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马晓阳 朱海林 侯龙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21-24,共4页
目的研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PB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 目的研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PB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指标、炎症和氧化应激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12(IL-12)、磷脂转运蛋白(PLTP)、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PBC的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肝功能,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熊去氧胆酸 原发胆汁性胆管炎 氧化应激指标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治疗1个月后的碱性磷酸酶水平和基线红细胞分布宽度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治疗应答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王楠 胡蓉 +3 位作者 卞石惠 仲威 张鹏飞 谭友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6-501,共6页
目的研究基线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1个月后的ALP水平预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对UDCA治疗的应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7月于江苏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中心确诊的127例PBC患者资料,收... 目的研究基线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1个月后的ALP水平预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对UDCA治疗的应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7月于江苏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中心确诊的127例PBC患者资料,收集基线指标、治疗1个月后以及1年后随访数据。根据巴黎-Ⅰ标准将患者分为应答良好组和应答欠佳组,分析2组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以及与UDCA应答之间的相关性,利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与UDCA治疗应答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ROC曲线下面积(AUC)确定相关指标的最佳临界值,根据界值将患者再次分组,分析两组间基线指标、应答情况的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则采用χ^(2)检验。结果UDCA应答欠佳组患者基线TBil、AST/ALT、ALP、RDW、RDW-CV以及UDCA治疗1个月后的ALP水平明显高于应答良好组(Z值分别为-4.792、-3.697、-2.399、-4.102、-3.220、-4.236,P值均<0.05);应答欠佳组患者基线Alb、Hb、淋巴细胞数、红细胞比容及BMI水平明显低于应答良好组(Z值分别为-3.592、-3.603、-2.602、-3.829、-2.432,P值均<0.05);应答欠佳组患者基线前白蛋白、白球比、载脂蛋白A、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应答良好组(t值分别为4.530、3.402、3.485、3.639,P值均<0.001)。应答良好组患者存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以及贫血占比较低,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815、3.892、12.283,P值均<0.05)。与UDCA应答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基线RDW(OR=1.157,95%CI:1.028~1.301,P=0.015)及治疗1个月后的ALP水平(OR=1.012,95%CI:1.005~1.020,P=0.002),其AUC分别为0.713、0.720。基线RDW≥正常值上限且UDCA治疗1个月后ALP≥2.2倍正常值上限组患者UDCA应答率更低(42.6%vs 8.2%,χ^(2)=20.813,P<0.001)。结论基线RDW≥正常值上限同时UDCA治疗1个月后ALP≥2.2倍正常值上限的患者对UDCA的生化应答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性胆管炎 熊去氧胆酸 危险因素 生化学应答
下载PDF
血清IL-34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唐笛娇 王艳萍 +2 位作者 邹麟 陈瀑 李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5-359,365,共6页
目的:探讨IL-34是否参与原发性胆道胆管炎(PBC)发病机制。方法:将49例PBC患者与5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ELISA和化学发光法(CL)检测血清IL-34、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和部分细胞因子IL-1、IL-2... 目的:探讨IL-34是否参与原发性胆道胆管炎(PBC)发病机制。方法:将49例PBC患者与5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ELISA和化学发光法(CL)检测血清IL-34、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和部分细胞因子IL-1、IL-2、IL-6、IL-8、IL-10和TNF-α浓度。结果:PBC患者血清IL-3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L-34水平与AMA-M2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治疗有效患者中,血清IL-34水平明显降低。PBC患者血清IL-2、IL-6、TNF-α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本研究为IL-34在PBC发展中的新作用以及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在用途提供了支持。血清IL-34可能是PBC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性胆管炎 血清IL-34 巨噬细胞 AMA-M2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水飞蓟宾联合熊去氧胆酸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及肝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张贺媛 王芳 +3 位作者 吴璇 刘雪姣 黄春洋 王璇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5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SIL)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PBC患者118例,按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单药组(57例)和联合组(61例)。单药组患者口服U...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SIL)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PBC患者118例,按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单药组(57例)和联合组(61例)。单药组患者口服UDCA,联合组患者在单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SIL,两组患者均治疗24周。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08%,显著高于单药组的71.9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以及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酶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均显著低于单药组(P<0.05)。单药组和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4.04%比21.31%,P>0.05)。结论SIL联合UDCA治疗PBC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熊去氧胆酸 原发胆汁性肝硬化 肝功能 肝纤维化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遗传易感性的研究现状
5
