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返白系胆色素原脱氨酶纯化及编码cDNA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程冬梅 范三红 +3 位作者 刘香莉 陈根云 邓志勇 郭蔼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73-978,共6页
以小麦(Triticumaestivum)返白系F772为材料,通过粗提、加热处理、硫酸铵分级沉淀和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对胆色素原脱氨酶(PBGD)进行了提取纯化,纯化倍数为1092,得率为15%.纯化的PBGD约为37kD.对其部分生化性质的研究表明:高浓度的NH4+对... 以小麦(Triticumaestivum)返白系F772为材料,通过粗提、加热处理、硫酸铵分级沉淀和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对胆色素原脱氨酶(PBGD)进行了提取纯化,纯化倍数为1092,得率为15%.纯化的PBGD约为37kD.对其部分生化性质的研究表明:高浓度的NH4+对酶活性有强烈的抑制,光照处理可以使酶活性降低.对纯化后的PBGDN末端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测定.根据N端序列设计简并引物,获得了PBGD的cDNA全部编码区序列.它编码一个351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有一个叶绿体导肽的序列.通过比较小麦PBGD与来自与其他物种的同源蛋白表明,有些氨基酸残基非常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返白系 胆色素原脱氨酶 N末端氨基酸测序 纯化 CDNA克隆
下载PDF
小麦胆色素原脱氨酶的联合酶活法测定 被引量:3
2
作者 范军 郭蔼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6-80,共5页
本实验以小麦匀浆液中的δ-氨基酮戊酸脱水酶(ALAD)催化δ-氨基酮戊酸(ALA)生成胆色素原(PBG),并以PBG作为底物测定胆色素原脱氨酶(PBGD)的酶活,结果表明:将ALA缓冲液与粗ALAD酶液1∶2(v/v... 本实验以小麦匀浆液中的δ-氨基酮戊酸脱水酶(ALAD)催化δ-氨基酮戊酸(ALA)生成胆色素原(PBG),并以PBG作为底物测定胆色素原脱氨酶(PBGD)的酶活,结果表明:将ALA缓冲液与粗ALAD酶液1∶2(v/v)混合,25℃,黑暗反应4h,可获得最大量的PBG,加入部分纯化的PBGD,37℃反应1h后,测得底物PBG减少,产物原尿卟啉原Ⅰ增加,该联合酶活测定法以PBG减少来直接确定加热处理后的凝胶过滤和亲合层析纯化的PBGD酶活高峰管,具有经济、快速、方便等优点,可用于纯化小麦叶绿素突变体返白系中胆色素原脱氨酶和尿卟啉原Ⅲ合成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氨基酮戊酸 小麦 胆色素原脱氨酶 酶活
下载PDF
卟啉病相关胆色素原脱氨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3
作者 王君 郭峰 +3 位作者 张海峰 张明昱 李存保 王美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19-24,共6页
目的主要为了获得胆色素原脱氨酶(PBGD)在大肠杆菌中的原核重组表达蛋白,并对其进行纯化,为下一步研究PBGD结构及功能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以人细胞中的总RNA逆转录得到的c DNA为模板,PCR扩增,构建p ET28a(+)-PBGD重组质粒。把含有外源片... 目的主要为了获得胆色素原脱氨酶(PBGD)在大肠杆菌中的原核重组表达蛋白,并对其进行纯化,为下一步研究PBGD结构及功能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以人细胞中的总RNA逆转录得到的c DNA为模板,PCR扩增,构建p ET28a(+)-PBGD重组质粒。把含有外源片段的p ET28a-PBGD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经His纯化方法获得高纯度的PBGD融合蛋白。结果 PCR扩增出大小约1 500 bp的特异PBGD c DNA片段;成功构建了p ET28a(+)-PBGD融合表达载体;该表达载体融合表达的蛋白分子量约为44 k D,且大部分纯化蛋白存在于包涵体中。胆色素原脱氨酶的酶活性检测中发现,PBGD的最适酶反应温度为36℃,最适酶反应p H为7.5。结论该实验已成功地克隆出编码正确的PBGD基因片段,并构建了高效原核融合表达载体:p ET28a(+)-PBGD。获得PBGD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蛋白,并纯化至均一,为PBGD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病 胆色素原脱氨酶 重组蛋白 基因工程
下载PDF
胆色素原脱氨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楠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5-19,共5页
胆色素原脱氨酶是生物体内参与四吡咯化合物生物合成过程的关键酶之一,它催化了4个底物脱去4分子氨依次连接成线形的四吡咯产物羟甲基胆素.论文总结了胆色素原脱氨酶在生化性质、晶体结构、催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该酶的一... 胆色素原脱氨酶是生物体内参与四吡咯化合物生物合成过程的关键酶之一,它催化了4个底物脱去4分子氨依次连接成线形的四吡咯产物羟甲基胆素.论文总结了胆色素原脱氨酶在生化性质、晶体结构、催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该酶的一些重要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色素原脱氨酶 四吡咯 晶体结构 催化机理
下载PDF
小麦胆色素原脱氨酶的电泳性质分析
5
作者 范军 郭蔼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29-432,共4页
经反应红120亲和层析纯化的小麦胆色素原脱氨酶(Porphobilinogendeami-nase,PBGD,EC.4,3,1,8),在SDS—PAGE和IEF—PAGE上均显示一条带,表明已PBGD纯化至均一,它的... 经反应红120亲和层析纯化的小麦胆色素原脱氨酶(Porphobilinogendeami-nase,PBGD,EC.4,3,1,8),在SDS—PAGE和IEF—PAGE上均显示一条带,表明已PBGD纯化至均一,它的亚基分子量36KD,pI为4.8。酶活性染色呈一条带,表明无同工酶存在。PAGE显示两条带,证明小麦幼苗中存在酶与底物结合的中间物。脲梯度电泳呈现之字形,在4mol/L的脲浓度下可使酶与底物结合的中间物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色素原脱氨酸 凝胶电泳 小麦 电泳性质
下载PDF
