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内镜与腹部超声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高爽 曾燕荣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1期2254-225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与腹部超声对胆总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O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本院诊治的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腹部超声、超声内镜(EUs)检查,对比两种超声技术影像特点,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胆总管结石的...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与腹部超声对胆总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O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本院诊治的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腹部超声、超声内镜(EUs)检查,对比两种超声技术影像特点,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胆总管结石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单发或多发结石、不同直径结石检出率的差异。【结果】腹部超声图像可见胆总管结石,胆管内高回声后方伴声影,近段胆道扩张;EUS下可见胆管内强回声团,后方有声影,发现胆总管扩张且有微结石伴声影。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29 、95.OO 、94.44 ,明显高于腹部超声的70.00%、70.00%、70.00%(x^2 一l4.073、4.329、18.395,P<0.05);EUS对单发结石、多发结石检出率分别为64.00%、60.00%,明显高于腹部超声的42.00% 、25.00 %(x^2=4.858、5.013,P=0.042、0.025);EUS对直径0. ~1.0 cm、<0.5cm结石检出率分别为50.00% 、7。14% ,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的32.86 、0 ( 一4.239、5.185.P 一0.040、O.023),而对直径>1.0cm 结石检出率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准确性较腹部超声高,且EUs可较好发现单发和多发结石,同时直径<1.0cm 结石检出率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诊断 腔内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
下载PDF
MRCP超声内镜CT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应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惠普 张俊文 王谑菲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5期686-690,共5页
目的对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超声内镜(EUS)及CT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效能进行meta分析及评价。方法按照循证医学诊断学实验的筛选方法,检索1989~2016年Pubmed、OVID、Medline数据库中关于MRCP、EUS、CT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文献资料,同时检... 目的对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超声内镜(EUS)及CT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效能进行meta分析及评价。方法按照循证医学诊断学实验的筛选方法,检索1989~2016年Pubmed、OVID、Medline数据库中关于MRCP、EUS、CT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文献资料,同时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对筛选文献中3种诊断方法的相关数据和指标分别进行meta分析,合并敏感度及特异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Q*值,比较各自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筛选出21篇文献,包含25组研究,其中13组关于MRCP,8组关于EUS,4组关于CT。meta分析结果表明,MRCP、EUS、CT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0.91、0.95、0.83,特异度分别为0.97、0.96、0.88;SROC AUC分别为0.983 8、0.989 7、0.924 9,Q*值分别为0.944 7、0.957 8、0.859 1。3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无明显差异,MRCP及EUS特异度较CT稍高,AUC及Q*值均较高。结论 3种检查方法均可广泛用于临床,CT是目前快速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常用方法,创伤较小;MRCP作为目前无创的方法,准确性较高,但检查时间长;EUS准确性较高,但有一定侵入性,结果可受操作者技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管造影 磁共振 内窥镜 META分析
下载PDF
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可疑胆总管结石诊断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宏 罗建管 +4 位作者 梁鹏 易旭华 李虎山 肖怀忠 杨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3-807,共5页
目的探讨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前可疑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并对术中胆道造影及术前MRCP诊断可疑胆总管结石进行评价。方法对2005年5月—2010年5月择期行LC的17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19例患者临床未疑胆总管结石(A... 目的探讨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前可疑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并对术中胆道造影及术前MRCP诊断可疑胆总管结石进行评价。方法对2005年5月—2010年5月择期行LC的17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19例患者临床未疑胆总管结石(A组);余239例患者疑存胆总管结石,根据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分为4组(B,C,D,E组)。比较各组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并分析胆总管结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可疑胆总管结石的4组中,比较术前MRCP与术中胆道造影确诊胆总管结石准确率。结果 4组可疑患者胆总管结石发生率均明显大于A组(均P<0.01),但4组可疑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总管直径≥8mm、既往有胆源性胰腺炎、既往有胆总管结石是发生胆总管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4组可疑患者中,术前MRCP与术中胆道造影确诊胆总管结石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功能异常、B超示胆总管有扩张、既往有胆源性胰腺炎或既往B超示胆总管有结石情况下,胆总管结石发生率显著性增加;胆总管直径≥8mm、既往有胆源性胰腺炎、既往有胆总管结石是发生胆总管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MRCP与术中胆道造影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诊断 择期手术 LOGISTIC模型
原文传递
