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食管结合部腺癌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卜晓倩 裴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59-460,共2页
患者男性,81岁,主因“确诊胃癌10余天”于2015年10月26日就诊于山西大医院。胃镜示:胃-食管结合部癌,HP(+);病理诊断示:低分化腺癌,HER(-)。胸腹CT示:右肺中叶结节,考虑恶性可能;右肺中叶外带结节,考虑炎性;贲门癌累... 患者男性,81岁,主因“确诊胃癌10余天”于2015年10月26日就诊于山西大医院。胃镜示:胃-食管结合部癌,HP(+);病理诊断示:低分化腺癌,HER(-)。胸腹CT示:右肺中叶结节,考虑恶性可能;右肺中叶外带结节,考虑炎性;贲门癌累及食管下段、小弯侧,胃周小淋巴结。行气管镜,多次痰液病理细胞学检查均未明确肺部占位性质。因患者家属拒绝反复多次肺组织活检,初步诊断为:胃-食管结合部腺癌,右肺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抗血管生成 阿帕替尼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李文登 杜进臣 +2 位作者 马林冲 王占鹏 李庆新 《甘肃科技》 2023年第7期103-105,122,共4页
1例诊断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并胃周及肝内多发转移,肺转移不除外的患者,在给予2个周期贝伐珠单抗联合化学治疗后效果不佳,改用“信迪利单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片”8个周期后,效果奇佳... 1例诊断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并胃周及肝内多发转移,肺转移不除外的患者,在给予2个周期贝伐珠单抗联合化学治疗后效果不佳,改用“信迪利单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片”8个周期后,效果奇佳,根据胃镜及胸部CT检查判断该患者食管-胃结合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原发肿瘤和转移灶完全消失。治疗结束4周后手术切除了病变组织,术后病理未见癌细胞,达到病理完全缓解。通过该病例,发现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可以作为一种新辅助化疗方式,对晚期AEG患者达到降期的效果,为后续提供手术治疗的机会,至于远期的生存率需要大量病例的积累和更加长期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迪利单抗 食管-结合部 免疫治疗
下载PDF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治疗的共识与争议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勇 樊露 +1 位作者 王霄霖 束余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81-486,共6页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在全球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独特的生物学行为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所重视。目前国内外虽然对AEG的发病、分型等已形成了一定共识,但在更多方面...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在全球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独特的生物学行为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所重视。目前国内外虽然对AEG的发病、分型等已形成了一定共识,但在更多方面,尤其是外科治疗手段,诸如手术路径、胃的切除范围、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消化道重建等方面仍存在较多争议。这些争议不仅限制了对AEG治疗的探索与发展,同时使得对AEG的规范化诊疗变得更加困难。本文结合近些年的相关文献,就目前AEG治疗的国内外相关共识与争议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结合部 食管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表达基因谱变化
4
作者 奚沁华 陈卫昌 +1 位作者 李锐 高楠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83-986,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表达基因谱。方法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Affy-metrix U133A2.0对5例手术切除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及正常胃黏膜标本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与正常胃黏膜相比较,差异表达基因(2倍以上)共77... 目的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表达基因谱。方法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Affy-metrix U133A2.0对5例手术切除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及正常胃黏膜标本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与正常胃黏膜相比较,差异表达基因(2倍以上)共773个。其中,上调的基因有364个,下调的基因有409个。这些相关基因的功能涉及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离子通道及运输、代谢、细胞骨架等方面。结论初步筛选出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相关的多种功能基因,为研究食管-胃结合部癌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可能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结合部 基因表达谱
下载PDF
52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5
作者 郭峰 王学智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0期34-35,共2页
目的对52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临床病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52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和系统性的分析,对其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管侵犯率、N分期、T分期、大体类型、组织型类型、肿块长径、淋巴结个数等临床... 目的对52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临床病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52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和系统性的分析,对其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管侵犯率、N分期、T分期、大体类型、组织型类型、肿块长径、淋巴结个数等临床病理情况进行探讨和总结。结果 52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82.69%,N+患者发生淋巴管侵犯的几率最大,T3期肿瘤患者发生淋巴管侵犯的几率最大,大体类型主要包括早期癌、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4种,组织型类型主要分为分化好组、分化差组、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5种,52例患者的肿块长径和淋巴结个数分别为(5.28±3.02)cm、(7.14±7.29)个。结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临床病理较为复杂,其病变结果与N分期、T分期、大体类型、组织型类型、肿块长径、淋巴结个数等病理结果密切相关,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其病理特点,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治疗依据,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减少相关的医疗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结合部 病理 分析
下载PDF
局部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综合治疗进展
6
作者 吴嘉帝 黄炎 +1 位作者 方彩燕 杨弘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1-256,共6页
外科手术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单纯手术对于局部晚期AEG的疗效不尽人意。为提高AEG的疗效,世界各地学者探究多种综合治疗模式对AEG的作用,包括新辅助化学治疗、新... 外科手术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单纯手术对于局部晚期AEG的疗效不尽人意。为提高AEG的疗效,世界各地学者探究多种综合治疗模式对AEG的作用,包括新辅助化学治疗、新辅助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围术期化学治疗、术后同期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其中术前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与围术期化学治疗备受研究者关注,两者均可改善局部晚期AEG的预后。然而,中国AEG综合治疗尚未被广泛关注,理念有待增强。为此,本文拟对以手术为主的AEG综合治疗模式的循证医学证据与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结合部 综合治疗模式 循证医学 综述
原文传递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管侵犯与相关病理学因素关系研究
7
作者 石晓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58-60,共3页
研究分析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管侵犯与相关病理学因素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收的84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管侵犯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抽取84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无淋巴管侵犯病人作为对照组。调查患者的N分期、T... 研究分析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管侵犯与相关病理学因素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收的84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管侵犯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抽取84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无淋巴管侵犯病人作为对照组。调查患者的N分期、T分期、肿瘤类型、组织学、分化情况、肿瘤大小以及淋巴结转移个数。结果 经过检测,病人N+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说明此类病人发生淋巴管侵犯概率高,T4期两组病人差异明显(P0.05),分化好坏结果显示两组有差异(P0.05),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数量两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对N分期、T分期、肿瘤类型、组织学、分化情况、肿瘤大小以及淋巴结转移个数分析结果显示均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淋巴管侵犯有明显关系,可以作为临床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结合部 肿瘤类型 组织学、分化
下载PDF
抗新生血管生成药ramucirumab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马英 汪汀 +1 位作者 马轶鸣 林碧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339-2343,共5页
Ramucirumab是礼来公司研发的重组全人IgG1单克隆抗体。本品可以特异性结合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胞外结构域,阻止VEGFR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C,D(VEGF-A,VEGF-C,VEGF-D)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VEGF激活VEGFR2以及下游信号传... Ramucirumab是礼来公司研发的重组全人IgG1单克隆抗体。本品可以特异性结合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胞外结构域,阻止VEGFR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C,D(VEGF-A,VEGF-C,VEGF-D)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VEGF激活VEGFR2以及下游信号传导途径。2014年4月,FDA批准了ramucirumab单药用于治疗先前氟尿嘧啶或铂制剂化疗后发生疾病进展的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本文对ramucirumab的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uciruma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新血管生成 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