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准确性及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对比分析
1
作者 胡成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109-0112,共4页
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准确性分析。方法 结合临床的活检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情况,分析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的临床检出情况。纳入案例共计78例对象,中有65例术前病理活检和术后的病理检查一致... 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准确性分析。方法 结合临床的活检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情况,分析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的临床检出情况。纳入案例共计78例对象,中有65例术前病理活检和术后的病理检查一致,为观察组;其中另有13例术前病理活检和术后的病理检查不一致,为对照组。分析诊断结果差异因素。结果 78例对象中有65例(83.33%)术前病理活检和术后的病理检查一致,其中另有13例(16.64%)术前病理活检和术后的病理检查不一致。分析原因或与患者的年龄、病灶部位大小、病灶位置、病变大体形态等因素有相关性。结论 及时明确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差异因素,可预见性分析存在检查风险,进而及时规避、降低危险因素,进而提升术前活检的准确性,辅助治疗的有效性,为患者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低级别上皮 早期癌活检病理 术后病理准确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GEO基因芯片联合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参苓脾喜汤治疗慢性胃炎、胃黏膜上皮内瘤变、胃早期癌作用机制
2
作者 张玉佩 唐伟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2期57-62,共6页
目的 基于GEO基因芯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参苓脾喜汤防治慢性胃炎(CG)、胃黏膜上皮内瘤变(GIN)、胃早期癌(EGC)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GEO数据库下载含CG、GIN、EGC基因芯片GSE130823,使用R4.1.1筛选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利用TC... 目的 基于GEO基因芯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参苓脾喜汤防治慢性胃炎(CG)、胃黏膜上皮内瘤变(GIN)、胃早期癌(EGC)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GEO数据库下载含CG、GIN、EGC基因芯片GSE130823,使用R4.1.1筛选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参苓脾喜汤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使用R4.1.1对共同表达基因与药物靶点取交集,通过Cytoscape3.9.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以筛选核心靶点,使用R4.1.1对交集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将排名靠前的药物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1 115个差异表达基因,参苓脾喜汤活性成分119种,靶点247个,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豆甾醇、木犀草素等。预测得到参苓脾喜汤治疗CG、GIN、EGC潜在作用靶点22个,包括CHRM3、AR、ADRB2、DPP4等。GO功能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参苓脾喜汤治疗CG、GIN、EGC主要涉及对cAMP、IL-17、TNF、离子跨膜转运蛋白活性的调节、钙信号通路等方面。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木犀草素与ALB、AR、DPP4有较强结合能力,槲皮素与ALB、DPP4有较强结合能力,豆甾醇与AR有较强结合能力。结论 参苓脾喜汤中多种活性成分可能通过cAMP、IL-17、TNF等信号通路,调控ALB、AR、DPP4、CYP3A4等靶点治疗CG、GIN、E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基因芯片 慢性 黏膜上皮 早期癌 参苓脾喜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不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降级因素分析
3
作者 常钰朋 耿茜茜 +2 位作者 李辰璐 罗丽娜 田书信 《农垦医学》 202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分析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不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ylori)的LGIN降级的相关因素。方法:经纳排标准收集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镜中心复诊、内镜活检并经病理回报为LGIN患者9... 目的:分析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不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ylori)的LGIN降级的相关因素。方法:经纳排标准收集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镜中心复诊、内镜活检并经病理回报为LGIN患者95例与病理降级患者289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分析基线资料,通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方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与Hosmer-Lemeshow检验验证。结果:纳入研究的38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9:1;单因素分析显示:维持LGIN组与降级组在性别、发红、粗糙、巴黎分型Ⅱa、Ⅱc与Ⅱa+Ⅱc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黏膜表面粗糙是LGIN降级的保护因素(OR=0.479,95%CI 0.268~0.857),巴黎分型Ⅱa型是LGIN降级的危险因素(OR=2.799,95%CI 1.685-4.650)。根据多因素结果构建预测LGIN病理降级方程P=ex/(1+ex),e为自然对数的底,x=0.530-0.736×黏膜表面粗糙+1.029×巴黎分型Ⅱa型;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38 (95%CI 0.570~0.705);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结果显示有较好的拟合度(χ^(2)=0.069,P=0.966)。结论:对于不伴H.pylori感染的LGIN患者存在黏膜表面粗糙与巴黎分型为非Ⅱa型病变时,LGIN复诊诊断为病理降级的可能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低级别上皮 病理降级 幽门螺旋杆菌
下载PDF
电子胃镜病理活检在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鲁连波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0期84-86,89,共4页
