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6篇文章
< 1 2 2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胆囊癌根治术预后生存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艾尔哈提·胡赛因 赵亮 +1 位作者 阿依甫汗·阿汗 亚力坤·赛来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05-709,共5页
目的 探讨胆囊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在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5例实施胆囊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别采用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法计算总体和各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存... 目的 探讨胆囊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在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5例实施胆囊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别采用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法计算总体和各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存率,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结果 105例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26.49个月,1年、2年、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9.29%、53.50%、39.6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腹痛、分化程度、T期、N期、出血量、总胆红素、CA199、癌胚抗原等指标是胆囊癌根治术预后危险因素,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痛、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等指标与病人预后有关(P<0.05),对应HR 95%CI值分别为2.97(1.41,6.23)、4.56(1.49,13.93)、4.92(1.55,14.30)、2.94(1.29,6.68)、3.37(1.48,7.66)、4.55(2.33,8.89)。结论 腹痛、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等指标是胆囊癌根治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准确分期、早期干预可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胆囊切除术 预后 胆囊癌T分期 胆囊癌N分期
下载PDF
枸杞多糖通过下调PD-L1表达抑制胆囊癌细胞增殖、侵袭及免疫逃逸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辛国军 张亚文 +4 位作者 雷鹏 王俊青 卜阳 杨勇 王建承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胆囊癌细胞增殖、侵袭以及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QBC939和SGC-996胆囊癌细胞分为LBP组、Control组、LBP+pcDNA组和LBP+PD-L1组;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与植物血凝素(PHA)共孵育,记为PHA组,未共孵育的PBMCs记...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胆囊癌细胞增殖、侵袭以及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QBC939和SGC-996胆囊癌细胞分为LBP组、Control组、LBP+pcDNA组和LBP+PD-L1组;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与植物血凝素(PHA)共孵育,记为PHA组,未共孵育的PBMCs记为NC组;上述各组QBC939和SGC-996细胞分别与PBMCs共孵育,分为PHA+Control组、PHA+LBP组、PHA+LBP+pcDNA组和PHA+LBP+PD-L1组。CCK-8、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收集健康捐献者的外周血,采用Ficoll-Conray密度梯度法分离PBMCs,ELISA试剂盒检测PHA诱导的PBMCs中IFN-γ的释放。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量。结果相较于Control组,LBP组QBC939和SGC-996细胞增殖(48.00±8.00 vs.100±9.17;39.67±4.51 vs.100±7.00)及侵袭(61.33±8.63 vs.110.33±12.50;51.00±8.00 vs.118.67±14.01)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升高〔(21.10±2.03)%vs.(6.67±1.31)%;(24.30±2.11)%vs.(6.2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PHA组比较,PHA+Control组IFN-γ含量降低(2.37±0.15 vs.0.76±0.12,3.11±0.25 vs.1.04±0.19);相较于PHA+Control组,PHA+LBP组IFN-γ含量升高(1.84±0.12 vs.0.76±0.12,2.52±0.20 vs.1.04±0.19)。与Control组比较,LBP组QBC939或SGC-996细胞中PD-L1 mRNA(1.00±0.07 vs.0.30±0.08,1.00±0.09 vs.0.21±0.07)以及蛋白(1.00±0.11 vs.0.47±0.08,1.00±0.08 vs.0.32±0.07)含量显著降低(P<0.05)。相较于LBP+pcDNA组,LBP+PD-L1组QBC939或SGC-996细胞细胞活力增强〔(48.33±7.02)%vs.(86.00±6.56)%;(40.33±7.02)%vs.(79.33±7.03)%〕,细胞凋亡率降低〔(20.36±3.01)%vs.(13.30±2.01)%;(24.50±1.93)%vs.(14.30±1.77)%〕,以及细胞侵袭增强(56.67±10.01 vs.90.33±9.61;48.33±9.61 vs.95.67±9.50;P<0.05);与PHA+LPB+pcDNA组比较,PHA+LPB+PD-L1组PAH诱导的PBMCs IFN-γ释放显著降低(1.86±0.16 vs.0.77±0.12,P<0.05)。结论枸杞多糖通过下调PD-L1的表达抑制胆囊癌细胞增殖,侵袭以及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枸杞多糖 LBP 免疫逃逸 增殖 PD-L1
下载PDF
枸杞多糖通过促进胆囊癌细胞铁死亡抑制其恶性进展
3
作者 辛国军 王建承 +6 位作者 杨勇 雷鹏 张亚文 李宝定 张多强 梁琦 卜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2-457,共6页
