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背弃中的法律正义——以《费城》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段海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49-149,共1页
《费城》中的主人公安德鲁律师因患上艾滋病而被上司解雇,从此在众人的鄙视当中,走上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讼之路。安德鲁做了自己的选择——坦白自己的同性恋身份直面社会伦理道德和舆论的压力,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反映了美国司法... 《费城》中的主人公安德鲁律师因患上艾滋病而被上司解雇,从此在众人的鄙视当中,走上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讼之路。安德鲁做了自己的选择——坦白自己的同性恋身份直面社会伦理道德和舆论的压力,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反映了美国司法部门和民众对艾滋病和同性恋的热议和逐步接受认同的过程,透视出美国社会的多样性选择和包容性体谅及道德背弃中的法律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正义 道德背弃 同性恋 艾滋病
下载PDF
固守传统、背弃传统与融合开新——对待传统文化态度的三次转向
2
作者 盖立涛 吕前昌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23-125,共3页
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发生了三次转向:其一是固守传统文化的内在理路,坚持中体西用的保守主义,文章把这种文化态度称为固守传统的零度转向;二是背弃传统文化,认为西方文化是先进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落后文化,这是背... 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发生了三次转向:其一是固守传统文化的内在理路,坚持中体西用的保守主义,文章把这种文化态度称为固守传统的零度转向;二是背弃传统文化,认为西方文化是先进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落后文化,这是背弃传统文化的180度转向;第三种文化态度是一种融合古今中外思想的开放的文化态度,既珍视传统文化,又要走出华夏中心论和欧洲中心论的偏见,走出体用二元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形成一种开放型、学习型的文化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态度 固守传统 背弃传统 融合开新
下载PDF
自我救赎与背弃——解读《2046》中的“树洞”意象
3
作者 杨玉霞 姚汝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48-49,共2页
影片《花样年华》结尾出现的"树洞",成为《2046》中无处不在的主题意象——其中出现了一系列既具有相同的意义质地,又表征着"树洞"意象不同层面的子意象:如那列叫做2046的列车;女服务员弯起的手指,那栋旅馆的"... 影片《花样年华》结尾出现的"树洞",成为《2046》中无处不在的主题意象——其中出现了一系列既具有相同的意义质地,又表征着"树洞"意象不同层面的子意象:如那列叫做2046的列车;女服务员弯起的手指,那栋旅馆的"2046"号房间……这一主题意象一方面表征着个体对于自我精神救赎的积极努力,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个体对于自我灵魂的背弃。正是通过这一主题意象,王家卫摄下了我们东张西望、前瞻后顾的那些瞬间,而这也是《2046》让我们魅惑与感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洞”意象 主题表征 自我救赎 自我背弃
下载PDF
20世纪初美国社会现实的艺术再现——评《被背弃的老祖母》
4
作者 郑侠 许丽芹 宫国华 《英语研究》 2009年第2期28-31,共4页
美国现代主义小说家凯萨琳·安恩·波特的小说以其细腻的描写、娴熟的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深受读者、评论家和作家的赞扬和推崇。其短篇小说《被背弃的老祖母》,采用了象征性的描写手法和意识流的写作手法,来反映20世纪初的... 美国现代主义小说家凯萨琳·安恩·波特的小说以其细腻的描写、娴熟的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深受读者、评论家和作家的赞扬和推崇。其短篇小说《被背弃的老祖母》,采用了象征性的描写手法和意识流的写作手法,来反映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现实。本文通过分析波特的小说《被背弃的老祖母》中象征手法,意识流手法的运用,来研究反映于作品中的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背弃的老祖母》 象征性写作手法 意识流 社会现实
下载PDF
