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中添加二氢吡啶对储藏期鱼体背侧肌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玉荣 武现军 +1 位作者 霍书英 庞新位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0-51,共2页
以尼罗罗非鱼为试验材料,研究饲料中添加二氢吡啶对鱼体背侧肌组成及其4℃放置48h后脂质过氧化物(Lipidoxidation,LPO)含量的影响。选用150g左右的雌性尼罗罗非鱼8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以0(对照组)、50、100、150mg/kg水... 以尼罗罗非鱼为试验材料,研究饲料中添加二氢吡啶对鱼体背侧肌组成及其4℃放置48h后脂质过氧化物(Lipidoxidation,LPO)含量的影响。选用150g左右的雌性尼罗罗非鱼8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以0(对照组)、50、100、150mg/kg水平添加饲喂64d。结果表明,二氢吡啶对背侧肌组成(蛋白质、脂肪、干物质)无影响,可分别降低试验鱼背侧肌LPO含量20.8%(P<0.01)、44.7%(P<0.01)、44.4%(P<0.01)。可见饲料中添加二氢吡啶改善肉品稳定性,提高货架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二氢吡啶 储藏期 鱼体 背侧肌 过氧化作用 肉质 货架寿命
下载PDF
第一骨间背侧肌肌内神经解剖学 被引量:1
2
作者 段修芳 侯致典 丁自海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9-641,共3页
目的:为临床带血供的第1骨间背侧肌远端肌支神经肌蒂转移修复拇对掌功能手术提供供区肌肉神经、血管相关解剖学依据,评估切取该肌远端肌支对供区的影响。方法:手部固定标本,采用显微解剖方法,观察第1骨间背侧肌形态和神经支配情况... 目的:为临床带血供的第1骨间背侧肌远端肌支神经肌蒂转移修复拇对掌功能手术提供供区肌肉神经、血管相关解剖学依据,评估切取该肌远端肌支对供区的影响。方法:手部固定标本,采用显微解剖方法,观察第1骨间背侧肌形态和神经支配情况。通过再改良Sihler’s染色法对第1骨间背侧肌进行肌内神经染色。结果:第1骨间背侧肌神经来源于尺神经深支,在进入第1骨问背侧肌前分成2支。其中近端分支主要分布于肌腹的上2/3,远端分支主要分布在肌腹的下1/3。结论;切取第1骨间背侧肌远端肌支神经肌蒂转位修复拇对掌肌的功能是可行的,其对供区功能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骨间背侧肌 神经 拇对掌 Sihler’s染色
下载PDF
白鲢鱼背侧肌焦磷酸酶的纯化及酶学特性
3
作者 刘玮 徐萌 +4 位作者 张雅玮 周黎 马志方 王复龙 彭增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30-135,共6页
通过粗分离、50%~80%饱和度硫酸铵分级沉降、DE-5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步骤,从白鲢鱼背侧肌中分离纯化出焦磷酸酶。通过变性凝胶电泳分析,该酶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中仅有一个分子质量为40 kD的条带。酶学特性研究表... 通过粗分离、50%~80%饱和度硫酸铵分级沉降、DE-5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步骤,从白鲢鱼背侧肌中分离纯化出焦磷酸酶。通过变性凝胶电泳分析,该酶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中仅有一个分子质量为40 kD的条带。酶学特性研究表明,白鲢鱼背侧肌焦磷酸酶可专一性地水解焦磷酸盐,反应初速率时间范围为0~15 min,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反应pH值为7.5。Mg^(2+)对该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在Mg^(2+)浓度为5 mmol/L时酶活力最高。5 mmol/L的Ca^(2+)、Zn^(2+)、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Na_2、EDTA-Na_4、KIO_3和1 mmol/L的NaF均对该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该酶水解焦磷酸四钠的最大反应速率为0.051 U/mg,米氏常数为0.54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磷酸酶 纯化 酶学特性 背侧肌 白鲢鱼
下载PDF
第一骨间背侧肌的应用解剖
4
作者 张显利 刘正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1-13,共3页
解剖观察了30只成人手标本的第一骨间背侧肌。该肌为三角形双羽状肌,有桡、尺两个头,分别起于第一、二掌骨,主要止于食指近节指骨底外侧结节.桡侧头约占总肌量的2/3,该肌的主要作用是使食指外展和稳定食指的掌指关节.营养该肌的动脉从... 解剖观察了30只成人手标本的第一骨间背侧肌。该肌为三角形双羽状肌,有桡、尺两个头,分别起于第一、二掌骨,主要止于食指近节指骨底外侧结节.桡侧头约占总肌量的2/3,该肌的主要作用是使食指外展和稳定食指的掌指关节.营养该肌的动脉从背、掌两面入肌,支数及外径均以背侧入肌者占优势,主要从第一掌背动脉和桡动脉末端直接分支供养。该肌用作转移肌瓣供体是不可取的,如利用巳丧失支配神经的废用肌另当别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背侧肌 移植 解剖学
下载PDF
双手第1骨间背侧肌代谢物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被引量:1
