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9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0—2022年天津市南开医院临床常见胆道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陈明慧 张爱民 +2 位作者 薛海玲 房杰 贾晓冬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8-253,共6页
目的: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临床常见的胆道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为胆道感染的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672例胆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胆道感染(BTI)将患者分为BTI组(... 目的: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临床常见的胆道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为胆道感染的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672例胆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胆道感染(BTI)将患者分为BTI组(n=361)和非BTI组(n=311);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情况、胆结石数量、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病原学检查结果等资料,分析胆石症患者并发BTI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特征。结果:胆汁培养共分离病原菌353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375株,占67.20%;革兰阳性菌1058株,占29.94%;真菌92株,占2.60%。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有所下降(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头酶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升高(P<0.05)。屎肠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P<0.05),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和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下降(P<0.05)。年龄、胆道手术史、结石数目与胆道疾病患者并发BTI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年龄>65岁、有胆道手术史、结石数目>2个是胆石症患者并发BT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胆道感染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耐药性不断变迁,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患者发生胆道感染与年龄、胆道手术史和胆结石数目有相关性,临床应增强感染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西藏某医院单中心胆道感染患者细菌谱及耐药性分析研究
2
作者 马妮 陈彪 +2 位作者 王婧怡 扎西 巴桑顿珠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 分析西藏地区胆道感染患者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2例胆道疾病胆汁培养阳性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道疾病的胆汁标本中共分离出150株... 目的 分析西藏地区胆道感染患者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2例胆道疾病胆汁培养阳性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道疾病的胆汁标本中共分离出15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9株(59.3%)、革兰阳性菌53株(35.3%)、真菌8株(5.3%),药敏: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4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耐药率为41.2%、35.3%,两者对亚胺培南、替加环素均未发现耐药情况;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左旋氧氟沙星、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为(>50%);口腔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高达85.7%。结论 西藏地区胆道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病原菌为主,耐药菌株较多,应重视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感染 致病菌 抗菌药
下载PDF
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插管取石后并发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3
作者 孟冬冬 梁占强 +2 位作者 沈曦温 朱丙帅 段希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993-99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插管取石后并发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14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ERCP... 目的探讨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插管取石后并发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14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ERCP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40例接受ERCP的老年患者,138例成功插管,插管成功率为98.57%。129例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一次取净率为93.47%。术后7例患者发生胆道感染,14例发生急性胰腺炎。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位胆道梗阻、合并糖尿病是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胆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既往慢性胰腺炎史、导丝多次进入胰管、插管困难是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主要为高位胆道梗阻、合并糖尿病、既往慢性胰腺炎史、导丝多次进入胰管、困难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结石 老年患者 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术 胆道感染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急性胆道感染患者PTCD或ERCP术后胆汁细菌培养的变化及特点分析
4