20世纪初美国社会现实的艺术再现——评《被背弃的老祖母》
5
作者 许丽芹 郑侠 宫国华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85-88,共4页
美国现代主义小说家凯萨琳·安恩·波特的小说以其细腻的描写、娴熟的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深受读者、评论家和作家的赞扬和推崇。她的短篇小说《被背弃的老祖母》采用象征和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反映了20世纪初美国社会现实。... 美国现代主义小说家凯萨琳·安恩·波特的小说以其细腻的描写、娴熟的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深受读者、评论家和作家的赞扬和推崇。她的短篇小说《被背弃的老祖母》采用象征和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反映了20世纪初美国社会现实。本文对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意识流手法进行了仔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背弃的老祖母》 象征手法 意识流 社会现实
下载PDF
“背弃模式”中行为主体差异性分析
6
作者 徐梅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8年第12期150-152,共3页
“背弃”模式是中外文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母体类型,“背弃”包含两层含义:背叛和抛弃。其中既有传统的“痴情女子负心汉”模式,也有女性对丈夫或者情人的背叛和抛弃;前者导致的结果是“弃妇”命运的绵延不绝,后者则产生了一批反拨... “背弃”模式是中外文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母体类型,“背弃”包含两层含义:背叛和抛弃。其中既有传统的“痴情女子负心汉”模式,也有女性对丈夫或者情人的背叛和抛弃;前者导致的结果是“弃妇”命运的绵延不绝,后者则产生了一批反拨男权社会传统的“弃夫”形象。“弃妇”和“弃夫”是活跃在文学长廊里的两类鲜活的形象,他们作为不同的性别,在情感、背弃方式、背弃原因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本文选择中西方文学中有代表性的作品,着重对“背弃模式”中行为主体的差异性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弃模式 男性 女性 差异性
下载PDF
伦理身份的缺失与背弃——《群山回唱》中人物伦理身份的解读 被引量:4
7
作者 肖丹 王佳英 《理论观察》 2015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于2013年推出了他的第三部巨作《群山回唱》。这部作品主要以阿卜杜拉和帕丽兄妹六十年的聚散离合为主要线索,以亲情、爱和责任为主题,向世人展示了战争给阿富汗人带来的创伤,以及由此引起的伦理身份... 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于2013年推出了他的第三部巨作《群山回唱》。这部作品主要以阿卜杜拉和帕丽兄妹六十年的聚散离合为主要线索,以亲情、爱和责任为主题,向世人展示了战争给阿富汗人带来的创伤,以及由此引起的伦理身份的缺失。本文以文学伦理学为视角,通过对帕丽一家三代人生存命运的分析,解读兄妹之间伦理身份的缺失,姐妹之间伦理身份的背弃,以及战争给阿富汗逃亡者带来的伦理身份的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身份 缺失 背弃 困惑
下载PDF
戴季陶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背弃 被引量:4
8
作者 谭军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68-71,共4页
五四时期,戴季陶以研究社会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著称,曾发表过许多宣传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的言论。但是,他对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具有一种既赞赏又排斥的矛盾态度,正是这种矛盾导致日后他与马克思主义的分道扬镳。
关键词 戴季陶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背弃
下载PDF
坚守与背弃——读《叶甫盖尼·奥涅金》及《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9
作者 原昱 《俄语学习》 2011年第5期49-51,共3页
