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场背景下强相互作用物质的手征相变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建兴 张肖阳 +1 位作者 夏晓晗 黄俊文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74-182,共9页
从具有两个味道、超出平均场近似的NJL模型出发,使用OPT方法研究了在有限温度和化学势下,匀强电场对强相互作用物质手征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的增强使夸克的有效质量和夸克凝聚减小,系统从手征对称性自发破缺相连续转变为手征对称... 从具有两个味道、超出平均场近似的NJL模型出发,使用OPT方法研究了在有限温度和化学势下,匀强电场对强相互作用物质手征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的增强使夸克的有效质量和夸克凝聚减小,系统从手征对称性自发破缺相连续转变为手征对称性恢复相.电场增强导致u,d夸克凝聚的劈裂变大.随着电场增强,有效质量和夸克凝聚对化学势和温度的敏感性降低.OPT方法下得到的手征相变定性结论与平均场近似下的计算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背景 NJL模型 OPT方法 手征相变
下载PDF
电场背景下手征相变的临界线
2
作者 陈建兴 魏颖 +1 位作者 常晓婷 张肖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314-322,共9页
利用具有三个味道的NJL模型研究了恒定电场对强相互作用物质手征相变的影响.为确定电场-温度平面的相变临界线,采用了热磁化率、电磁化率和手征磁化率等几种不同的磁化率.计算表明:相变为平滑过渡,电场的增强加快了手征对称性的恢复,u... 利用具有三个味道的NJL模型研究了恒定电场对强相互作用物质手征相变的影响.为确定电场-温度平面的相变临界线,采用了热磁化率、电磁化率和手征磁化率等几种不同的磁化率.计算表明:相变为平滑过渡,电场的增强加快了手征对称性的恢复,u夸克的手征对称性恢复要比d夸克快;利用不同磁化率的峰值确定的相变临界线存在差异,在电场-温度平面上临界线的中部差异比较明显;在NJL模型下,使用夸克有效质量与夸克凝聚定义的磁化率得到的临界点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JL模型 手征相变 磁化率 电场背景
下载PDF
基于先导放电理论的雷击上行先导起始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师伟 李庆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470-2477,共8页
作为输电线路雷电屏蔽分析模型中的关键物理过程,关于上行先导起始机制及其判据的研究尚待深入。基于先导放电物理机制,建立了导线表面稳定上行先导起始仿真模型,并利用模拟电荷法计算分析了导线周围电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稳定先导起... 作为输电线路雷电屏蔽分析模型中的关键物理过程,关于上行先导起始机制及其判据的研究尚待深入。基于先导放电物理机制,建立了导线表面稳定上行先导起始仿真模型,并利用模拟电荷法计算分析了导线周围电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稳定先导起始时,导线周围平均电场强度达到流注场强的区域几乎不受雷电参数和导线参数的影响,由此提出一种上行先导起始新判据,即当线路周围一定区域内的平均电场强度达到流注场强时,稳定连续的上行先导起始。长间隙放电观测结果及对国内外典型线路雷电屏蔽性能的计算结果与运行数据相符,验证了该判据的有效性。通过与以往上行先导起始判据的比较分析,指出已有的输电线路先导起始判据可能会夸大上行先导的引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导放电理论 空间电荷 上行先导起始 平均背景电场 输电线路 雷电屏蔽性能
下载PDF
基于先导放电理论的等电位作业人员初始放电附着点位置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吴田 刘仕奇 +4 位作者 曹探深 曹志博 张超 刘志华 夏凡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5-91,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先导放电理论的数值模拟方法来分析等电位作业人员初始放电附着点位置,结合平均背景电场判据分析可能的先导稳定起始区域,再通过改变导线电位,得出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时人体关键位置出现稳定先导时所需的最小背景电场值。... 提出一种基于先导放电理论的数值模拟方法来分析等电位作业人员初始放电附着点位置,结合平均背景电场判据分析可能的先导稳定起始区域,再通过改变导线电位,得出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时人体关键位置出现稳定先导时所需的最小背景电场值。结果表明:体表初始放电附着点的出现概率与部位、进入角度、进入姿态有关,人体不同部位出现放电附着点的概率不同,垂直进入时诱发先导稳定起始的所需的背景电场要小于水平进入,坐姿进入时始发稳定先导需要的背景电场要大于站姿进入。该研究可为带电作业人员防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导放电理论 数值模拟 带电作业 背景电场 输电线路
下载PDF
特高压复合横担带电作业工况下人体放电附着点计算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韩轲明 彭勇 +1 位作者 吴田 雷兴列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9-196,共8页
特高压复合横担带电作业方式与常规塔型存在较大不同,组合间隙的放电特性尚不明确,识别放电初始附着点对确保人员与设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实际1000 kV特高压复合横担搭建了基于先导放电理论的带电作业计算模型,通过计算作业人... 特高压复合横担带电作业方式与常规塔型存在较大不同,组合间隙的放电特性尚不明确,识别放电初始附着点对确保人员与设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实际1000 kV特高压复合横担搭建了基于先导放电理论的带电作业计算模型,通过计算作业人员体表尖端部位稳定先导起始所需的最小背景电场,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进出等电位的作业人员体表放电附着概率分布。结果表明:作业人员体表稳定先导始发背景电场较小的部位更易成为放电初始附着点;沿复合横担路径时,作业人员体表初始放电最易附着于手部,其余突出部位放电附着概率相对于手部均达到69%以上;沿垂直向上路径时,初始放电最易附着于头部,下肢相对于头部的放电附着概率小于60%;沿垂直向下路径时,脚部最易成为放电初始附着点,其余部位相对于脚部的放电附着概率均小于65%。在带电作业过程中需针对作业人员放电附着概率较高的部位调整作业人员的进入等电位路径、作业姿态和空间占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横担 先导放电 带电作业 悬浮电位 背景电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