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降脂治疗中胆固醇合成与吸收标志物的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武文峰 陈盼盼 +1 位作者 聂绍平 王绿娅 《中国医药》 2017年第6期810-814,共5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降脂治疗过程巾血清胆固醇合成与吸收标志物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6-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52例,...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降脂治疗过程巾血清胆固醇合成与吸收标志物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6-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5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治疗4周,根据危险分层治疗目标值判断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否达标继续分组治疗:血脂达标者入选单纯他汀组继续服用阿托伐他汀;血脂未达标者入选联合治疗组,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10mg/d治疗,至8周结束.治疗前和治疗4、8周后以气相色谱法测定2组患者血清胆固醇合成标志物(7-烯胆甾烷醇和2,4-脱氢胆甾烷醇等)与吸收标志物(菜油同醇和谷同醇等)水平。结果52例冠心病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1±0.11)mmol/LEE(4.67±0.15)mmol/L、(2.20±0.09)mmol/L比(2.94±0.15)mmol/L](均P〈0.05),总达标率为63.5%(33/52);联合治疗组治疗8周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较治疗4周后明显降低[(3.69±0.15)mmoL/L比(4.41±0.13)mmol/L、(1.72±0.12)mmol/L比(2.78±0.14)mmol/L](均P〈0.01),其中63.2%(12/19)患者达标;联合治疗组治疗前7-烯胆甾烷醇水平明显低于单纯他汀组[(11.0±2.5)mg/L比(17.2±3.5)mg/L](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8周后,菜油同醇、谷固醇及菜油固醇/总胆固醇比值均明显低于治疗4周后[(3.5±0.5)mg/L比(7.2±1.0)mg/L、(12.4±1.1)mg/L比(14.6±1.2)mg/L、(2.5±0.3)μg/mg比(4.3±0.5)μg/mg](均P〈0.05)。结论基线胆固醇高合成状态的,冠心病患者可能通过降低胆固醇合成效率从阿托伐他汀治疗中获益;基线胆固醇低合成状态患者在他汀基础上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可能通过降低胆固醇吸收效率使血脂达标率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降脂治疗 胆固醇合成与吸收标志
下载PDF
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胆固醇吸收和合成标志物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龚志忠 齐玥 +13 位作者 赵帆 刘静 王薇 刘军 孙佳艺 解武祥 李岩 王淼 秦兰萍 王瑛 郝永臣 张庆选 陈小平 赵冬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36-942,共7页
目的通过评价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与胆固醇吸收和合成标志物水平及其变化的关联性,探索降低VLDL-C的有效方法。方法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6月在河南省和山西省两家医院心内科,连续人选363例从未服用过他汀药物的冠心病... 目的通过评价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与胆固醇吸收和合成标志物水平及其变化的关联性,探索降低VLDL-C的有效方法。方法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6月在河南省和山西省两家医院心内科,连续人选363例从未服用过他汀药物的冠心病中高危患者,基线时测定患者体内VLDL-C水平和胆固醇吸收、合成标志物水平,并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期间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20mg/d对血脂进行干预,共持续4周,试验结束时再次测定VLDL.C和胆固醇吸收、合成标志物的水平。分析时按胆固醇吸收、合成标志物水平或降低幅度三分位进行分组及交叉分组,采用协方差分析方法调整年龄和性别后比较在不同胆固醇吸收和合成状态下患者VLDL-C的水平及其变化情况。并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VLDL-C的水平与胆固醇吸收、合成标志物的关联性。结果(1)363例患者中最终共283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平均年龄为(55.43±9.01)岁,VLDL-C基线水平为1.06(0.65,1.86)mmol/L,胆固醇吸收标志物菜油固醇为6.01(3.78,9.45)mg/L,合成标志物7-烯胆烷醇为13.46(8.30,21.07)mg/L。(2)偏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结果均显示VLDL-C基线水平与胆固醇吸收标志物菜油固醇水平呈正相关(r=0.153,P〈0.05),但与胆固醇合成标志物7一烯胆烷醇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182,P=0.173)。在不同的胆固醇吸收、合成状态下随着基线菜油固醇水平的升高,VLDL-C基线水平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趋势性检验P=0.035)。(3)经4周阿托伐他汀干预后,VLDL.C下降了38.0%,VLDL-C的降幅与菜油固醇的降幅呈明显正相关(r=0.331,P〈0.001),随着菜油固醇下降幅度的增加,VLDL-C的下降幅度亦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趋势性检验P=0.032),而VLDL-C变化与7一烯胆烷醇变化的相关性则无统计学意义(趋势性检验P=0.798)。结论VLDL-C水平与胆固醇吸收标志物有明显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是否可以更有效降低VLDL-C水平提供了初步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 VLDL 胆固醇吸收标志物 胆固醇合成标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