作者 赵春梅 马狄 邰文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610,共5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胆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为主,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具有强烈的遗传倾向性的肝脏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的不断发展,PBC的遗传易感性备受关注。本文阐述了与PBC密切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的...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胆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为主,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具有强烈的遗传倾向性的肝脏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的不断发展,PBC的遗传易感性备受关注。本文阐述了与PBC密切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PBC治疗提供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性胆管炎 疾病遗传易感 HLA抗原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6
作者 卜玲玲 殷燕 +1 位作者 潘丹烨 陈晨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合并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2015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50例、AIH合并SS患者20例,PBC患者85例和PBC合并SS患者45例,均接受肝活检,采... 目的分析总结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合并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2015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50例、AIH合并SS患者20例,PBC患者85例和PBC合并SS患者45例,均接受肝活检,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抗核抗体(ANA)、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抗线粒体M2型抗体(AMA-M2)、抗可溶性酸性磷酸化核蛋白抗体(Sp100)、抗核膜糖蛋白210抗体(gp210)和抗Ro-52抗体(Ro-52)。结果AIH合并SS患者口干/眼干发生率为95.0%,显著高于AIH组的10.0%(P<0.05),PBC合并SS患者口干/眼干发生率为97.8%,显著高于PBC组的12.9%(P<0.05),而瘙痒和黄疸发生率分别为37.8%和40.0%,显著低于PBC组的67.1%和60.6%(P<0.05);AIH合并SS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为(14.4±3.1)μmol/L,显著低于AIH组【(23.8±5.3)μmol/L,P<0.05】;PBC合并SS患者血清TBIL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分别为(26.7±6.6)μmol/L和(159.1±14.3)U/L,显著低于PBC组【分别为(61.4±13.8)μmol/L和(223.5±25.4)U/L,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为(20.6±3.6)g/L,显著高于PBC组【(15.6±2.5)g/L,P<0.05】;AIH合并SS患者血清抗Ro-52阳性率为55.0%,显著高于AIH组的16.0%(P<0.05),PBC合并SS患者血清抗Ro-52阳性率为53.3%,显著高于PBC组的25.9%(P<0.05);与AIH/PBC组比,AIH合并SS/PBC合并SS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SS的AIH和PBC患者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使病情具有复杂性,临床在诊治过程中,应注意识别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肝炎 原发胆汁性肝硬化 干燥综合征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7
作者 侯渌茗 陈逸云 +1 位作者 张玮 李莹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5期478-481,共4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多因素主导的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主要病理特征包括血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及肝内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破坏。目前,PBC西医的一线治疗药物为熊去氧胆酸(UDCA),但存在部分患者对UDCA应答不佳的情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多因素主导的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主要病理特征包括血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及肝内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破坏。目前,PBC西医的一线治疗药物为熊去氧胆酸(UDCA),但存在部分患者对UDCA应答不佳的情况,对于此类患者,可考虑联合应用二线药物如法尼酯X受体激动剂奥贝胆酸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贝特类。近年研究发现,一线治疗药物联合中药治疗有助于改善PBC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UDCA的应答率。现代药理学研究也揭示了中药治疗PBC涉及的某些生物学靶点和效应机制。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可能为PBC提供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性胆管炎 联合治疗 中医学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合并脂质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袁诗雨 杨焕焕 唐映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56,共6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肝内中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近期研究发现PBC患者中脂质代谢异常较为常见,76%的PBC患者常合并血脂异常,其作用及危害备受关注。脂质代谢紊乱在PBC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肝内中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近期研究发现PBC患者中脂质代谢异常较为常见,76%的PBC患者常合并血脂异常,其作用及危害备受关注。脂质代谢紊乱在PBC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脂质代谢紊乱在PBC中的表现及作用、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以期为PBC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性胆管炎 脂代谢障碍 炎症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影响
9
作者 马狄 邰文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0,共4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肝内胆汁淤积为特征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因素导致进行性小胆管破坏,胆汁淤积,最终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衰竭。巨噬细胞作为一群具有功能异质性的群体,在PBC整个疾病进程中发挥着不同...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肝内胆汁淤积为特征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因素导致进行性小胆管破坏,胆汁淤积,最终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衰竭。巨噬细胞作为一群具有功能异质性的群体,在PBC整个疾病进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归纳了巨噬细胞参与PBC发病机制的可能方式,讨论了其对PBC的影响及相关潜在治疗靶点。本文指出巨噬细胞主要参与了PBC损伤中的先天性免疫,且与肠道微生物失调相联系,在疾病后期与胆汁淤积、肝纤维化、肝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性胆管炎 巨噬细胞 病理过程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的研究
10
作者 曹峥 申慧琴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胆汁淤积性肝病。近年来研究发现,鉴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抗纤维化和肝细胞分化的特性,正在成为治疗肝脏疾病的新方式,并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治疗...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胆汁淤积性肝病。近年来研究发现,鉴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抗纤维化和肝细胞分化的特性,正在成为治疗肝脏疾病的新方式,并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治疗有积极作用。本文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发病机制以及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等方面展开叙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前景十分广阔,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原发胆汁性胆管炎 动物实验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胆汁酸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相关瘙痒