作者 黄尚书 罗莉芸 苏秀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1期193-196,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胆总管结石患者合并胆道感染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术中、术后胆汁细菌培养的变化及分布等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道结石、胆道梗... 目的研究分析胆总管结石患者合并胆道感染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术中、术后胆汁细菌培养的变化及分布等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道结石、胆道梗阻合并感染的患者,行ERCP 130例、PTCD 20例,分别术前进行血培养,以及取术中、术后48 h的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共收集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血培养阳性率为17.33%,患者术中、术后48 h胆汁培养阳性率分别为59.33%、18.67%,患者胆汁培养阳性率随时间下降。术前血培养阳性患者所感染细菌与术中、术后48 h胆汁培养阳性患者结果一致,检出的细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等细菌、大肠埃希菌等阴性杆菌。结论胆道梗阻合并感染患者要尽早行ERCP取石引流或者PTCD引流解除胆道梗阻,感染主要细菌为阴性杆菌。胆汁细菌培养的结果明显高于血培养,对指导抗生素的使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术 经皮肝管穿刺引流术 急性胆道感染 细菌培养 梗阻
下载PDF
86例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病原菌分布及对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5
作者 顾娟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1247-1249,共3页
目的:分析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病原菌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选取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86例胆道感染患者,采集患者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应用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分离细菌,开展药敏试验,分析致病菌分布... 目的:分析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病原菌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选取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86例胆道感染患者,采集患者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应用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分离细菌,开展药敏试验,分析致病菌分布及其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86例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共检测出病原菌120株,27株为革兰阳性球菌,占22.50%,其分布分别为屎肠球菌12株、粪肠球菌8株、表皮葡萄球菌4株和鹑鸡肠球菌3株;86株革兰阴性杆菌分布情况为:42株大肠埃希菌、20株肺炎克雷伯菌、14株铜绿假单胞菌、6株鲍曼不动杆菌和4株黏质沙雷菌;真菌7株,分为白色念珠菌3株、热带念珠菌3株和近平滑念珠菌1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中,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均为100.00%,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敏感性同样达到100.00%,两种病原菌对利福平的敏感性均为0.00%;革兰阴性菌群中,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95.24%,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为90.48%,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的敏感性为70.00%,三种病原菌对氨苄西林的敏感性分别为14.29%、0.00%和0.00%。结论: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都处于较低水平;临床应该重视细菌培养试验和药敏试验,为胆道感染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保障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感染 病原菌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肝素结合蛋白及降钙素原在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病人中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周子翔 郑传明 +2 位作者 徐志鹏 宋琦 王振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520-152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病人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急诊外科收治的胆道感染病人117例,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将...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病人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急诊外科收治的胆道感染病人117例,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将病人分为胆道感染未并发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35例和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组(脓毒症组)82例,其中,脓毒症组病人根据有无休克分为普通脓毒症组(普通组)55例和脓毒性休克组(休克组)27例。观察病人入科24 h内血清SAA、HBP、PCT、白细胞(WBC)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和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另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4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相关指标,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价各指标对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的诊断效能。结果:非脓毒症组和普通组、休克组病人血清HBP、PCT、SA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非脓毒症组、普通组、休克组病人组间血清HBP、PCT、SAA水平均依次升高(P<0.05);各组WB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病人HBP、PCT、SAA水平均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按照随访结果,以28 d病人是否存活将脓毒症组病人分为生存组65例和死亡组17例,死亡组病人HBP、PCT、SAA水平和APACHEⅡ、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HBP、PCT、SAA均为脓毒症病人生存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BP、HBP+PCT诊断胆道感染并发脓毒症的敏感度较高,HBP+SAA诊断特异度较高。结论:SAA、HBP、PCT对胆道感染进展为脓毒症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其中HBP具有较高敏感度,而HBP和SAA联合检测特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感染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肝素结合蛋白 降钙素原
下载PDF