5
作者 吴轶慧 杨波 +4 位作者 王涛 贾建长 嵇鸣 叶春涛 沈忆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检测技术在尺神经损伤预后评估的应用前景。方法对12例健康青年志愿者、1例尺神经完全损伤者双手第1骨间背侧肌的代谢物进行1H-MRS检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检测技术在尺神经损伤预后评估的应用前景。方法对12例健康青年志愿者、1例尺神经完全损伤者双手第1骨间背侧肌的代谢物进行1H-MRS检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女性成年人第1骨间背侧肌的细胞外脂质(extra-myocellular lipids,EMCL)峰下面积高于男性(P<0.05),胆碱、肌酸、细胞内脂质(intramyocellular lipids,IMCL)在两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手间各峰下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神经损伤者患侧EMCL峰较健侧偏高,且FDI面积缩小。结论 1H-MRS对肌肉代谢物的无创性以及定量检测对周围神经损伤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磁共振波谱学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尺神经 第1骨间背侧肌
下载PDF
第1跖背动脉岛状皮瓣联合第1骨间背侧肌治疗足跗骨骨髓炎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慧彪 孙建强 孟长峰 《创伤外科杂志》 2012年第6期554-554,共1页
我院以第1跖背动脉岛状皮瓣联合第1骨间背侧肌治疗足跗骨骨髓炎软组织及骨缺损16例,患者骨髓炎无复发,皮瓣外形良好,患足功能恢复满意。该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小,疗效理想。
关键词 跗骨 骨髓炎 皮瓣 骨间背侧肌
下载PDF
应用骨间背侧肌皮瓣修复手部创面 被引量:2
7
作者 宋铁山 李鸿文 +1 位作者 彭云滔 孙海明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报道应用骨间背侧肌肌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2月至2010年6月,以第1-3掌骨间背侧动脉走行体表投影为皮瓣的轴线。根据受区缺损面积大小及形状设计骨间背侧肌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缺损,修复掌指关节附近皮肤缺损、肌... 目的报道应用骨间背侧肌肌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2月至2010年6月,以第1-3掌骨间背侧动脉走行体表投影为皮瓣的轴线。根据受区缺损面积大小及形状设计骨间背侧肌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缺损,修复掌指关节附近皮肤缺损、肌腱外露伴空腔形成8例,手背近腕背横纹皮肤缺损伴第2、3指背肌腱外露3例,中指近节指骨皮肤缺损伴肌腱及神经外露1例。缺损面积最小为1.5em×3.8cm,最大为5.0cm×6.0e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3个月-2年的随访,修复后的皮瓣质地、外形满意,手部关节屈伸功能不受限,活动自如,无手部功能障碍。皮瓣两点辨别觉为6-10mm,感觉良好。结论应用骨间背侧肌肌皮瓣修复手部缺损创面解剖结构恒定,操作简便,皮瓣成活率高,适宜修复手部比较严重的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背侧肌 皮瓣 移植
原文传递
第1骨间背侧肌内黏液瘤致示指背伸与内收障碍1例治疗
8
作者 刘阳 路来金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20,I0004,共3页
1例29岁女性患者,因发现左手背虎口区肿物17个月,示指背伸、内收障碍15个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足外科就诊,诊断为左手第1骨间背侧肌内血管瘤。术后病理诊断为肌内黏液瘤(IM);左手示指背伸和并指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关键词 内黏液瘤 第1骨间背侧肌 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前臂背侧肌间隔远端皮穿支近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6
9
作者 吴迪 利春叶 +3 位作者 杨钦秦 陈金仁 贾赛雄 龙海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 探讨前臂骨间背侧肌间隔皮瓣仅携带远端皮穿支进行近端皮瓣切取的方法和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方法2014年8月-2015年12月,对10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病例,应用前臂骨间背侧肌间隔远端皮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切取... 目的 探讨前臂骨间背侧肌间隔皮瓣仅携带远端皮穿支进行近端皮瓣切取的方法和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方法2014年8月-2015年12月,对10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病例,应用前臂骨间背侧肌间隔远端皮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切取皮瓣面积6.0cm1×3.0cm~11.0cm×7.0cm。