环扫超声内镜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屈伟明 陈维顺 +2 位作者 罗虹雨 金少纯 周红兵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环扫超声内镜(EUS)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US术前检查92例临床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EUS显示胆总管内强回声光团及后方声影诊断胆总管结石。所有病例术后均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内镜下十... 目的探讨环扫超声内镜(EUS)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US术前检查92例临床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EUS显示胆总管内强回声光团及后方声影诊断胆总管结石。所有病例术后均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最终取出结石为诊断标准,与EUS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评价EUS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结果92例患者EUS诊断胆总管结石68例,其中2例经EST未见结石;24例未见结石中,经EST取出泥沙样结石1例;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度为98.5%,特异度为92.0%,准确度为96.8%,阳性预测值为97.1%,阴性预测值为95.8%,约登指数90.5%。结论环扫超声内镜能够较准确地诊断胆总管结石,是一种相对无创有效检查方法,可以作为诊断胆总管结石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超声检查 胆总管结石/诊断/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晓峰 宋甫春 李维邦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644-1645,共2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临床资料。结果胆总管残余结石发生率0.74%,有症状17例,无症状14例。2例保守治疗,3例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2...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临床资料。结果胆总管残余结石发生率0.74%,有症状17例,无症状14例。2例保守治疗,3例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26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本组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加强B超、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等检查,术中正确操作,术后及时复查是避免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裳切除术 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诊断/治疗
原文传递
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早期壶腹周围癌的漏诊与预防
6
作者 周力学 毛先海 +2 位作者 吴金术 李灼日 王湘英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097-1098,共2页
目的探讨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早期壶腹周围癌的漏诊与预防的经验。方法对合并有胆总管结石的9例壶腹周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行根治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年生存率80%;4例出现远处转移者预后较差。结论详尽掌... 目的探讨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早期壶腹周围癌的漏诊与预防的经验。方法对合并有胆总管结石的9例壶腹周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行根治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年生存率80%;4例出现远处转移者预后较差。结论详尽掌握病史,正确评价肿瘤标记物和各种影像学检查的价值以及仔细的术中探查是预防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早期壶腹周围癌的漏诊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肿瘤/诊断/治疗 肝胰管壶腹 胆总管结石/诊断/治疗
原文传递
胰头后淋巴结钙化误诊为胆总管结石1例分析
7
作者 余昌中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832-832,共1页
对胰头后淋巴结钙化误诊为胆总管结石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女,60岁。因上腹疼痛伴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半月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痛,无恶心、呕吐,无寒战、发热,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报告,胆总管增宽,直径1.5 cm,胆总管下端可... 对胰头后淋巴结钙化误诊为胆总管结石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女,60岁。因上腹疼痛伴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半月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痛,无恶心、呕吐,无寒战、发热,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报告,胆总管增宽,直径1.5 cm,胆总管下端可见一直径2.0 cm结石,超声印象:胆总管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疾病/诊断 钙质沉着症/诊断 胆总管结石/诊断 病例报告 人类
原文传递
经胆道超声造影诊断胆总管术后残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瓯越 吴硕东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讨经胆道超声造影检查在胆总管术后残石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2月行开腹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留置T管引流术后返院患者41例与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PTCD)后并进行窦道扩张取石患者10例。... 目的:探讨经胆道超声造影检查在胆总管术后残石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2月行开腹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留置T管引流术后返院患者41例与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PTCD)后并进行窦道扩张取石患者10例。患者入院后经T管或PTCD扩张管窦道胆道镜探查术前行经胆道超声造影检查、X线胆道造影检查;记录超声造影联合生理盐水注入前后观察到胆总管长度、直径等数据;以胆道镜探查结果为胆总管残石是否存在为金标准,分析其他两种方法诊断残石的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3种检查。92.2%(47/51)的患者在超声造影联合生理盐水胆道注入下可观察到胆总管全程。胆道镜探查结果为标准,超声造影诊断残石符合率为88.2%(45/51),敏感度为78.3%,特异度为96.4%,一致性检验κ值为0.76;X线胆道造影检查诊断残石符合率为82.4%(42/51),敏感度为60.9%,特异度为100%,一致性检验κ值为0.63。结论:经胆道超声造影检查在胆总管探查留置T管术后及PTCD窦道扩张术后残石检查中可有效观察胆总管形态及其中残石,结合X线胆道造影可提高胆道术后胆总管残石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结石/诊断 超声检查 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肿瘤8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项斌 刘鹏飞 刘兵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6期4011-4011,共1页
目的提高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9年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收治的8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中乳头部腺癌5... 目的提高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9年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收治的8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中乳头部腺癌5例,管状腺瘤癌变1例,绒毛状腺瘤癌变2例;其中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行十二指肠乳头腺癌局部切除术,2例先行胆道支架置入术。结论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时容易误诊及漏诊。十二指肠镜检查加病理及ERCP、MRCP是有效的检查方法 ,手术及镜下治疗是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结石/并发症/诊断/治疗 十二指肠肿瘤/并发症/诊断/治疗 回顾性研究 人类
