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踝关节不稳患者双下肢肌力、背屈角度和平衡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鲁君兰 蔡斌 +2 位作者 吴智刚 范帅 林明慧 《中国康复》 2022年第8期482-485,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慢性踝关节不稳(CAI)患者的双下肢髋踝肌群肌力、背屈角度和动静态平衡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健患侧之间的差异性。方法:收集36名CAI患者,进行髋踝肌群力量评估、静态动态平衡测试以及背屈角度的测量。结果:静态平衡主要与踝... 目的:探讨单侧慢性踝关节不稳(CAI)患者的双下肢髋踝肌群肌力、背屈角度和动静态平衡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健患侧之间的差异性。方法:收集36名CAI患者,进行髋踝肌群力量评估、静态动态平衡测试以及背屈角度的测量。结果:静态平衡主要与踝周肌群力量有关(P<0.05);动态平衡与髋、踝周肌群力量以及背屈角度都有关(P<0.05)。健患侧的静态平衡、髋周肌群力量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动态平衡、踝周肌群力量和背屈角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的相关性存在差异,给动静态平衡的改善提供了不同的指导方向。同时CAI患者的健侧与患侧功能相似,提示健侧可能有受损,在康复训练中不能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不稳 髋部力量 踝部力量 背屈角度 平衡
下载PDF
巴宾斯基征拇趾背屈持续时间和引出巴宾斯基征敏感轨迹点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婷 贾建平 吴格日勒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1期1091-1091,共1页
目的讨论巴宾斯基征拇趾背屈角度、持续时间和肢体肌力变化关系及引出巴宾斯基征敏感轨迹点的变化规律。方法对锥体束首次损害的106例患者从急性期到恢复期的整个病程中每天查体1次,记录巴宾斯基征检查中手划时间、拇趾背屈时间、拇趾... 目的讨论巴宾斯基征拇趾背屈角度、持续时间和肢体肌力变化关系及引出巴宾斯基征敏感轨迹点的变化规律。方法对锥体束首次损害的106例患者从急性期到恢复期的整个病程中每天查体1次,记录巴宾斯基征检查中手划时间、拇趾背屈时间、拇趾背屈角度、趾手始动时间差和瘫痪肢体肌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和结论肌力越弱,拇趾背屈角度越大,拇趾背屈持续时间越长,引出巴宾斯基征敏感轨迹点越接近足跟部;病情减轻,拇趾背屈时间变短,敏感点越接近趾跖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宾斯基征 拇趾背屈角度 拇趾时间 敏感轨迹点
下载PDF
踝足矫形器改善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12项随机对照试验证据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港 马超 +7 位作者 汪乐 曾杰 焦勇 赵毅 任敬佩 胡传宇 徐林 穆晓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99-1304,共6页
目的:脑性瘫痪因其高发病率及高致残率,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佩戴踝足矫形器是该病一项重要治疗措施,但关于其改善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的效果方面还不十分确切。为此,文章系统评价了踝足矫形器改善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第... 目的:脑性瘫痪因其高发病率及高致残率,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佩戴踝足矫形器是该病一项重要治疗措施,但关于其改善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的效果方面还不十分确切。为此,文章系统评价了踝足矫形器改善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第一作者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BM、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09-09。根据制定的入组标准,纳入有关踝足矫形器治疗脑性瘫痪儿童的随机对照试验。至少2名评价员独立提取数据,使用Cochrane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纳入12项质量较高的随机对照试验,共480例脑性瘫痪儿童,其中踝足矫形器组239例为佩戴踝足矫形器,对照组241例不佩戴踝足矫形器,治疗疗程0-48周;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踝足矫形器组在GMFM-88-D/E区评分(MD=6.26,95%CI:3.54-8.98,P<0.00001)、MAS评分(MD=-0.60,95%CI:-0.80至-0.40,P<0.00001)、摆动位平均踝背屈角度(MD=14.96,95%CI:12.03-17.90,P<0.00001)、运动功能改善有效率(MD=2.99,95%CI:1.19-7.50,P=0.02)和步幅(MD=0.06,95%CI:0.04-0.09,P<0.00001)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现有的12项随机对照试验证据表明,脑性瘫痪患儿无论是佩戴踝足矫形器行走,亦或是佩戴一定时间后解除踝足矫形器行走,其短期内(治疗0-48周)运动功能恢复效果均显著,但长期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踝足矫形器 粗大运动功能 背屈角度 步态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输合配穴法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静 何璐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6期21-22,27,共3页
目的:观察输合配穴法针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到本院康复门诊治疗的脑瘫患儿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30只足。观察组采用输合配穴法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两组均结合现代... 目的:观察输合配穴法针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到本院康复门诊治疗的脑瘫患儿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30只足。观察组采用输合配穴法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两组均结合现代康复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足背屈角评估踝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MAS改变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足背屈角度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足背屈角度数、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合配穴法针刺能显著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小腿三头肌肌张力,改善踝关节活动度,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康复 针刺 肌张力 改良Ashworth量表 背屈角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