血清D-乳酸、组氨酸脱羧酶和降钙素原水平预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后胆道感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林耀庭 王艳良 武晓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4期454-458,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D-乳酸、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 decarboxylase,HDC)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预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graphy and pancreatography,ERCP)取石术后胆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 目的探究血清D-乳酸、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 decarboxylase,HDC)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预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graphy and pancreatography,ERCP)取石术后胆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海南医学院附属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择期行ERCP取石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胆道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7例(发生胆道感染者)与未感染组81例(未发生胆道感染者),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及术后1d血清D-乳酸、HDC及PCT水平,分析血清D-乳酸、HDC及PCT水平对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取石术后发生胆道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10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取石术后发生胆道感染者27例,胆道引流液样本共检出3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比66.67%(24/36),大肠埃希菌17株、铜绿假单胞菌6株、阴沟肠杆菌1株;革兰氏阳性菌占比33.33%(12/36),屎肠球菌7株、粪肠球菌5株。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为36.11%。感染组患者年龄>65岁、多次插管、胆道手术治疗史及引流时长>3d占比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多次插管、胆道手术治疗史均是造成患者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两组术前血清D-乳酸、HDC及PCT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染组患者术后血清D-乳酸、HDC及PCT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血清D-乳酸、HDC均与PCT水平呈正相关(r=0.409、0.661,P<0.05)。三者联合预测术后胆道感染的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敏感度为81.48%、特异性为75.31%。结论ERCP取石术后患者血清D-乳酸、HDC及PCT水平对胆道感染手术并发症有较高预测价值,针对具备胆道感染高危因素患者,临床可通过联合检测术后血清D-乳酸、HDC及PCT水平预估患者胆道感染发生可能性,尽早采取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乳酸 组氨酸脱羧酶 降钙素原 内镜下胰管逆行造影取石术 胆道感染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配合青霉素钠对老年胆石症伴胆道感染患者的影响
8
作者 张广生 刘宏杰 +1 位作者 徐继迅 韩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35-137,共3页
目的分析柴胡疏肝散配合青霉素钠对老年胆石症伴胆道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9例老年胆石症伴胆道感染患者,将其按数字1~79编号,按随机、前瞻、单盲、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并按常规临床路径进... 目的分析柴胡疏肝散配合青霉素钠对老年胆石症伴胆道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9例老年胆石症伴胆道感染患者,将其按数字1~79编号,按随机、前瞻、单盲、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并按常规临床路径进行综合保守治疗,包括冲击波碎石、饮食控制等,对照组同时给予青霉素钠,观察组则基于对照组联合柴胡疏肝汤加减,对比两组患者疗效、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并统计近期预后指标。结果观察组疗效等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经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等指标均显著下降,并恢复至正常范围内,并与对照组具显著差异;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7(IL-7)等细胞炎症因子水平亦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石排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上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方配合青霉素钠治疗老年胆石症伴胆道感染患者可显著改善其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及细胞炎症因子指标水平,能加快残余结石排净,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加减 青霉素钠 老年石症伴胆道感染 免疫球蛋白 细胞炎症因子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9
作者 王礼玲 缪宏 +6 位作者 黄婷婷 张菁 刘静 吴桐 辛宝 徐圣弢 黄玉凤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某院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705例,对术后胆道感染患者胆汁或血液进行细菌培养,应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 目的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某院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705例,对术后胆道感染患者胆汁或血液进行细菌培养,应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649份胆汁样本,共鉴定分离出病原菌72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82株(25.24%),革兰阴性菌539株(74.76%);537份血液样本,共鉴定分离出病原菌21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2株(19.27%),革兰阴性菌176株(80.73%)。病原菌分布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占76.14%,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23.86%,以粪肠球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菌素普遍耐药率较高,对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结论本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道感染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产生耐药,因此,临床治疗应根据本地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慎重选择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管造影 胆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肝炎合并胆道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张秀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3期11-15,共5页