目的探讨电子镜病理活检在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医院就诊的120例拟行手术切除伴Hp感染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均行电子胃镜病理活检检查,并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 目的探讨电子镜病理活检在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医院就诊的120例拟行手术切除伴Hp感染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均行电子胃镜病理活检检查,并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进行诊断一致性分析,并比较两种拟行手术切除检查方法对疾病不同病理类型、内镜分型、直径和分化程度的检出率。结果疑似伴Hp感染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中,手术病理检查确诊86例,诊断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电子胃镜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诊断结果高度一致(Kappa=0.898,P=0.000);两种诊断方式对低级别样瘤变、高级别样瘤变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病理检查对浅表型病变、直径>2 cm病变和中高分化病变的检出率高于电子胃镜病理活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胃镜病理活检与手术病理检查准确诊断伴Hp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具有一致性,但在鉴别疾病分型、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方面要特别注意,需结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幽门螺杆菌感染 黏膜上皮 电子镜病理活检 诊断效能 检出率
下载PDF
不同级别胃黏膜上皮瘤变组织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趋化因子CXCL12及受体CXCR4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杜亚奇 刘东屏 +1 位作者 孙明军 王学梅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5年第9期635-63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胃黏膜上皮瘤变组织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行胃镜活检患者138例,其中正常胃黏膜(NGM)32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EN)3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EN)36例,...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胃黏膜上皮瘤变组织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行胃镜活检患者138例,其中正常胃黏膜(NGM)32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EN)3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EN)36例,胃腺癌(GCA)35例。Hp感染判定采用^13C呼气试验及血清Hp抗体检测,均阳性判定为Hp感染;CXCL12和CXCR4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果LGIEN、HGIEN和GCA组织CXCL12和CXCR4阳性表达率均高于NGM组织[71.43%(25/35)、86.11%(31/36)、91.43%(32/35)比25.00%(8/32),71.43%(25/35)、86.11%(31/36)、91.43%(32/35)比28.12%(9/32)],HGIEN和GCA组织CXCLl2和CXCR4阳性表达率高于LGIEN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IEN和GCA组织CXCL12和CXCR4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与CXCL12和CXCR4阳性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LGIEN、HGIEN和GCA组织CXCL12和CXCR4阳性表达率均高于NGM组织,HGIEN和GCA组织CXCL12和CXCR4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LGIEN,而HGIEN和GCA组织CXCL12和CXCR4阳性表达率相近。胃黏膜上皮瘤变组织Hp感染与CXCL12和CXCR4阳性表达无相关性,提示Hp感染可能不是通过CXCL12和CXCR4的表达而起到致癌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趋化因子 胃黏膜上皮瘤变
原文传递
窄带成像技术对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庆芝 庄天彦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78,共5页
目的探究窄带成像技术(NBI)对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接收治疗的96例胃黏膜HGI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 目的探究窄带成像技术(NBI)对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接收治疗的96例胃黏膜HGI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NBI联合E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情况、术后病理分型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缘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病灶直径、一次性整块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病理分型包括27例HGIN癌变患者,15例HGIN伴局灶癌变患者和6例高-中分化腺癌患者,对照组术后病理分型包括1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患者,33例HGIN癌变患者,11例HGIN伴局灶癌变患者和3例高-中分化腺癌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6.25%和22.9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NBI联合内镜治疗胃黏膜HGIN患者能够显著提高病灶的整块完整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技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高级别 黏膜上皮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海涵 蒋建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的价值及影响其治愈性切除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6月本院经ESD治疗的80例EGC及HGI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评估ESD治疗EGC及HGIN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的价值及影响其治愈性切除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6月本院经ESD治疗的80例EGC及HGI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评估ESD治疗EGC及HGIN的效果,分析影响其治愈性切除的因素。