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道^(125)I粒子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Bismuth Corlette Ⅲ型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宋飞 向盈盈 +4 位作者 车佳音 李红阳 徐文勇 魏凌潇 黄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85-89,共5页
目的对比胆道^(125)I粒子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Bismuth CorletteⅢ型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云南省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进行治疗的所有由Bismuth CorletteⅢ型胆管癌引起的恶性胆道梗阻... 目的对比胆道^(125)I粒子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Bismuth CorletteⅢ型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云南省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进行治疗的所有由Bismuth CorletteⅢ型胆管癌引起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共51例,其中^(125)I粒子支架植入组(观察组)25例,金属裸支架植入组(对照组)26例,比较2组术前术后肝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支架通畅时间及生存期。结果^(125)I粒子支架植入组(观察组)与金属裸支架植入组(对照组)患者术后1月肝功能及黄疸程度均明显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未增加;观察组的平均支架通畅时间为(369.20±231.64)d,中位支架通畅时间为310.05 d,对照组的平均支架通畅时间为(194.57±118.09)d,中位支架通畅时间为142.52 d,观察组患者支架通畅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期为(334.24±193.38)d,中位生存期为385.21 d,对照组平均生存期为(251.23±182.51)d,中位生存期为274.43 d,观察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道^(125)I粒子支架较金属裸支架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基础上可显著降低支架再狭窄率,延长支架的通畅时间,提高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125)Ⅰ粒子支架 金属裸支架 恶性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茵陈汤联合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治疗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梁丽君 赵富利 康艳丽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7期1914-1917,共4页
目的探讨茵陈汤联合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治疗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患者采取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观察组患者在对... 目的探讨茵陈汤联合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治疗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患者采取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茵陈汤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黄染、皮肤瘙痒、胁肋痛、纳差、乏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黄染、皮肤瘙痒、胁肋痛、纳差、乏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陈汤联合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能够改善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纳差、乏力等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梗阻性黄疸 茵陈汤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
下载PDF
茵陈利胆汤联合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治疗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夏振威 张晶 +1 位作者 郭涛 孙保木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702-706,共5页
目的:观察茵陈利胆汤联合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治疗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72例,根据患者年龄、病程及胆红... 目的:观察茵陈利胆汤联合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治疗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72例,根据患者年龄、病程及胆红素水平配对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两组患者充分行PTCD术解除梗阻,同时根据病情予保肝、抗感染、补充电解质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茵陈利胆汤中药煎剂,治疗14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肝功能指标、体能状态卡氏评分(KPS)。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黄染、纳差、乏力临床症状积分及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KPS均较治疗前好转,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利胆汤联合PTCD不仅能促进患者胆汁排泄,恢复肝功能,而且有改善患者纳差、乏力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利胆汤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 胆管癌 梗阻性黄疸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肝外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悦 张超 罗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65-171,共7页
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CC)是起源于肝外胆管包括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胆管的恶性肿瘤,确诊时胆道受侵犯压迫常合并出现梗阻性黄疸,患者多处于中晚期而丧失根治性切除机会.随着介入技术及医学材料的发展,经皮肝穿... 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CC)是起源于肝外胆管包括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胆管的恶性肿瘤,确诊时胆道受侵犯压迫常合并出现梗阻性黄疸,患者多处于中晚期而丧失根治性切除机会.随着介入技术及医学材料的发展,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或胆道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stent,PTBS)已成为解除胆道梗阻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目前发现胆道支架联合局部治疗可显著延长胆道通畅时间.本文综述关于PTCD/PTBS治疗肝外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进展,评价其临床疗效,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癌 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 并发症 联合局部治疗
下载PDF
PTCD联合茵陈利胆汤治疗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林燕娜 马晓丹 刘珠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2期150-154,共5页
