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6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A机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治疗吞咽困难患者
1
作者 彭建扬 张春生 +2 位作者 翁志成 吴伟达 高洪斌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4-38,共5页
回顾性分析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5月—2022年5月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引导行经皮胃造瘘术治疗41例吞咽困难患者的情况,统计分析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3 d、术后30 d、术后90 d患者的白蛋白(ALB)、总蛋白(TP)、前白蛋... 回顾性分析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5月—2022年5月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引导行经皮胃造瘘术治疗41例吞咽困难患者的情况,统计分析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3 d、术后30 d、术后90 d患者的白蛋白(ALB)、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体重等指标,探讨DSA机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Introducer法)治疗吞咽困难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对41例患者实施DSA机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Introducer法)均获得成功;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32%;术前3 d与术后30 d比较,患者的ALB、TP、PA、体重差异显著(P<0.05);术后30 d与术后90 d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DSA机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Introducer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提高吞咽困难患者术后的营养指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 胃造瘘 吞咽困难
下载PDF
预防性经皮胃造瘘对口腔癌切除并同期修复重建术后术区感染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帕热克江·帕塔尔 李晨曦 +3 位作者 克热木·阿巴司 胡露露 方昌 龚忠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口腔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同期行修复重建术后术区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接受口腔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同期行修复重建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究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口腔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同期行修复重建术后术区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接受口腔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同期行修复重建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给予的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将纳入病例分为预防性经皮胃造瘘组(n=26)、鼻饲管组(n=54)及经口进食组(n=33)。比较3组患者手术治疗后术区感染率、皮瓣坏死率情况。结果:预防性经皮胃造瘘组患者术区感染率显著低于鼻饲管组和经口进食组(P<0.05);3组间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患者体重指数、总蛋白、白蛋白、肌酐、红细胞压积值与入院时测量的差值在3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预防性经皮胃造瘘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同期行修复重建术后皮瓣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修复重建 术区感染 预防性经皮胃造瘘
下载PDF
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对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丽娟 王改琳 朱芬英 《食管疾病》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治疗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肿瘤科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6例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ull法组和Introduce... 目的探讨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治疗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肿瘤科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6例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ull法组和Introducer法组各48例,分别用Pull法或Introducer法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建立肠内营养通路,对比两组患者造瘘管更换率、营养状况、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院外随访期间造瘘管更换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ntroducer法组患者TSF、上臂肌围、FFMI、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Pull法组(P<0.05);治疗后,Introducer法组IL-6水平、TNF-α水平均低于Pull法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可以改善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自身营养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 食管癌 吞咽困难 营养指标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术中多模式镇痛对终末期头颈部癌症患者开腹胃造瘘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4
作者 胡春华 赵晓艳 +3 位作者 吴黎黎 陈红芽 许鑫 王古岩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9-365,共7页
目的评估术中多模式镇痛在终末期头颈部癌症患者开腹胃造瘘术后早期恢复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平行、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022年11月—202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开腹胃造瘘术的终末期头颈部癌症患者。... 目的评估术中多模式镇痛在终末期头颈部癌症患者开腹胃造瘘术后早期恢复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平行、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022年11月—202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开腹胃造瘘术的终末期头颈部癌症患者。按1∶1比例随机将其分为局麻组和多模式镇痛组。局麻组术中予以0.25%罗哌卡因20~30 mL局部浸润麻醉;多模式镇痛组麻醉方式为神经阻滞+静脉镇痛:在超声引导下行左侧腹横肌平面阻滞(0.25%罗哌卡因0.3 mL/kg)+双侧腹直肌鞘阻滞(每侧注射0.25%罗哌卡因0.3 mL/kg)+静脉注射羟考酮0.1 mg/kg、氟比洛芬酯1 mg/kg和地塞米松0.2 mg/kg。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24 h 15项恢复质量量表(quality of requirements⁃15,QoR⁃15)评分,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后48 h QoR⁃15评分,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时与运动时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和Bruggemann舒适量表(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评分,术后首次补救镇痛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最终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行开腹胃造瘘术终末期头颈部癌症患者46例,其中多模式镇痛组、局麻组均为23例。