目的探究枸杞多糖(LBP)通过调控细胞铁死亡对胆囊癌细胞(NOZ和SGC-996)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不同剂量的LBP处理体外培养NOZ和SGC-996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20μmol/LLBP组、40μmol/LLBP组、60μmol/LLBP组、80μmol/LLBP... 目的探究枸杞多糖(LBP)通过调控细胞铁死亡对胆囊癌细胞(NOZ和SGC-996)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不同剂量的LBP处理体外培养NOZ和SGC-996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20μmol/LLBP组、40μmol/LLBP组、60μmol/LLBP组、80μmol/LLBP组、LBP+Fer-1组。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d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 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比色法检测Fe^(2+)的水平,BODIPYTM581/591C11分子探针测定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的水平;Western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β-catenin和Wnt3A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0μmol/LLBP组、60μmol/LLBP组细胞活力、增殖、侵袭能力显著降低(均P<0.05),Fe^(2+)水平、ROS、MDA活性明显增加(均P<0.05),GPX4、β-catenin和Wnt3A蛋白表达显著减少,ACSL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与LBP组比较,LBP+Fer-1组细胞活力、增殖、侵袭能力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LBP通过诱导胆囊癌细胞铁死亡进而抑制其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铁死亡 胆囊癌 增殖 侵袭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下载PDF
灰树花多糖通过LncRNA HULC/miR-186-5p轴调控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4
作者 于静 段子朋 徐松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35-343,共9页
目的:分析灰树花多糖(Grifola frondose polysaccharide,GFP)对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对数期GBC-SD细胞随机分组:对照组、GFP组(0.5、1、2µg/mL GFP)、shNC组、shHULC组、miR-NC组、miR-186-5p mimics组... 目的:分析灰树花多糖(Grifola frondose polysaccharide,GFP)对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对数期GBC-SD细胞随机分组:对照组、GFP组(0.5、1、2µg/mL GFP)、shNC组、shHULC组、miR-NC组、miR-186-5p mimics组、GFP+pcDNA组、GFP+pcDNA-HULC组。CCK-8法检测细胞抑制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GBC-SD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印迹检测Cyclin D1、P21、MMP-2、MM-9蛋白水平;qRT-PCR检测LncRNA HULC和miR-186-5p的水平;Starbase在线软件预测HULC与miR-186-5p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ncRNA HULC和miR-186-5p的靶向关系。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GFP对GBC-SD细胞移植瘤体内生长的影响。结果:0.25~8µg/mL GFP对胆囊癌GBC-SD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0.5、1、2µg/mL的GFP(极)显著(P<0.05,P<0.01)抑制GBC-SD细胞迁移和侵袭,(极)显著降低Cyclin D1、MMP-2和MM-9水平(P<0.05,P<0.01),(极)显著(P<0.05,P<0.01)增加P21水平,极显著(P<0.01)下调LncRNA HULC,上调miR-186-5p的表达(P<0.05,P<0.01);Starbase在线软件预测HULC与miR-186-5p存在结合位点,与miR-NC组比较,miR-186-5p mimics组HULC-WT的荧光素酶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而HULC-MUT荧光素酶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shNC组比较,shHULC组HULC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P<0.01)降低,miR-186-5p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P<0.01)增加,细胞存活率、迁移数目、侵袭数目极显著(P<0.01)降低,Cylin D1、MMP-2和MM-9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与GFP+pcDNA组比较,GFP+pcDN-HULC组抑制率显著降低(P<0.05),迁移数目、侵袭数目极显著增加(P<0.01),Cylin D1、MMP-2和MM-9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GFP+pcDNA给药组比较,GFP+pcDN-HULC给药组瘤体体积、质量极显著增加(P<0.01),miR-186-5p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结论:GFP可抑制胆囊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其机制与调控LncRNA HULC/miR-186-5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多糖 LncRNA HULC miR-186-5p 胆囊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胆囊癌伴胆囊结石的临床特点分析
5
作者 崔笑 郭子成 +3 位作者 魏昇 薛鸿 黄艳 侯辉 《肝胆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评估已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癌患者中,胆囊结石的数量和大小对预后价值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和研究了2010年5月至2020年12月间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癌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门诊和电话跟踪患者的生存状态或死亡情况,随访至2022年5月结... 目的评估已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癌患者中,胆囊结石的数量和大小对预后价值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和研究了2010年5月至2020年12月间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癌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门诊和电话跟踪患者的生存状态或死亡情况,随访至2022年5月结束。