目的对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ercute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联合茵陈利胆汤应用于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6月—202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胆管癌合并... 目的对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ercute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联合茵陈利胆汤应用于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6月—202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共计入组8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40例采用PTCD进行治疗,治疗组中40例患者采用PTCD联合茵陈利胆汤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相关评价指标、不良反应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黄疸指数、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消失时间、黄疸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PTCD联合中药茵陈利胆汤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胆管癌 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 茵陈利胆汤 肝功能 转氨酶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胆道引流疗效分析
6
作者 王玉霞 朱彩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7期10-10,共1页
探讨术前胆道引流(PBD)治疗肝门部胆管癌伴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204例的临床资料。男99例,女105例,平均年龄(63±13)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 探讨术前胆道引流(PBD)治疗肝门部胆管癌伴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204例的临床资料。男99例,女105例,平均年龄(63±13)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德医风的规定。随机分为PBD组(142例)和对照组(62例)。根据引流方法的不同,PBD组分为PTCD组(60例)和ERCP组(82例)。观察各组的一般情况及围手术期情况。两组住院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PBD组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为12.7%(18/142),围手术期死亡率为5.6%(8/1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4%(17/62)和14.5%(9/62)(χ2=6.600,4.457;P<0.05),PBD组术后胆道感染发生率为31.7%(45/1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7%(11/62)(χ2=4.216,P<0.05)。PBD组术后住院时间(14±6)d,明显长于对照组(12±5)d(t=2.367,P<0.05),PTCD组术后出血和胆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3%(2/60)和21.7%(13/6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RCP组(13.4%(11/82)和39.0%(32/82)(χ2=4.234,4.822;P<0.05)。结论:PBD可降低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提高手术安全性。PTCD术后胆道感染和出血的危险性低于ER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梗阻性黄疸 术前胆道引流 疗效
下载PDF
肝癌合并胆管癌栓致梗阻性黄疸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曾勇 严律南 《腹部外科》 2003年第1期8-9,共2页
关键词 肝癌 胆管癌 梗阻性黄疸 原发性 胆道探查取栓术 胆肠内引流术
下载PDF
替吉奥胶囊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治疗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朱朝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11期181-182,共2页
目的分析替吉奥胶囊+胆道支架植入在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2年7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划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各41例.参照组患者行胆道支架... 目的分析替吉奥胶囊+胆道支架植入在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2年7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划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各41例.参照组患者行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替吉奥胶囊,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2年后的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2年后的生存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即相应数据比较,组间存在满足统计学意义要求的差异(P〈0.05).结论对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道支架植入+替吉奥胶囊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吉奥胶囊 胆道支架植入术 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
原文传递
肝门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术前胆道引流争议现状
9
作者 王成林 俞潍秋 +1 位作者 李加起 杜福田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77-880,共4页
肝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是恶性程度较高的胆道疾病,手术切除是重要治疗手段。大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直到肿瘤进展导致胆道梗阻,出现黄疸,患者才会选择就诊。梗阻性黄疸可能引起胆管炎、营养不良、凝血功能障碍... 肝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是恶性程度较高的胆道疾病,手术切除是重要治疗手段。大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直到肿瘤进展导致胆道梗阻,出现黄疸,患者才会选择就诊。梗阻性黄疸可能引起胆管炎、营养不良、凝血功能障碍、术后恢复延迟等,术前胆道引流(preoperative biliary drainage,PBD)常用来减轻梗阻性黄疸带来的负面影响。但PBD的侵入性操作有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此PBD在HCCA合并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仍有争议,本文就其争议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肝门胆管癌 术前胆道引流 胆道疾病 凝血功能障碍 胆道梗阻 肿瘤进展 胆管
原文传递
胆道内照射支架应用于肝门部胆管癌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贡桔 夏宁 +3 位作者 陈志瑾 郑云峰 孙锦跃 王忠敏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21-524,共4页
目的评估携带^(125)I粒子的胆道内照射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癌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3例因肝门部胆管癌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经肝分别穿刺左右侧胆道分支,于肝门部狭窄处植入^(125)I粒子胆道内照射支架,... 目的评估携带^(125)I粒子的胆道内照射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癌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3例因肝门部胆管癌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经肝分别穿刺左右侧胆道分支,于肝门部狭窄处植入^(125)I粒子胆道内照射支架,术后留置引流管3~5天,经造影确认支架通畅后予以拔管,封闭穿刺道。记录患者术前与术后的肝功能变化,并观察术后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BismuthⅠ型5例,植入支架5个;Ⅱ型18例,植入支架36个;Ⅲ型4例,植入支架8个;Ⅳ型16例,植入支架25个,患者术前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分别为(145.54±65.35)μmol/L和(124.73±35.04)μmol/L,术后分别为(65.91±29.43)μmol/L和(35.50±15.12)μmol/L;与术前相比,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γ-谷氨酸转肽酶均显著降低(P均<0.05),乳酸脱氢酶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50)。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3.0~22.5个月),未出现相关胆道穿孔、胰腺炎、严重胆道感染以及胆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125)I粒子胆道内照射支架不仅可引流胆汁,减轻黄疸症状,还可近距离内照射胆道肿瘤,起到治疗作用,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效治疗肝门部胆管癌致恶性梗阻性黄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黄疸 梗阻性 胆道腔内放射治疗 碘-125粒子
