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毒素和γ-干扰素对鼠巨噬细胞胆固醇清除受体-β类I型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隋广智 沈若武 +1 位作者 谷方 杜学良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 :探讨内毒素、γ 干扰素对鼠巨噬细胞胆固醇清除受体 β类I型 (SR β1 )表达及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Northernblot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经内毒素和干扰素处理后的巨噬细胞SR β1受体在mRNA转录及蛋白翻译水平的表达。结果 :... 目的 :探讨内毒素、γ 干扰素对鼠巨噬细胞胆固醇清除受体 β类I型 (SR β1 )表达及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Northernblot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经内毒素和干扰素处理后的巨噬细胞SR β1受体在mRNA转录及蛋白翻译水平的表达。结果 :用内毒素处理巨噬细胞 8h可使SR β1受体在mRNA转录及蛋白翻译水平均下调 ( 5 4%和5 3 % ) ,而干扰素则可使之下调 5 7%和 5 4% ,并呈现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 1 )内毒素、干扰素在mRNA和蛋白双重水平下调SR β1的表达 ,明显降低SR β1调节胆固醇代谢的作用。 ( 2 )内毒素通过降低SR β1的表达及功能 ,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Γ-干扰素 巨噬细胞 胆固醇清除受体-β类 Ⅰ型表达 动脉粥样硬化 肝细胞
下载PDF
物理粉碎方法及粒径对绿茶微粉的体外抗氧化和清除胆固醇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马宁 周敏锐 +6 位作者 李锋 梁进 方勇 杨文建 安辛欣 赵立艳 胡秋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3-17,共5页
研究绿茶超微物理粉碎方法及粒径对超微绿茶体外抗氧化及吸附胆固醇活性的影响。以普通绿茶和富硒绿茶为原料,采用气流粉碎、行星式球磨粉碎和振动磨粉碎3种方法制备超微绿茶,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分析其粒径分布和形态。在此... 研究绿茶超微物理粉碎方法及粒径对超微绿茶体外抗氧化及吸附胆固醇活性的影响。以普通绿茶和富硒绿茶为原料,采用气流粉碎、行星式球磨粉碎和振动磨粉碎3种方法制备超微绿茶,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分析其粒径分布和形态。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粒径对茶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胆固醇吸附能力的影响。行星式球磨粉碎制备的超微茶粉粒径最小,其中值粒径(D50值)分别为超微富硒绿茶3.398μm和超微普通绿茶3.462μm,超微茶粉粒子呈现分布均匀的不规则碎片。超微普通绿茶比普通绿茶具有显著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微富硒绿茶比普通富硒绿茶表现出更强的吸附胆固醇能力。超微粉碎可显著提高绿茶体外抗氧化和吸附胆固醇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超微粉碎 抗氧化 清除胆固醇
下载PDF
菠菜中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长建 姜波 +2 位作者 安晓雯 赵轶男 刘秋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7-940,共4页
作者使用4种培养基从菠菜中共分离到乳酸菌33株。通过硫磷铁比色法,测定每株乳酸菌对培养基中胆固醇的清除能力在4.82%~47.58%,清除率在40%以上的有9株,而乳酸菌MB65的胆固醇清除率最高(47.58%)。通过对乳酸菌MB65的形态观察、生理生... 作者使用4种培养基从菠菜中共分离到乳酸菌33株。通过硫磷铁比色法,测定每株乳酸菌对培养基中胆固醇的清除能力在4.82%~47.58%,清除率在40%以上的有9株,而乳酸菌MB65的胆固醇清除率最高(47.58%)。通过对乳酸菌MB65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糖发酵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研究,鉴定MB65为干酪乳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菜 乳酸菌 分离鉴定 胆固醇清除
下载PDF
腊肠中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长建 蒋本国 +2 位作者 姜波 闫建芳 刘秋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5-37,共3页
通过硫磷铁比色法,该试验从腊肠中共分离到具有降胆固醇能力的乳酸菌35株,胆固醇的清除能力为9.65%~48.23%,清除率在40%以上的有11株,而乳酸菌HC12的胆固醇清除率最高(48.23%)。通过对乳酸菌HC12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糖发酵试验... 通过硫磷铁比色法,该试验从腊肠中共分离到具有降胆固醇能力的乳酸菌35株,胆固醇的清除能力为9.65%~48.23%,清除率在40%以上的有11株,而乳酸菌HC12的胆固醇清除率最高(48.23%)。通过对乳酸菌HC12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糖发酵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研究,鉴定HC12为干酪乳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肠 乳酸菌 分离鉴定 胆固醇清除