11
作者 边美 邓志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6-109,共4页
胆汁酸是在肝细胞内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双亲性分子,不仅可以促进膳食脂质的吸收,还可作为信号分子与体内多种核受体家族及细胞膜受体家族结合,并在调节胆汁酸稳态方面起重要作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 胆汁酸是在肝细胞内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双亲性分子,不仅可以促进膳食脂质的吸收,还可作为信号分子与体内多种核受体家族及细胞膜受体家族结合,并在调节胆汁酸稳态方面起重要作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以慢性胆汁淤积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伴有胆汁酸代谢紊乱。瘙痒是PBC常见的伴随症状,被认为与胆汁酸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介绍了胆汁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在PBC和PBC相关瘙痒中的作用,旨在为PBC患者提供可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 原发胆汁性胆管炎 瘙痒
下载PDF
基于络病理论探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并发干燥综合征证治
12
作者 周莉涵 郭晟 +2 位作者 李逸雪 徐子皓 程良斌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30-433,共4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一种亚型,主要表现为非化脓性的肝内小胆管炎,并且随着病情进展出现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等表现。PBC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以干燥综合征(SS)最为常见[1]。SS是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疾病,...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一种亚型,主要表现为非化脓性的肝内小胆管炎,并且随着病情进展出现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等表现。PBC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以干燥综合征(SS)最为常见[1]。SS是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疾病,主要针对唾液腺和泪腺,主要临床症状为干燥、瘙痒、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性胆管炎 干燥综合征 络病理论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1例
13
作者 黄小桃 颜耿杰 +6 位作者 苏会吉 陈炳东 卢昌林 刘志芳 刘美燕 梅梦如 龙富立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4-76,共3页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是指由自身免疫介导的肝脏炎症性病变,临床上将其分为3种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兼具以上任意两种疾病特征的重叠综合征(OS)可归为AILD...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是指由自身免疫介导的肝脏炎症性病变,临床上将其分为3种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兼具以上任意两种疾病特征的重叠综合征(OS)可归为AILD的范畴[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性胆管炎 自身免疫肝炎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血清RDW、Alb、PT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14
作者 堵妍 吴婷婷 +1 位作者 张媛媛 陈星 《肝脏》 2024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21年9月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91例及体检健康者60名。91例原发性胆汁... 目的观察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21年9月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91例及体检健康者60名。91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肝硬化组(41例)、肝硬化代偿组(31例)、肝硬化失代偿组(19例)。采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b,STAGO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清PT,BC-539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RDW。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RDW、Alb、PT水平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硬化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RDW、PT分别为(49.6±7.5)%、(14.4±3.4)s,明显大于对照组的(39.8±2.9)%、(12.4±0.7)s,观察组Alb水平为(37.1±7.0)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5±2.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肝硬化组血清RDW、Alb、PT分别为(46.5±4.1)%、(40.3±4.9)g/L、(12.7±0.9)s,肝硬化代偿组血清RDW、Alb、PT分别为(48.8±7.5)%、(38.6±4.8)g/L、(13.4±1.3)s,肝硬化失代偿组血清RDW、Alb、PT分别为(57.4±7.9)%、(28.0±6.5)g/L、(19.8±3.8)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RDW、Alb、PT联合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硬化的AUC为0.973,明显高于RDW、Alb、PT单独诊断的0.927、0.894、0.707,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可达到92.7%、93.3%、93.0%。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硬化患者血清RDW、PT水平明显升高,Alb水平明显降低,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进一步加重,RDW、Alb、PT三项指标联合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硬化具有较好的效能,可为临床评估该病严重程度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性胆管炎 红细胞分布宽度 白蛋白 凝血酶原时间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15
作者 陈坤玲 陈婧 《中医学》 2024年第2期264-272,共9页
回顾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进展。PB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普遍认为与环境和遗传学、免疫生物学、胆管上皮细胞(Biliary epithelial cell, BEC)损伤等因素密切相关。熊去... 回顾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进展。PB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普遍认为与环境和遗传学、免疫生物学、胆管上皮细胞(Biliary epithelial cell, BEC)损伤等因素密切相关。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 UDCA)是PBC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但是约40%患者对UDCA治疗无应答或应答较差。奥贝胆酸(Obeticholic acid, OCA)用于UDCA应答不佳或不耐受的患者。中医认为PBC属本虚标实之病,标实以气滞、痰湿、瘀血为主,本虚以脾气虚、肝血虚、肝气虚、肾阴虚为主。中医治疗PBC的核心药物为茵陈、白术、丹参、茯苓、赤芍等,治疗方面以补益肝脾肾为主,兼以清热、祛湿、活血等治法。中医药的应用对于PBC病人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和缓解症状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性胆管炎 中西医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与熊去氧胆酸联合用药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效果分析
16
