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0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外胆管外伤个体化救治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尚培中 李晓武 +4 位作者 苗建军 吕瑞昌 王金 杜鹃 刘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9期729-731,共3页
探讨肝外胆管外伤个体化救治程序、手术方法及安全性。回顾性分析18例肝外胆管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接诊时15例伤员有不同程度的休克表现,术前体温<35℃、血红蛋白<8.0 g/L 14例,术中代谢性酸中毒12例。术中探查肝外胆管伤情:肝总... 探讨肝外胆管外伤个体化救治程序、手术方法及安全性。回顾性分析18例肝外胆管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接诊时15例伤员有不同程度的休克表现,术前体温<35℃、血红蛋白<8.0 g/L 14例,术中代谢性酸中毒12例。术中探查肝外胆管伤情:肝总管破裂8例,胆总管破裂7例,胆总管拔脱伤2例,儿童先天性肝外胆管囊肿破裂1例。合并其他器官伤15例。施行一次性手术12例,损伤控制性手术6例,因合并脑挫裂伤术后第2天死亡1例,出现胆漏、胰漏、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共6例,均通过充分引流、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抗感染等治疗后治愈。术后远期发生胆管狭窄再手术行瘢痕切除、胆肠吻合术1例;先天性肝外胆管囊肿破裂修补术后9年再次来院行囊肿切除、胆肠吻合术1例;右肾萎缩1例,仍在随访中。对肝外胆管外伤的处理应坚持个体化原则,分类选择一次性手术或损伤控制性手术,但在临床实践中,医院医疗条件及施术者技术水平对术式的选择和治疗效果也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胆管外 损伤控制性手术
下载PDF
肝外胆管外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尚培中 刘冰 +3 位作者 李晓武 苗建军 吕瑞昌 王金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6期43-45,50,共4页
肝外胆管外伤较少见,常合并其他脏器伤,术前很难诊断,多需在剖腹探查术中才能确诊。治疗方法须根据具体伤情谨慎选择①一次性手术主要选择受伤至手术时间不超过24 h、生理机能破坏程度较轻、未合并其他脏器伤或虽合并其他脏器伤但程度... 肝外胆管外伤较少见,常合并其他脏器伤,术前很难诊断,多需在剖腹探查术中才能确诊。治疗方法须根据具体伤情谨慎选择①一次性手术主要选择受伤至手术时间不超过24 h、生理机能破坏程度较轻、未合并其他脏器伤或虽合并其他脏器伤但程度较轻者;②损伤控制性手术主要运用于受伤至手术时间长、合并肝脏、胰、十二指肠等重要脏器伤,出现休克、低体温、严重酸中毒及凝血功能紊乱的伤员;③单纯肝外胆管外伤延迟诊断的治疗早期主要表现为胆汁外溢,易形成胆汁瘤,可采用胆管支架、鼻胆管引流、超声或CT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等措施;④肝外胆管外伤的远期手术发生胆管狭窄、胆系感染等,需再次手术切除狭窄段,施行胆肠吻合术。肝外胆管外伤早期死亡常与其他脏器的外伤程度密切关联,晚期死亡则主要取决于胆系感染是否有效控制以及胆汁性肝硬变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胆管外 诊断 治疗 损伤控制性手术
下载PDF
肝外胆管外伤的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附15例报道) 被引量:8
3
作者 江宗兴 戴睿武 +2 位作者 田伏洲 杨锁军 刘彦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508-510,共3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O)治疗肝外胆管外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2002年6月至2007年9月期间采用DCO原则治疗15例严重外伤致肝外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肝外胆管损伤患者均按DCO原则治疗,经复苏病情稳定后再接受相应...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O)治疗肝外胆管外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2002年6月至2007年9月期间采用DCO原则治疗15例严重外伤致肝外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肝外胆管损伤患者均按DCO原则治疗,经复苏病情稳定后再接受相应术式的再次确定性手术。本组患者无一例死亡,再次手术后发生胆瘘2例(13.3%),结肠小肠瘘1例(6.7%),切口感染、裂开2例(13.3%),急性肝功能衰竭1例(6.7%)。通过引流、对症、支持治疗后均治愈,治愈率达100%。中位随访期28个月,无一例术后出现胆管狭窄及相关并发症。结论合并肝外胆管损伤的严重外伤患者,应积极按照DCO原则,选用合适的手术方式处理,以达到提高存活率和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胆管损伤 损伤控制性手术
下载PDF
胆管外肿瘤导致胆道梗阻的机理探讨
4
作者 杨国山 石君玺 +2 位作者 邢古生 李艳红 杨俊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728-730,共3页
目的:根据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过程中胆道内活检诊断恶性胆道梗阻的敏感度高低,评价胆管外肿瘤导致胆道梗阻的机理以及此项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102例因恶性阻塞性黄疸行PTC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介入手术... 目的:根据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过程中胆道内活检诊断恶性胆道梗阻的敏感度高低,评价胆管外肿瘤导致胆道梗阻的机理以及此项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102例因恶性阻塞性黄疸行PTC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介入手术过程中行胆道内活检,包括胆道内钳夹活检和毛刷细胞学检查,阳性结果被认为真实反映了梗阻的特性,而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肿瘤发生。27例确诊为胆道外恶性肿瘤导致胆道阻塞。通过分析胆管外恶性肿瘤导致胆道梗阻的活检敏感度差异,讨论导致胆道梗阻的病理基础以及评价胆道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采用Chi-Square检验,观察活检阳性率差异,α=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本组27例胆管外恶性肿瘤导致胆道梗阻的患者,胆道内活检敏感度为88.9%,胆道内钳夹活检和刷检的敏感度分别为77.8%和74.1%,钳夹活检的阳性率高于刷检,但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胆道内活检诊断胆管外恶性肿瘤导致阻黄的敏感度与文献中诊断胆管癌的敏感度相似。结论:胆管外恶性肿瘤组织直接浸润胆管壁是导致胆道梗阻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瘤 阻塞性黄疸 黄疸 胆道内活检 病理学 胆管外肿瘤
下载PDF
选择性胆管外引流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前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应治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20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胆管引流在施行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前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资料完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选择性胆管外引流与未做引流患者的肝功能情况以及行胆管癌根治术后的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未行术前引流的患... 目的探讨选择性胆管引流在施行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前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资料完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选择性胆管外引流与未做引流患者的肝功能情况以及行胆管癌根治术后的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未行术前引流的患者比较,施行选择性胆管外引流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减少根治术后的并发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胆管外引流能明显降低患者在胆管癌根治术前总胆红素等生化指标,明显改善肝功能,有利于胆管癌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胆管外引流 胆管 肝功能
