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支胰管型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1例报告
1
作者 谢小玲 蒋珊 李文文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4-14,18,共2页
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tubulopapillary neoplasm,ITPN)是一种罕见的独特的胰腺导管内上皮肿瘤亚群,占所有胰腺肿瘤的比例约0.4%,占导管内肿瘤也仅3%[1-2],极低的发病率给临床诊疗带来了诸多困难。参照胰腺导管内乳头... 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tubulopapillary neoplasm,ITPN)是一种罕见的独特的胰腺导管内上皮肿瘤亚群,占所有胰腺肿瘤的比例约0.4%,占导管内肿瘤也仅3%[1-2],极低的发病率给临床诊疗带来了诸多困难。参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分型方法,根据病变起源胰管部位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和混合型[3],既往有文献报道,主胰管型约占95%,分支胰管型只占极少数[4]。现报道1例分支胰管型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肿瘤 分型 影像诊断
下载PDF
CT和MRI诊断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价值观察
2
作者 王海尧 冯昭 薛长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51-0154,共4页
对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PNB)实施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CT)、磁共振成像检查(MRI)方式诊断,探索观察不同诊断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治疗的50例IPNB患者,均实施CT、MRI方式检查,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视为... 对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PNB)实施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CT)、磁共振成像检查(MRI)方式诊断,探索观察不同诊断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治疗的50例IPNB患者,均实施CT、MRI方式检查,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视为“金标准”,对照分析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 MBI检查对IPNB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检查,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PNB实施CT、MRI检查,两者诊断价值均较高,影像学特点显著,但是MRI诊断价值略微优于CT检查,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应选择检查方式,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肝内 胆管内 乳头肿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T和MRI诊断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价值分析
3
作者 赵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03-0105,共3页
探讨并观察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PNB)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130例疑似IPNB患者,对所有患者行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表现。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 探讨并观察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PNB)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130例疑似IPNB患者,对所有患者行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表现。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对比分析CT与MRI对IPNB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IPNB阳性24例,阴性106例。CT诊断IPNB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 kappa系数值分别为58.33%、96.23%、89.23%、77.78%、91.07%和0.604;MRI诊断IPNB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 kappa系数值分别为75.00%、96.23%、92.31%、81.82%、94.44%和0.736。结论 CT和MRI对IPNB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影像学特征较为明显。但相较于CT检查,MRI对IPNB的诊断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肝内胆管内乳头肿瘤 诊断效能 特征
下载PDF
MRI对胆管内乳头状肿瘤侵袭性的评估价值
4
作者 张晓慧 穆晶 +2 位作者 袁颖 赵凡 张文静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56-561,共6页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评估胆管内乳头状肿瘤侵袭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医院3家三甲医院收治的100例胆管内乳头状肿...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评估胆管内乳头状肿瘤侵袭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医院3家三甲医院收治的100例胆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根治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侵袭组56例和非侵袭组44例,收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MRI检查结果等资料,采用ROC分析MRI诊断胆管内乳头状肿瘤侵袭性的价值。结果侵袭组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低于非侵袭组(P<0.05),对比噪声比(除平扫期)、病灶强化率、病灶最大径均高于非侵袭组(均P<0.05),存在肝门或腹腔淋巴结肿大患者比例高于非侵袭组(均P<0.05),黏液型患者比例低于非侵袭组(均P<0.05);取ADC值、门静脉期对比噪声比、门静脉期病灶强化率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ADC值、门静脉期对比噪声比、门静脉期病灶强化率诊断胆管内乳头状瘤侵袭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3、0.797、0.753,敏感度为87.8%、85.9%、83.5%,特异度为85.7%、83.2%、81.4%;而三者联合诊断胆管内乳头状瘤侵袭性的AUC为0.864,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86.8%。结论MRI在诊断胆管内乳头状肿瘤侵袭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胆管内乳头肿瘤 胆管肿瘤 侵袭性 评估价值
下载PDF
