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血管瘤并腹腔多发性血管瘤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魏伦收 苏红 李贞娟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30-231,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血管 胃血管瘤 腹腔 进行性腹胀 移动性浊音 实验室检查 体型消瘦 腹壁静脉
下载PDF
腹腔镜内镜联合治疗胃血管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丁巍 张光永 胡三元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0年第12期946-946,953,共2页
关键词 胃血管瘤 联合治疗 腹腔镜 内镜 结肠多发息肉 肠镜检查 镜检查 占位性病变
下载PDF
胃血管瘤并腹腔积血一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洪斌 蔺兴建 邓斌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4期264-264,共1页
关键词 胃血管瘤 并发症 腹腔积血 CT 诊断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胃血管瘤引起上消化道出血1例
4
作者 杨豫伟 张燕 《基层医学论坛》 2009年第14期459-459,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2岁,因黑便1个月收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柏油样便,每日1-2次,每次50~100g,无呕血及腹痛,入院后体检除中度贫血及剑突下轻压痛外无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3×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2岁,因黑便1个月收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柏油样便,每日1-2次,每次50~100g,无呕血及腹痛,入院后体检除中度贫血及剑突下轻压痛外无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3×10^12/L,白细胞7.2×10^9/L,粪检为黑便.隐血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胃血管瘤 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 临床资料 柏油样便 血红蛋白 入院后
下载PDF
1例胃血管瘤致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的护理
5
作者 梅应书 《现代医药卫生》 2002年第7期611-612,共2页
关键词 胃血管瘤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护理
下载PDF
胃血管瘤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
6
作者 王铁岩 王宇男 《沈阳部队医药》 2002年第5期400-400,共1页
<正>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4岁。5天前因上腹部不适,时有隐痛,黑便,6 h 前突发呕血,约1500 ml,当时意识丧失经当地卫生院抢救处置后,意识恢复,急送我院。以'上消化道出血'入科。查体:意识清,血压105/60 mmHg,脉搏80/min。... <正>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4岁。5天前因上腹部不适,时有隐痛,黑便,6 h 前突发呕血,约1500 ml,当时意识丧失经当地卫生院抢救处置后,意识恢复,急送我院。以'上消化道出血'入科。查体:意识清,血压105/60 mmHg,脉搏80/min。结膜苍白,四肢末端略冷。上腹部轻压痛,肝、脾未触及。血常规:红细胞2.18×10~9/L,血红蛋白62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诊断 B超诊断 外科手术 治疗 病例报告 胃血管瘤 上消化道大出血
下载PDF
胃血管瘤1例
7
作者 崔商文 王恩成 《吉林医学信息》 2001年第7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胃血管瘤 诊断 镜检
下载PDF
新生儿胃血管瘤一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龙晓玲 谢广清 付四毛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661-662,共2页
患儿,男,1+d,因“呕血半天”入院。患儿系第3胎第2产,胎龄38+4周,母孕期健康,无宫内窘迫及胎膜早破史,顺产娩出,Apgar评分1min9分,5min、10min均为10分,出生体重3500g。生后予混合喂养。
关键词 胃血管瘤 新生儿 APGAR评分 孕期健康 胎膜早破 宫内窘迫 出生体重 混合喂养
原文传递
胃血管瘤X线诊断
9
作者 林秀玉 尚立华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7年第6期104-104,共1页
本文共收集3例极为少见的胃海绵状血管瘤,2例孤立单发,1例较弥漫广泛,本文通过描述其临床,手术病理所见及X线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胃血管瘤的X线表现,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等问题。
关键词 胃血管瘤 X线诊断
原文传递
胃血管球瘤43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陶昀璐 王振军 +2 位作者 韩加刚 韦萍 蒋镭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报道和总结胃血管球瘤诊疗经验。方法:收集近10年共43例胃血管球瘤(本院2例,文献报道41例),分析及总结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学诊断以及治疗经过和疗效。结果:胃血管球瘤多为良性肿瘤,常见症状为腹痛。少数患者以... 目的:报道和总结胃血管球瘤诊疗经验。方法:收集近10年共43例胃血管球瘤(本院2例,文献报道41例),分析及总结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学诊断以及治疗经过和疗效。结果:胃血管球瘤多为良性肿瘤,常见症状为腹痛。少数患者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且多为恶性胃血管球瘤。其形态学特点常表现为片状肿瘤组织,肿瘤细胞多为大小均匀的圆形细胞,胞浆透亮、较少,围绕于毛细血管周围。免疫组化标记:SMA、vimentin、actin均为(+),CD34多为(-),CK、CD117、S-100、CD99、desmin、Syn均为(-)。结论:胃血管球瘤是较为罕见的胃肠道肿瘤,是由与平滑肌细胞非常相似的血管球细胞构成的间叶性肿瘤。血管球瘤大多为良性,恶性者罕见。CT和内镜是当前较常用的诊断方法,确诊必须依靠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辅助检查 诊断 手术
下载PDF
胃血管球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邹亮 高慧淳 +4 位作者 张芸 朱敏媛 刘文 欧阳莉 周建洪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0-372,376,共4页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3例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表型并复习文献。结果 3例患者术前临床均考虑为胃肠间质瘤,术后病理诊断为胃血管球瘤。组织学主要表现为瘤组织富于薄...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3例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表型并复习文献。结果 3例患者术前临床均考虑为胃肠间质瘤,术后病理诊断为胃血管球瘤。组织学主要表现为瘤组织富于薄壁血管,瘤细胞围绕在血管周围呈实性巢片状,血管外皮瘤样穿插于肌层组织间,瘤细胞大小较一致,圆形或类圆形,胞质红染或透亮。网状纤维染色瘤细胞间、细胞巢团周围及血管周围均见网状纤维围绕。免疫组化示瘤细胞SMA和vimentin(+)。3例患者术后随访12~60个月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胃血管球瘤具有特定的组织学改变及免疫表型,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需与胃肠间质瘤等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胃血管球瘤的CT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3
12
