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少肝移植术后胆道缺血性损伤的临床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范宁 臧运金 +5 位作者 陈新国 王建立 刘煜 吴凤东 邹卫龙 沈中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7期531-534,576,共5页
目的:针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缺血性胆道损伤(ITBL),试图建立区分各种导致ITBL的危险因素的临床路径,降低ITBL的发生率。方法:记录随访335例行原位肝移植术(OLT)病例的可能导致胆道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供肝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 目的:针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缺血性胆道损伤(ITBL),试图建立区分各种导致ITBL的危险因素的临床路径,降低ITBL的发生率。方法:记录随访335例行原位肝移植术(OLT)病例的可能导致胆道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供肝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温缺血时间及供肝脂肪肝情况等。按照冷缺血时间分两组I:TBL组和正常组。比较其他危险因素在两组间的差别。结果:冷缺血时间控制〈8 h,正常组81例,ITBL组2例,热缺血时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7);8~12 h,正常组150例I,TBL组25例,胆道温缺血时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33);〉12 h,正常组57例I,TBL组20例,供肝脂肪肝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避免ITBL,冷缺血时间〈8 hI,TBL的发生率很低,只要控制好热缺血时间即可;冷缺血时间8~12 h,尽量将胆道温缺血时间控制在1 h左右;冷缺血时间〉12 h,对于有严重脂肪变的边缘供体可以考虑弃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缺血性损伤 危险因素 缺血时间 缺血时间 肝移植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早期非肝动脉栓塞性胆道缺血性损伤并发症的预防 被引量:1
2
作者 彭民浩 杨定华 +2 位作者 陈滨 陈希纲 肖开银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非肝动脉栓塞性胆道缺血性损伤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60例同种原位背驮式肝移植病人术中、术后采用改善供肝血液循环的策略。结果:术后6个月内出现胆道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5%(5/60),1例因拔T管时发生胆漏;1例经T...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非肝动脉栓塞性胆道缺血性损伤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60例同种原位背驮式肝移植病人术中、术后采用改善供肝血液循环的策略。结果:术后6个月内出现胆道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5%(5/60),1例因拔T管时发生胆漏;1例经T管胆道造影导致胆道感染,胆泥形成;1例胆道吻合口渗漏。结论:肝移植术中、术后扩张血管、改善胆管微循环是预防术后早期非肝动脉栓塞性胆道缺血性损伤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缺血性损伤 并发症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胆道缺血性损伤的护理
3
作者 赵芳 《全科护理》 2010年第1期16-16,共1页
[目的]总结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胆道缺血性损伤(IBDI)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TACE术后IBDI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肝功能失代偿4例,2例经护肝、利胆等保守治疗病情稳定,2例合并肝硬化、胆管狭窄病人行同... [目的]总结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胆道缺血性损伤(IBDI)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TACE术后IBDI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肝功能失代偿4例,2例经护肝、利胆等保守治疗病情稳定,2例合并肝硬化、胆管狭窄病人行同种原位肝移植术后获得痊愈;1例胆道感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行胃大部分切除、胆道外引流术,术后死于重症胆道感染引起的败血症。[结论]加强TACE术后IBDI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胆道缺血性损伤 肝癌 护理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诊断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损伤预测价值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4
作者 李丽 何恩辉 +4 位作者 易展雄 奉颖 杜雨晴 钱林学 徐瑞芳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0期81-85,95,共6页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CEUS)对肝移植术后早期肝门处胆管壁增厚患者缺血性胆道损伤(ITBLs)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6月25日至2022年12月28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移植术且术后早期肝门部胆管壁增厚的45...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CEUS)对肝移植术后早期肝门处胆管壁增厚患者缺血性胆道损伤(ITBLs)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6月25日至2022年12月28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移植中心行肝移植术且术后早期肝门部胆管壁增厚的45例患者,所有患者在常规超声初次发现肝门处胆管壁增厚时进行胆道CEUS,并记录胆管壁在各时相的强化模式,根据后续胆道造影的结果将患者分为ITBLs组(15例)和非ITBLs组(30例),对两组患者在CEUS各时相的强化程度进行定性分析并比较,同时评价CEUS对肝移植术后ITBLs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供肝来源、胆道吻合方式、自身免疫性肝病、肝动脉闭塞(HAO)、排异反应、巨细胞病毒感染及胆管炎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EUS动脉期增强模式比较,非ITBLs组患者中25例(占83.3%)为高增强,5例(占16.7%)为等增强,0例低增强或无增强;ITBLs组患者中3例(占20.0%)为高增强,4例(占26.7%)为等增强,8例(占53.3%)为低增强或无增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46,P<0.05)。