目的研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对肝炎合并胆道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100例肝炎合并胆道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环丙沙星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目的研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对肝炎合并胆道感染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100例肝炎合并胆道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环丙沙星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清总胆红素(TBil)],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治疗前后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治疗效果,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GGT、TBil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ALT(66.45±16.46)U/L、AST(102.34±16.52)U/L、GGT(188.66±28.25)U/L、TBil(75.52±12.14)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79.65±17.56)U/L、(122.22±17.31)U/L、(232.66±28.62)U/L、(86.55±13.11)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LN、PCⅢ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HA(136.32±60.41)ng/ml、LN(86.96±47.82)ng/ml、PCⅢ(90.46±50.16)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174.22±82.65)ng/ml、(116.52±52.11)ng/ml、(121.38±76.52)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TNF-α、PCT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IL-6(56.37±9.21)ng/L、TNF-α(129.34±7.21)ng/L、PCT(4.01±1.27)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117.97±12.16)ng/L、(316.79±8.11)ng/L、(6.03±1.66)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肝炎合并胆道感染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肝炎 胆道感染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降钙素原对胆道梗阻患者早期胆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
11
作者 熊胜芳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35期57-59,65,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胆道梗阻患者早期胆道感染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南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 目的探讨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胆道梗阻患者早期胆道感染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南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胆汁培养检测结果作为判定是否出现早期胆道感染的金标准,将42例胆道梗阻无感染患者分为无感染组,35例胆道梗阻合并早期胆道感染患者分为感染组,且感染组按照感染程度的不同进一步分为轻度感染组19例和中重度感染组16例。另选取同时期3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入院次日空腹状态下检测血清TNF-α、PCT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水平,对照组于受检当天检查上述指标。比较感染组、无感染组和对照组3组间以及感染组不同感染程度2个亚组间的上述检测指标水平,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血清TNF-α、PCT以及二者联合对胆道梗阻患者早期胆道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感染组、无感染组和对照组WB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清TNF-α、PCT水平高于无感染组和对照组,无感染组血清TNF-α、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感染组和中重度感染组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感染组血清TNF-α、PCT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感染组(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TNF-α、PCT水平诊断胆道梗阻患者早期胆道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93、0.816,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8.03 ng/L、0.46 ng/mL,二者联合的AUC最大,为0.908。结论外周血TNF-α、PCT表达水平与胆道梗阻患者发生早期胆道感染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评估诊断胆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 胆道感染 肿瘤坏死因子-Α 降钙素原
下载PDF
某院80例胆囊结石患者伴发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分析
12
作者 李亮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伴发胆道感染(cholecystolithiasis with biliary tract infection,CBTI)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2月庐山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0例CBT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汇总与分析患者感...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伴发胆道感染(cholecystolithiasis with biliary tract infection,CBTI)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2月庐山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0例CBT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汇总与分析患者感染病原菌的病原学特点。结果:80例CBTI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1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8株(占69.03%,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0株(占26.55%,以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为主)和真菌5株(占4.42%,以假丝酵母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84.21%,对亚胺培南较为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均达100.00%,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达100.00%,但对万古霉素较为敏感。结论:CBTI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具有一定特征性,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耐药率低的抗菌药物治疗,以确保感染的有效控制和胆囊结石的后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结石 胆道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性疾病的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景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429-430,共2页