下载PDF
顺行性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引流肝门部胆管癌梗阻性黄疸的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智德 简志祥 +5 位作者 周雨 李德智 陈盛 余敏 林叶 侯宝华 《循证医学》 CSCD 2016年第5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顺行性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在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姑息胆道引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5-2015年住院治疗的113例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种胆道引流方式的退黄效果、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顺行性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在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姑息胆道引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5-2015年住院治疗的113例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种胆道引流方式的退黄效果、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费用及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顺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比较,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均优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P<0.05),术后并发症顺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的胆道感染、胰腺炎发生率低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P<0.05)。结论顺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比较,具有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姑息胆道引流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梗阻性黄疸 胆道引流
下载PDF
肝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的处理策略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邢颖 刘洋 张洪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6期642-644,F0002,共4页
肝门胆管癌是发生于高位胆道及肝内胆道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无明显症状,常以晚期梗阻性黄疸为首发症状,因此预后往往很差,5年生存率不及10%。而由于其对放化疗等治疗的不敏感性,目前根治性手术仍为肝门胆管癌唯一的治愈方式。但由于手... 肝门胆管癌是发生于高位胆道及肝内胆道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无明显症状,常以晚期梗阻性黄疸为首发症状,因此预后往往很差,5年生存率不及10%。而由于其对放化疗等治疗的不敏感性,目前根治性手术仍为肝门胆管癌唯一的治愈方式。但由于手术操作复杂,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特别是术前合并黄疸的患者,其术后发生肝衰竭等的风险显著升高[1],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无论接受何种治疗,对黄疸的处理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胆管癌 梗阻性黄疸 引流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致梗阻性黄疸(附8例报告)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民浩 杨定华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较为常见,但合并胆管癌栓致阻塞性黄疸较为少见,1988年至1995年5月,我们收治了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例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中,男7例,女1例,年龄18~58岁... 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较为常见,但合并胆管癌栓致阻塞性黄疸较为少见,1988年至1995年5月,我们收治了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例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中,男7例,女1例,年龄18~5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7天至3个月。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梗阻性黄疸 肝肿瘤 胆管癌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伴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9
14
作者 熊壮 赵本胜 《肝胆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163-164,共2页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ACC)又称Klastkin瘤,指发生于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恶性肿瘤,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胆道肿瘤的50%~60%,且近年来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梗阻性黄疸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肝门胆管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肝功能评估及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述海 康晓亮 +2 位作者 朱呈瞻 冯玉杰 张炳远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1期90-94,共5页
肝门胆管癌(HCCA)是一种早期诊断率低、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其惟一的根治方法。但由于多数患者术前合并梗阻性黄疸,使得术后常出现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具有极高手术风险。目前术前肝功能评估方法有肝脏血生物化学检测、血清... 肝门胆管癌(HCCA)是一种早期诊断率低、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其惟一的根治方法。但由于多数患者术前合并梗阻性黄疸,使得术后常出现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具有极高手术风险。目前术前肝功能评估方法有肝脏血生物化学检测、血清学标志物、综合评分系统、代谢功能定量检测、肝脏体积测量与肝功能评估、多因素综合与肝功能评估。术前干预策略主要有术前减黄及PVE促进肝脏体积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胆管癌 梗阻性黄疸 肝功能评估
下载PDF
