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辨析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杨杰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脾胃科
-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6期99-102,共4页
-
文摘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出自《伤寒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汤主之";方证定位于少阳病兼证,属经腑同病兼津伤阳损证,原文对太阴虚寒症状未作明示,但结合后世医家补充及临床验案,太阴虚寒为必有兼证。刘渡舟定位于胆火内郁兼太阴脾寒更贴近临床实际。方证应无表证,邪已传入少阳,水饮内停并非其兼证。因柴胡黄芩用量与小柴胡汤相同,故归于柴胡剂已达成共识,争论焦点在栝楼根、牡蛎及桂枝干姜的作用,详辨结构,乃小柴胡汤理中汤、栝楼牡蛎散合方之意。多数医者认同该方证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兼津伤阳损,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刘渡舟主张使用本方,论病机为胆热脾寒,抓主证须重视口苦便溏;断病在少阳,以口苦为准,便溏之证是判断太阴病主要依据,对临床使用影响很大,多按此原则使用,疗效确切,极大地扩大了此方的使用范围。
-
关键词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剂
张仲景
伤寒论
胆火内郁
太阴脾寒
刘渡舟
伤寒论十四讲
-
Keywords
ChaiHuGuiZhiGanJiang soup
Radix Bupleuri
ZHANG Zhongjing
ShangHanLun
Gallbladder fire internal depression
Lunar malaria
LIU Duzhou
ShangHanLun Fourteen speak
-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