目的认识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疾病的特征方法分别就门诊、住院的老年人胆道病变特点与中青年人胆道病变进行比较分析.主要数据如下:①急性胆道感染住院的12例老年患者:@男11例(91.7%)、平均年龄67.6岁,有慢性胆道病史及烟酒嗜... 目的认识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疾病的特征方法分别就门诊、住院的老年人胆道病变特点与中青年人胆道病变进行比较分析.主要数据如下:①急性胆道感染住院的12例老年患者:@男11例(91.7%)、平均年龄67.6岁,有慢性胆道病史及烟酒嗜好各9例(75%),有胆道术史、糖尿病及心绞痛史各2例(16.7%);⑤起病时表现为突然发热、畏寒者6例(50%),腹痛4例(33.3%),胸痛1例(8.3%),巩膜黄疸2例(16.7%),休克2例(16.7%);临床上出现有上腹压痛、剑突下压痛、黄菲氏征阳性者7例(58%),肝肿大4例(33.3%);@化验:白总分异常者6例(50%),血总胆红素升高8例(66.7%),混合性黄疸(肝细胞+梗阻性)6例(50%),血离子紊乱、酸碱失衡4例(33.3%)碱性磷酸酶升高4例(33.3%),转氨酶升高2例(16.7%);③B超检查均或有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或胆道蛔虫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欠光滑,而胆总管梗阻或扩张8例(66.7%),其他患者有心电图异常改变者6例(50%),腹部X线透视发现液平、脱水2例(16.7%);@诊断急性化脓性胆管炎8例(66.7%),重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3例(25%),因并发肝衰、肾衰及DIC致多脏器衰竭(MOF)死亡2例(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感染/病因学 胆道感染/诊断 胆道感染/治疗 急性病
下载PDF
胆结石合并胆道感染病原菌谱及耐药机制分析 被引量:31
14
作者 徐红云 陈弟 +6 位作者 袁文丽 张唤 刘春林 吕红玲 龙湖波 马众仙 赵珠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252-1256,共5页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胆结石合并胆道感染的病原菌菌谱,常见细菌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3—2016年某医院收治的胆结石合并胆道感染的住院患者资料,对其胆汁或胆囊组织的细菌培养及细菌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进行...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胆结石合并胆道感染的病原菌菌谱,常见细菌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3—2016年某医院收治的胆结石合并胆道感染的住院患者资料,对其胆汁或胆囊组织的细菌培养及细菌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及CRE菌株耐药基因型。结果胆道感染的细菌是革兰阴性菌73.6%(276/375)、革兰阳性菌25.1%(94/375)及念珠菌1.3%(5/375),其中混合感染病例13.3%(52/391),感染前3位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36.00%, 135/375)、肺炎克雷伯菌(14.93%, 56/375)及屎肠球菌(6.67%, 25/375);产ESBLs检出率52.36%(111/212),耐碳青霉烯类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8.93%(5/56);产ESBLs菌株主要携带的耐药基因为blaCTX-M 100%, blaCTX-M+TEM 41.44%,blaCTX-M+SHV 30.63%;CRKP株的耐药基因均为blaKPC-2型;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ESBLs菌株(P<0.01);屎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P<0.01),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而有4.2%的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胆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肠道菌群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粪肠球菌为主,不同病原菌的耐药性差异较大,产ESBLs菌株携带多种耐药基因;了解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感染 病原菌谱 耐药率 耐药机制
下载PDF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胆道感染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黎沾良 张同琳 +18 位作者 徐智 杨磊 刘家峰 梁力建 赖佳明 张平 彭承宏 陈皓 全志伟 张生来 梁庭波 王伟林 蒋飞照 张志伟 张必翔 崔乃强 傅强 李强 谢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2-555,共4页
目的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胆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研究159例确诊为胆道感染并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住院患者,评价其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胆道感染的临床有效率为86... 目的研究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胆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研究159例确诊为胆道感染并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住院患者,评价其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胆道感染的临床有效率为86.78%;患者经治疗后发热迅速缓解,平均退热时间(3.09±1.81)d;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细菌学清除率为85.71%;研究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经验性治疗胆道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感染 头孢哌酮/舒巴坦 治疗
下载PDF
2011~2013年某院胆道感染病原菌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吴晓春 侯章梅 +2 位作者 成燕 杨薇 颜令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4207-4209,4212,共4页
目的了解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特点,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296例胆汁标本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情况。结果 296例胆汁标本中有199例检出... 目的了解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特点,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296例胆汁标本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情况。结果 296例胆汁标本中有199例检出致病菌,阳性率占67.23%,其中21例检出两种细菌,共检出22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58株,占71.82%;革兰阳性菌46株,占20.91%;真菌16株,占7.27%;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均较低,其次对他唑巴坦、氨曲南、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的耐药率相对较低。革兰阴性菌中耐药性最高的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50.00%。革兰阳性球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为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小于30.00%,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氯洁霉素高度耐药,耐药率70.00%~100.00%。结论 296例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类耐药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结石 胆道感染 病原菌 监测