比较了胆囊结石的大小和数量对生存的影响。结果在此研究中,66名患者的数据完整且能够进行有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7.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4.8个月。患者1年、3年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0.61%、32.97%和21.9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类型、肝脏侵犯、TNM分期、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是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类型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是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对于合并胆囊结石的43名胆囊癌患者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类型和胆囊结石的大小是影响这些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对于早期或晚期肿瘤的患者,进行根治性手术显著提高了他们的生存率。合并胆囊结石的胆囊癌患者中,结石小于1厘米可能预示着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胆囊结石 生存分析
下载PDF
胆囊癌微创手术治疗的现状与争议
6
作者 耿智敏 雷建军 +1 位作者 张东 陈晨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93-97,共5页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是胆囊癌患者唯一可能的治愈手段。近年来腹腔镜及机器人等微创手术在消化道肿瘤切除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胆囊癌根治手术能否采用微创治疗手段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主要集中于微创手...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是胆囊癌患者唯一可能的治愈手段。近年来腹腔镜及机器人等微创手术在消化道肿瘤切除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胆囊癌根治手术能否采用微创治疗手段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主要集中于微创手术是否具有安全性,能否获得肿瘤完全切除,即RO切除(RO resection),能否获得足够的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能否达到开腹手术的远期疗效。本文就胆囊癌的微创根治手术治疗现状及胆囊癌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进行述评,并对目前存在的争议进行探讨,旨在为胆囊癌微创治疗的规范化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手术治疗 微创手术
下载PDF
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微创胆囊癌意向性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7
作者 张东 李起 +3 位作者 刘恒超 雷建军 陈晨 耿智敏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讨微创胆囊癌意向性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因胆囊癌行意向性根治术的12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38例(30.2%),女性88例(69.8%);年龄40~88(63.3... 目的探讨微创胆囊癌意向性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因胆囊癌行意向性根治术的12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38例(30.2%),女性88例(69.8%);年龄40~88(63.3±8.8)岁;开腹组92例(73.0%),微创组34例(27.0%),其中微创组含5例行机器人辅助手术者。通过比较倾向性评分匹配(1:1匹配)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分析开腹和微创组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开腹和微创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手术耗时长于开腹组(314.3±116.5 min vs.234.3±65.2 min,P=0.001),但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输注红细胞、输注血浆、是否阻断肝门、肝门阻断次数、肝门阻断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手术切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并发症C-D分级≥Ⅲ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及拔除引流管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微创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7.0 d vs.8.0 d,P=0.014),而住院总时间、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胆囊癌根治术具有良好的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可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微创手术 开腹手术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下载PDF
不同浓度七氟醚吸入对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
8
作者 张立娜 史艳平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6期1762-176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吸入对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根据麻醉过程中吸入七氟醚浓度的不同将60例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患者分为低剂量组[n=21,0.5最小肺泡浓度(MAC)]、中剂量组(n=20,1.0MAC)和高剂...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吸入对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根据麻醉过程中吸入七氟醚浓度的不同将60例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患者分为低剂量组[n=21,0.5最小肺泡浓度(MAC)]、中剂量组(n=20,1.0MAC)和高剂量组(n=19,1.5MAC)。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1 min、气管插管10 min,3组患者SpO_(2)、MAP、HR均低于本组麻醉前,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SpO_(2)、MAP、HR均低于中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10 min、气腹建立30 min、术毕30 min,3组患者E、NE水平均低于本组麻醉诱导前10 min,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E、NE水平均高于中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MAC七氟醚吸入可维持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胆囊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9