作者 朱文丰 叶继章 龙丽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2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CT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例胃血管球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表现。结果病灶位于胃窦部5例,位于胃大弯侧2例,大小约1~5cm。病灶密度均匀,未见出血、坏死及囊变。增...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CT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例胃血管球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表现。结果病灶位于胃窦部5例,位于胃大弯侧2例,大小约1~5cm。病灶密度均匀,未见出血、坏死及囊变。增强动脉期明显均匀或不均匀性强化,门脉期进一步均匀性强化。结论胃血管球瘤相对少见但具有较典型的CT特征,CT平扫及多期增强对胃血管球瘤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增强扫描
下载PDF
胃血管球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丽丽 许晓燕 赵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2-745,共4页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复习6例胃血管球瘤的临床资料,进行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5例为良性胃血管球瘤,1例为有难以预测的潜在恶性的胃血管球瘤。肿瘤细胞大小一致,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红...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复习6例胃血管球瘤的临床资料,进行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5例为良性胃血管球瘤,1例为有难以预测的潜在恶性的胃血管球瘤。肿瘤细胞大小一致,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红染或透亮,围绕血管排列。免疫组化抗平滑肌抗体(Smooth muscle antibody,SMA)、actin、laminin、Vimentin阳性表达,而CD34、CD117、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及AE1/AE3、Anti-cytokeratin(CAM5.2)、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等均阴性表达。结论:胃血管球瘤较少见,绝大部分为良性,临床、细胞学及冷冻快速病理检查均易误诊,应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扩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血管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胃血管球瘤—一种并非罕见的消化道肿瘤:附107例国内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4
作者 都芳鹃 辛维凤 +2 位作者 孔令甲 周莉 杨茂梧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发生在胃部的GT,对其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检查并复习近35年文献。结果胃GT临床上多发于中年女性,好发于胃窦部,常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其形态学...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发生在胃部的GT,对其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检查并复习近35年文献。结果胃GT临床上多发于中年女性,好发于胃窦部,常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其形态学特点表现为肿瘤组织呈结节状,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胞质透亮或嗜酸性,核圆形,瘤细胞排列成实性或围绕血管周围排列;免疫组化标记显示肿瘤细胞vimen-tin、SMA、actin、calponin均为(+),CK、CD117、Syn、S-100、EMA、desmin、CD99、CD34均(-)。结论胃GT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生物学行为多为良性,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其具有特定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需与其他肿瘤,如上皮样胃间质瘤、类癌等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免疫组化 手术
下载PDF
胃血管球瘤的CT诊断(附3例报告) 被引量:5
15
作者 孔凡彬 曹伟 张春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1467-1468,共2页
关键词 血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胃血管球瘤CT诊断二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玉 林晓珠 +1 位作者 宋琦 陈克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7-238,共2页
关键词 血管 CT诊断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球细胞 动静脉吻合 良性肿 细胞构成 组织培养
下载PDF
胃血管球瘤2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禾青 刘爱连 +1 位作者 丰鑫 张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1184-1184,1190,共2页
关键词 血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胃血管球瘤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蓝秀文 魏玉哲 薛英威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83-284,共2页
胃血管球瘤是一种罕见的胃良性肿瘤,我院收治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报道如下:患者,男,50岁,2008年7月2日因上腹胀痛伴嗳气24个月入院,该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痛伴嗳气、消瘦3个月,体重减轻3kg,无恶心、呕吐,无呕血... 胃血管球瘤是一种罕见的胃良性肿瘤,我院收治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报道如下:患者,男,50岁,2008年7月2日因上腹胀痛伴嗳气24个月入院,该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痛伴嗳气、消瘦3个月,体重减轻3kg,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临床初步诊断:胃窦占位,肝多发囊肿。CT示幽门口变窄,局部可见结节样强化,强化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良性肿
下载PDF
胃血管球瘤一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兆亮 朱建善 +1 位作者 刘强 陈以明 《胃肠病学》 2006年第7期448-448,共1页
关键词 血管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脐周腹痛 恶心呕吐 良性肿 65岁 窦部 黏膜下
下载PDF
胃血管球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维荣 张江南 +2 位作者 黄松 邓小荣 代佳佳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35-136,138,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诊疗方法和预后情况。方法分析1例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同时复习近年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全身麻醉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术后病检及免疫组化提示胃血管球瘤...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诊疗方法和预后情况。方法分析1例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同时复习近年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全身麻醉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术后病检及免疫组化提示胃血管球瘤,术后恢复良好,短期随访半年无复发及转移。结论胃血管球瘤发生非常少见,属于良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手术切除有必要,术后短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免疫组化 文献复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