下载PDF
MRI纹理分析在预测肝外胆管癌的胆管外侵犯中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利敏 舒健 +3 位作者 黄新荞 杨春梅 郭庆喜 苏松 《四川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MRI纹理分析在预测肝外胆管癌(ECC)的胆管外侵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肝外胆管癌患者的MRI图像,以组织学诊断的胆管癌T分期级别来判定胆管外侵犯情况。使用MaZda软件从MRI图像中提取最佳纹理特征,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特征... 目的探讨MRI纹理分析在预测肝外胆管癌(ECC)的胆管外侵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肝外胆管癌患者的MRI图像,以组织学诊断的胆管癌T分期级别来判定胆管外侵犯情况。使用MaZda软件从MRI图像中提取最佳纹理特征,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特征进一步筛选,并纳入二元Logistics回归建立预测模型,通过预测概率建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共筛选出10个有意义的纹理特征,P值均<0.05。预测模型χ^(2)=34.8,P<0.001。ROC AUC=0.901,P<0.001。其预测肿瘤T分期≥3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6.0%、86.4%、86.2%。结论基于MRI的纹理分析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测肝外胆管癌的胆管外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纹理分析 T分期
下载PDF
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肝外胆管外伤效果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迪力木拉提.麦麦提依明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6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O)治疗肝外胆管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15例外伤致肝外胆管损伤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15例患者通过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在情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O)治疗肝外胆管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15例外伤致肝外胆管损伤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15例患者通过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在情况稳定后再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手术治疗,过程中无死亡患者,2次手术治疗有1例出现结肠瘘,1例切口裂开,2例发生胆瘘,1例患者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经积极对症治疗及处理,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治愈率100%,术后随访15个月,无1例出现并发症,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对于外伤性肝外胆管损伤的患者,临床采用损伤控制性阶段化手术治疗,患者恢复情况良好,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长期随访并发症少,确保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 胆管损伤
下载PDF
腹部CT、MR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8
作者 孙淑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98-0101,共4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腹部CT、MR和核磁胰胆管成像(MRCP)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对116例患者进行腹部CT、MR和MRCP检查,比较这三种检查方式对肝内胆管结石直径和结石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结石诊断的阳性率,MRCP联合腹...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腹部CT、MR和核磁胰胆管成像(MRCP)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对116例患者进行腹部CT、MR和MRCP检查,比较这三种检查方式对肝内胆管结石直径和结石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结石诊断的阳性率,MRCP联合腹部CT为94.83%,明显高于单独使用MRCP检查的81.03%,以及单独使用腹部CT的60.34%。另外,不论是诊断大于1cm,0.5-1.0cm,还是小于0.5cm的结石,MRCP联合腹部CT的诊断准确率均优于单独的MRCP检查和腹部CT检查。结论 MRCP联合腹部CT能够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的阳性诊断率和结石直径的准确诊断率,对于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CT MR 核磁胰胆管成像 胆管结石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肝外胆管恶性狭窄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2
9
作者 孟春艳 王菁 王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4-849,共6页
引起肝外胆管狭窄的病因很多,其中良性狭窄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及内镜干预获得较好的疗效。恶性狭窄如能早期诊断,并及时行手术治疗有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然而,肝外胆管恶性狭窄的鉴别诊断迄今为止仍然较为困难。本文就血清学、影像学、... 引起肝外胆管狭窄的病因很多,其中良性狭窄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及内镜干预获得较好的疗效。恶性狭窄如能早期诊断,并及时行手术治疗有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然而,肝外胆管恶性狭窄的鉴别诊断迄今为止仍然较为困难。本文就血清学、影像学、内镜相关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在肝外胆管恶性狭窄鉴别诊断中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制订临床诊疗方案提供策略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人工智能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在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10
