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效果
1
作者 刘菊 苟卫 +3 位作者 李金金 董谢珉 李雪芳 孔翠文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5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时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保肝治疗)和观察组(50例,常规保肝+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和... 目的:探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时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保肝治疗)和观察组(50例,常规保肝+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和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BIL、ALT、GGT三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针对性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具有更高的疗效,可以改善肝功能性,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肝功能
下载PDF
超声检查胆囊及其收缩功能鉴别胆汁淤积性肝炎和胆道闭锁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士星 鞠浩 +5 位作者 冯舒 张尧 时博 徐忠义 黄英 孙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胆囊及其收缩功能改变,探讨超声鉴别诊断胆汁淤积性肝炎与胆道闭锁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4例住院黄疸患儿分成胆汁淤积性肝炎组(n=25)和胆道闭锁组(n=19),均行腹部三维彩超检查。由同一观察者利用5 MHz凸阵探头和9 MHz线...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胆囊及其收缩功能改变,探讨超声鉴别诊断胆汁淤积性肝炎与胆道闭锁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4例住院黄疸患儿分成胆汁淤积性肝炎组(n=25)和胆道闭锁组(n=19),均行腹部三维彩超检查。由同一观察者利用5 MHz凸阵探头和9 MHz线阵探头观察空腹、餐后1 h及餐后2 h胆囊大小和收缩率,比较和分析胆囊的不同表现。结果胆汁淤积性肝炎组与胆道闭锁组的空腹胆囊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胆汁淤积性肝炎组中18例(18/25,72.00%)空腹胆囊空虚状态者与胆道闭锁组17例(17/19,89.47%)患者的胆囊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胆道闭锁组餐后1 h及2 h胆囊均无明显收缩,与胆汁淤积性肝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空腹胆囊及其收缩功能变化,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胆汁淤积性肝炎与胆道闭锁的客观依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胆囊 胆道闭锁 胆汁淤积性肝炎
下载PDF
活血利胆退黄经验方对CMV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的辅助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江治霞 熊小丽 +2 位作者 袁凯 周俪珊 余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1-293,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活血利胆退黄经验方辅助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3例CMV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中西医组62例和西医组61例,两组均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保... 目的:研究分析活血利胆退黄经验方辅助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3例CMV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中西医组62例和西医组61例,两组均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保肝护肝、维生素、熊去氧胆酸等常规治疗,中西医组加用活血利胆退黄经验方进行辅助治疗,两组患儿的疗程均为5周,观察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组的TBIL、DBIL、TBA值均显著的低于西医组患儿(P<0.05),中西医组的CVM-DNA转阴率59.68%显著的高于对照组52.46%(P<0.05)。中西医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肝脏回缩时间、脾脏回缩时间均显著的短于西医组患儿(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值显著的低于西医组患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8.39%)高于西医组的(95.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利胆退黄经验方辅助常规西医疗法治疗CMV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能够尽快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指标恢复,是对西医疗法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利胆退黄经验方 西医疗法 巨细胞病毒 胆汁淤积性肝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S-腺苷蛋氨酸联合血栓通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儒贵 谭华炳 +4 位作者 李芳 李刚 郭鹏 张薇薇 占国清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48-350,共3页
目的评估S-腺苷蛋氨酸联合血栓通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54例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予常规保肝治疗。对照组给予S-腺苷蛋氨酸针剂1.0 g/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评估S-腺苷蛋氨酸联合血栓通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54例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予常规保肝治疗。对照组给予S-腺苷蛋氨酸针剂1.0 g/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针剂0.5 g/d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生化指标(ALT、TBil、γ-GT、ALP、TBA)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Bil、γ-GT、ALP及TBA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其皮肤瘙痒和灰白便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58.3%(P<0.05)。两组患者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S-腺苷蛋氨酸联合血栓通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效果理想,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氨酸 血栓通 胆汁淤积性肝炎 疗效
下载PDF
不同剂量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黄丽 唐清 +2 位作者 陈秀奇 杨梅熊 曾令东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497-50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8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诊断为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UDCA小剂量组(10~15μg/kg·d^-1)和大剂量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8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诊断为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UDCA小剂量组(10~15μg/kg·d^-1)和大剂量组(25~30μg/kg·d^-1),每组40例。治疗两周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UDCA大剂量组在降低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及谷氨酰转肽酶(GGT)方面较小剂量组效果好(P<0.05),两组均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治疗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炎时,大剂量UDCA治疗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婴儿 胆汁淤积性肝炎
