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背侧手术切口入路治疗早期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丹荣 李宏 +2 位作者 罗浩 江春红 翁郁玲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4年第5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背侧手术切口入路在治疗早期(21~35 d)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40侧)早期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患者行改良背侧手术切口入路治疗。分析其手术时间、术后复位X线摄片评价、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 目的:探讨改良的背侧手术切口入路在治疗早期(21~35 d)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40侧)早期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患者行改良背侧手术切口入路治疗。分析其手术时间、术后复位X线摄片评价、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肢体肿胀消肿时间的情况,按Gartland and werley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36例(40侧)患者手术时间为65~90 min,平均75 min。术后复查X-ray骨折端对位、对线,桡骨远端长度及掌倾角恢复良好,骨折端稳定,无切口感染,无桡神经皮支或正中神经损伤及骨筋膜室综合征。患侧肿胀消退时间为术后5~10 d,平均7.3 d;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2.8~4.3个月,平均3.5个月。所有病例均获3~12个月的随访,按Gartland and werley功能评定,优26侧,良9侧,可3侧,差2侧,优良率为87.5%。结论通过改良背侧手术切口入路对早期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的背侧手术切口入路 早期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 掌倾角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经背侧手术入经微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瑞 袁德利 孙德俊 《当代医学》 2021年第8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析对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经背侧手术入经微钢板固定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行背侧手术入经微钢板固定治疗的109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骨折的愈合时间、腕关... 目的探析对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经背侧手术入经微钢板固定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行背侧手术入经微钢板固定治疗的109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骨折的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肌腱损伤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术后2、6个月,患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1.74%、99.08%。术后2、6个月,患者腕关节不同节点的活动度明显改善。患者并发症包括拇长屈肌键激惹1例,合并腕管综合征1例,内固定失效2例,伸肌腿激惹2例,局部疼痛综合征1例,未发现肌腱断裂的患者。随访时间为8个月~1年,患者愈合效果均较好,术后7个月左右患者骨折基本愈合。结论经背侧手术入经微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患者,患者恢复较好,但手术不当会造成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需正确处理,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侧手术 微钢板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腕掌背侧联合入路行陈旧性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手术15例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尚立林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7期82-82,84,共2页
目的:提高对陈旧性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的认识,并探讨其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明确诊断为陈旧性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采用腕掌背侧联合入路结合中医的理筋手法,"欲合先离"正骨理念,内固定并修复周围韧带的方法进行... 目的:提高对陈旧性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的认识,并探讨其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明确诊断为陈旧性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采用腕掌背侧联合入路结合中医的理筋手法,"欲合先离"正骨理念,内固定并修复周围韧带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随访5月~24月,15例中优良率86.6%,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月骨坏死,无再脱位。结论:腕掌背侧联合入路行陈旧性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手术治疗是完全治愈此种疾病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 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 腕掌联合入路手术治疗
下载PDF
用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和背侧入路手术治疗腕舟骨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对比
4
作者 张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5期287-288,共2页
目的:探讨用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和背侧入路手术治疗腕舟骨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腕舟骨不稳定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 目的:探讨用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和背侧入路手术治疗腕舟骨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腕舟骨不稳定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背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及其腕关节各项活动功能的评分。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各项活动功能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治疗腕舟骨不稳定型骨折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促进其腕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治疗效果。此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 入路手术 腕舟骨不稳定型骨折 疗效 对比
下载PDF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掌背侧不同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马龙驹 杭海峰 史海山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22期2-3,共2页
目的:探讨掌背侧不同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31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病例,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32-70岁,平均45岁;左侧11例,右侧20例.损伤原因:摔伤8例,高处坠落伤5例,交通事故... 目的:探讨掌背侧不同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31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病例,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32-70岁,平均45岁;左侧11例,右侧20例.损伤原因:摔伤8例,高处坠落伤5例,交通事故伤18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按A0分类,B2型2例,B3型5例,C1型9例,C2型11例,C3型4例.分为2组,分别经腕掌侧(A组,18例)及背侧(B组,13例)入路切开复位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其中6例骨缺损破坏严重,行人工骨或者自体髂骨植骨填充.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均愈合.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远期并发症、术后第24周腕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比较2组差别.按照Gartland-Werley疗效评价标准,A组优12例,良4例,优良率88.9%,B组优8例,良3例,优良率84.6%.所有病例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移位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掌背侧不同手术入路对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有影响,各有优缺点,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后远期并发症相对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背侧手术入路 钢板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