作者 徐白莹 张文忠 +2 位作者 邱伟 凌杰 徐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88-91,98,共5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在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其中88例行一期缝合(一期缝合组),60例做常规T管引流(常规组)...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在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其中88例行一期缝合(一期缝合组),60例做常规T管引流(常规组)。比较2组的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一期缝合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首次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呈先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术后1、2 d的血清CRP、TNF-α、IL-1β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1%,低于常规组的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内的胆总管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在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腹腔镜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一期缝合 T管引流术
下载PDF
LC+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
11
作者 任伟 赵鑫 张晓燕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酒泉市人民...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酒泉市人民医院肝胆科收治的86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施以开腹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观察组施以LC联合ERCP。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术后情况、手术成功率和残石率、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和住院时间较短,禁食、排气、腹腔引流时间较少,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7.67%)较对照组(81.40%)高,残石率(2.33%)较对照组(18.6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7,P<0.05);术后24 h,观察组ALT、AST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LC+ERCP施以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能提高手术效果,改善围术期情况,促康复,极大提升手术成功率,增强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管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进展
12
作者 陈瑞鹏 王宽宇 《中医学》 2024年第9期2342-2346,共5页
肝外胆管结石作为临床常见胆道疾病,其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为本研究提供了基础背景。当前,西医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辅以围手术期管理,但单一疗法存在局限。中医以其独特理论体系,对肝外胆管结石有深入认识,并发展出多种治疗... 肝外胆管结石作为临床常见胆道疾病,其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为本研究提供了基础背景。当前,西医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辅以围手术期管理,但单一疗法存在局限。中医以其独特理论体系,对肝外胆管结石有深入认识,并发展出多种治疗方法,临床案例显示其独特疗效。本文综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最新进展,强调其结合双方优势,促进患者恢复的优势。然而,治疗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与瓶颈,需进一步优化策略以提高疗效。最后,总结当前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提出展望。Extrahepatic cholelithiasis is a common clinical biliary tract disease. Its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tic methods provide the basic background for this study. At present, Western medical treatment is mainly surgical, supplemented by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but there are limitations of monotherapy. With its unique theoretical system, Chinese medicine ha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and has developed a variety of treatment methods, and clinical cases show its unique curative effe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latest progress of the treatment of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by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emphasiz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sides and promoting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challenges and bottlenecks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and further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are needed to improve the efficacy. Finally, the current progress is summarized,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are prosp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 胆管结石 治疗
下载PDF
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ADC值评估肝外胆管癌淋巴血管侵犯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彭彬 马培旗 +1 位作者 袁玉山 张宗夕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4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探索基于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肝外胆管癌淋巴血管侵犯(LVI)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肝外胆管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术前均行常规DWI及小视野DWI(r-FOV DWI),两名高年资放射影像诊... 目的探索基于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肝外胆管癌淋巴血管侵犯(LVI)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肝外胆管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术前均行常规DWI及小视野DWI(r-FOV DWI),两名高年资放射影像诊断医师对常规DWI和小视野DWI图像质量进行5级李克特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图像病灶区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和ADC值。根据病理资料分为LVI阳性组和LVI阴性组,分别比较两组间常规和小视野ADC值的差异,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常规ADC值和小视野ADC值对LVI的诊断效能。结果小视野DWI图像质量在主观评分、SNR、CNR比较中均好于常规组,且小视野ADC值小于常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I阳性组中常规组ADC值和小视野ADC值均小于LVI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ADC值(<1.217×10^(-3)mm^(2)/s)诊断LVI阳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6[95%CI(0.609,0.882),P<0.05],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5.0%、73.5%;小视野组ADC值(<1.092×10^(-3)mm^(2)/s)诊断LVI阳性的AUC为0.932[95%CI(0.866,0.999),P<0.05],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0%、85.3%。