下载PDF
叶下珠总多酚对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胆红素、胆汁酸含量及胆汁酸转运蛋白Mrp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戴卫波 梅全喜 +2 位作者 曾聪彦 李红念 何鑫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56-1659,共4页
目的:探讨叶下珠总多酚对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胆红素、胆汁酸的含量及胆汁酸转运蛋白MRP3表达的影响。方法:1%ANIT橄榄油溶液灌胃诱导建立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炎模型,观察叶下珠总多酚200 mg/kg对模型动物血清肝功能酶(ALT、AST、ALP、γ-GT... 目的:探讨叶下珠总多酚对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胆红素、胆汁酸的含量及胆汁酸转运蛋白MRP3表达的影响。方法:1%ANIT橄榄油溶液灌胃诱导建立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炎模型,观察叶下珠总多酚200 mg/kg对模型动物血清肝功能酶(ALT、AST、ALP、γ-GT)、胆红素(T-BIL、D-BIL、I-BIL)、胆汁酸(TBA)、肝组织病理学及肝组织中Mrp3膜转运蛋白阳性表达的影响。结果:叶下珠总多酚灌胃给药7 d后,能显著降低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血清ALT、AST、ALP、γ-GT、T-BIL、D-BIL、I-BIL、TBA水平(P<0.01),明显改善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数及肝小叶汇管区附近肝细胞坏死程度,显著提高肝组织中Mrp3膜转运蛋白的阳性表达(P<0.01)。结论:叶下珠总多酚对胆汁淤积性肝炎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珠总多酚 胆汁淤积性肝炎 胆红素 胆汁 MRP3
下载PDF
甲巯咪唑片致胆汁淤积性肝炎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石卫峰 徐红冰 +2 位作者 荣亮亮 范国荣 刘皋林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8期985-986,共2页
1例65岁女性患者,因甲亢服用甲巯咪唑(20 mg/d)治疗,1个月后出现严重黄疸,被诊断为胆汁淤积性肝炎,先后2次住院进行降黄疸治疗,在停药50 d后黄疸明显好转。
关键词 甲巯咪唑 不良反应 胆汁淤积性肝炎 黄疸 肝损伤
下载PDF
益生菌辅治对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京涛 马春英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19年第3期29-33,共5页
目的:分析益生菌辅治对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和内毒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利胆治疗,... 目的:分析益生菌辅治对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和内毒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利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B/E)]、肠道屏障功能[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及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血氨(BA)]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B/E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ET、DAO、D-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BIL、TBA、B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生菌辅治可明显改善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促进肝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 肠道菌群 肠道屏障功能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不同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杰 叶璟 虞作春 《海峡药学》 2013年第11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腺苷蛋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e)治疗病毒性肝炎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84例病毒性肝炎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患者按腺苷蛋氨酸治疗剂量不同分为两组,A组(43例)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分别给予SA...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腺苷蛋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e)治疗病毒性肝炎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84例病毒性肝炎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患者按腺苷蛋氨酸治疗剂量不同分为两组,A组(43例)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分别给予SAMe 2000mg,静脉滴注,1日1次,疗程为4周;B组(41例),在基础治疗上分别给予SAMe 1000mg静脉滴注,1日1次,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肝功能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A组总有效率81.39%高于B组60.97%(P<0.05);A组治疗2周时、4周时TBil、GGT的改善均优于B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SAMe是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安全有效药物,高剂量治疗疗效更好,起效更快,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蛋氨酸 病毒肝炎 胆汁淤积性肝炎 治疗
下载PDF
肝移植后纤维化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3
10
作者 丛文铭 吴孟超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3期240-242,245,共4页
关键词 纤维化胆汁淤积性肝炎 病理学 肝移植
下载PDF
腺苷蛋氨酸治疗婴儿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50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宝香 梅红 彭罕鸣 《肝脏》 2011年第2期136-138,共3页
婴儿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是一组于婴儿期(包括新生儿)起病,具有黄疸、高直接胆红素血症、肝功能受损(血清ALT增高)、肝脏增大的临床症候群[1-2]。又称毛细胆管性肝炎或淤胆型肝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毛细胆管排泌功能障碍,胆汁不能... 婴儿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是一组于婴儿期(包括新生儿)起病,具有黄疸、高直接胆红素血症、肝功能受损(血清ALT增高)、肝脏增大的临床症候群[1-2]。又称毛细胆管性肝炎或淤胆型肝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毛细胆管排泌功能障碍,胆汁不能主动经胆小管排至肠道却返流至血液中的一种肝炎,临床上以梗阻性黄疸为主要表现,有乏力、皮肤瘙痒、肝肿大、大便呈淡黄色或灰白色,但消化道症状较轻,肝功能示直接胆红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性肝炎 婴儿期 腺苷蛋氨酸 肝内 高直接胆红素血症 肝功能受损 梗阻黄疸 治疗
