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甲泼尼龙对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致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71例CMV感染致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6),对照组患儿使用...目的:研究甲泼尼龙对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致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71例CMV感染致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6),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静脉滴注甲泼尼龙1 mg·kg-1治疗。治疗2 w后观察总有效率;并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肝功能,如血清总胆红素(Serum Total Bilirubin,TBIL)、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水平;辅助性T细胞(Telper T Cell,CD4^(+))、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CD8^(+))、CD4^(+)/CD8^(+)水平以及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同时记录患儿下肢浮肿、胃肠道刺激、低血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 w后,两组患儿TBIL、TBA、CD8^(+)、IL-10、IL-12、IL-18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TP、CD4^(+)、CD4^(+)/CD8^(+)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2 w内,研究组患儿下肢浮肿、胃肠道刺激、低血钾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治疗CMV感染致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促进患儿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恢复,缓解机体炎症反应,小剂量短期使用安全性良好。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对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改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α-异硫氰酸萘酯(ANIT)灌胃法复制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模型。将2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茵栀黄注射液组(YI组)、熊去氧胆酸组(UDC...【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对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改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α-异硫氰酸萘酯(ANIT)灌胃法复制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模型。将2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茵栀黄注射液组(YI组)、熊去氧胆酸组(UDCA组),每组7只。造模结束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 PCR)法检测肝组织法尼酯X受体(FXR)m 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肝脏病理损害,血清ALT、AST、ALP、TB水平,肝组织MDA活性、FXR 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肝组织SOD活性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YI组大鼠肝脏病理损害明显减轻,血清ALT、AST、ALP、TB水平及肝组织MDA活性均显著下降,FXR m RNA表达水平及肝组织SOD活性上升(P<0.05)。【结论】茵栀黄注射液能显著改善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促进FXR基因表达有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甲泼尼龙对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致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71例CMV感染致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6),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静脉滴注甲泼尼龙1 mg·kg-1治疗。治疗2 w后观察总有效率;并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肝功能,如血清总胆红素(Serum Total Bilirubin,TBIL)、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水平;辅助性T细胞(Telper T Cell,CD4^(+))、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CD8^(+))、CD4^(+)/CD8^(+)水平以及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同时记录患儿下肢浮肿、胃肠道刺激、低血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 w后,两组患儿TBIL、TBA、CD8^(+)、IL-10、IL-12、IL-18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TP、CD4^(+)、CD4^(+)/CD8^(+)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2 w内,研究组患儿下肢浮肿、胃肠道刺激、低血钾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治疗CMV感染致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促进患儿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恢复,缓解机体炎症反应,小剂量短期使用安全性良好。
文摘【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对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改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α-异硫氰酸萘酯(ANIT)灌胃法复制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模型。将2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茵栀黄注射液组(YI组)、熊去氧胆酸组(UDCA组),每组7只。造模结束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 PCR)法检测肝组织法尼酯X受体(FXR)m 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肝脏病理损害,血清ALT、AST、ALP、TB水平,肝组织MDA活性、FXR 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肝组织SOD活性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YI组大鼠肝脏病理损害明显减轻,血清ALT、AST、ALP、TB水平及肝组织MDA活性均显著下降,FXR m RNA表达水平及肝组织SOD活性上升(P<0.05)。【结论】茵栀黄注射液能显著改善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促进FXR基因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