两组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视野DWI成像ADC值较常规ADC值对于预测肝外胆管癌LVI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扩散系数 胆管 淋巴血管侵犯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以互动达标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在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行X线下ERCP+LC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庆荣 景晓芳 张亚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以互动达标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在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行X线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20例胆囊结石合... 目的探讨以互动达标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在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行X线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行X线下ERCP+LC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以互动达标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远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互动达标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可提高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行X线下ERCP+LC术后患者的健康行为,减轻疾病进展恐惧感,也能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预防结石复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达标理论 延续性护理 家庭参与式护理 胆囊结石 胆管结石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下载PDF
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5
作者 宋金珂 田盛霞 +1 位作者 胡家艳 李卿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0期36-40,共5页
目的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双镜联合(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03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61例,行双镜联合下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42例,实施... 目的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双镜联合(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03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61例,行双镜联合下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42例,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石清除率]、血清应激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结石清除率均为10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96.3±7.5)min和住院时间(7.5±2.1)d短于对照组的(119.2±10.2)min、(9.4±1.2)d,出血量(25.8±5.4)ml少于对照组的(46.3±6.9)ml,术后VAS评分(2.9±0.8)分低于对照组的(3.4±0.7)分(P<0.05)。术前,两组血清中TNF-α、IL-6、CRP、Cor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中TNF-α、IL-6、CRP、Cor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的ALT、AST、GG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ALT(43.9±4.3)U/L、AST(40.4±4.1)U/L、GGT(154.2±12.9)U/L均低于对照组的(56.9±6.4)、(49.2±5.1)、(193.3±26.5)U/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92%,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治疗中采用双镜联合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能够改善围术期各项指标,并使得术后应激反应得到减轻,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并发症风险也大大降低,因此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十二指肠镜 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胆管结石 安全性 疗效
下载PDF
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高晗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1期1365-1367,共3页
目的:分析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5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70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扫描诊断,以手术... 目的:分析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5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70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扫描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统计两种诊断方式对直径<8 mm结石的检出率,记录检查所耗用的时间。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70例疑似患者中阳性和阴性分别为67例和3例,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53例(75.71%)和65例(92.86%),在诊断效能方面,两种诊断方式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的敏感度、准确率均较腹部CT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3、8.776,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直径<8 mm结石检出率较腹部CT高,但是所用的检查时间稍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46;t=2.613,P<0.05)。结论:临床上对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实施诊断时,应用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均可,但是相比较而言,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CT 磁共振 胆管成像 胆管结石 手术病理
下载PDF
多镜联合胆管塑料支架置入胆管Ⅰ期缝合在肝外胆管结石中的应用
17