结果术后10例皮瓣及供区I期愈合,无血管危象发生。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平均9.5个月,皮瓣外形好,质地柔软,无色素沉着。结论携带前臂背侧远端皮穿支,近端切取骨间背侧肌间隔皮瓣手术操作方便,无需行骨间背侧神经解剖,无神经损伤之忧,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骨间背侧肌间隔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对侧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军 姚建 季建峰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99-200,共2页
目的:介绍对侧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方法。方法:采用对侧背阔肌肌皮瓣,蒂部为背阔肌,从健侧乳腺后间隙将肌皮瓣移至患侧再造乳房,皮瓣长宽比例达(4 ̄5):1。结果:15例乳房再造手术全部成功,术后随访,满意12例(80.0%),比较满意2例(13.... 目的:介绍对侧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方法。方法:采用对侧背阔肌肌皮瓣,蒂部为背阔肌,从健侧乳腺后间隙将肌皮瓣移至患侧再造乳房,皮瓣长宽比例达(4 ̄5):1。结果:15例乳房再造手术全部成功,术后随访,满意12例(80.0%),比较满意2例(13.3%),不满意1例(6.7%)。结论:对侧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再造 皮瓣 皮瓣移植
下载PDF
3例经肛门直肠肌鞘背侧纵切巨结肠根治术的应用
11
作者 王继东 王兴军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1期49-50,共2页
先天性巨结肠发病率高,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第2位。病因复杂,治疗方法较多,各有利弊。自1949年。Svenson创用拖出型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后,先天性巨结肠才得以治愈,但该手术方式盆腔分离广,术后并发症多且严重,逐渐不被临床采用。... 先天性巨结肠发病率高,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第2位。病因复杂,治疗方法较多,各有利弊。自1949年。Svenson创用拖出型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后,先天性巨结肠才得以治愈,但该手术方式盆腔分离广,术后并发症多且严重,逐渐不被临床采用。由Duhamel、Soave等将Svenson术式加以改进,使疗效得以提高,并发症有所降低,但目前常采用的Duhamel术式,其盲袋与闸门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直肠纵切 巨结肠 根治术 治疗
下载PDF
掌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指关节软组织缺损4例
12
作者 黎信森 王润秀 +4 位作者 刘达恩 林源 张立明 周翔 农庆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109-109,共1页
掌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指关节软组织缺损4例黎信森王润秀刘达恩林源张立明周翔农庆文(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南宁530021)收稿日期:1997-05-23手指关节背侧软组织缺损常见于电烧伤、机械性损伤... 掌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指关节软组织缺损4例黎信森王润秀刘达恩林源张立明周翔农庆文(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南宁530021)收稿日期:1997-05-23手指关节背侧软组织缺损常见于电烧伤、机械性损伤和毒蛇咬伤,拇指可用第二指背岛状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逆行筋膜蒂皮瓣 动脉 指关节 逆行岛状皮瓣 骨间背侧肌 电烧伤 毒蛇咬伤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手背动脉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显利 刘正津 傅忠军 《解剖学杂志》 CAS 1988年第3期191-192,共2页
本文用50例成人手标本,动脉内注入红色乳胶后,在肉眼及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了动脉的位置、分支分布和吻合,对主要动脉和吻合支作了测量,据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手背动脉按其所在位置有浅、深两层。浅层动脉细小,位于浅筋膜内,它们是... 本文用50例成人手标本,动脉内注入红色乳胶后,在肉眼及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了动脉的位置、分支分布和吻合,对主要动脉和吻合支作了测量,据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手背动脉按其所在位置有浅、深两层。浅层动脉细小,位于浅筋膜内,它们是起自手背深层动脉或邻近区动脉的浅行小支,外径均在0.6 mm以下,99%为0.2—0.6 mm,其中来自第1—4掌背动脉者占71.5%,发自腕背浅动脉网者11.5%,还有少数是来自指背动脉、腕背深动脉网、桡动脉与母指背动脉。此层动脉多为散在性分布,少数相互吻合形成手背浅动脉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外径 穿支 管径 动脉网 骨间背侧肌