结果经ESD治疗的80例患者,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分别为100%、86.25%、86.25%。术后复发率为1.25%,3年生存率为98.75%。EGC组治愈性切除率为75.76%,显著低于HGIN组的93.6%(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黏膜下层病变、病灶长径≥2 cm、溃疡形成的患者非治愈性切除比例相对更高(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黏膜下层病变(OR=6.300,95%CI:0.516-12.658,P<0.001)、病灶长径≥2 cm(OR=12.193,95%CI:1.323~112.347,P=0.027)、溃疡形成(OR=5.679,95%CI:1.087~29.678,P=0.040)是胃黏膜早期肿瘤内镜非治愈性切除的危险因素。结论 ESD是治疗EGC及HGIN的有效方法。对于黏膜下层病变、病灶长径≥2 cm、溃疡形成的患者术前需严格评估,综合考虑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治愈性切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黏膜高级别上皮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治愈性切除 随访
下载PDF
电子胃镜活检对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孙新超 秦旭 +1 位作者 王金海 潘云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13期40-42,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电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电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且行外科手术的患者120例,以外科手... 目的:探讨基于电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电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且行外科手术的患者120例,以外科手术病理诊断为对照,分析电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20例患者均行电子胃镜活检及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确认为胃浸润癌的患者116例,其中电子胃镜活检确诊28例,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79例,两者占92.2%;对于肿瘤>2 cm、肿瘤高~中分化及内镜Ⅱ分型的患者,电子胃镜活检的相符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轻~中度胃炎患者,电子胃镜活检准确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胃镜病理诊断可发现大部分胃部病变患者,电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病变加重的可能性很大;肿瘤>2 cm、肿瘤高~中分化、内镜Ⅱ分型及重度胃炎都会使电子胃镜活检与外科手术病理诊断的相符率下降,故在临床上应对患者定期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准确诊断出患者胃部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 幽门螺杆菌 黏膜上皮
下载PDF
健脾祛瘀解毒方治疗慢性胃炎伴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康宜兵 吕永慧 +7 位作者 吴宇金 丛龙玲 廖媛 杨洁 陈文剑 王学川 曾会萍 谢少玲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28-1434,共7页
目的 观察健脾祛瘀解毒方治疗慢性胃炎伴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的临床疗效及对胃黏膜肿瘤高危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口服健脾祛瘀解毒胶囊模拟剂+叶酸片;观察组口服健脾祛... 目的 观察健脾祛瘀解毒方治疗慢性胃炎伴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的临床疗效及对胃黏膜肿瘤高危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口服健脾祛瘀解毒胶囊模拟剂+叶酸片;观察组口服健脾祛瘀解毒胶囊+叶酸片模拟剂,疗程12周。进行治疗前后电子胃镜检查,对胃镜下黏膜征象进行评分,并进行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对萎缩、肠化生、炎症和异型增生情况评分;进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胃组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增殖相关的核抗体(Ki67)、肿瘤蛋白53(P53)和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蛋白;并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镜下黏膜征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黏膜白相、颗粒增生、血管透见、胆汁反流)评分均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两组患者萎缩、肠化生、炎症和异型增生评分均降低(P<0.05,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胃脘胀满、胃痛、食少纳呆、早饱)评分和中医症状总分均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4)治疗后,观察组HER2表达减轻(P<0.05),且观察组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Ki67表达均减少(P<0.05),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Ki67阳性率均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53和P504s表达减少(P<0.05),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53和P504s蛋白阳性率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23%(49/52),高于对照组的79.25%(42/53)(χ^(2)=5.101,P<0.05)。(6)治疗期间没有发现服用健脾祛瘀解毒胶囊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健脾祛瘀解毒方治疗慢性胃炎伴LGIN可抑制胃黏膜癌前病变进展,减轻临床症状和胃镜下黏膜征象,可逆转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临床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低级别黏膜上皮 健脾祛瘀解毒方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增殖相关的核抗体 蛋白53 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
下载PDF
