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套扎器辅助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术、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治疗瘤体直径<10 mm胃黏膜下肿瘤对比观察
1
作者 陆友祝 凌亭生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3期56-58,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套扎器辅助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术(EMR-L)、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ESD)用于瘤体直径<10 mm胃黏膜下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接受内镜下治疗的瘤体直径<10 mm胃黏膜下肿瘤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EMR-L组33例及ESD组65例... 目的对比观察套扎器辅助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术(EMR-L)、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ESD)用于瘤体直径<10 mm胃黏膜下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接受内镜下治疗的瘤体直径<10 mm胃黏膜下肿瘤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EMR-L组33例及ESD组65例,分别接受EMR-L、ESD手术治疗。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组织切除情况、手术时间、金属夹使用数量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EMR-L组33例患者中,29例病灶组织完整切除、4例切除病灶存在肿瘤残留,手术时间(16.3±4.74)min,使用金属夹(4.60±1.27)个;ESD组65例患者中,46例病灶组织完整切除、19例切除病灶存在肿瘤残留,手术时间(26.50±10.79)min,使用金属夹(6.00±1.80)个;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EMR-L、ESD均是治疗瘤体直径<10 mm胃黏膜下肿瘤的有效方法,但EMR-L具有病灶组织完整切除率高、手术时间短、金属夹使用数量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手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套扎器辅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胃黏膜剥离 黏膜下肿瘤
下载PDF
内镜下行胃黏膜剥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春雨 张英 《西部医学》 2010年第5期965-966,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行胃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及胃粘膜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40例内镜下行ESD治疗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42处病灶,术中急性少量出血率为2.4%(1/42),术后并发上腹痛30例(71.4%),迟发性出... 目的探讨内镜下行胃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及胃粘膜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40例内镜下行ESD治疗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42处病灶,术中急性少量出血率为2.4%(1/42),术后并发上腹痛30例(71.4%),迟发性出血5例(11.9%),未出现消化道穿孔。结论对ESD治疗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及早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是ESD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胃黏膜剥离 早期 重度不典型增生 护理
下载PDF
治疗性护理支持对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患者依从性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汤红 陶震华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1期28-30,33,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性护理支持对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患者依从性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以140例行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治疗的胃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围术期给予治疗性护理支持,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支... 目的探讨治疗性护理支持对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患者依从性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以140例行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治疗的胃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围术期给予治疗性护理支持,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支持,比较2组患者对手术的依从性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0.77±0.25)h和(13.5±4.2)d,术中出血量为(36.3±0.65)m L,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45例完全依从,对照组有28例完全依从,观察组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性护理支持具有明显优势,更符合内镜治疗的护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护理 内镜下胃黏膜剥离 依从性 并发症
下载PDF
早期胃癌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完全切除后复发的风险模型构建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文妹 毛苇 +3 位作者 孔灿灿 邝继孙 邱敏霞 楼润龙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基于列线图模型预测早期胃癌(EGC)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ESD)完全切除后复发的风险。方法选取行ESD完全切除的EG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吸烟史、合并高血压... 目的基于列线图模型预测早期胃癌(EGC)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ESD)完全切除后复发的风险。方法选取行ESD完全切除的EG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吸烟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阳性淋巴结数、肿瘤部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灶切除面积。采用Cox回归分析确定EGC患者ESD完全切除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吸烟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胃溃疡、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部位、手术时间、病灶切除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术中出血量、阳性淋巴结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阳性、阳性淋巴结数≥3个、术中出血量大是EGC患者ESD完全切除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阳性、阳性淋巴结数≥3个是EGC患者ESD完全切除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两独立预测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拟合效果良好,校正指数C-index为0.916(95%CI0.882~0.951),AUC为0.933(95%CI0.919~0.947)。结论Hp感染阳性、阳性淋巴结数≥3个与EGC患者ESD完全切除后复发密切相关。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作为预测复发的量化工具,有助于临床制定EG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内镜下胃黏膜剥离 复发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术前互动式支持干预对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晶欣 徐燕玲 +1 位作者 孙静 魏建红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18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互动式支持干预对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接诊的43例行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患者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2017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接诊的45例行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患... 目的:探讨术前互动式支持干预对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接诊的43例行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患者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2017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接诊的45例行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患者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引入术前互动式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互动式支持干预应用于行胃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患者,能改善其疼痛程度,缓解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胃黏膜剥离 术前互动式支持 躯体疼痛 病情康复