两组术前QoR⁃15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式镇痛组术后24 h[(81.77±8.91)分比(71.46±7.61)分,P<0.05]、48 h[(86.26±7.92)分比(80.13±6.98)分,P<0.05]QoR⁃15评分均高于局麻组,且术后24 h QoR⁃15评分差异具有临床意义。与局麻组比较,术后6 h、24 h时,多模式镇痛组静息时与运动时NRS评分降低,舒适度BCS评分升高(P均<0.05)。相较于局麻组,多模式镇痛组术后首次补救镇痛时间延后,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发生率降低,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与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提前(P均<0.05)。多模式镇痛组、局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0%、13.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多模式镇痛可减轻开腹胃造瘘术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提高舒适度,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排气时间,继而提升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镇痛 开腹胃造瘘 恢复质量 加速术后康复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腹壁和穿刺肋间隙胃造瘘术疗效比较
5
作者 苏良宝 蔡少辉 黄亿鑫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30,共4页
目的研究对比CT引导下经皮穿刺腹壁和穿刺肋间隙胃造瘘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21年2月到2023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造瘘方式不同分成A、B两组,每组44例.A组是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腹壁行胃造瘘术,B... 目的研究对比CT引导下经皮穿刺腹壁和穿刺肋间隙胃造瘘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21年2月到2023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造瘘方式不同分成A、B两组,每组44例.A组是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腹壁行胃造瘘术,B组则是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肋间隙行胃造瘘术.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并发症,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两组临床手术成功率(100.00%vs.97.7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是6.82%,较B组的22.73%明显更低(P<0.05).术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较术前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腹壁和穿刺肋间隙胃造瘘术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但也会使患者产生相应的负性情绪.穿刺肋间隙胃造瘘术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首选经腹壁穿刺胃造瘘术,只是在结肠积气或肝左叶肿大等原因影响经皮穿刺腹壁入路时,可以慎重选择经肋间隙穿刺胃造瘘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经皮穿刺 腹壁 肋间隙 胃造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老年中晚期食管癌伴吞咽困难者行胃造瘘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应激反应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6
作者 王玉强 张永红 +4 位作者 齐增平 乔钦增 路大鹏 赵卫林 路洪超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07-51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中晚期食管癌伴吞咽困难者行胃造瘘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应激反应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河北省退役军人总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中晚期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患者营养提供方... 目的探讨老年中晚期食管癌伴吞咽困难者行胃造瘘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应激反应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河北省退役军人总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中晚期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患者营养提供方式的不同分组,其中33例行支架置入术者作为A组,51例行胃造瘘术者作为B组。治疗前及术后1周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细胞转录因子表达量、血清炎症应激标志物水平、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T-bet表达量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B组患者为(1.47±0.25),明显高于A组的(1.21±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GATA3和Foxp3表达量均明显下降,但B组患者分别为(0.73±0.08)、(0.54±0.11),明显低于A组的(0.92±0.09)、(0.81±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且B组患者分别为(56.02±14.96)ng/mL、(193.05±37.28)ng/mL、(7.33±1.88)μg/mL,明显低于低于A组的(71.93±13.27)ng/mL、(231.72±32.08)ng/mL、(9.14±2.06)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白蛋白、前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B组患者分别为(33.95±2.95)g/L、(0.24±0.04)g/L、(115.81±8.75)g/L,明显高于A组的(30.16±3.04)g/L、(0.21±0.06)g/L、(109.42±9.83)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明显高于B组的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造瘘术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水平,其能显著缓解患者应激水平,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同时还能明显缓解患者并发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中晚期食管癌 吞咽困难 胃造瘘 支架置入术 免疫功能 应激反应 营养状况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胃造瘘术联合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穆静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2期151-154,共4页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胃造瘘术并加强营养支持对患者各方面的影响。方法:病例搜集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3年5月,研究对象为贵州省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诊的92例喉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营养指导...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胃造瘘术并加强营养支持对患者各方面的影响。