下载PDF
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后胆道感染发生的原因 被引量:29
17
作者 邓漾 韩天权 +7 位作者 吴卫泽 王建承 费健 朱坚 秦俭 秦钧 田锐 张圣道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原因。方法回顾研究1997年7月~2004年10月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62例,以及12例既往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因胆道感染入我院再次手术的病例资料。结果62例中7例(占11.3%)出现术... 目的探讨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原因。方法回顾研究1997年7月~2004年10月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62例,以及12例既往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因胆道感染入我院再次手术的病例资料。结果62例中7例(占11.3%)出现术后胆道感染,平均随访44.1月,4例再手术,均发现胆管空肠Roux-Y吻合口狭窄。有吻合口直径资料56例,吻合口直径≤2.0 cm的20例中5例(占25.0%)出现术后胆道感染;直径〉2.0 cm,36例中仅1例(占2.8%)出现胆道感染。在12例胆管空肠吻合术后胆道感染再次手术病例中,发现原吻合口狭窄8例(占66.7%),吻合口以上胆管狭窄3例,1例空肠失功肠襻胆石性肠梗阻。结论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率较低;胆道引流不畅是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后发生胆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吻合口狭窄是术后胆道引流不畅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空肠ROUX-Y吻合术 胆道感染 管结石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胆道感染的防治 被引量:10
18
作者 成柯 黄祖发 +3 位作者 张懋祖 叶启发 朱晒红 赵于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548-549,共2页
为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笔者对 38例次原位肝移植术患者术后定期留胆汁培养 ,并定期服用利胆药物及胆道浓度较高的抗生素。结果示 4例术后出现 7例次胆道感染 ,感染的发生率为 1 0 .5 % (4/38)。感染时间为术后 7~... 为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笔者对 38例次原位肝移植术患者术后定期留胆汁培养 ,并定期服用利胆药物及胆道浓度较高的抗生素。结果示 4例术后出现 7例次胆道感染 ,感染的发生率为 1 0 .5 % (4/38)。感染时间为术后 7~ 96d。感染菌株分别为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株菌。 4例患者 1例死亡 ,3例治愈。提示预防胆漏发生、对胆道行侵入性检查前后预防性使用有效抗生素、术后定期服用利胆及抗生素是预防胆道感染的重要环节。胆道冲洗是治疗胆道感染的有效手段。对带有T管的胆道感染 ,最终可能须拔除T管才能治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副作用 胆道感染 病因学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在胆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惠 高堃 +3 位作者 翟仁友 戴定可 黄强 王剑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在胆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夹心法检测5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PCT浓度,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根据胆汁培养结果及临床症状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对比两组PCT、白细...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在胆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夹心法检测5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PCT浓度,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根据胆汁培养结果及临床症状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对比两组PCT、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结果血清PCT以0.25 ng/ml为阳性临界值,对胆道细菌性感染诊断的的灵敏度为91.9%,特异度为87.5%,WBC以8.89×109/L为阳性临界值,灵敏度为54.8%,特异度为83.3%,中性粒细胞比值以74.25%为阳性临界值,灵敏度为66.1%,特异度为70.8%,细菌感染组PCT水平较非细菌感染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PCT检测在胆道感染的诊断中具有高敏感度和特异度,是胆道感染诊断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感染 经皮经肝穿刺管引流术 降钙素原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程龙 靳勇 +1 位作者 白旭明 顾星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更好地防治术后的胆道感染。方法对我院78例因梗阻性黄疽接受PTCD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前和术后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影响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更好地防治术后的胆道感染。方法对我院78例因梗阻性黄疽接受PTCD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前和术后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影响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并行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胆道感染25例,感染率为32.05%。X^2检验表明患者年龄、术前黄疸天数、术前有无胆道感染、术前生活质量评分(KPS)ALT、ALP、GGT、TBIL、引流方式、每日平均引流量与术后胆道感染率有关,进行非条件多元logistic分析,采取向前逐步选择自变量的方式,并选择有主要作用的影响因素,并得出方程:P=(e^(-0.296+2.003X_3+2.860X_2-3.957X1))/(1+e^(-0.296+2.003X_3+2.860X_2-3.957X_1))其中X_1为每日平均引流量,X_2为ALP,X_3为术前黄疸天数。结论术后的平均引流量、ALP、术前黄疸的天数是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因此,对不能手术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应及早行PTCD术,同时积极调整肝功能,术后紧密观察引流量的多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术后胆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引流术 胆道感染 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