原文传递
肝胆管结石50年诊疗巨变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金术 徐威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782-1784,共3页
肝胆管结石仍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和多发疾患。50年来,本病的治疗方式和效果均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改善。结合本单位的临床实践,本文从肝胆管结石的诊断、外科手术原则、手术方法、手术方式等方面做了阐述,总结了半个世纪来本病外... 肝胆管结石仍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和多发疾患。50年来,本病的治疗方式和效果均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改善。结合本单位的临床实践,本文从肝胆管结石的诊断、外科手术原则、手术方法、手术方式等方面做了阐述,总结了半个世纪来本病外科治疗的背景与变迁,反映了我省在这方面的探索及独特贡献。笔者的经验表明,肝胆管结石病绝非一种即将消失的疾病,尽管残石率和再手术率的下降,但是结石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在增加,对于结石成因及有效预防仍无确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诊断/治疗 胆总管结石/诊断/治疗 肝内/病理学
原文传递
Efficacy of intraductal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non-opaque choledocholith 被引量:4
11
作者 Jie Lu Chuan-Yong Guo +2 位作者 Xuan-Fu Xu Xing-Peng Wang Rong W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75-278,共4页
AIM: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intraductal ultrasonography (IDUS) in the diagnosis of non-opaque,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METHODS: A total of 183 patients (102 males, mean age 73 years; 81 females, mean age 70 year... AIM: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intraductal ultrasonography (IDUS) in the diagnosis of non-opaque,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METHODS: A total of 183 patients (102 males, mean age 73 years; 81 females, mean age 70 years) with suspected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diagnosed through abdominal computed tomography (C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nd abdominal Type-B ultrasound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diagnosis was confirmed through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followed by IDUS. RESULTS: A total of 183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ommon bile duct (CBD) stone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s follows: 36 patients with high-density CBD stones, 68 patients with sand-like stones, 44 patients with low-density stones, 21 patients with ampullary cancer, and 14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Conventional imaging revealed 124 cases of choledochectasia, and only 36 cases of suspected CBD stones; ERCP revealed 145 cases of CBD stones with three missed diagnoses. IDUS revealed 148 cases of CBD stones, 21 cases of ampullary tumors, and 14 cases of pancreatic cancer. CONCLUSION: IDUS was more effective in the diagnosis of bile duct stones than ERCP, upper abdominal CT or upper abdominal 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iary intraductal ultrasonography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Non-opaque stones Sand-like stones
下载PDF
Acute pancreatitis in pregnancy 被引量:59
12
作者 Capecomorin S Pitchumoni Balaji Yegneswar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5期5641-5646,共6页
Acute pancreatitis (AP) is a rare event in pregnancy, occurring in approximately 3 in 10 000 pregnancies. The spectrum of AP in pregnancy ranges from mild pancreatitis to serious pancreatitis associated with necrosis,... Acute pancreatitis (AP) is a rare event in pregnancy, occurring in approximately 3 in 10 000 pregnancies. The spectrum of AP in pregnancy ranges from mild pancreatitis to serious pancreatitis associated with necrosis, abscesses, pseudocysts and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s. Pregnancy related hemat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alterations infl uence the interpretation of diagnostic tests and assessment of severity of AP. As in any other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pregnancy, AP i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concerns as it deals with two lives rather than just one as in the non-pregnant population. The recent advances in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have improved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biliary pancreatitis. Diagnostic studies such as endoscopic ultrasound,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and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and therapeutic modalities that include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biliary stenting, common bile duct stone extraction an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re major milestones in gastroenterology. When properly managed AP in pregnancy does not carry a dismal prognosis as in the p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pancreatitis PREGNANCY Pancreatitis in pregnanc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