方法:病例搜集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3年5月,研究对象为贵州省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诊的92例喉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营养指导)与观察组(46例,实施胃造瘘术并加强营养支持),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相关干预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评估表(NRS2002)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白蛋白水平、体重指数、红细胞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胃造瘘术并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能够提升营养治疗效果,延缓患者营养下降速度,降低营养不良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疗患者 胃造瘘 营养状态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对高龄痴呆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红娟 徐浩祥 黄宏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23-1625,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对高龄痴呆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分为PEG组和经鼻胃管喂养(NGF)组,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体重指数(BMI)、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CHOL)等营养指标,并... 目的分析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对高龄痴呆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分为PEG组和经鼻胃管喂养(NGF)组,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体重指数(BMI)、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CHOL)等营养指标,并评估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及前后的淋巴细胞计数(LYM),血免疫球蛋白(Ig)A水平;记录相关并发症,如腹胀、吸入性肺炎、意外拔管发生例数。结果PEG组BMI、PA、ALB水平显著高于NGF组(P<0.05);两组置管后NRS2002得分较置管前显著降低(P<0.05),且PEG组显著低于NGF组(P<0.05);置管后,PEG组LYM及IgA水平较置管前显著提升(P<0.05),NGF组中IgA水平较置管前显著提升(P<0.05);PEG组吸入性肺炎例数显著少于NFG组(P<0.05)。结论PEG较鼻饲胃管能够更好改善高龄痴呆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营养风险,提高免疫指标,减少吸入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 高龄痴呆 鼻饲
下载PDF
经皮穿刺胃造瘘术与食管支架置入术在晚期食管癌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赵中海 朱立东 +2 位作者 任丽 高彦文 杨宁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6期702-704,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穿刺胃造瘘术与食管支架置入术在晚期食管癌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因晚期食管癌于北京市普仁医院行介入治疗且资料完整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采取治疗方案,分为经皮穿刺胃...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穿刺胃造瘘术与食管支架置入术在晚期食管癌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因晚期食管癌于北京市普仁医院行介入治疗且资料完整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采取治疗方案,分为经皮穿刺胃造瘘组25例和食管支架置入组23例。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的营养风险筛查评分及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14d),如血肿或出血、堵塞或移位、胸痛及异物感、肺部感染等;随访期术后3个月并发症,如肺部感染、食管支架堵塞及移位、胃造瘘管堵塞及脱落等;比较术后3个月内再入院率。结果食管支架置入组的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14d)中胸痛及异物感发生率高于经皮穿刺胃造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营养状态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两组术后营养风险筛查评分、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及再入院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穿刺胃造瘘术及食管支架置入术对于伴有进食梗阻的食管癌晚期患者均为安全、有效改善营养的手术操作,但经皮穿刺胃造瘘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胃造瘘 食管支架置入术 晚期食管癌 营养支持治疗
下载PDF
食道癌无法进食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治疗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杨磊 张崇胤 谢宗宜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7期185-189,共5页
目的分析食道癌无法进食患者治疗时,采取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2例食道癌无法进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例。对照组行基础食... 目的分析食道癌无法进食患者治疗时,采取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2例食道癌无法进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例。对照组行基础食道支架治疗,观察组行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营养指标(白细胞、总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转铁蛋白、血浆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白蛋白)、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总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转铁蛋白、血浆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白蛋白、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总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转铁蛋白、血浆血红蛋白、身体质量指数、白蛋白、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TNF-α、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癌无法进食患者采取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癌 无法进食 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 生活质量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配合
11
作者 王珊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3期141-143,共3页
分析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研究对象选2018年5月1日-2022年9月30日本院实施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普通护理组(普通护理)、特殊护理组(针对性护理),各34例,对比护理结果。结果 经护理,特殊护理组SDS、SAS评... 分析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研究对象选2018年5月1日-2022年9月30日本院实施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普通护理组(普通护理)、特殊护理组(针对性护理),各34例,对比护理结果。结果 经护理,特殊护理组SDS、SAS评分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运用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中对调整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及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 针对性护理 运用效果
下载PDF
多学科结构化查房模式联合3D打印技术在老年胃造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晖 王语嫣 庄雷岚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4期816-822,827,共8页