普希金的叙事诗《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塔吉娅娜·拉林娜和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同为俄罗斯文学史上两个动人的女性形象,让一批又一批读者为之倾倒。她们的出身、经历与结局是那么的不同却又那... 普希金的叙事诗《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塔吉娅娜·拉林娜和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同为俄罗斯文学史上两个动人的女性形象,让一批又一批读者为之倾倒。她们的出身、经历与结局是那么的不同却又那么相似,在感情的抉择中,她们都有所坚守,又有所背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吉娅娜·拉林娜 安娜·卡列尼娜 爱情 坚守与背弃
下载PDF
余华前期作品中的理性背弃
10
作者 孟瑜 《商情》 2008年第5期176-176,共1页
余华早期作品摈弃了传统文学相信人的理性价值,肯定人类真、善、美等文学理念。余华背弃了只关心和渲染英雄主义和浮华世界的创作理念,对小人物的关注和他对待苦难的态度逐渐成为他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 理性价值 理性背弃 冷漠 残忍
下载PDF
《卢布林的魔术师》中“背弃—回归”主题的空间解读
11
作者 黄芳 《科技视界》 2016年第9期76-77,共2页
《卢布林的魔术师》是艾·巴·辛格表现"背弃—回归"主题的长篇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小说空间形式的批评方法来透视《卢布林的魔术师》,以此来论证主人公雅夏最终回归犹... 《卢布林的魔术师》是艾·巴·辛格表现"背弃—回归"主题的长篇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小说空间形式的批评方法来透视《卢布林的魔术师》,以此来论证主人公雅夏最终回归犹太传统的必然性,彰显辛格对犹太世界犀利而深入的观察和了解,从而进一步例证辛格长篇小说中"背弃—回归"的主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布林的魔术师》 背弃—回归” 空间
下载PDF
背弃与钟爱
12
作者 斯舒 《书摘》 2007年第12期123-123,共1页
我曾经在纸上信手写下这么一句话:语言是我钟爱所在。虽然它是信手写下的,但我想作为一个写作人,语言无疑是我倾心交结,希望引为知己的。外部的风景成形呈态。
关键词 背弃
原文传递
20世纪美国现代主义文学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波 吴允淑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84-85,共2页
现代主义是一种文艺思潮,以多种表现形式,遍及多种艺术领域,风行欧美,其实质是对传统文学的背弃。欧美的现代工业和技术迅猛发展,但其所带来的矛盾也同时冲击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在经历了产生和发展过程之后,... 现代主义是一种文艺思潮,以多种表现形式,遍及多种艺术领域,风行欧美,其实质是对传统文学的背弃。欧美的现代工业和技术迅猛发展,但其所带来的矛盾也同时冲击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在经历了产生和发展过程之后,形成了某些独特的特征,在世界文坛上独树一帜,全面、深刻地诠释了现代美国的社会矛盾和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意象主义 意识流 背弃
下载PDF
大学生闲暇德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曾琰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4期72-74,共3页
闲暇德育是德育教育的特殊模式和方式,大学生闲暇德育的实施使个体对德性体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然而,在实然层面的大学生,闲暇生活状态却走向了"闲暇"悖论,主要体现在:大学生闲暇生活走向两个极端,指导闲暇德育的伦理层次也... 闲暇德育是德育教育的特殊模式和方式,大学生闲暇德育的实施使个体对德性体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然而,在实然层面的大学生,闲暇生活状态却走向了"闲暇"悖论,主要体现在:大学生闲暇生活走向两个极端,指导闲暇德育的伦理层次也出现混乱,大大降低了大学生闲暇德育的实效性。从现实层面对问题的回应要注重闲暇德育的三个重要范畴:需求范畴、体验范畴和德性范畴,这是大学生闲暇德育的现实逻辑和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暇德育 大学生 闲暇悖论 德性背弃
下载PDF
萧红小说情节结构模式新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金茹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1-83,共3页