下载PDF
1例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5
6
作者 宫淑华 徐珊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7年第2期153-154,共2页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使用内镜下专用器械及其他辅助设备对早期消化道肿瘤进行环切、剥离的一项新技术,是治疗黏膜病变的一种合理、简便的内镜微创治疗手段。适用于消化道直径〉2厘米的广基巨...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使用内镜下专用器械及其他辅助设备对早期消化道肿瘤进行环切、剥离的一项新技术,是治疗黏膜病变的一种合理、简便的内镜微创治疗手段。适用于消化道直径〉2厘米的广基巨大平坦息肉、局限于黏膜层的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以及来源于黏膜下层、黏膜肌层的小肿瘤,如间质瘤等日。ESD一次性完整切除率在95%以上,其并发症主要为穿孔和出血。我院2014年8月开展ESD术20余例,2例出现术后出血,其他效果满意,现将2016年3月25日1例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剥离 护理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患者的治疗性支持护理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颖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2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性护理支持对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ESD)患者依从性与术后恢复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应用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与治疗依从性。结果:82例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治疗性护理支持对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ESD)患者依从性与术后恢复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应用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与治疗依从性。结果:82例患者手术所用平均时间为(0.78±0.24)h,平均住院时间为(13.6±4.1)d,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6.4±0.64)m L;出现腹痛与出血各1例,并发症合计2例;治疗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与不依从分别为54,26,2例,分别占总例数的65.85%,31.71%,2.44%,总依从为80例(97.56%)。结论:临床予以ESD患者治疗性护理支持,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较低,适用于内镜治疗的护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护理支持 内镜 胃黏膜剥离 依从性
下载PDF
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薛秀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225-226,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实施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且术后并发急性胃黏膜病变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依据医院常规护理管理制度实施口头健康教育、生命...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实施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且术后并发急性胃黏膜病变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依据医院常规护理管理制度实施口头健康教育、生命体征监测等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出血抢救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及心理干预综合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38.7±6.2)明显低于对照组(54.3±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75,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06%与对照组14.7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P=0.016)。结论:对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后并发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胃黏膜剥离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抗生素对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9
作者 刘飞燕 毕青美 +2 位作者 邱凤娇 张红梅 仲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2期1-1,共1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粘膜剥离术后应用抗生素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胃粘膜剥离术的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内镜下治疗,...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粘膜剥离术后应用抗生素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胃粘膜剥离术的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内镜下治疗,并在治疗后应用抗生素处理,观察组仅接受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别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胃粘膜剥离术后应用抗生素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意义不大,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可不作为常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内镜下胃黏膜剥离 并发症
下载PDF
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后溃疡愈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晓娜 沈建伟 +3 位作者 沈睿炜 陈达巍 鲁亭 诸娴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病变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影响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因胃黏膜病变行胃ES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相关因素:(1)患者因素:性别,年龄,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其... 目的探讨胃黏膜病变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影响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因胃黏膜病变行胃ES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相关因素:(1)患者因素:性别,年龄,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其他慢性病等既往病史,是否有手术史、吸烟、饮酒史,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2)病变因素:病变大小,病变部位,病变形态、病理类型.结果纳入病例152例,有11例患者ESD术后复查胃镜提示溃疡未愈合.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SD术后溃疡未愈合主要与Hp感染相关.3例患者有2次早期胃癌ESD手术病史,且2次手术间隔>1年,并均有Hp感染,但由于病例数偏少,未能进一步统计分析.结论Hp感染是影响胃ESD术后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而术后未及时根除Hp或Hp根除后再感染可能是导致ESD术后异时性胃癌发生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胃黏膜剥离 溃疡 幽门螺杆菌 异时性