小麦胆色素原脱氨酶的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6
作者 范军 郭蔼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6期808-811,共4页
生物中四吡咯化合物合成的共同途径是由δ-氨基酮戊酸(δ-aminolevulinicacid,ALA)在δ-氨基酮戊酸脱水酶(δ-aminolevulinatedehydratase,ALAD)作用下合成胆色素原(p... 生物中四吡咯化合物合成的共同途径是由δ-氨基酮戊酸(δ-aminolevulinicacid,ALA)在δ-氨基酮戊酸脱水酶(δ-aminolevulinatedehydratase,ALAD)作用下合成胆色素原(porpho-bilinoge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胆色素原脱氨酶 纯化 性质
下载PDF
卟啉、卟吩胆色素原和δ-氨基乙酰丙酸的生化诊断及实验室测定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丽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59-63,共5页
关键词 卟啉 卟吩胆色素原 Δ-氨基乙酰丙酸 生化诊断 实验室测定 血卟啉症
下载PDF
卟啉、卟吩胆色素原和δ-氨基乙酰丙酸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彭志英 柳杰 李萍 《四川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490-492,共3页
关键词 卟啉 卟吩胆色素原 Δ-氨基乙酰丙酸 测定
下载PDF
桑树斑叶突变体叶绿素合成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贾俊丽 刘艳艳 +1 位作者 池旭娟 谈建中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7-500,共4页
以新发现的桑树斑状叶色突变体Cty—Sm为材料,分析叶片中3种光合色素与叶绿素合成中间产物δ-氨基酮戊酸、胆色素原含量的变化状况,探讨突变体叶色差异的生理原因及其调控机制。与正常生长的原始材料(对照桑)相比,突变体叶片黄化... 以新发现的桑树斑状叶色突变体Cty—Sm为材料,分析叶片中3种光合色素与叶绿素合成中间产物δ-氨基酮戊酸、胆色素原含量的变化状况,探讨突变体叶色差异的生理原因及其调控机制。与正常生长的原始材料(对照桑)相比,突变体叶片黄化部分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紊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叶绿素a的减少最显著,仅为对照桑的5.43%-10.23%,这是导致突变体叶色黄化的直接原因。其次,突变体黄化部分的δ-氨基酮戊酸含量明显升高,而胆色素原含量明显降低,推测其叶绿素a的减少是由于δ-氨基酮戊酸与胆色素原之间合成代谢受阻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斑叶突变体 光合色素 Δ-氨基酮戊酸 胆色素原
下载PDF
对生玉米5-氨基酮戊酸脱水酶的简单快速纯化
10
作者 项艳 范军 +2 位作者 朱苏文 李纯 程备久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107-110,共4页
以聚乙二醇6000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CL-6B,PhenylSepharose4B层析和制备电泳初步纯化了对生玉米的5-氨基酮戊酸脱水酶,它在pH8.5时比活为31U/mg蛋白,酶纯化了112倍,... 以聚乙二醇6000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CL-6B,PhenylSepharose4B层析和制备电泳初步纯化了对生玉米的5-氨基酮戊酸脱水酶,它在pH8.5时比活为31U/mg蛋白,酶纯化了112倍,得率为12%,其亚基分子量为41KD,它可以用于酶促合成胆色素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酮戊酸 脱水酶 胆色素原脱氨酶 对生玉米
下载PDF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1例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敬典 张廷龙 +2 位作者 李春晓 张颖 冯加纯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74-175,共2页
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发病率很低,约为1-5/10万。AIP是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第3个酶-羟甲胆色素合成酶(HMBS)缺乏导致卟啉、卟啉前体δ-氨基-γ-酮戊酸(ALA)及... 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发病率很低,约为1-5/10万。AIP是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第3个酶-羟甲胆色素合成酶(HMBS)缺乏导致卟啉、卟啉前体δ-氨基-γ-酮戊酸(ALA)及胆色素原(PBG)生成增多,堆积于肝脏并进入血液循环,出现顽固性腹痛、肝损害以及神经精神症状等。临床上AIP罕见,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故容易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卟啉病 胆色素原 间歇性 首发症状
下载PDF
以反复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间歇性卟啉病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2
作者 雷利静 郭永红 杨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128-1134,共7页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是因血红素合成路径中第3个酶胆色素原脱氨酶(porphobilinogen deaminase,PBGD),也称为羟甲基胆素合成酶(hydroxymethylbilane synthase,HMBS)的缺乏导致卟啉类化合物代谢紊乱而发生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中南大...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是因血红素合成路径中第3个酶胆色素原脱氨酶(porphobilinogen deaminase,PBGD),也称为羟甲基胆素合成酶(hydroxymethylbilane synthase,HMBS)的缺乏导致卟啉类化合物代谢紊乱而发生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于2015-10诊治了1例以反复腹痛2年为主诉的女性.通过基因测序发现患者HMBS基因3号外显子的3782位点胞嘧啶C突变为胸腺嘧啶T的杂合无义突变,从而导致氨基酸结构由谷氨酰胺变为终止密码(Q34*).此突变通过降低PBGD的活性导致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 胆色素原脱氨酶 羟甲基胆素合成酶