抛开传统小说模式的评价系统,以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或者说用“向内转”的方法来探究萧红小说的情节结构特色,发现萧红小说中蕴含一个宏大的情节结构模式———“背弃-逃离”模式。这一情节结构模式贯穿于她的大部分作品中。通过对... 抛开传统小说模式的评价系统,以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或者说用“向内转”的方法来探究萧红小说的情节结构特色,发现萧红小说中蕴含一个宏大的情节结构模式———“背弃-逃离”模式。这一情节结构模式贯穿于她的大部分作品中。通过对这一情节结构模式的探究,还发现作家心灵深处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结”———“仇父”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节结构 模式 背弃-逃离 情结 移情
下载PDF
相背与相向——论周作人与成仿吾对文学艺术性追求的坚持
16
作者 宋启芹 《长春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54-56,共3页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周作人与成仿吾似乎有着完全不同的艺术追求。在文学的内容与形式表达上,周作人由人生关注转向艺术园地,成仿吾则由艺术之"美"走向人生之"善"之"真";在文艺的表现自我上,...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周作人与成仿吾似乎有着完全不同的艺术追求。在文学的内容与形式表达上,周作人由人生关注转向艺术园地,成仿吾则由艺术之"美"走向人生之"善"之"真";在文艺的表现自我上,周作人由社会大我而一己小我,成仿吾则由小我而转向大我:两人相背而走,殊途亦不同归。而且在追求道路上,两人好像作了一个方向上的置换,似乎是对自己前期选择的一种背弃。然而,深入表象下的本质,我们发现的是他们对艺术追求的坚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人生 表现自我 背弃 坚持
下载PDF
论周作人与成仿吾艺术追求的内在一贯性
17
作者 宋启芹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70-73,共4页
周作人与成仿吾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似乎有着完全不同的艺术追求。在文学的内容与形式表达上,周作人由人生关注转向艺术园地,成仿吾则由艺术之"美"走向人生之"善"、之"真";在文艺的表现自我方面,周... 周作人与成仿吾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似乎有着完全不同的艺术追求。在文学的内容与形式表达上,周作人由人生关注转向艺术园地,成仿吾则由艺术之"美"走向人生之"善"、之"真";在文艺的表现自我方面,周作人由社会大我而转向一己小我,成仿吾则由小我而转向大我。表面看来,两人殊途亦不同归,而且在追求道路上,他们好像作了一个方向上的置换,完成着对自己前期选择的一种背弃。然而,其实质是他们对自己艺术追求的坚持:重视文学的艺术与人生取向,推崇文艺的自我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人生 表现自我 背弃 坚持
下载PDF
犹太传统的回归——论雅夏在《卢布林的魔术师》中的形象嬗变
18
作者 朱培 《艺术科技》 2013年第9期139-139,共1页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于1978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名美裔犹太作家,辛格的作品包含了丰富的犹太传统元素。本文以其第二部小说《卢布林的魔术师》为研究对象,分析主人公雅夏的思想历程以及犹太传统思想在小说中的体现...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于1978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名美裔犹太作家,辛格的作品包含了丰富的犹太传统元素。本文以其第二部小说《卢布林的魔术师》为研究对象,分析主人公雅夏的思想历程以及犹太传统思想在小说中的体现,通过捕捉雅夏复杂的犹太情结进一步探寻本篇小说的文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传统 背弃 回归 《卢布林的魔术师》
下载PDF
别出蹊径的前呼后应
19
作者 郑彬 《当代文坛》 1984年第8期54-56,共3页
契诃夫说过:“一般的说,多余的东西是一点也不需要的。是啊,凡是跟小说没有直接关系的东西,一概得毫不留情地删掉。要是您在头一章里提到墙上挂着枪,那么在第二章或第三章里就一定得开枪。如来不开枪,那管枪就不必挂在那儿。”道具尚且... 契诃夫说过:“一般的说,多余的东西是一点也不需要的。是啊,凡是跟小说没有直接关系的东西,一概得毫不留情地删掉。要是您在头一章里提到墙上挂着枪,那么在第二章或第三章里就一定得开枪。如来不开枪,那管枪就不必挂在那儿。”道具尚且如此,人物就更不言而喻。奇怪的是,曾被契诃夫推崇备至的短篇之王莫泊桑,在短篇小说《马丹姑娘》中,却似乎并未遵循这一常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蹊径 作品开头 故事情节 姑娘 莫泊桑 契诃夫 庄主 背弃诺言 情节发展 布罩
下载PDF
关于罪过的赦免
20
作者 黄志芳 《中国天主教》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天主 耶稣 圣神 背弃信仰 出于好奇心 比喻 心理准备 说话的人 狂妄自大 文化知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