下载PDF
用胃黏膜切除术与胃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对比
11
作者 张德勇 凌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9期86-87,共2页
目的 :对比用胃黏膜切除术(EMR)与胃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早期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对A组患者用EMR进行治疗... 目的 :对比用胃黏膜切除术(EMR)与胃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早期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对A组患者用EMR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用ESD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消化道狭窄、穿孔及出血的发生情况、病变组织的一次性切除率及病情的局部复发率。结果 :经治疗,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病变组织的一次性切除率较高,其病情的局部复发率较低,但其消化道狭窄、穿孔及出血的发生率均较高,P<0.05。结论:与用EMR治疗早期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相比,用ESD治疗这类疾病具有病变组织的一次性切除率较高、病情的局部复发率较低等优势。但进行ESD的风险较大,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穿孔及狭窄等并发症的几率要高于进行E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剥离 黏膜切除术 癌前病变 早期消化道癌
下载PDF
早期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疲劳预测模型的构建
12
作者 苏洁 陈晨 +1 位作者 陈露 宋年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探究早期胃癌患者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疲劳(POF)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早期胃癌POF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232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表、中文版多维度疲乏症状量... 目的探究早期胃癌患者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疲劳(POF)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早期胃癌POF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232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表、中文版多维度疲乏症状量表、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与信息需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收集相关数据,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术后疲劳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选取2023年1-6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患者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经检验,年龄、性别、睡眠障碍、病灶切除面积、气质类型、术后疼痛和胃肠功能紊乱是早期胃癌患者PO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早期胃癌患者POF的列线图模型,经验证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H-L检验:χ^(2)=2.822,P=0.945)和区分度(AUC=0.0.909,95%CI:0.937~0.980,P<0.001),最大约登指数为0.648,灵敏度为0.832,特异度为0.813,截断值0.319,校准曲线为斜率近似于1的直线。结论该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为医护人员对早期胃癌POF高风险人群筛查提供参考,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内镜黏膜剥离 术后疲劳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护理
下载PDF
早期胃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及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异时性胃癌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13
作者 胡馨月 王斌 +3 位作者 王涛 刘凯军 文良志 陈东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众多研究表明根除HP对胃癌有预防作用,但早期胃癌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根除HP仍有2.7%~6.1%的患者可发生异时性胃癌(MGC),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从HP根除后胃黏...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众多研究表明根除HP对胃癌有预防作用,但早期胃癌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根除HP仍有2.7%~6.1%的患者可发生异时性胃癌(MGC),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从HP根除后胃黏膜萎缩及肠化生不能完全逆转、胃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及遗传异常累积、表观组稳态失衡、免疫微环境变化、胃黏膜干细胞异常、染色质可及性、染色体重塑改变等角度,阐述早期胃癌行ESD及HP根除后上述分子改变导致癌变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剥离 幽门螺杆菌 根除治疗 异时性 发生机制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早期胃癌胃黏膜剥离术后并发症临床观察
14
作者 杨洋 马乐佳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奥美拉唑治疗早期胃癌胃黏膜剥离术(ESD)后并发症临床观察。方法将我院108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4例。两组行ESD治疗,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服用康复新液+奥美拉唑。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创面...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奥美拉唑治疗早期胃癌胃黏膜剥离术(ESD)后并发症临床观察。方法将我院108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4例。两组行ESD治疗,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服用康复新液+奥美拉唑。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创面愈合和住院时间、溃疡面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中医证候积分、溃疡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溃疡面积、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VEGF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溃疡面积、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VEG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溃疡愈合情况优于治疗前,治疗组溃疡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早期胃癌ESD后患者疗效好,能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胃黏膜剥离 康复新液 奥美拉唑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化浊解毒生肌方对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张晓利 赵源 杜明民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11期171-174,共4页
目的 观察化浊解毒生肌方治疗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胃ESD术后的住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加化浊解... 目的 观察化浊解毒生肌方治疗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胃ESD术后的住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加化浊解毒生肌方口服;对照组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症状,出血发生率,内镜下再生黏膜成熟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等。结果 术后7 d治疗组在改善腹痛、嗳气、烧心反酸及纳呆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14 d治疗组在改善腹痛、腹胀、嗳气、纳呆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72 h后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8周两组溃疡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8周两组胃小凹形态(A+B型)及规则微血管网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8周治疗组血清VEGF、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化浊解毒生肌方能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术后迟发性出血,改善黏膜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解毒生肌方 内镜黏膜剥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内镜下行胃黏膜剥离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雯 秦争艳 +2 位作者 周晓亮 蔡薇 葛靖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35期4335-4336,共2页