作者 黄海林 杨志刚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18-324,共7页
目的运用蛋白质组学经典技术,双向凝胶电泳、质谱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在胆囊癌组、正常胆囊对照组中寻找差异蛋白,发现和鉴定胆囊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及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标本分两组:胆囊癌组-胆囊癌组标本59例;正常对照组-胆囊癌癌... 目的运用蛋白质组学经典技术,双向凝胶电泳、质谱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在胆囊癌组、正常胆囊对照组中寻找差异蛋白,发现和鉴定胆囊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及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标本分两组:胆囊癌组-胆囊癌组标本59例;正常对照组-胆囊癌癌旁组织标本59例。组织样品通过洗涤、裂解、离心收集总蛋白样本,分装冻存。经过第一向等点聚焦、第二向SDS-PAGE电泳,凝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显色后,用Gs-800光密度仪获得凝胶图像。经PD-Quest凝胶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后,找出有差异的蛋白点。通过蛋白指纹谱鉴定(PMF),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质谱技术(MALDI-TOF)获得差异蛋白碎片的二级质谱,利用Biotools软件采集肽碎片质荷比信息;利用Mascot搜索引擎对数据库进行检索,鉴定差异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获得相应特异蛋白质信息。结果发现66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在胆囊癌中上调表达蛋白21个,下调表达蛋白45个。21个差异蛋白得分大于56,在胆囊癌中上调表达的10个,下调表达的11个。主要包括膜联蛋白、膜突蛋白、热休克蛋白、波形蛋白、视黄醛脱氢酶1、半乳凝素等。结论上述蛋白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诊断、治疗的潜在靶点,值得后续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组织蛋白质 双向凝胶电泳 质谱分析
下载PDF
胆囊癌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健强 杨胜飚 +4 位作者 王喜强 高会杰 贺兆斌 彭程 牛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85-91,共7页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其预后不佳主要归因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的确诊较晚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研究表明,胆囊结石引发的慢性炎症是主要致病因素。尽管手术治疗可能治愈早期胆囊癌,但多数患者发现时已错过最佳手术...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其预后不佳主要归因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的确诊较晚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研究表明,胆囊结石引发的慢性炎症是主要致病因素。尽管手术治疗可能治愈早期胆囊癌,但多数患者发现时已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化疗和靶向治疗虽然提供了新方向,但总体生存率提升有限。因此,深入理解胆囊癌的发病机制,特别是与关键基因、分子通路的关联,对开发新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胆囊癌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旨在为其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分析肝外胆管切除在进展期胆囊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刘利军 贾丽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17-0020,共4页
分析肝外胆管切除在进展期胆囊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32例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经病理结果证实为进展期胆囊癌患者作为回顾性分析对象,患者均接受胆囊癌根治术治疗,依据术中是否切除胆外胆管进行分组。将15例术中保留肝... 分析肝外胆管切除在进展期胆囊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32例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经病理结果证实为进展期胆囊癌患者作为回顾性分析对象,患者均接受胆囊癌根治术治疗,依据术中是否切除胆外胆管进行分组。将15例术中保留肝外胆管患者纳入对照组,将17例术中切除肝外胆管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生存时间。结果 较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较长、术后住院时间较长(P<0.05);研究组存活时间(26.15±3.13)个月长于对照组(23.29±2.85)个月(x2=2.689 P<0.05);在术后并发症上,研究组略高于对照,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进展期胆囊肿根治术治疗中实施肝外胆管切除,不会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但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显著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切除 进展期胆囊癌 胆囊癌根治术 生存期
下载PDF
2009-2019年江苏省肿瘤登记地区胆囊癌发病趋势及年龄变化分析
12
作者 沈欢 孙中明 +8 位作者 缪丹丹 梅冬蒙 潘恩春 韩仁强 周金意 缪伟刚 俞浩 罗鹏飞 陶然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5-220,共6页