胃镜活检对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峰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602-603,共2页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对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4例经胃镜活检诊断为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理结果,评价胃镜活检的诊断价值。结果:胃镜活检确诊为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44例患者中形状似...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对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4例经胃镜活检诊断为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理结果,评价胃镜活检的诊断价值。结果:胃镜活检确诊为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44例患者中形状似早期胃癌者有16例,似进展期胃癌者有28例。经术后病理均确诊为胃癌者有42例,其中早期胃癌有15例,进展期胃癌有27例;黏液腺癌4例、低分化腺癌16例、中分化腺癌13例、高分化腺癌9例;其余2例维持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进展期胃癌的Borrmann分型中,Ⅰ、Ⅱ、Ⅲ、Ⅳ型胃镜活检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中,需要对取材严格把关,并行多点取材,准确判断,以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活检 黏膜高级别上皮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及胃黏膜上皮内瘤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伟 张正坤 +5 位作者 张玲 夏铭 姚建华 曾海龙 杨惠 张辉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5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和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价值。方法:收治行ESD治疗早期胃癌(EGC)及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192例,评价其临床病例资料及并发症,并随访3~12个月。结果:192例患者完整切除率100%,治愈性切除...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和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价值。方法:收治行ESD治疗早期胃癌(EGC)及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192例,评价其临床病例资料及并发症,并随访3~12个月。结果:192例患者完整切除率100%,治愈性切除率98.44%,术后复发率1.10%;手术平均时间87.3min,平均住院日3d,平均住院费用0.67万元;术中未发生大出血事件,延迟出血发生4例,均在胃镜下成功止血。术中发生穿孔3例,以金属夹夹闭后治愈。结论:ESD治疗能够完整切除胃黏膜病变组织,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但临床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进一步完善规范化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 黏膜上皮 并发症
下载PDF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及其逆转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房殿春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1年第6期378-380,共3页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GIN)是胃癌重要的癌前病变,代表肿瘤性生长的起始阶段,若能及早识别病变并进行有效的干预,不失为胃癌二级防治的有效措施。本文介绍了GIN与胃癌的关系及逆转治疗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癌前病 黏膜上皮 逆转治疗
下载PDF
窄带成像技术在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淑亚 尚丽 +1 位作者 张洋 吴慧丽 《安徽医学》 2019年第7期729-732,共4页
目的考察窄带成像技术(NBI)在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7年9月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收治的221例高级别胃黏膜上皮内瘤变(HGIN)患者,根据术前检查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NBI组(113例)... 目的考察窄带成像技术(NBI)在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7年9月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收治的221例高级别胃黏膜上皮内瘤变(HGIN)患者,根据术前检查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NBI组(113例)与白光内镜(WLE)组(9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ESD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内镜图像清晰程度、手术一般情况、围术期并发症及随访复发与生存情况。结果NBI组对黏膜微血管形态与病变轮廓的图像清晰程度高于WL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胃小凹形态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BI组手术时间(52.37±20.23)分,少于WLE组的(72.14±19.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BI组切除的病灶直径、一次性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均高于WL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NBI组复发率0.88%、并发症发生率5.31%,均低于WLE组的11.22%、25.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ESD治疗胃黏膜HGIN患者,WLE可实现病灶范围的精确标记与环切剥离,缩短手术时间,提升病灶切除的有效性及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高级别上皮 窄带成像技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下载PDF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653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家恒 周刚 +3 位作者 喻玮 陈鑫 孙倚天 李国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18期1064-1070,共7页
