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对消化性溃疡的致病作用及其治疗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海燕 周爱玲 《交通医学》 2003年第3期240-242,共3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致病作用 治疗 Hp黏附相关因子 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 消化性溃疡
下载PDF
三种方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比较
2
作者 姚炯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21期3332-3333,共2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 μm,宽0.5 ~1.0 μm.在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除典型的形态外,有时可出现杆状或圆球...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 μm,宽0.5 ~1.0 μm.在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除典型的形态外,有时可出现杆状或圆球状.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慢性活动性 疗效 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