下载PDF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远想 康宁琳 +3 位作者 吴佳宏 刘现涛 张晓宁 张松筠 《临床荟萃》 CAS 2018年第6期536-539,共4页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由于编码血红素合成途径中第3个酶-胆色素原脱氨酶(porphobilinogen deaminase PBGD)发生基因突变,致使PBGD活性下降,前体物质堆积,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由于编码血红素合成途径中第3个酶-胆色素原脱氨酶(porphobilinogen deaminase PBGD)发生基因突变,致使PBGD活性下降,前体物质堆积,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累及脑脊髓交感神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病 急性间歇性 羟甲基胆色烷合酶 氨基酮戊酸 胆色素原
下载PDF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1例报告
14
作者 张三梅 邓志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42-444,共3页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是由于胆色素原脱氨基酶(PBGD)或羟甲基胆素合成酶(HMBS)基因突变导致PBGD酶活性减低,使δ-氨基乙酰丙酸(ALA)、胆色素原(PBG)在体内蓄积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是由于胆色素原脱氨基酶(PBGD)或羟甲基胆素合成酶(HMBS)基因突变导致PBGD酶活性减低,使δ-氨基乙酰丙酸(ALA)、胆色素原(PBG)在体内蓄积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上AIP较罕见,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AIP患者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 腹痛 血红素 胆色素原 常染色体遗传病
下载PDF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基因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小超 徐筱玮 +2 位作者 秦玉瑶 王亿鹏 杨爱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1期278-279,共2页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是由羟甲基胆素合成酶(HMBS)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目前已发现HMBS基因的300多种突变类型,这些突变类型存在家族独特性和遗传多样性。对AIP患者及其家系中携带突变基因的潜在发病者进行HMBS基因诊断...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是由羟甲基胆素合成酶(HMBS)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目前已发现HMBS基因的300多种突变类型,这些突变类型存在家族独特性和遗传多样性。对AIP患者及其家系中携带突变基因的潜在发病者进行HMBS基因诊断可以积极有效的预防AI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 羟甲基胆素合成酶 基因突变 胆色素原
下载PDF
肝及胆疾病
16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0年第9期60-61,共2页
0032278 暴发性肝炎治疗的将来情况[日]/与芝贞//治疗学.-1999,33(3).-12~13 冀医情0032279 胆红素、尿胆色素原:肝疾病[日]/齐藤博//临床成人病.-1999,29(2).-239~242
关键词 治疗学 肝疾病 暴发性肝炎 胆红素 胆色素原 成人 医科 临床 诊断 自身免疫性肝炎
下载PDF
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基因多态性与血铅和锌原卟啉的关系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郑玉新 王雅文 +5 位作者 宋文佳 何大水 阎惠芳 李春玲 黄清霄 吴宜群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 探讨δ 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 (ALAD)基因多态性与血铅和锌原卟啉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样分析 370名严重铅污染区儿童的血铅、锌原卟啉和ALAD基因型。结果 ALAD1 2 / 2 2 基因型的血铅水平 (2 6 2 1± 0 5 6 1) μmol/L高于... 目的 探讨δ 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 (ALAD)基因多态性与血铅和锌原卟啉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样分析 370名严重铅污染区儿童的血铅、锌原卟啉和ALAD基因型。结果 ALAD1 2 / 2 2 基因型的血铅水平 (2 6 2 1± 0 5 6 1) μmol/L高于ALAD1 1基因型 (2 36 0± 0 5 96 ) μmol/L ;而锌原卟啉水平也增高 ,前者 (13 0 7± 9 38) μmol/L ,后者 (9 90± 6 30 ) μmol/L。 结论 在同样的高铅暴露条件下 ,ALAD1 2 / 2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原卟啉类 胆色素原合酶 基因多态性 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 铅中毒
原文传递
急性间歇性卟啉症的分子诊断学
18
作者 安静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4年第8期6-6,共1页
急性间歇性卟啉症是遗传性代谢疾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该病是由于亚铁血红素生物合成过程中胆色素原脱氨酶部分缺乏所致。
关键词 急性间歇性卟啉症 分子诊断学 遗传性代谢疾病 亚铁血红素 胆色素原脱氨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