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因其高死亡率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严重健康问题.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胃黏膜上皮内瘤变(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GIN)是胃癌的前期阶段.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GIN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GIN的相关... 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因其高死亡率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严重健康问题.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胃黏膜上皮内瘤变(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GIN)是胃癌的前期阶段.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GIN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GIN的相关因素.目的准确诊断和早期干预GIN是GC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研究并分析了GIN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GIN的相关因素,以期更好的区分、指导两种GIN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收集2010-06/2020-10在我院内镜中心接受胃镜检查的653例患者.收集所有患者一般情况、内镜下表现和病理学特征等数据,以探索与GIN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653例GIN患者中有胃黏膜上皮低级别内瘤变(low 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536例(82.08%),胃黏膜上皮高级别内瘤变(high 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117例(17.92%).胃窦是GIN病变最常发生的部位,占58.35%(381/653).HGIN组患者中病变大小>2 cm的发生率(27/117,23.08%)是LGIN组(56/536,10.45%)的两倍多.萎缩的发生率在50-79岁年龄组中,肠化的发生率在>60岁年龄组中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此外,LGIN组和HGIN组之间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62).结论当LGIN患者伴随高龄,病变位于胃窦、大于1 cm和(或)伴随胃粘膜萎缩或粘膜肠化时,更易发展为HGIN,应给予更为积极的随访和治疗.此外,H.pylori感染对LGIN、HGIN发生的影响或许有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上皮 萎缩 肠化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下载PDF
基于阴阳与基因调控关系辨治胃黏膜上皮内瘤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单葳葳 孙志文 +1 位作者 谢晶日 李明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44-48,共5页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是胃癌前病变,具有发展为胃癌的危险。阳主动,阴主静,文章基于阴阳理论,衷中参西,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结合,以阴阳消长失调和基因调控紊乱的关系为出发点,认为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发生时胃黏膜细胞凋亡周期紊乱和细胞异常...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是胃癌前病变,具有发展为胃癌的危险。阳主动,阴主静,文章基于阴阳理论,衷中参西,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结合,以阴阳消长失调和基因调控紊乱的关系为出发点,认为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发生时胃黏膜细胞凋亡周期紊乱和细胞异常增殖分化是阴阳消长失衡在细胞基因调控水平上的体现,进而探讨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论治过程,为中医药治疗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丰富治疗该病的临床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上皮 癌前病 阴阳理论 基因调控
下载PDF
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转归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嘉力 何芳 +2 位作者 王芳 张丽娜 杨少奇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首次诊断符合LGIN的1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LGIN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结果LGIN多发于50~59岁,男女比例为3.11∶1。LGIN病变消退占60.8%,病变稳定占33.6%,病变进展... 目的探讨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首次诊断符合LGIN的1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LGIN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结果LGIN多发于50~59岁,男女比例为3.11∶1。LGIN病变消退占60.8%,病变稳定占33.6%,病变进展占5.6%。多因素分析发现LGIN进展的危险因素分别为年龄(OR=1.06,95%CI:1.01~1.12,P<0.05),病变位于胃底/贲门(OR=22.8,95%CI:7.24~246.5,P<0.05)及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OR=6.03,95%CI:2.06~17.72,P<0.05)。结论此研究LGIN病变进展的占比为5.6%,年龄、病变位于胃底/贲门、HP感染为LGIN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低级别上皮 转归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326例的胃镜随访及其转归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翠萍 吴巍 +6 位作者 严晓伟 项明 陈平 罗芳秀 袁晓琴 许兰涛 吴云林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67-671,共5页
目的对胃黏膜上皮内瘤变(IEN)患者进行定期胃镜随访,寻找有效提高临床早期胃癌检出率的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经胃镜取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胃黏膜IEN的患者326例,其中低级别IEN(LGIEN)289例,高级别IEN(HGIEN)37例。LG... 目的对胃黏膜上皮内瘤变(IEN)患者进行定期胃镜随访,寻找有效提高临床早期胃癌检出率的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经胃镜取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胃黏膜IEN的患者326例,其中低级别IEN(LGIEN)289例,高级别IEN(HGIEN)37例。LGIEN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复查胃镜,并在病灶处取活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若进展为胃癌或有确切病灶的HGIEN,则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腹腔镜手术或外科治疗;HGIEN患者直接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腹腔镜手术或外科治疗。将切除的标本经病理学检查后进行胃癌分期。结果 326例胃黏膜IEN患者中共检出胃癌50例,占15.34%;其中早期胃癌45例,进展期胃癌5例。289例LGIEN患者平均随访(22.32±15.32)个月,平均接受胃镜检查(3.92±1.47)次,共检出胃癌20例(6.92%),其中早期胃癌19例。37例HGIEN患者中共检出胃癌30例(81.08%),其中早期胃癌26例(70.27%)。结论对胃黏膜IEN患者定期随访胃镜能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上皮 早期 定期随访 筛查