下载PDF
雉鸡乳酸菌DCe13的分离及降胆固醇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长建 刘秋 +3 位作者 孙军德 姜波 于基成 齐小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7-51,共5页
从雉鸡肠道分离得到1株生长良好的乳酸菌DCe13,菌株革兰氏阳性、接触酶阴性.经系统发育和recA基因特定片段分析,结合菌落形态、细胞形态、生化反应试验,确定菌株DCe13为植物乳杆菌.菌株DCe13培养36 h,乳酸含量9.08 μg/mL,而pH值下降为4... 从雉鸡肠道分离得到1株生长良好的乳酸菌DCe13,菌株革兰氏阳性、接触酶阴性.经系统发育和recA基因特定片段分析,结合菌落形态、细胞形态、生化反应试验,确定菌株DCe13为植物乳杆菌.菌株DCe13培养36 h,乳酸含量9.08 μg/mL,而pH值下降为4.7.菌株具有酸耐受性、胆盐耐受性和一定的胆固醇清除能力.菌株在pH2.0培养2h后仍能达到7.9×10^4CFU/mL;5 h内,加胆盐(0.3%~0.4%)对菌株生长量(OD值)没有影响.胆固醇去除量与菌体的生长呈正相关,培养48 h,单位细胞于重能清除最大的胆固醇量为22.71.μg/mg.另外,对比试验中生长细胞单位干重去除的胆固醇量达到10.50 μg/mg,但热杀死和休眠细胞能去除很少的胆固醇,分别是3.59 μg/mg和8.26 μg/mg.菌株DCe13去除胆固醇可能的机理是菌体对胆固醇的吸附及菌体在生长过程中对胆固醇的吸收利用.研究表明该菌株具有添加到食品中降低血液胆固醇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雉鸡 16S rRNA系统发育分析 酸耐受性 胆盐耐受性 胆固醇清除
下载PDF
高降胆固醇嗜酸乳杆菌的紫外诱变选育 被引量:3
6
作者 魏玲玲 李小平 霍乃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274-277,共4页
通过紫外诱变,选育出胆固醇清除能力较强的嗜酸乳杆菌菌株。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出发菌株稀释浓度10-6,紫外灯照射60 s,照射距离30.5 cm时为最佳的诱变条件;经过紫外诱变筛选得到了胆固醇清除性能良好的菌株,它的胆固醇清除率为21.5%,比... 通过紫外诱变,选育出胆固醇清除能力较强的嗜酸乳杆菌菌株。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出发菌株稀释浓度10-6,紫外灯照射60 s,照射距离30.5 cm时为最佳的诱变条件;经过紫外诱变筛选得到了胆固醇清除性能良好的菌株,它的胆固醇清除率为21.5%,比出发菌株的清除率(13.5%)提高了8%;经检测突变菌株能够保持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紫外诱变 胆固醇清除
下载PDF
蒙氏肠球菌Sna的抗氧化及降胆固醇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雅君 刘长建 +1 位作者 周玉荣 袁英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3445-3449,共5页
目的从雉鸡嗉囊分离得到一株生长良好的乳酸菌Sna,测试其抗氧化活性和降胆固醇的能力和模式。方法菌株鉴定通过菌落、菌体形态、生化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抗氧化和降胆固醇作用通过体外实验完成。结果乳酸菌Sna确认为蒙氏肠球菌。... 目的从雉鸡嗉囊分离得到一株生长良好的乳酸菌Sna,测试其抗氧化活性和降胆固醇的能力和模式。方法菌株鉴定通过菌落、菌体形态、生化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抗氧化和降胆固醇作用通过体外实验完成。结果乳酸菌Sna确认为蒙氏肠球菌。当菌体浓度为10~9 CFU/mL时,菌株Sna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8.8%、34.9%和43.3%。单位细胞干重去除胆固醇量与菌体生长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培养36 h单位细胞干重能清除最大的胆固醇量5.14μg/mg。对比试验显示生长的细胞单位干重去除的胆固醇量达到4.96μg/mg,但热杀死的和休眠的细胞去除胆固醇量分别为4.39μg/mg和4.23μg/mg。结论菌株Sna具有抗氧化作用和胆固醇的清除能力;菌株Sna去除胆固醇可能的机制是菌体对胆固醇的吸附及菌体在生长过程中对胆固醇的吸收利用。该菌株具有添加到食品中来抵抗氧化作用和降低血液胆固醇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雉鸡 蒙氏肠球菌 酸耐受性 胆盐耐受性 抗氧化作用 胆固醇清除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改变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肝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周晨 王智馨 李三强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77-782,共6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一系列肝病。其发病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一系列肝病。其发病原因和进展机制目前尚未完全了解,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国际专家小组建议将其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sm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甲状腺激素直接调控自噬、脂肪生成、脂肪酸摄取及β氧化、胆固醇合成及转运途径逆转等关键环节,对脂质代谢有益。本文就近年来甲状腺功能减退在NAFLD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MAFLD 自噬 脂肪酸代谢 胆固醇合成与清除