作者 蔡剑锋 李国伟 夏群峰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7期989-99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胃镜联合下胆管塑料支架置入胆管Ⅰ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6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胆管引流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多镜联合下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胃镜联合下胆管塑料支架置入胆管Ⅰ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6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胆管引流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多镜联合下胆管塑料支架置入胆管Ⅰ期缝合;对照组应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治疗周期、住院费用。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剖腹。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33%,对照组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镜联合胆管塑料支架置入胆管Ⅰ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费用,手术安全性高,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镜联合 胆管塑料支架 胆管结石 Ⅰ期缝合
下载PDF
对比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18
作者 郑超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2期297-299,306,共4页
目的:以腹部CT作为基本,分析对比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优势所在。方法:回顾研究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因“肝外胆管结石”就诊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开展腹部CT检查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开展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的4... 目的:以腹部CT作为基本,分析对比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优势所在。方法:回顾研究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因“肝外胆管结石”就诊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开展腹部CT检查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开展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的4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的诊断准确性、误诊漏诊率、有效放射剂量。结果:研究组的诊断准确性(90%)高于对照组(70%),误诊漏诊率(10%)低于对照组(30%),提示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χ^(2)=5.000,P=0.025<0.05)。研究组的有效放射剂量为0mSv,小于对照组的(2.36±0.51)mSv,提示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t=29.267,P=0.000<0.05)。结论:核磁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管结石有比腹部CT更高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价值,其安全性更高,更加令患者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CT 核磁胰胆管成像 胆管结石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目标责任制护理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中的应用
19
作者 徐寒婷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5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目标责任制护理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2月于鹰潭市余江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目标组,... 目的探讨目标责任制护理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2月于鹰潭市余江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目标组,各30例。常规组接受基础的日常护理干预,目标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接受目标责任制护理干预,2组患者均持续干预至出院。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术后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改良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评价量表(Mishel uncertaintyin illness scale-adult,MUIS-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护理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干预后,目标组MUIS-A评分和NR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常规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组护理满意度为90.00%,高于常规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责任制围术期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术后疼痛评分,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减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目标责任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腹部CT、B超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效能比较
20
作者 李益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7期149-151,159,共4页
目的:比较腹部CT、B超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行腹部CT、B超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结果为金标... 目的:比较腹部CT、B超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行腹部CT、B超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统计3种检查方法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结果,并比较其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效能、直径≤8 cm结石检出率和检查时间。结果:100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阳性91例,阴性9例;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阳性88例,阴性12例;腹部B超检查结果显示,阳性83例,阴性17例;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结果显示,阳性90例,阴性10例;腹部CT、B超检查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腹部B超,准确度高于腹部CT、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对直径≤8 cm结石的检出率均高于腹部CT、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时间均长于腹部CT、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效能高于CT、B超,但检查时间相对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腹部CT 腹部B超 检查 诊断 效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