目的评估多学科结构化查房模式联合3D打印技术在老年胃造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胃造瘘术的老年患者129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传统组、3D打印组、多学科+3D打印组,... 目的评估多学科结构化查房模式联合3D打印技术在老年胃造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胃造瘘术的老年患者129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传统组、3D打印组、多学科+3D打印组,每组43例。传统组实施常规诊疗措施,3D打印组在传统组处理基础上使用3D打印技术定制个性化胃造瘘导管固定装置,多学科+3D打印组在传统组处理基础上实施多学科结构化查房模式联合3D打印技术定制个性化胃造瘘导管固定装置。对比3组的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对胃造瘘导管固定方法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3组入院时的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3D打印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效能评分与传统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学科+3D打印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效能评分与3D打印组、传统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学科+3D打印组和3D打印组对胃造瘘导管固定方法的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学科+3D打印组与3D打印组对胃造瘘导管固定方法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多学科+3D打印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3D打印组(P<0.05)。3D打印组的住院时间少于传统组(P<0.05),而多学科+3D打印组与3D打印组的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可提高患者对胃造瘘导管固定方法的满意度;多学科结构化查房模式联合3D打印技术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自我效能,提升生活质量,促进优质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多学科结构化查房模式 3D打印技术 胃造瘘
下载PDF
CT引导下和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廉羚 林伟源 +1 位作者 向贤宏 姚晓黎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7-690,共4页
目的比较CT引导下和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04例ALS患者中48例行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CT引导组),56例行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内镜组)。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情况、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目的比较CT引导下和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04例ALS患者中48例行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CT引导组),56例行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内镜组)。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情况、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半年及1年生存率。结果2组患者年龄、病程、吞咽困难时间、身高、体质量、术前营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引导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内镜组缩短(P<0.05)。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19.6%)和CT引导组(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与CT引导组术后1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1.0%vs.93.8%,Log-rank χ^(2)=1.606,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在缩短ALS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经皮胃造瘘 吞咽困难 并发症 住院时间
下载PDF
老年头颈癌胃造瘘患者营养相关症状特征研究
14
作者 王语嫣 蔡晖 +2 位作者 庄雷岚 刘庆芬 覃盛媚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3年第6期1145-1149,共5页
目的 分析老年头颈癌胃造瘘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相关症状的变化,以期为营养相关症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消化科的102例老年头颈癌胃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住院期间... 目的 分析老年头颈癌胃造瘘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相关症状的变化,以期为营养相关症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消化科的102例老年头颈癌胃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相关症状变化特征。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率超过50%的症状有乏力、唾液黏稠和疼痛。疼痛、焦虑、食欲不振、唾液黏稠、乏力、便秘、恶心等严重程度得分和营养相关症状总评分在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术后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41.18%、 56.86%,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22,P=0.025)。结论 老年头颈癌胃造瘘患者住院期间会出现多种营养相关症状,医护人员应当动态关注症状变化,以尽早开展症状管理,并提供营养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头颈癌 胃造瘘 营养相关症状
下载PDF
泡沫敷料与改良固定方法在胃造瘘口周围皮肤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颖娇 朱畅惠 黄雪芹 《循证护理》 2023年第8期1465-1467,共3页
目的:探讨泡沫敷料与改良固定方法与在胃造瘘口周围皮肤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后出现周围皮肤并发症的病人101例,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53例)与改良护理组(48例)。比... 目的:探讨泡沫敷料与改良固定方法与在胃造瘘口周围皮肤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后出现周围皮肤并发症的病人101例,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53例)与改良护理组(48例)。比较两组病人每天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情况、疼痛评分及病人满意度。结果:改良护理组每天换药次数少于常规护理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改良护理组干预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且病人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固定方法和泡沫敷料干预胃造瘘术后周围皮肤并发症,可有效减少每日换药次数,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造瘘 周围皮肤并发症 泡沫敷料 导管固定 护理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锁骨上穿刺胸腔胃造瘘1例
16
作者 杨崇双 黄学全 +2 位作者 何闯 李良山 李东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6-167,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57岁,因食管癌术后吞咽困难2年余,加重1周入院。患者3年前诊断上段食管癌,行胸上段食管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辅助放化疗。近2年来,患者因吞咽困难,进流质饮食时感吞咽哽噎,曾多次在内镜下予以Bo... 1临床资料患者女,57岁,因食管癌术后吞咽困难2年余,加重1周入院。患者3年前诊断上段食管癌,行胸上段食管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辅助放化疗。近2年来,患者因吞咽困难,进流质饮食时感吞咽哽噎,曾多次在内镜下予以Boston球囊扩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经皮锁骨上穿刺 胸腔胃造瘘
下载PDF
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行胃造瘘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分析
17
作者 高艳芳 康春博 +1 位作者 邓海连 高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21期904-912,共9页