下载PDF
类植物乳杆菌的耐酸、耐胆盐及降胆固醇特性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长建 刘秋 姜波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76-1179,共4页
【目的】研究了类植物乳杆菌Ⅱ32的酸、胆盐耐受性和胆固醇去除能力,并通过菌株生长和胆固醇去除的关系探讨可能的机理。【方法】菌株Ⅱ32生长在高胆固醇MRS培养基中,胆固醇的检测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菌株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胆固醇的去... 【目的】研究了类植物乳杆菌Ⅱ32的酸、胆盐耐受性和胆固醇去除能力,并通过菌株生长和胆固醇去除的关系探讨可能的机理。【方法】菌株Ⅱ32生长在高胆固醇MRS培养基中,胆固醇的检测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菌株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胆固醇的去除情况。【结果】菌株Ⅱ32具有酸耐受性、胆盐耐受性和一定的胆固醇清除能力。菌株在pH2.0培养2h后仍能达到104cfu/mL;加胆盐(0.3%~0.4%)对菌株生长量达到OD值0.6的时间延迟在0.5h以内;热杀死的和休眠的细胞能去除很少的胆固醇,分别是5.64、5.90mg/g细胞干重,而生长的细胞去除的胆固醇达到16.98mg/g细胞干重。另外,研究表明胆固醇去除与菌体的生长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菌株Ⅱ32去除胆固醇可能的机理是菌体对胆固醇的吸附及菌体在生长过程中对胆固醇的吸收利用,为此该菌株具有添加到食品中来降低血液胆固醇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植物乳杆菌 酸耐受性 胆盐耐受性 胆固醇清除
原文传递
乳酸菌MR25的筛选、鉴定及降胆固醇益生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长建 蒋本国 +2 位作者 姜波 刘秋 崔玉波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2-46,共5页
通过气相色谱法,从萝卜干中共分离到31株具有清除培养基中胆固醇能力的乳酸菌,其中乳酸菌MR25的胆固醇清除率最高(42.48%)。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糖发酵试验等,鉴定MR25为米酒乳杆菌。乳酸菌MR25具有酸耐受性、胆盐耐受性和... 通过气相色谱法,从萝卜干中共分离到31株具有清除培养基中胆固醇能力的乳酸菌,其中乳酸菌MR25的胆固醇清除率最高(42.48%)。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糖发酵试验等,鉴定MR25为米酒乳杆菌。乳酸菌MR25具有酸耐受性、胆盐耐受性和一定的胆固醇降低能力。在pH2.0、培养2h条件下菌株浓度仍能达到106cfu/mL。加胆盐(0.3%~0.4%)对菌株生长量(OD值)的影响很小。热杀死和休眠的细胞能去除很少的胆固醇,分别是3.26mg/mL和8.42mg/mL,而生长的细胞去除的胆固醇达到44.06mg/mL。胆固醇去除与菌体的生长有一定的相关性。乳酸菌MR25去除胆固醇的机理是菌体对胆固醇的吸附作用,以及菌体在生长过程中对胆固醇的吸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分离鉴定 酸耐受性 胆盐耐受性 胆固醇清除
原文传递
具有降胆固醇功能的益生菌的筛选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晶 邹积宏 +1 位作者 关力 王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883-885,共3页
采用半选择性培养基MRS从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出2株细菌,经鉴定一株为双歧杆菌,另一株为乳酸杆菌。按照益生菌标准对上述2株菌的耐酸、耐胆盐、抗药性、抑菌等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均可作为益生菌用于降胆固醇产品。
关键词 胆固醇 胆固醇清除 乳酸菌 分离鉴定
原文传递
粪肠球菌EF-ZA1107-06的安全性评价及益生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喜林 钟舒莹 +2 位作者 周晓莉 郑柳青 刘冬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2-61,共10页
从广州某1月龄婴儿粪便中分离得到一株肠球菌,经鉴定为粪肠球菌,命名为Enterococcusfaecalis EF-ZA1107-06,对该菌株进行体内外安全性评价和体外益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EF-ZA1107-06不产生硝基还原酶,无溶血活性,对多类抗生素表现高敏... 