目的分析2009—2019年江苏省肿瘤登记地区胆囊癌发病趋势及年龄变化情况,为胆囊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2019年16个具有连续完整数据的登记处发病资料,计算发病率、中国标准人口发病率(中标率)、平均发病年龄、中标平均发病... 目的分析2009—2019年江苏省肿瘤登记地区胆囊癌发病趋势及年龄变化情况,为胆囊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2019年16个具有连续完整数据的登记处发病资料,计算发病率、中国标准人口发病率(中标率)、平均发病年龄、中标平均发病年龄、中标年龄别发病构成比等指标。利用Joinpoint软件分析发病趋势,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构建出生队列模型,并分析变化趋势。结果江苏省肿瘤登记地区胆囊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2009年3.65/10万上升至2019年5.43/10万,AAPC为4.16%(P<0.001)。调整年龄结构后,AAPC为1.26%(P<0.05)。江苏省胆囊癌各年龄组发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80+年龄组达到最高。出生队列结果显示,60岁以下人群胆囊癌发病率较低,60岁及以上人群胆囊癌发病率随出生年份增加而增加。2009—2019年江苏省胆囊癌平均发病年龄年均增加0.16岁,调整人口结构后,仅女性和农村地区仍呈快速升高趋势。2019年全省肿瘤登记地区胆囊癌60岁及以上人群标化年龄发病构成比均高于2009年。2009—2019年全省60岁及以上发病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年均增加0.83%,调整年龄结构后,年均增加0.48%。结论2009—2019年江苏省胆囊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平均发病年龄出现后移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发病率 年龄 趋势分析 江苏
下载PDF
意外胆囊癌病人预后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13
作者 莫建涛 曹瑞奇 +3 位作者 任加强 耿智敏 仵正 程亚丽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可有效预测意外胆囊癌(incidental gallbladder cancer,IGBC)病人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22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1例因IGBC而需根治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使用COX比例风险回... 目的:构建并验证可有效预测意外胆囊癌(incidental gallbladder cancer,IGBC)病人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22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1例因IGBC而需根治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IGBC总体生存(OS)的影响因素。根据IGBC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利用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和校准曲线来验证模型的性能。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来验证所绘制的列线图的预测精准度和净收益。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年龄、T分期、N分期、M分期、术前癌胚抗原(CEA)、术前糖类抗原(CA)19-9、术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治疗方式、复发转移是影响IGBC病人根治术后远期生存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T分期、N分期、术前CA19-9、术前RDW-CV、术前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治疗方式、复发转移是影响IGBC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C-index为0.872。校准图显示列线图的良好性能。ROC曲线下面积为0.869,证实列线图的高精准度。DCA证实列线图模型的高净获益。结论: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准确、直观地预测IGBC病人根治术后生存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胆囊癌 临床预测模型 预后分析 列线图
下载PDF
紫檀芪调控微小RNA-340-5p/髓细胞白血病-1轴对胆囊癌SD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实验研究
14
作者 王京京 李全福 +1 位作者 张立广 邵青龙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22-326,330,共6页
目的:探究紫檀芪(PTS)调控微小RNA-340-5p(miR-340-5p)/髓细胞白血病-1(MCL-1)轴对胆囊癌SD(GBC-SD)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GBC-SD细胞,使用不同浓度PTS(0、5、10、20、40、80μmol/L)处理GBC-SD细胞,然后... 目的:探究紫檀芪(PTS)调控微小RNA-340-5p(miR-340-5p)/髓细胞白血病-1(MCL-1)轴对胆囊癌SD(GBC-SD)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GBC-SD细胞,使用不同浓度PTS(0、5、10、20、40、80μmol/L)处理GBC-SD细胞,然后检测细胞存活率。将GBC-SD细胞分为对照组(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GBC-SD细胞)、PTS组(加入80μmol/L的PTS培养GBC-SD细胞)、PTS+空载质粒组(加入80μmol/L的PTS培养GBC-SD细胞,并转染空载质粒)、PTS+miR-340-5p沉默组[加入80μmol/L的PTS培养GBC-SD细胞,并转染miR-340-5p小干扰RNA(siRNA)质粒]。分别检测各组GBC-SD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340-5p和MCL-1 mRNA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MCL-1及增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340-5p与MCL-1的靶向关系。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PTS对裸鼠肿瘤生长及miR-340-5p/MCL-1轴的影响。结果:随着PTS浓度的升高,GBC-SD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PTS组细胞存活率、集落形成数、细胞迁移率、细胞侵袭数、MCL-1 mRNA和蛋白、Ki6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miR-340-5p、Bcl-2相关X蛋白(Bax)、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沉默miR-340-5p可逆转PTS对GBC-SD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及miR-340-5p/MCL-1轴的作用效果(均P<0.05)。miR-340-5p与MCL-1存在靶向调控关系。PTS能抑制裸鼠肿瘤生长和MCL-1 mRNA和蛋白表达,促进miR-340-5p表达(均P<0.05)。结论:PTS可通过上调miR-340-5p表达下调MCL-1表达,抑制GBC-SD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GBC-SD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紫檀芪 微小RNA-340-5p 髓细胞白血病-1 GBC-SD细胞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胆囊癌组织中Kindlin-1和Myc诱导核抗原53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5