管状囊性肾细胞癌3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白洁 李双 +3 位作者 杨柳 王琦 倪璐 宋旭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管状囊性肾细胞癌(tubulo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T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TCRCC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随访和预后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TCRCC中,2例男性,1例... 目的探讨管状囊性肾细胞癌(tubulo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T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TCRCC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随访和预后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TCRCC中,2例男性,1例女性,平均发病年龄58.3岁。肿瘤均位于左肾,无明显临床症状。2例肿瘤分期为pT1,1例为pT3。CT或MRI均表现为多房囊性病变。镜下肿瘤完全由大小不等的小管或囊腔组成,囊壁菲薄,仅少量纤维间质分隔。肿瘤细胞呈单层排列,可扁平、立方状、柱状或鞋钉样,胞质丰富嗜酸性,细胞核大,核仁明显(WHO/ISUP核分级:3级),核分裂象少见。肿瘤细胞FH(3/3)均无表达缺失,PAX8(3/3)和P504s(3/3)强阳性,CD10(2/3)、CK7(2/3)、CK19(1/2)和EMA(1/3)部分阳性。2例患者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随访均未出现复发及转移。结论TCRCC罕见,大部分预后良好,其诊断标准严格,需与其他具有管状囊性结构的肾肿瘤鉴别,确诊需组织学结合免疫组化,必要时可行分子遗传学检测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管状囊性肾细胞癌 乳头肾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巨大胆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破裂致慢性胶冻样腹水1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聪颖 张汝玲 +2 位作者 乔良 陆伦根 周慧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7-151,共5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7岁。2021年7月始患者夜间平卧时干咳,劳动后气促加重,无痰、无胸痛胸闷气短、不能平卧等症状,未重视且未就诊。2021年8月23日例行体检时胸部CT提示:右胸腔积液136 mm×106 mm;腹部B超提示:腹水深度46 mm、腹腔9...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7岁。2021年7月始患者夜间平卧时干咳,劳动后气促加重,无痰、无胸痛胸闷气短、不能平卧等症状,未重视且未就诊。2021年8月23日例行体检时胸部CT提示:右胸腔积液136 mm×106 mm;腹部B超提示:腹水深度46 mm、腹腔97 mm×96 mm囊性包块。余体检项目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乳头 腹水 诊断 治疗学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7
作者 李倩茹 刘振华 金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3-96,109,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3种不同预后的组织学亚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旨在提高病理医师诊断水平,更好的为临床服务。方法收集本院2019—2023年16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梳理诊断重点。结果3种组织学亚型为...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3种不同预后的组织学亚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旨在提高病理医师诊断水平,更好的为临床服务。方法收集本院2019—2023年16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梳理诊断重点。结果3种组织学亚型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导管内嗜酸细胞乳头状肿瘤(IOPN)和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ITPN)。三者临床特征相似,但预后差异较大,伴浸润时IPMN预后较差,ITPN其次,IOPN最好,组织学形态是其主要鉴别要点,免疫表型对其鉴别起辅助作用。结论病理组织学形态是区分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组织学亚型的关键,免疫表型具有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肿瘤 导管内乳头黏液性肿瘤 导管内嗜酸细胞乳头肿瘤 导管内管状乳头肿瘤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伴浸润性癌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思敏 王露 +3 位作者 高丽丽 王耀辉 黄玉洁 章宜芬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9期1036-1040,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tubulopapillary neoplasm,ITPN)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收治的1例ITPN伴浸润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tubulopapillary neoplasm,ITPN)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收治的1例ITPN伴浸润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征。结果该例患者符合ITPN伴浸润性癌的诊断标准,ITPN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25~79岁),无明显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扩张的胰管内见境界清楚的呈息肉样或实性结节状生长的肿物,常无明显黏液。光镜下见肿瘤由密集排列的小管状腺体组成,大部分区域腺体背靠背,局灶呈管状乳头状生长,可见筛状结构和粉刺样坏死,腺上皮细胞呈立方形伴中-重度非典型性;在导管内肿瘤周围的间质中出现细条索状细胞或成角的腺体时提示存在浸润性癌。肿瘤细胞常表达CK7、CK19、MUC1、MUC6,不表达MUC2、MUC5AC、CgA、Syn、CD56。结论 ITPN是一种少见的胰腺肿瘤,其术前诊断非常困难,影像学上很难与其他囊实性肿瘤鉴别,确诊主要依据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治疗首选手术切除,即使伴有浸润性癌,其预后也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导管内管状乳头肿瘤 导管内乳头黏液性肿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透明细胞管状乳头状肾细胞癌:特征性的低级别上皮性肾肿瘤36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磊 张仁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6-726,共1页
新近描述了几个低级别肾细胞肿瘤,与公认的2004年WHO肾肿瘤分类描述过的肾肿瘤不同,这些肿瘤具有相似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分期低具有囊性、管状腺泡状和(或)
关键词 乳头肾细胞癌 肿瘤 低级别 透明细胞 管状 上皮性 特征性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1例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娟 杨芹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70-72,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tubulopapillary neoplasm ITP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PMN)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通过对1例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tubulopapillary neoplasm ITP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PMN)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通过对1例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及相关文献复习并与IPMN进行对比。结果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位于胰腺大导管内,肿物呈息肉状/结节状,无粘液分泌,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呈乳头状及腺管状生长,上皮细胞重度异型增生,局部癌变(导管腺癌),并有粉刺样坏死。免疫组化上皮标记CK7、CK19阳性,黏蛋白MUC2、MUC5AC均阴性,Ki-67约30%阳性。PAS特殊染色阴性。而IPMN特点肿瘤位于胰腺大导管内,呈息肉状/结节状生长,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呈乳头状生长,衬覆上皮为粘液柱状上皮,细胞内外黏液丰富,囊性变明显,无粉刺样坏死,免疫标记物MUC5AC、MUC2、MUC1表达为阳性。结论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有不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肿瘤 导管内乳头粘液性肿瘤 病理 临床