背景营养不良是影响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预后质量及增加死亡率的因素之一.内镜下经皮胃造瘘管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为此类患者提供了持续改善营养状况的重要途径.但是PEG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风险因子尚不完全明... 背景营养不良是影响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预后质量及增加死亡率的因素之一.内镜下经皮胃造瘘管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为此类患者提供了持续改善营养状况的重要途径.但是PEG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风险因子尚不完全明确,值得关注.目的了解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行PEG术后的营养状态,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加强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8-06/2022-06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接受PEG手术并完成12 wk随访的108位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评分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营养风险组和低营养风险组.基于随机森林的机器学习算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PEG术后12 wk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准确性与效能.结果108名患者中,低营养风险组有70例(占64.8%)、高营养风险组有38例(占35.2%).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60岁、家庭经济条件差、存在感染与高营养风险存在显著正相关(均β>0,P<0.05);接受了进一步医治、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体质量指数与高营养风险存在显著负相关(均β<0,P>0.05).列线图预测营养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819,校准曲线贴合良好.结论由年龄(≥60 vs<60岁)、家庭经济条件(良好vs差)、有无接受进一步医疗治疗(有vs无)、感染情况(有vs无)等变量构建的列线图能够预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行PEG术后的营养风险,对加强行PEG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管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置管术 营养状况
下载PDF
经皮穿刺胃造瘘和胃空肠造瘘术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勇 李彦豪 +7 位作者 曾庆乐 赵剑波 王江云 韦传军 许小立 刘战胜 李凯滨 骆良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透视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PG)和胃空肠造瘘术(PGJ)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3例吞咽困难的患者.上段食管癌10例,中段食管癌1例,咽部癌6例,球麻痹2例,脑转移瘤4例.采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Marx-cope PGJ套装.先经鼻饲管经鼻或经... 目的探讨透视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PG)和胃空肠造瘘术(PGJ)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3例吞咽困难的患者.上段食管癌10例,中段食管癌1例,咽部癌6例,球麻痹2例,脑转移瘤4例.采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Marx-cope PGJ套装.先经鼻饲管经鼻或经口途径置入导管后注入气体800~1000 ml,至胃腔明显扩张.然后在透视引导下采用Seldinger技术将PG饲管置入胃腔内,或将PGJ饲管经胃腔、十二指肠置入空肠内.术后严密观察腹部症状和体征.随访饲管使用情况.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G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其中将饲管置入空肠内13例,均成功.术后出现上腹部疼痛1例,造瘘口周围感染1例,经处理后均痊愈.1例于术后第2天,因胃内容物反流出现窒息死亡.随访期间经饲管给予顺利.恶性肿瘤患者18例死亡,另3例仍在随访中,中位生存期为6.5个月.球麻痹患者1例更换新的PG饲管,另1例失访.结论透视引导下PG和PGJ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建立长期胃肠内营养的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胃造瘘 空肠 经皮穿刺胃造瘘 SELDINGER技术 恶性肿瘤患者 技术成功率 上腹部疼痛 置入导管
下载PDF
云随访+微信平台的知信行健康教育用于带胃造瘘管出院患者的效果
19
作者 潘琦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16-18,共3页
探析在带胃造瘘管出院患者中采用云随访+微信平台的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科留置胃造瘘管的患者中选择30例为对象,根据入院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n=15,常规健康教育)和观察组(n=15,云随访+微信... 探析在带胃造瘘管出院患者中采用云随访+微信平台的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科留置胃造瘘管的患者中选择30例为对象,根据入院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n=15,常规健康教育)和观察组(n=15,云随访+微信平台的知信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相关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相关知识知晓率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云随访+微信平台的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带胃造瘘管出院患者,可提高其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随访 微信平台 知信行 健康教育 胃造瘘
下载PDF
经皮胃造瘘术在食管梗阻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贾震易 陈尼维 +3 位作者 朱悦琦 樊友本 高琦 王志刚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gastrostomy,PG)在食管梗阻病人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因食管梗阻行胃造瘘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PG与开腹胃造瘘(open gastrostomy,OG)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 目的:分析经皮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gastrostomy,PG)在食管梗阻病人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因食管梗阻行胃造瘘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PG与开腹胃造瘘(open gastrostomy,OG)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第2、60天)、术后营养启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60 d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60天体重及血清白蛋白。结果:共纳入39例,其中12例PG,27例OG,两组病例的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分别为(24.6±9.9)min和(8.8±3.0)mL,明显低于OG(61.9±9.1)min(P<0.001)和(26.0±7.8)mL(P<0.001)。PG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60天疼痛评分分别为1.60±0.50和0.75±0.50,明显低于OG术后的2.3±0.8(P=0.008)和2.0±0.5(P<0.001)。PG的术后营养启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8.8±4.6)h和(2.8±1.0)d;明显少于OG组的(64.3±15.7)h(P<0.001)和(4.4±1.2)d(P<0.001)。OG组有2例失访,PG组和OG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1/12)和24.0%(6/2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9)。PG组术后第60天的体重和血清白蛋白与术前相比增加值分别为(0.6±0.8)kg和(1.3±0.9)g/L,OG组分别为(0.3±0.7)kg和(-0.1±1.3)g/L,两组血清白蛋白增加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G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围术期多项指标均优于OG,可在食管梗阻病人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胃造瘘 开腹胃造瘘 食管梗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