影响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介入引流治疗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冰华 蒋莉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5期219-221,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影响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介入引流治疗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均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所有患者均进行介入引流治疗,根据患... 目的:观察分析影响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介入引流治疗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均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所有患者均进行介入引流治疗,根据患者的生存期将其分为两组,其生存期小于6个月者为甲组(30例),生存期大于6个月者为乙组(10例)。将影响两组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危象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发现,梗阻类型、肝功能、血清肌酐值、接受引流治疗的次数以及抗肿瘤治疗几个因素属于影响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因素。结论: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医院进行介入引流治疗时,梗阻类型、肝功能、血清肌酐值、接受引流治疗的次数以及抗肿瘤治疗可影响其预后,可作为临床主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 胆管癌 梗阻性黄疸 介入引流治疗
下载PDF
胆道十二指肠内置管支撑法治疗晚期胆管癌所致梗阻性黄疸
17
作者 王爱光 石鸿身 《中国厂矿医学》 1998年第6期468-469,共2页
关键词 胆管癌 梗阻性黄疸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双途径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14
18
作者 施海彬 刘圣 +4 位作者 王杰 冯耀良 陈惠珠 陈玉勤 李麟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52-354,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和动脉内栓塞术双介入途径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技术与疗效。方法 对1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患者采用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的基础上,行动脉内化疗栓塞术的双介入治疗。...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和动脉内栓塞术双介入途径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技术与疗效。方法 对1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患者采用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的基础上,行动脉内化疗栓塞术的双介入治疗。肝内肿瘤5例为巨块型,6例为多发结节型,1例为弥漫型,病变均累及肝门部或左右肝管。结果 12例患者共置入14枚支架,3支外引流管。7例左右肝管之间相通,各置入1枚支架;5例左右肝管之间无法相通,分别通过支架或外引流管进行内引流或外引流,其中1例于左右肝管间及左肝管与胆总管之间各置入1枚支架。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TBIL)从术前的(405.3±175.4)μmol/L降至(188.3±101.5)μmol/L(P<0.01),碱性磷酸酶与丙氨酸转氨酶均下降明显(P均<0.05)。术后1个月,TBIL均降至100μmol/L以下,其中5例降至正常范围。胆道引流术后进行肝内肿瘤的动脉内化疗栓塞术1~4次(平均2.1次)。均未出现与介入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平均生存9.5个月,5例仍存活。结论 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与动脉内栓塞术双途径介入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合并梗阻性黄疸的原发性肝癌,可明显缓解黄疸,改善肝脏功能,延长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 合并 梗阻性黄疸 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 动脉内栓塞术
下载PDF
中下段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冯嘉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0期200-200,共1页
目的对中下段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介入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阐述。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管癌患者40例。患者年龄47~82岁,平均年龄67.3岁,男性28例,女性12例。全部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符... 目的对中下段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介入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阐述。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管癌患者40例。患者年龄47~82岁,平均年龄67.3岁,男性28例,女性12例。全部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符合胆管肿瘤诊断标准,并进行胆道钳活检明确诊断,TNM肿瘤分期均为Ⅲ~Ⅳ期,全部患者无外科手术指征并愿意接受介入治疗。采取胆道支架联合动脉灌注化疗并进行放射性粒子链植入的方法。结果介入治疗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61.5 d,通过Cox多变量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是死亡的危险因素,治疗方式是生存的保护因素。首次治疗后,4例患者再次出现胆道梗阻,给予球囊扩张成型及粒子链植入后症状缓解。1例患者行胆道钳活检后出血,给予药物止血;4例患者出现季肋区疼痛并伴高热,对症处理后,症状1周后消失。围治疗期内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对中下段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患者,首先要解决的是控制黄疸,提高生存质量,并且为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单一的治疗方式往往收效甚微,多种方案协同治疗可以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在本研究中,采取联合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明显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单一治疗相比,并无提高。通过临床实践与观察,此方案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梗阻性黄疸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预后因素分析
20
作者 郁泽宇 余辉 +4 位作者 刁崚峰 尤然 冷斌 徐清宇 尹国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8-762,共5页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内放射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内放射治疗的52例MOJ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前后淋巴免...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内放射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接受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内放射治疗的52例MOJ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前后淋巴免疫细胞数差值(ΔX)。采用X-tile软件计算ΔX最优截断值,并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患者总生存期(OS)的危险因素。结果 52例患者生存时间为(201.0±32.1) 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TACE治疗、术前ALT、术前AST、Δ淋巴细胞、ΔCD3+T细胞、ΔCD8+T细胞、Δ自然杀伤细胞(NK)、Δ调节性T细胞(Treg)与OS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Δ淋巴细胞(P=0.007)、ΔTreg(P=0.038)是OS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OJ患者Δ淋巴细胞≥0.237或ΔTreg≥0.21接受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条内放射治疗,可能获得更长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管癌 胆道支架 125I粒子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