下载PDF
胃间质瘤并发肝内胆管细胞癌、胰腺导管内黏液性乳头状瘤的多原发肿瘤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秀美 徐伟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4期2013-2015,共3页
多原发肿瘤(multiple primary tumors,MPT)是指两个或多个原发肿瘤之间无相似组织病理学的病例。本文介绍1例因查体发现胃、肝脏及胰腺病变患者,通过完善能谱CT增强检查提示MPT,最后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肝内胆管细胞癌、胰腺导管内黏... 多原发肿瘤(multiple primary tumors,MPT)是指两个或多个原发肿瘤之间无相似组织病理学的病例。本文介绍1例因查体发现胃、肝脏及胰腺病变患者,通过完善能谱CT增强检查提示MPT,最后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肝内胆管细胞癌、胰腺导管内黏液性乳头状肿瘤,临床罕见。对于MPT,临床易误诊为转移瘤,希望本文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肝内胆管细胞癌 胰腺导管内黏液性乳头肿瘤 多原发肿瘤 能谱CT
下载PDF
胆管的管内管状肿瘤
12
作者 王建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04,共1页
胆管癌大体上可以分为3种类型:实体肿块型(40%-42%)、胆管周围浸润型(8%~20%)和胆管内生长型(8%-14%),虽然大多数胆管的肿瘤都以浸润性生长为主,也有一些胆管的肿瘤生长于胆管内,常表现为乳头状的外生性生长方式,最... 胆管癌大体上可以分为3种类型:实体肿块型(40%-42%)、胆管周围浸润型(8%~20%)和胆管内生长型(8%-14%),虽然大多数胆管的肿瘤都以浸润性生长为主,也有一些胆管的肿瘤生长于胆管内,常表现为乳头状的外生性生长方式,最新的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命名为胆管的管内乳头状肿瘤。然而,有少数胆管的管内肿瘤呈明显管状生长,而不是常见的乳头状,表现为胆管的管内管状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生长 胆管 管状 胆管内生长型 乳头肿瘤 消化系统肿瘤 浸润性生长 WHO分类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
13
作者 马义 黎琪 +2 位作者 伏旭 仇毓东 唐敏 《腹部外科》 2021年第5期356-359,363,F0002,共6页
目的总结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tubulopapillary neoplasm,ITPN)病人的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旨在增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对其综合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21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 目的总结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tubulopapillary neoplasm,ITPN)病人的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旨在增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对其综合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21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5例经病理证实的ITPN病人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结果5例病人中1例病灶弥漫分布于整个胰腺,其余4例均为局灶性病变,肿瘤以实性成分为主,边界清晰,累及主胰管,增强后轻度不均匀强化,镜下肿瘤以密集的管状腺体为主,甚至仅有小管结构,少许病例乳头可见,很少有明显的黏液分泌。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黏蛋白MUC2和MUC5AC大部分为阴性表达。结论ITPN是一种罕见的胰腺肿瘤,需联合影像学、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导管内管状乳头肿瘤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病理
下载PDF
CT和MRI诊断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价值观察
14
作者 周鑫 王珍 付雨菲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4期112-114,共3页
目的 探讨并观察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PNB)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65例疑似IPNB患者,对所有患者行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表现。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 目的 探讨并观察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肝内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PNB)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65例疑似IPNB患者,对所有患者行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表现。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对比分析CT与MRI对IPN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IPNB阳性12例,阴性53例。CT诊断IPNB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系数值分别为58.33%、96.23%、89.23%、77.78%、91.07%和0.604;MRI诊断IPNB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系数值分别为75.00%、96.23%、92.31%、81.82%、94.44%和0.736。结论 CT和MRI对IPNB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影像学特征较为明显。但相较于CT检查,MRI对IPNB的诊断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肝内胆管内乳头肿瘤 诊断效能 特征
下载PDF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治疗策略
15
作者 赵慧 莫佳妮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4期89-90,共2页