作者 张苒苒 姜飞 陈鹏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硬化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参...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硬化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1例。前者通过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后者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统计并计算治疗有效率,监测并记录肝功能指标与免疫功能指标,分析症状改善情况,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阴瘙痒、外阴烧灼感和白带异常等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肝功能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均回归正常水平,且治疗组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生活质量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与原发性胆汁性硬化患者治疗中,应用异甘草酸镁与熊去氧胆酸治疗效果明显,可舒缓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与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熊去氧胆酸 自身免疫肝炎 原发胆汁性肝硬化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其对治疗应答的影响
17
作者 闫玉婷 贾桂 +1 位作者 孟琴 高欣欣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甲状腺功能、抗甲状腺抗体变化及其对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AIH患者30例、PBC患者28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分别给予患者标准的免疫抑制或熊去...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甲状腺功能、抗甲状腺抗体变化及其对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AIH患者30例、PBC患者28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分别给予患者标准的免疫抑制或熊去氧胆酸治疗。常规检测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采用放射受体法检测血清抗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和甲状腺球蛋白(TG)。结果AIH组血清FT3和FT4水平分别为(4.2±0.2)pmol/L和(13.8±1.9)pmol/L,PBC组分别为(4.3±0.3)pmol/L和(13.9±1.3)pmol/L,均显著低于健康人【分别为(4.9±0.6)pmol/L和(15.9±4.2)pmol/L,P<0.05】,而AIH组和PBC组血清TSH水平分别为(3.8±1.2)mIU/L和(3.7±0.5)mIU/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2.6±0.5)mIU/L,P<0.05】;AIH组血清TPO-Ab和TG阳性率分别为33.3%和26.7%,PBC组分别为39.3%和25.0%,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的9.4%和3.1%(P<0.05);经过1年的治疗,AIH组生化学应答率为66.7%,PBC组为75.0%;两种疾病应答组血清FT3和FT4水平显著高于未应答组,而血清TSH水平及TPO-Ab和TG阳性率显著低于未应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H和PBC患者都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影响治疗应答,临床应予以重视筛查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肝炎 原发胆汁性胆管炎 甲状腺功能 抗甲状腺抗体 治疗 应答
下载PDF
抗线粒体抗体、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熊去氧胆酸治疗应答效果的关系
18
作者 张玲玲 张会品 +2 位作者 李桂英 孔燕 马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100-103,共4页
目的 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熊去氧胆酸治疗应答效果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在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的126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根... 目的 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熊去氧胆酸治疗应答效果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在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的126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根据患者治疗应答结局将其分为应答良好组60例和应答不良组66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的AMA、RDW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A、RDW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熊去氧胆酸应答效果的影响。结果 应答不良组治疗前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RDW水平均高于应答良好组,AMA阳性率低于应答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PT(OR=1.941,95%CI:1.157~3.256)、GOT(OR=1.808,95%CI:1.073~3.045)、GGT(OR=1.504,95%CI:1.028~2.200)、TBil(OR=2.088,95%CI:1.279~3.408)、DBil(OR=1.735,95%CI:1.112~2.707)、RDW (OR=1.562,95%CI:1.091~2.236)、AMA阳性率(OR=0.584,95%CI:0.399~0.854)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熊去氧胆酸治疗应答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RDW增高、AMA阳性率降低是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应答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线粒体抗体 红细胞分布宽度 原发胆汁性胆管炎 应答效果
下载PDF
炎症标志物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中的预后作用
19
作者 王克美 田思远 +1 位作者 尚玉龙 韩英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51-256,262,共7页
目的探讨炎性标志物是否能预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的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炎性标志物与肝功能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利用X-tile软件确定炎性标志物的最佳截断值。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炎... 目的探讨炎性标志物是否能预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的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炎性标志物与肝功能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利用X-tile软件确定炎性标志物的最佳截断值。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炎性标志物对预后的影响并绘制各自的Kaplan-Meier曲线,最后通过Cox生存分析法进一步分析影响预后的炎性标志物。结果γ谷氨酰转移酶与血小板的比值(GPR)是影响PB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高GPR(≥1.9)可提示患者预后不佳。结论基线时GPR水平与PBC患者的组织学分期和不良预后相关,GPR(≥1.9)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预测因子提示PBC患者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物 原发胆汁性胆管炎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应用进展
20
作者 魏祎 王旭 +1 位作者 王立 张奉春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生物技术,打破了传统测序只能得到细胞群体平均值的局面,使获取单个细胞的生物信息成为可能,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简单阐述了单细胞测序的技术流程,及其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生物技术,打破了传统测序只能得到细胞群体平均值的局面,使获取单个细胞的生物信息成为可能,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简单阐述了单细胞测序的技术流程,及其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机制研究与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 原发胆汁性胆管炎 转录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