下载PDF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丽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636-638,共3页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在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抗病毒疗效。方法:将155例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给予GCV抗病毒治疗,对照组未予GCV治疗,观察两组的...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在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抗病毒疗效。方法:将155例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给予GCV抗病毒治疗,对照组未予GCV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痊愈率、好转率、无效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GCV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胆汁淤积性肝炎不能增加临床好转率及肝功能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 更昔洛韦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胆汁淤积性肝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丽平 高雁翎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743-744,共2页
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是指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感染人巨细胞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是目前我国婴儿中最常见的一种肝脏疾病。临床分为黄疸型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炎、胆汁淤积症、无黄疸型肝炎及亚临床型肝炎。其中前两型是婴儿期CM... 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是指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感染人巨细胞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是目前我国婴儿中最常见的一种肝脏疾病。临床分为黄疸型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炎、胆汁淤积症、无黄疸型肝炎及亚临床型肝炎。其中前两型是婴儿期CMV肝炎中的重症。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CMV感染引起的胆汁淤积性肝炎40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胆汁淤积性肝炎 更昔洛韦
下载PDF
EB病毒感染致胆汁淤积性肝炎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忠成 顾尔莉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1期69-72,共4页
EB病毒感染具有很高的流行率,多数呈隐匿性,与淋巴瘤、鼻咽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在肝脏方面常引起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出现显著黄疸及肝内胆汁淤积较少见,极少发生肝功能衰竭,现报道1例无明显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系统性表现,但... EB病毒感染具有很高的流行率,多数呈隐匿性,与淋巴瘤、鼻咽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在肝脏方面常引起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出现显著黄疸及肝内胆汁淤积较少见,极少发生肝功能衰竭,现报道1例无明显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系统性表现,但以肝内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炎病例,期望提高肝病科医师在对胆汁淤积性肝炎病因的探究中对EB病毒感染的重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感染 胆汁淤积性肝炎
下载PDF
特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胆盐输出泵基因突变的检测
15
作者 高国鹏 王琳琳 +3 位作者 唐清 单庆文 云翔 董淳强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14-16,共3页
目的对特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的胆盐输出泵(BSEP)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方法特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9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检查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BSEP基因的第7、8、11、12、14、15、18、21、26号外显... 目的对特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的胆盐输出泵(BSEP)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方法特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9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检查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BSEP基因的第7、8、11、12、14、15、18、21、26号外显子的突变情况。针对发现的突变位点,在71例健康婴儿中进行筛查以排除基因多态性。结果在2例患儿BSEP基因的第7外显子上检测到相同的杂合突变c.499G>T,导致基因编码的BSEP蛋白的第167位丙氨酸(Ala)被丝氨酸(Ser)所替代(p.A167S)。该位点的突变未在71例健康婴儿中发现,排除了BSEP基因的多态性。结论在特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中,发现一种新的BSEP基因突变,位点为c.499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胆汁淤积性肝炎 胆盐输出泵 基因多态 基因突变 婴儿
下载PDF
甲泼尼龙对巨细胞病毒感染致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孟玉丽 张海霞 黄占克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710-1713,共4页
目的:研究甲泼尼龙对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致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71例CMV感染致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6),对照组患儿使用... 目的:研究甲泼尼龙对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致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71例CMV感染致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6),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静脉滴注甲泼尼龙1 mg·kg-1治疗。治疗2 w后观察总有效率;并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肝功能,如血清总胆红素(Serum Total Bilirubin,TBIL)、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水平;辅助性T细胞(Telper T Cell,CD4^(+))、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CD8^(+))、CD4^(+)/CD8^(+)水平以及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同时记录患儿下肢浮肿、胃肠道刺激、低血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 w后,两组患儿TBIL、TBA、CD8^(+)、IL-10、IL-12、IL-18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TP、CD4^(+)、CD4^(+)/CD8^(+)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2 w内,研究组患儿下肢浮肿、胃肠道刺激、低血钾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治疗CMV感染致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促进患儿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恢复,缓解机体炎症反应,小剂量短期使用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巨细胞病毒 胆汁淤积性肝炎 肝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辅助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疗效评价