目的通过系统分析胆管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影响此肿瘤的临床预后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IPNB患者60例,对患者进行随访,依据原始记录和随访反馈情况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学各项因素进... 目的通过系统分析胆管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影响此肿瘤的临床预后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IPNB患者60例,对患者进行随访,依据原始记录和随访反馈情况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学各项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PNB患者大多为中老年,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部位累及肝内或肝外胆管,复发率较高。结论IPNB是一种胆管癌前病变,恶变风险高,临床预后系多因素多变量结果,与患者年龄、病程、肿瘤大小及肿瘤病理组织学亚型及细胞分化程度,是否伴浸润性癌等多种因素有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导管内乳头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治疗策略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33例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Basturk O Adsay V +2 位作者 Askan G 解建军 张仁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62-762,共1页
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属于胰腺导管内肿瘤家族成员。因此,有关其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临床生物学行为以及与其它胰腺肿瘤异同点的文献报道较少。本组33例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是迄今为止报道例数最多。免疫组化标记包括细胞... 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属于胰腺导管内肿瘤家族成员。因此,有关其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临床生物学行为以及与其它胰腺肿瘤异同点的文献报道较少。本组33例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是迄今为止报道例数最多。免疫组化标记包括细胞角蛋白、糖蛋白、胰腺酶、肠道和神经内分泌分化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肿瘤 乳头肿瘤 免疫组化分析 临床病理 管状 临床生物学行为 神经内分泌分化 免疫组化标记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的影像表现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7
作者 柴丽 王婷 +2 位作者 王晴柔 朱乃懿 柴维敏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8-481,共4页
目的分析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ITPN)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ITPN的认识和影像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ITPN病人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ITPN中4例为胰管内实性病灶,CT平扫上呈... 目的分析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ITPN)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ITPN的认识和影像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ITPN病人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ITPN中4例为胰管内实性病灶,CT平扫上呈等或稍低密度,未发现钙化灶。MR T1WI上呈稍低及等信号,T2WI上呈稍高及等低信号,DWI呈高信号,ADC信号较周围胰腺实质减低,病灶长轴与主胰管长轴相一致;1例在CT/MRI表现为弥漫囊性病灶,伴不规则增厚的囊壁及分隔,无钙化灶。增强后在CT/MRI上实性病灶及囊性病灶实性成分均呈轻度渐进性延迟强化,各期强化程度均低于周围胰腺实质。CT/MRI可见"双色导管征",MRCP可见"酒瓶软木塞征"。结论 ITPN罕见,胰腺导管内生长方式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伴浸润性癌一例报道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正华 包善华 +1 位作者 仇毓东 李刚 《腹部外科》 2020年第5期404-405,共2页
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胰管内病变,在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上较难同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相鉴别。该文通过分析1例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导管内管状乳头肿瘤 导管内乳头黏液瘤
下载PDF
皮脂腺痣并发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及管状乳头状顶泌汗腺腺瘤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杨励 王雷 高天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17-718,共2页
报告1例皮脂腺痣并发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及管状乳头状顶泌汗腺腺瘤。患者女,26岁。因右侧头皮黄色无毛斑块26年就诊。体格检查示右侧头皮黄色无毛斑块,边界清楚,表面粗糙,局部糜烂渗液。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疣状增生,皮脂腺和顶泌汗腺增生... 报告1例皮脂腺痣并发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及管状乳头状顶泌汗腺腺瘤。患者女,26岁。因右侧头皮黄色无毛斑块26年就诊。体格检查示右侧头皮黄色无毛斑块,边界清楚,表面粗糙,局部糜烂渗液。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疣状增生,皮脂腺和顶泌汗腺增生。一部分顶泌汗腺与表皮相连,形成乳头状突起,其间质中有较多浆细胞浸润;另一部分顶泌汗腺位于真皮深部,不与表皮相连,形成较多管腔样结构,管腔内见顶泌汗腺呈乳头状突入管腔。结合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本病为1例罕见的皮脂腺痣并发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及管状乳头状顶泌汗腺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腺 汗管囊腺瘤 乳头 顶泌汗腺管状腺瘤 管状乳头顶泌汗腺腺瘤
下载PDF
透明细胞(管状)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20
作者 肖晓岚 褚红娟 +4 位作者 吴文川 袁利 陈集敏 赵青 万珍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3-685,共3页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管状)乳头状肾细胞癌(clear cell tubulo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CCTP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CCTPR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管状)乳头状肾细胞癌(clear cell tubulo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CCTP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CCTPR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腰痛。CT增强扫描见不均匀强化肿块,呈"快进快出"表现。镜下见管状腺泡状、乳头状、实性巢状等结构,细胞核形态温和,在管腔或乳头表面单层整齐排列。免疫表型:CK7、CK34βE12均呈阳性;CD10、AMACR、CD117、TTF1均呈阴性。结论 CCTPRCC是一种新分类的肾肿瘤,生物学行为呈惰性。正确认识该肿瘤,对防止误诊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等其他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透明细胞乳头肾细胞癌 透明细胞管状乳头肾细胞癌 CK7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