫 普氏野马粪便 疫源地 水源地
下载PDF
伊犁马胃蝇蛆三期幼虫流行病学及COI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红霞 郭庆勇 +7 位作者 谢小婉 刘世芳 张杨 马玉辉 张梦圆 郭子涵 闻秀秀 巴音查汗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17-1522,共6页
为了解伊犁马体内寄生胃蝇属幼虫的种类及马胃蝇蛆的分类。本试验通过对鉴定出的优势种马胃蝇三期幼虫进行流行病学及COI基因分析,采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共收集16 755个三期幼虫,总感染率为100%,共发现4种胃蝇属幼虫... 为了解伊犁马体内寄生胃蝇属幼虫的种类及马胃蝇蛆的分类。本试验通过对鉴定出的优势种马胃蝇三期幼虫进行流行病学及COI基因分析,采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共收集16 755个三期幼虫,总感染率为100%,共发现4种胃蝇属幼虫,混合感染现象严重。鼻胃蝇幼虫为优势种,优势度为53.17%,寄生部位更倾向于贲门处,其他3种则无规律地寄生于幽门处。测定的鼻胃蝇蛆、肠胃蝇蛆、兽胃蝇蛆、红尾胃蝇蛆的COI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的序列(登录号:GU265752.1、KR230402.1、KU578262.1、KT946620.1)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99%,99%,100%;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测定与GenBank上发表的胃蝇属的相应蝇蛆种聚类;即肠胃蝇和红尾胃蝇首先聚在一起,再与鼻胃蝇聚在一起,最后三者再和兽胃蝇聚在一起。当以COI序列为靶标时,内群外群分别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该试验结果可为胃蝇属的分类提供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幼虫 流行病学 COI基因 系统发育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