下载PDF
电针特定肌群及穴位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重建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怡萌 王芙蓉 +2 位作者 时沛 宋双 赵智龙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特定肌群及穴位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重建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手功能障碍的患者分成3组,每组30例。分别接受电针治疗、康复训练及电针联合康复训练,疗程为60 d。治疗前后均采用Fugl-Meyer评定(FMA,手指... 目的观察电针特定肌群及穴位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重建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手功能障碍的患者分成3组,每组30例。分别接受电针治疗、康复训练及电针联合康复训练,疗程为60 d。治疗前后均采用Fugl-Meyer评定(FMA,手指运动功能部分)、Wolf上肢运动功能评定(WMFT)、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手功能分级评定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电针联合康复训练组FMA评分、WMFT评分、MBI评分均高于电针组和康复训练组(P<0.05),手功能分级评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特定肌群及穴位联合康复训练比单纯电针、单纯康复训练能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后手功能的恢复,且显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手功能障碍 电针 康复 掌骨骨间背侧肌中央
下载PDF
第一跖背动脉的分布及吻合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晋宝 秦月琴 +1 位作者 程心恒 王永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4年第1期6-10,共5页
用解剖、动脉造影和铸型方法,观察了第一跖背动脉和跖底动脉供应(足母)趾和第二跖的情况。第一跖背动脉的位置深浅不一,浅型与深型的出现率近似,细弱型少见。第一跖背动脉不仅发出趾背动脉,还参与趾底动脉的形成。第一跖底动脉可分为深... 用解剖、动脉造影和铸型方法,观察了第一跖背动脉和跖底动脉供应(足母)趾和第二跖的情况。第一跖背动脉的位置深浅不一,浅型与深型的出现率近似,细弱型少见。第一跖背动脉不仅发出趾背动脉,还参与趾底动脉的形成。第一跖底动脉可分为深、浅二部,浅部外径小于跖背动脉。趾底动脉通常粗于趾背动脉,分布范围亦较大,在(足母)趾和第二趾的血供中起主要作用。本文对上述解剖特点在(足母)趾或第二趾游离移植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动脉供应 外径 第二趾 骨间背侧肌
下载PDF
无创深部脑刺激对神经肌肉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朱志强 陈云 +1 位作者 熊艺妩 刘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80-380,共1页
目的采用相位干涉电场(TI)刺激大脑初级运动皮层第1骨间背侧肌区域,探究无创深部脑刺激对单关节肌肉力量、神经募集运动单元能力的影响。方法招募40名健康的被试(18~35岁),其中男生31人,女生9人,受试者均为右利手且无神经疾病史,共38名... 目的采用相位干涉电场(TI)刺激大脑初级运动皮层第1骨间背侧肌区域,探究无创深部脑刺激对单关节肌肉力量、神经募集运动单元能力的影响。方法招募40名健康的被试(18~35岁),其中男生31人,女生9人,受试者均为右利手且无神经疾病史,共38名受试者实际完成测试。每位受试者分别进行20 min的TI、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igh definition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HD-tDCS)和假刺激3种刺激,每种刺激之间间隔4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脑刺激 神经肉功能 骨间背侧肌 右利手 肉力量 神经疾病 单关节 初级运动皮层
下载PDF
肌力的计算
17
作者 陈萍 《冰雪运动》 1981年第12期16-24,共9页
我们的身体是由九个器官系统组成的。例如,使人具有现代人的体形和产生各种运动的是运动器官系统,专司营养吸收的是消化系统,而供给氧气和排除废气的是呼吸系统,排泄新陈代谢产物的泌尿系统,输送营养和排泄废物又离不开血液循环系统,延... 我们的身体是由九个器官系统组成的。例如,使人具有现代人的体形和产生各种运动的是运动器官系统,专司营养吸收的是消化系统,而供给氧气和排除废气的是呼吸系统,排泄新陈代谢产物的泌尿系统,输送营养和排泄废物又离不开血液循环系统,延续我们人类种族的是生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内 运动器官 生殖系统 营养吸收 血液循环系统 器官系统 生理横断面 骨间背侧肌 含能物质 重复次数
下载PDF
示指固有伸肌变异一例
18