从广州某1月龄婴儿粪便中分离得到一株肠球菌,经鉴定为粪肠球菌,命名为Enterococcusfaecalis EF-ZA1107-06,对该菌株进行体内外安全性评价和体外益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EF-ZA1107-06不产生硝基还原酶,无溶血活性,对多类抗生素表现高敏感且不含质粒,小鼠经口急性无毒,确定该菌株为食用安全菌;该菌具有良好的胃肠液耐受能力,连续暴露于人工唾液10min、人工胃液2h、人工肠液3h后,其存活率仍在65%以上,与Lactobacillusrhamnosus GG(LGG)相当;该菌可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其上清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显著强于LGG;EF-ZA1107-06上清液、菌悬液和裂解液均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且活菌数为2×10^(8) CFU/mL的菌悬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93.16±0.17)%,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0.48±1.12)%;活菌数为2×10^(8) CFU/mL的发酵液的胆固醇清除率为(44.29±0.30)%,具有较强的降胆固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EF-ZA1107-06 胃肠液耐受能力 安全性评价 益生特性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 胆固醇清除
下载PDF
燕麦可保持动脉畅通
13
作者 朱行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9-59,共1页
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最近宣布,通过多年的分析研究,他们发现燕麦含有一种称作“avenanthramide”的成分.该成分能够有效抑制黏性分子.从而防止血细胞黏附在动脉管壁上。
关键词 燕麦 黏性分子抑制作用 avenanthramide 纤维 胆固醇清除作用
下载PDF
老年心脏病的征兆
14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1997年第3期45-45,共1页
老年心脏病的征兆经过几年结果相互矛盾的研究后,这类最大规模的研究已经发现,老年患者的“好”胆固醇水平可能是他们死于心脏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较年轻的成人中,这一点已很明确,即血液中“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 老年心脏病的征兆经过几年结果相互矛盾的研究后,这类最大规模的研究已经发现,老年患者的“好”胆固醇水平可能是他们死于心脏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较年轻的成人中,这一点已很明确,即血液中“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HDL——的低水平与心脏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心脏病 老年人 胆固醇 胆固醇水平 老年患者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胆固醇 研究人员 医学中心 胆固醇清除
下载PDF
降脂药物和治疗
15
作者 蒋文平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1997年第1期19-20,共2页
一、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 调整血脂水平,降低LDL,升高HDL,也许与抗高血压的治疗同样重要,在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起重要作用。 1.一级预防: (1)无冠心病证据,伴低危因素,血脂偏高者应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摄入低脂饮食,增加体力活动,... 一、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 调整血脂水平,降低LDL,升高HDL,也许与抗高血压的治疗同样重要,在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起重要作用。 1.一级预防: (1)无冠心病证据,伴低危因素,血脂偏高者应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摄入低脂饮食,增加体力活动,无需服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脂药物 冠心病 二级预防 脂蛋白 药物治疗 LDL受体 血脂水平 体力活动 胆固醇清除 危险因子
原文传递
载脂蛋白apoA-Ⅰ、apoA-Ⅳ、E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作用机理及更有效措施研究
16
作者 崔新生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1998年第12期10-10,共1页
高密度脂蛋白(HDL)中起主要作用的载脂蛋白A-Ⅰ(apoA-Ⅰ)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生产,但其效果是否与天然apoA-Ⅰ相同还缺少依据。为进一步阐明HDL及apoA-Ⅰ、apoA-Ⅳ对促进细胞内胆固醇外流和抑制动脉内膜脂质沉积的机理,课题组以apoA-Ⅰ... 高密度脂蛋白(HDL)中起主要作用的载脂蛋白A-Ⅰ(apoA-Ⅰ)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生产,但其效果是否与天然apoA-Ⅰ相同还缺少依据。为进一步阐明HDL及apoA-Ⅰ、apoA-Ⅳ对促进细胞内胆固醇外流和抑制动脉内膜脂质沉积的机理,课题组以apoA-Ⅰ为主成分制备了模拟HDL并通过实验性动物治疗研究,观察了模拟HDL及相关因素抑制粥样斑块形成的作用;对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的少量apoA-Ⅰ进行了体外试验,以观察用重组基因表达的apoA-Ⅰ对细胞内胆固醇的清除作用,为将来可能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apoA-Ⅰ 载脂蛋白 作用机理 磷脂复合物 细胞内胆固醇外流 工程方法 有效措施 胆固醇清除 重组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