目的总结胃黏膜病变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的护理体会。方法对95例患者术前做好患者和器械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熟悉操作流程,做好手术配合,术后加强病情监测,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结果95例患者均成功行ESD治疗。其中1... 目的总结胃黏膜病变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的护理体会。方法对95例患者术前做好患者和器械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熟悉操作流程,做好手术配合,术后加强病情监测,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结果95例患者均成功行ESD治疗。其中15例术中剥离出现穿孔,使用金属夹夹闭穿孔部位,治疗后好转;迟发性出血5例,再次行内镜下止血,出血停止。术后随访复查病变部位均剥离彻底。结论精良的护理配合对提高ESD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中护理 胃黏膜剥离
原文传递
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扬 向正国 +1 位作者 李科军 陈旭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在进行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后出现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解放军101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由于胃黏膜病变进行内镜下剥离术后出血的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病理资料,以及临... 目的探讨在进行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后出现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解放军101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由于胃黏膜病变进行内镜下剥离术后出血的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病理资料,以及临床的一般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相关因素、病变相关因素以及操作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的术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病变长度高于5.0 cm为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后出现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于使用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的患者而言,病变的大小为在进行胃黏膜剥离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胃黏膜剥离 术后出血
原文传递
内镜下行胃黏膜剥离术后出血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常廷民 李秀敏 +1 位作者 张利利 靳玉红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57-1458,共2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ESD)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ESD治疗的247例患者的资料,分析发生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有253处病变,中位大小3.18cm、手术操作时间63.28min。术后17例(17处)病变发生出血,出血...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ESD)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ESD治疗的247例患者的资料,分析发生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有253处病变,中位大小3.18cm、手术操作时间63.28min。术后17例(17处)病变发生出血,出血发生率6.88%。其中,术后24h内发生者10例,1周内发生5例,1周后发生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病变大小和手术操作时间是影响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大小是引起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胃黏膜病变大小是导致ESD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要密切注意病变较大的患者有术后出血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胃黏膜剥离 出血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康复新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胃内镜胃黏膜下剥离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王金金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2期26-27,共2页
目的:评价康复新液+蒙脱石散对于胃内镜胃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入院治疗的84例ESD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甲组42例采取康复新液+蒙脱石散治疗,乙组42例采取常规治疗,对比创面愈合... 目的:评价康复新液+蒙脱石散对于胃内镜胃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入院治疗的84例ESD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甲组42例采取康复新液+蒙脱石散治疗,乙组42例采取常规治疗,对比创面愈合情况、炎症因子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出乙组(P<0.05)。甲组的创面愈合效果优于乙组(P<0.05)。术前,组间的炎症因子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甲组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乙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优于乙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蒙脱石散能够促进ESD术后创面愈合,且能减轻创面炎症反应,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蒙脱石散 内镜黏膜剥离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治疗胃黏膜病变的效果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萍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19期104-106,共3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ESD)治疗胃黏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78例胃黏膜病变患者均接受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对其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疗效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结果ES... 目的分析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ESD)治疗胃黏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78例胃黏膜病变患者均接受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对其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疗效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结果ESD术后1年,患者生存率达到100%,病变残留或复发率仅为2.56%,8例术后产生迟发性出血症状,占10.26%;迟发性出血者与无迟发性出血者年龄、术前停止使用抗血栓药物时间、活检次数、伴溃疡或瘢痕情况、病变大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黏膜病变患者实施ESD,可获得良好疗效,患者生存率高,残留或复发率低。术后迟发性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术前停止使用抗血栓药物时间〈7 d、活检次数〉2次、手术时间长、伴溃疡或瘢痕以及病变范围≥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胃黏膜剥离 黏膜病变 迟发性出血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