作者 肖军杰 方杰 +1 位作者 张威 郑大伟 《解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M0002-M0002,共1页
笔者在对一男性右上肢标本进行解剖操作时,发现该标本示指固有伸肌解剖变异。该标本示指固有伸肌起点位于腕背第4鞘管远端,附着于桡腕关节关节囊,走行于示指伸肌腱尺侧、指伸肌及骨间背侧肌之间,肌腹位于腕及手背部,腱性部分向远端移行... 笔者在对一男性右上肢标本进行解剖操作时,发现该标本示指固有伸肌解剖变异。该标本示指固有伸肌起点位于腕背第4鞘管远端,附着于桡腕关节关节囊,走行于示指伸肌腱尺侧、指伸肌及骨间背侧肌之间,肌腹位于腕及手背部,腱性部分向远端移行至掌指关节背侧,与示指伸肌腱融合构成示指伸肌中央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指关节 解剖变异 桡腕关节 骨间背侧肌 关节囊 解剖操作
下载PDF
颈椎关节强直患者的胸大肌运动诱发电位
19
作者 Lo Y.L. 张殿增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11期51-51,共1页
Myelopathy is a severe complication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CS). We studied 27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CS referred for evaluation for possible myelopathy using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he findings were c... Myelopathy is a severe complication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CS). We studied 27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CS referred for evaluation for possible myelopathy using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he finding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20 normal control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as utilized to assess the degree of cord compromise. 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 (CMCT) abnormalities showed equivalent diagnostic yield with pectoralis major (PM) recordings, as compared with combined first dorsal interossei and abductor hallucis recordings. Our findings show that CMCT measurement with PM recordings is of value as a diagnostic adjunct in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yelopathy in 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诱发电位 关节强直 胸大 脊髓损伤 经颅磁刺激 脊髓病 骨间背侧肌 拇展 电生理学 传导时间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第一背侧骨问肌萎缩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亚薇 宫可同 +2 位作者 耿文静 陈欣 刘津贤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技术对第一背侧骨间肌萎缩患者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我们对48例(51侧)无明确外伤史而出现第一背侧骨问肌萎缩的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主要检测项目包括:正中神经、尺神经、...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技术对第一背侧骨间肌萎缩患者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我们对48例(51侧)无明确外伤史而出现第一背侧骨问肌萎缩的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主要检测项目包括:正中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和运动神经传导,以及前臂正中神经、尺神经所支配的相关肌肉肌电图。必要时进行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所支配的相关肌肉肌电图检测,下肢神经传导及胸锁乳突肌、椎旁肌等相关肌肉肌电图检测。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为肘管综合征31例,腕尺管综合征5例,颈椎病6例,周围神经病3例,运动神经元病2例,胸廓出口综合征(下干型)1例。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对无明确外伤史出现第一背侧骨问肌萎缩的患者提供客观的检测指标,对其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鉴别 电生理学 第一骨间萎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