下载PDF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癌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范月娟 许春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69-571,共3页
目的分析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癌变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胃早癌的检出率。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3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检出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294例,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患者17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 目的分析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癌变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胃早癌的检出率。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3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检出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294例,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患者17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患者124例,发现癌变患者72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癌变患者一般情况、病灶形态、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胃黏膜萎缩肠化等方面与非癌变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差异。结果癌变组患者平均年龄、贲门胃底发生率、H.pylori总感染率、萎缩发生率、肠化率与非癌变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癌变与非癌变患者在性别、临床表现、形态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患者年龄较大、病变位于贲门胃底且伴有H.pylori感染、胃黏膜萎缩肠化的HGIN应高度怀疑其癌变,加强内镜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上皮 低级别上皮 高级别上皮 早癌
下载PDF
胃黏膜低高级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范月娟 吴爱荣 许春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18期2390-2392,共3页
目的:分析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方法:收集自2011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所检出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294例,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的患者有17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的患者124例,分析它们的临床特... 目的:分析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方法:收集自2011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所检出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294例,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的患者有17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的患者124例,分析它们的临床特征,比较它们在一般情况、病灶形态、HP感染、胃黏膜萎缩、肠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胃黏膜上皮内瘤变临床常见,老年人多发,以胃窦、胃角常见,同级别上皮内瘤变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病灶形态、HP感染、胃黏膜萎缩肠化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2)HGIN的发病年龄、HP感染、胃黏膜萎缩肠化率分别为(74.8±13.8)岁、59.7%、46.0%、59.7%,均要明显高于LGIN组[(62.2±14.2)岁、48.2%、34.7%、48.8%],HGIN癌变率也明显高于LGIN组(49.2%VS 6.5%),P<0.05。而两组在性别、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及形态上无明显差异。结论:HGIN易癌变,常伴有HP感染、胃黏膜萎缩、肠化,应加强内镜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上皮 LGIN HGIN
下载PDF
电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任凡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0期75-77,共3页
目的分析电子胃镜活检病理对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参照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统计分析电子胃镜活检病理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40例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术... 目的分析电子胃镜活检病理对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参照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统计分析电子胃镜活检病理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40例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实施病理活检,结果显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12.5%),均为肿瘤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5例(87.5%)。术后病理诊断为胃癌35例,电子胃镜病理诊断为胃癌36例,发生1例误诊,诊断符合率为97.50%(39/40)。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电子胃镜活检病理对胃癌患者中高分化符合率低于低分化、肿瘤≤2 cm符合率低于>2 cm、内镜分型Ⅱ型符合率低于Ⅰ、Ⅲ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实施电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可达到满意的诊断效果,但在鉴别分型、肿瘤大小、高分化方面要特别注意,需结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以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发生误诊,以尽早实施治疗,把握最佳治疗时机或有效延缓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上皮 幽门螺杆菌 电子镜病理活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