作者 樊鸿炎 张文权 +2 位作者 杜宏伟 丁光荣 达德丽 《上海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284-288,共5页
目的探究黏着斑蛋白Kindlin-1和Myc诱导核抗原53(Mina53)在胆囊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4月间于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行手术切除的胆囊癌患者的标本52例,选取癌旁组... 目的探究黏着斑蛋白Kindlin-1和Myc诱导核抗原53(Mina53)在胆囊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4月间于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行手术切除的胆囊癌患者的标本52例,选取癌旁组织标本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胆囊癌和癌旁组织中Kindlin-1、Mina53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Kindlin-1、Mina53阳性和胆囊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Kindlin-1和Mina53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0.05)。Kindlin-1、Mina53的阳性率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神经侵犯、脉管侵犯呈正相关(P值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Kindlin-1、Mina53阳性的患者生存期均分别显著短于阴性患者(P值均<0.05)。结论Kindlin-1、Mina53在胆囊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和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其阳性表达可作为胆囊癌在临床上诊断治疗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斑蛋白 Myc诱导核抗原 胆囊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预测低分化胆囊癌的价值
16
作者 霍文礼 寇雪纯 +2 位作者 杨敏 梁挺 刘军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14,51,共5页
目的:探讨多相CT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低分化胆囊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后经病理证实的胆囊癌,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低分化组(占比44.5%)和非低分化组(占比55.5%)。应用3D Slicer软件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分别... 目的:探讨多相CT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低分化胆囊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后经病理证实的胆囊癌,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低分化组(占比44.5%)和非低分化组(占比55.5%)。应用3D Slicer软件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分别提取动脉期及静脉期影像组学特征。使用互信息法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将训练集三步降维法筛选的双期影像组学特征拟合至K-邻近算法构建胆囊癌低分化预测模型,测试集用于模型预测效能评价。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过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确定影像组学特征对低分化胆囊癌的预测效能。结果:筛选出双期特征各1502个,应用三步降维法提取6个特征,即大面积强调、大区域高灰度强调、熵、均值、均方根、第10百分位。预测模型结果显示,训练集AUC为0.83(灵敏度0.76,特异度0.71),测试集AUC为0.68(灵敏度0.67,特异度0.60)。结论:双相CT影像组学特征对低分化胆囊癌的分级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并具有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影像组学 CT 预测模型 病理分级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的胆囊癌神经浸润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17
作者 霍文礼 寇雪纯 +2 位作者 李起 刘哲 梁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460,共6页
目的基于术前增强CT影像特征构建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GBC)神经浸润(perineural invasion,PNI)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行根治术的GBC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根据是否存在PNI分为阳性组与阴性... 目的基于术前增强CT影像特征构建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GBC)神经浸润(perineural invasion,PNI)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行根治术的GBC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根据是否存在PNI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由2位影像科医师评估术前增强CT影像特征(包括有无胆囊结石、影像肝侵犯、血管侵犯、T分期及肝门部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比较CT征象与PNI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公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并计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UC),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199、CA125和影像肝侵犯、血管侵犯(肝动脉或门静脉)、T分期及肝门部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与PNI相关(P<0.05)。Logistics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199、影像血管侵犯(肝动脉或门静脉)、影像T分期是PNI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据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公式并绘制ROC曲线,AUC为0.807(95%CI:0.734~0.879),灵敏度为0.792,特异度为0.697。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卡方值为0.594,P=0.997,提示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接近。结论联合CA199、影像血管侵犯、T分期等术前临床-增强CT特征建立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GBC术后P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GBC) 神经浸润(PNI) 增强CT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MMP12-001对胆囊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18