两组延迟期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CEUS提示动脉期低增强或无增强诊断ITBLs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4%,53.3%,100%,100%和84.4%。8例CEUS诊断为ITBLs患者,CEUS诊断ITBLs的时间较胆道造影提前了1~6[3.0(1~5)]个月。结论:CEUS可以在胆道出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前较准确的预测ITBLs,显著提前ITBLs的诊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CEUS) 肝移植 缺血性损伤(ITBLs) 队列研究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早期非肝动脉栓塞胆道缺血性损伤并发症的预防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民浩 杨定华 +2 位作者 黄金球 陈滨 陈希纲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非肝动脉栓塞胆道缺血性损伤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方法对60例原位背驮式肝移植受者术中、术后应用利多卡因、罂粟碱、654-2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药物改善供肝血液循环。结果术后6个月内出现胆道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非肝动脉栓塞胆道缺血性损伤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方法对60例原位背驮式肝移植受者术中、术后应用利多卡因、罂粟碱、654-2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药物改善供肝血液循环。结果术后6个月内出现胆道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5%。1例因拔T管时发生胆漏;1例经T管胆道造影导致胆道感染,胆泥形成;1例胆道吻合口渗漏。结论肝移植术中、术后扩张血管和改善胆管微循环措施可预防术后早期非肝动脉栓塞胆道缺血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缺血性损伤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损伤研究
6
作者 刘广波 陈国勇 +3 位作者 孙建军 汤高枫 朱少功 王维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期44-45,共2页
目的探究肝移植手术后缺血性胆道损伤(ITBL)的原因。方法 200例肝移植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出现ITBL症状的患者进行Clavien分级,分析归纳ITBL发生的原因。结果在研究的200例患者中,发生ITBL症状的患者有14例,这14例患者的Clavien分... 目的探究肝移植手术后缺血性胆道损伤(ITBL)的原因。方法 200例肝移植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出现ITBL症状的患者进行Clavien分级,分析归纳ITBL发生的原因。结果在研究的200例患者中,发生ITBL症状的患者有14例,这14例患者的Clavien分级都在Ⅲb级以上。对14例患者的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结果显示:手术后1 d肝动脉阻力指数(RI 1 d)(P=0.0500,OR=0.916),手术后1周肝动脉指数(RI 1 w)(P=0.0078,OR>999.9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损伤的发生,主要的原因是术后肝动脉血流异常。因此,提高动脉吻合技术,有利于防止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损伤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缺血性损伤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胆道损伤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代鑫 程龙 +2 位作者 王强 骆助林 汪涛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8-753,共6页
目前,缺血性胆道损伤(ITBL)的临床治疗仍以外科手术、内镜治疗等方法为主,具有治疗策略单一、治疗方法难度大和医疗费用高的缺点,亟需寻找一种新的治疗策略。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及免疫... 目前,缺血性胆道损伤(ITBL)的临床治疗仍以外科手术、内镜治疗等方法为主,具有治疗策略单一、治疗方法难度大和医疗费用高的缺点,亟需寻找一种新的治疗策略。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及免疫调节作用等特性,已然成为再生医学中组织和器官修复的潜在种子细胞。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MSC移植到ITBL动物模型后,不但可归巢到损伤区域,而且可通过抗凋亡、促血管新生等作用促进损伤胆道组织的修复,这表明MSC移植有望成为治疗ITBL的新策略。本文对MSC的生物学特性、MSC移植治疗ITBL的机制及其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MSC)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 归巢 缺血性损伤(ITBL) 良性狭窄(BBS) 移植治疗 免疫调节 外泌体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处理(附40例次报道) 被引量:9
8
作者 李传云 刘源 +7 位作者 赖威 曾道炳 郭庆良 林栋栋 武聚山 王孟龙 卢实春 李宁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4月至2009年12月施行的382例次原位肝移植(其中10例次为二次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对40例次胆道并发症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82例次原位肝移植中恶性肿瘤占15...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4月至2009年12月施行的382例次原位肝移植(其中10例次为二次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对40例次胆道并发症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82例次原位肝移植中恶性肿瘤占150例次,良性肝病232例次,其中40例次发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0.5%,分别为缺血性胆道损伤25例次(轻度5例次,中、重度20例次)、吻合口狭窄8例次、胆漏4例次、返流性胆道炎2例次、Odd is括约肌失弛缓1例次。40例次患者中行胆道手术探查处理25例次(63%),治愈及好转28例次,10例次需行二次肝移植(其中3例次死亡),共死亡5例次(13%)。结论部分轻度胆道并发症可经非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而中、重度病例及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再次手术胆道探查是较为确实可靠的治疗手段,对于部分严重缺血性胆道损伤导致移植物失功的病例,二次肝移植是唯一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并发症 缺血性损伤 术后并发症 T管引流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治疗 被引量:5