17
作者 王亚钦 李旭飞 孙趁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6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探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辅助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Cholestatic hepatitis,C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CH患者,随机分2组(n=50)。对照组静滴门冬氨酸钾镁20 mL Qd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静滴丁二磺酸... 目的:探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辅助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Cholestatic hepatitis,C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CH患者,随机分2组(n=50)。对照组静滴门冬氨酸钾镁20 mL Qd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静滴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000 mg Qd治疗。对比2组治疗28 d后总有效率,并于治疗前、治疗28 d后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erum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sVCAM-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治疗组血清GGT、AST、TBIL、ALT、sICAM-1、sVCAM-1、IV-C、PCIII、H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CH患者具有显著的辅助治疗作用,可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性肝炎 门冬氨酸钾镁 疗效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下载PDF
茵栀黄注射液对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及FXR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谭梅傲 康锦花 +4 位作者 佘世锋 曹敏 李琦 吴海滨 梁美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对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改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α-异硫氰酸萘酯(ANIT)灌胃法复制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模型。将2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茵栀黄注射液组(YI组)、熊去氧胆酸组(UDC...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对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改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α-异硫氰酸萘酯(ANIT)灌胃法复制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模型。将2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茵栀黄注射液组(YI组)、熊去氧胆酸组(UDCA组),每组7只。造模结束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 PCR)法检测肝组织法尼酯X受体(FXR)m 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肝脏病理损害,血清ALT、AST、ALP、TB水平,肝组织MDA活性、FXR 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肝组织SOD活性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YI组大鼠肝脏病理损害明显减轻,血清ALT、AST、ALP、TB水平及肝组织MDA活性均显著下降,FXR m RNA表达水平及肝组织SOD活性上升(P<0.05)。【结论】茵栀黄注射液能显著改善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促进FXR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注射液 胆汁淤积性肝炎 氧化应激 法尼酯X受体 基因表达调控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疏肝活血汤治疗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炎39例疗效观察
19
作者 阙爱玲 李恺 《药品评价》 CAS 2021年第22期1391-1393,共3页
目的:评价疏肝活血汤联合更昔洛韦辅助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9例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更昔洛韦5 mg/kg,1次/12 h等综合... 目的:评价疏肝活血汤联合更昔洛韦辅助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9例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更昔洛韦5 mg/kg,1次/12 h等综合对症治疗。治疗组为更昔洛韦联合口服自制疏肝活血汤,疗程为14 d,观察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黄疸开始消退时间、黄疸完全消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活血汤可以降低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降低胆汁酸水平,减轻肝功能损伤,促进黄疸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胆汁淤积 疏肝活血汤 胆汁淤积性肝炎 儿童
下载PDF
甲泼尼龙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郑丽娟 李小芹 +1 位作者 于静 王晓玲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482-485,共4页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0例(对照组),甲泼尼龙治疗组30例(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静脉...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0例(对照组),甲泼尼龙治疗组30例(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更昔洛韦5 mg/(kg·次),2次/d,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2 mg/(kg·次),1次/d,口服熊去氧胆酸5 mg/(kg·次),2次/d,口服益生菌常乐康0.5 g,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1 mg/(kg·次),2次/d(前3 d)、1 mg/(kg·次),1次/d(后3 d)。治疗1周后复查肝功能、总胆汁酸。比较两组患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儿总胆红素为(74.33±8.62)μmol/L,对照组患儿总胆红素为(84.40±7.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直接胆红素为(43.17±5.82)μmol/L,对照组患儿直接胆红素为(50.50±7.1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碱性磷酸酶为(232.03±56.28)U/L,对照组患儿碱性磷酸酶为(266.73±57.0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胆汁酸为(74.60±9.16)μmol/L,对照组患儿总胆汁酸为(80.90±9.2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胆汁淤积性肝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巨细胞病毒 胆汁淤积性肝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