6
作者 李文 陈岗 +2 位作者 杨风云 许小兵 黎森 《江西中医药》 2013年第2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就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类型分别采用掌侧入路(A组)解剖T形钢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28例,背侧入路(B组)解剖T形钢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25例,对于固定不满意的,予以克氏针固定。从术后并发...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就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类型分别采用掌侧入路(A组)解剖T形钢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28例,背侧入路(B组)解剖T形钢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25例,对于固定不满意的,予以克氏针固定。从术后并发症、第24周腕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比较2组差别。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参照Gartland和Werely腕关节功能评分,A和B 2组术后24周优良率分别为85.7%和84.0%.A组拇长屈肌激惹征1例,正中神经牵拉伤1例,切口血肿1例,骨不愈合1例;B组拇长伸肌腱激惹征2例,肌腱粘连1例,骨不愈合1例。结论:掌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手术入路的正确选择,内固定的位置及固定稳定性,软组织的正确处理,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练是降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背侧手术入路 内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京和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16期56-57,共2页
目的:研究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应用到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治疗作用与效果。方法:摘选我院接收的桡骨远端骨折病例92例,参考随机性分组法,均分对照组(n=46)、观察组(n=46),对照组: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而观察组:掌背侧联合入... 目的:研究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应用到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治疗作用与效果。方法:摘选我院接收的桡骨远端骨折病例92例,参考随机性分组法,均分对照组(n=46)、观察组(n=46),对照组: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而观察组:掌背侧联合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对其最终的结果观察并比较。结果:在治疗后,对于各项手术指标,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优(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腕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掌背侧联合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应用到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能够得到更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联合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 腕关节
下载PDF
近排腕骨切除加骨间掌、背侧神经切断治疗退行性腕关节炎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振兵 洪光祥 +3 位作者 王发斌 康皓 黄启顺 翁雨雄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评价近排腕骨切除加骨间掌、背侧神经切断术治疗退行性腕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996年3月-2002年12月,对30例退行性腕关节炎行近排腕骨切除和腕部骨间掌、背侧神经切断术.术后测量腕关节的活动度、握力和疼痛程度,腕关节功能评定采用Kri... 目的评价近排腕骨切除加骨间掌、背侧神经切断术治疗退行性腕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996年3月-2002年12月,对30例退行性腕关节炎行近排腕骨切除和腕部骨间掌、背侧神经切断术.术后测量腕关节的活动度、握力和疼痛程度,腕关节功能评定采用Krimmer评分法.术后拍摄腕关节X线正侧位片,了解腕关节骨性改变情况.结果术后随访8~66个月.腕关节屈伸活动度平均为70°(健侧为126°),尺桡偏平均为36°(健侧为66°);握力为25kg(健侧为46kg);疼痛值为32(术前为73);腕关节功能评分为70.腕关节X线片示,术后3例腕关节形成关节炎.结论近排腕骨切除加骨间掌侧及背侧神经切断可保留腕关节部分功能,减轻腕关节疼痛,是治疗退行性腕关节炎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腕骨 骨间掌神经切断手术 神经切断手术 退行性腕关节炎 关节炎 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对腕舟状骨不稳定骨折的疗效
9
作者 邓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0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对腕舟状骨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北海市中医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腕舟状骨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背侧入路术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对腕舟状骨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北海市中医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腕舟状骨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背侧入路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腕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治疗腕舟状骨不稳定骨折,手术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腕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术 腕舟状骨不稳定骨折 入路手术
下载PDF
两种不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樊川 王红胜 +3 位作者 袁海平 袁勇 崔剑华 吴孙东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1603-1604,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40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23例(23指)和对照组17例(17指)。给予对照组掌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40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23例(23指)和对照组17例(17指)。给予对照组掌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术后6个月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术治疗手指软组织缺损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皮瓣成活率,促进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掌固有动脉支皮瓣修复手术 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术 皮瓣 手指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