9
作者 慕宁 江艺 +2 位作者 陈少华 陈永标 蔡秋程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2-476,共5页
目的 探讨处理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叫顺性分析2001年1 1月至2012年3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316例原位肝移植(其中1例施行二次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供肝获取时采用HTK+ UW液冷灌注,UW液保存,切取供肝后UW... 目的 探讨处理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叫顺性分析2001年1 1月至2012年3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316例原位肝移植(其中1例施行二次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供肝获取时采用HTK+ UW液冷灌注,UW液保存,切取供肝后UW液灌洗胆道.尸体肝移植中采用经典原位肝移植或背驮式肝移植,活体肝移植采用左半肝移植或右半肝移植.胆道重建方式采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或胆管胆管对端吻合.2006年前选用普通T管引流,2006年后选用6F小儿吸痰管或硬膜外导管进行T管引流,术后3~6个月予以拔除.术中常规放置经胃空肠造瘘管,术后早期开始肠内营养.术后常规采用他克莫司+麦考酚吗乙酯+肾上腺皮质激素3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或他克莫司+麦考酚吗乙酯+西罗莫司+激素4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通过移植随访中心随访2年,了解患者胆道并发症情况、预后和进行用药指导.2006年前50例患者与2006年及之后267例患者胆汁漏发生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患者供肝热缺血时间为2 ~6 min,冷缺血时间为3~10 h.尸体肝移植患者中,经典肝移植291例次,背驮式肝移植24例次;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5例次,胆管胆管端端吻合310例次.活体肝移植患者中,左半肝移植和右半肝移植各1例,均采用胆管胆管端端吻合.术后采用3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311例,4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5例.316例原位肝移植患者中,38例发生胆道并发症.胆道并发症分类:胆汁漏18例,缺血性胆道损伤引起的肝内外胆管狭窄6例,单纯吻合口狭窄6例,保存性损伤所致汇管区小胆管炎症、胆汁淤积4例,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2例,单纯胆道感染2例.2006年以前患者胆汁漏发生率为14.00% (7/50),高于2006年及以后患者的4.12% (11/2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76,P<0.05).38例胆道并发症患者中,治愈及好转35例,死亡3例.18例胆汁漏患者中,15例采用保守治疗后痊愈;3例采用手术治疗(其中1例经通畅引流,加强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处理后好转,但于术后1个月突发腹腔大出血,手术探查发现肝动脉破裂出血,最终死于失血性休克所致MODS;2例行腹腔引流术,1例治愈,1例合并腹腔感染,最终死亡).6例缺血性胆管损伤引起的肝内外胆管狭窄患者中,1例行二次肝移植后取得良好效果,5例经保守或行ERCP或经PTCD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后好转.6例单纯吻合口狭窄患者中,3例经保守或行ERCP或经内镜下柱状气囊扩张、取石、支架置入治疗后好转;1例因肝癌复发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予手术探查,行吻合口成形+T管引流术效果良好;1例手术探查切除复发肿瘤,行胆肠吻合后痊愈.4例保存性损伤所致汇管区小胆管炎症、胆汁淤积患者采取保肝、减轻黄疸等保守治疗后痊愈.2例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患者,1例行ERCP支架置入痊愈;1例经保守治疗后TBil有所下降,未予进一步处理.2例单纯胆道感染患者均经抗感染等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多数患者胆道并发症可经非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而对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再次行胆道探查术是较为确实可靠的治疗手段;对于部分严重缺血性胆道损伤导致移植肝失功能的患者,二次肝移植是唯一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并发症 缺血性损伤 吻合口狭窄 汁漏
原文传递
高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体肝移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正昕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8-164,共7页
高龄供体供肝作为边缘供肝的一种,在有效解决供肝短缺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高危因素,与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密切相关,但在控制好相关并发症及相关肝脏疾病的基础上,高龄供体肝移植在一定程度上是安全可靠的。本文从高龄肝脏退行性改... 高龄供体供肝作为边缘供肝的一种,在有效解决供肝短缺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高危因素,与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密切相关,但在控制好相关并发症及相关肝脏疾病的基础上,高龄供体肝移植在一定程度上是安全可靠的。本文从高龄肝脏退行性改变、高龄供体肝移植、高龄供体肝移植并发症、高龄供体肝移植高危因素、高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体选择标准思考等,就肝脏随年龄变化特点与高龄供体肝移植的近年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同时探究高龄DCD供体肝移植是否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高龄 边缘供体 肝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性损伤 脂肪肝 原发性无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