作者 尹磊 张津瑜 +1 位作者 蔡炜龙 汪伟民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1474-1480,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MP12-001在胆囊癌(GBC)细胞中的表达及对GB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lncRNA MMP12-001在GBC癌组织、癌旁组织、GBC细胞株及胆囊上皮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采用RNA核质分离实验确定lnc...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MP12-001在胆囊癌(GBC)细胞中的表达及对GB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lncRNA MMP12-001在GBC癌组织、癌旁组织、GBC细胞株及胆囊上皮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采用RNA核质分离实验确定lncRNA MMP12-001的亚细胞定位。构建特异性靶向lncRNA MMP12-001的沉默序列及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分别转染多株GBC细胞株。通过细胞存活率检测、克隆形成实验分析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采用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通过RNA互作蛋白拉下实验结合蛋白质谱、RNA结合蛋白免疫共沉淀(RIP)方法筛选lncRNA MMP12-001在GBC中的相互作用蛋白。结果qRT-PCR结果显示癌组织及GBC细胞株中lncRNA MMP12-00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胆囊上皮细胞。RNA核质分离实验发现lncRNA MMP12-001主要位于细胞质内。过表达lncRNA MMP12-001明显促进GBC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沉默lncRNA MMP12-001表达则导致相反的结果(均P<0.05)。RNA互作蛋白拉下实验结合蛋白质谱鉴定结果显示lncRNA MMP12-001在GBC中可与去乙酰化酶沉默调节蛋白3(SIRT3)直接结合。SIRT3 RIP实验也发现SIRT3能够富集lncRNA MMP12-001。结论lncRNA MMP12-001能够促进胆囊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MMP12-001 胆囊癌 增殖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意外胆囊癌行二次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7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陈俊予 王海彪 +1 位作者 俞丹松 李宏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522-523,526,共3页
目的 探讨意外胆囊癌再次行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兴宁院区)收治的7例因意外胆囊癌行二次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25~78岁。结果... 目的 探讨意外胆囊癌再次行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兴宁院区)收治的7例因意外胆囊癌行二次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25~78岁。结果 患者术后分期为Ⅰ~ⅣB期,6例患者第一次手术行术中冷冻病理检查,其中4例未报胆囊癌,2例提示胆囊癌,但未行胆囊癌根治术;1例患者未行术中冷冻病理检查,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提示胆囊癌后行二次手术治疗。7例患者行二次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距离第一次手术时间为2~6周,二次手术时间2.5~4 h,术中出血量50~200 mL,所有患者均未输血,均未发现复发转移迹象。二次手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所有患者局部肝脏未见明显异常,1例患者见淋巴结转移,其余患者淋巴结均为阴性。结论 意外胆囊癌患者行二次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值得临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胆囊癌 二次手术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胆囊癌病人预后动态列线图的构建及验证
20
作者 蒋智洋 灿海乐 +2 位作者 汤雅芬 李晓刚 廖晓锋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 构建一种列线图来预测胆囊癌(GBC)病人的预后。方法 在SEER数据库中提取GBC病人的临床病理数据,采用Cox回归分析GBC病人的独立预后因素,构建列线图,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对列线图进行验证。结果 年龄、T分期、M分期、组织学分级、... 目的 构建一种列线图来预测胆囊癌(GBC)病人的预后。方法 在SEER数据库中提取GBC病人的临床病理数据,采用Cox回归分析GBC病人的独立预后因素,构建列线图,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对列线图进行验证。结果 年龄、T分期、M分期、组织学分级、放疗、手术、肿瘤直径为GBC病人独立预后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训练集中,C指数为0.735(95%CI=0.721~0.749),1、3,5年的AUC值分别为0.821、0.820和0.833。在验证集中,C指数为0.733(95%CI=0.711~0.755),1、3,5年的AUC值分别为0.816、0.807和0.827。校准曲线表明,列线图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吻合度较高。决策曲线表明,列线图模型比TNM分期系统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结论 构建的GBC病人预后动态列线图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预后模型 列线图 危险因素 SEE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