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简析柔道背负投技术的运用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徐娜
-
机构
铁岭市体育学校
-
出处
《运动》
2018年第21期17-18,共2页
-
文摘
柔道是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过程中讲究力量和技术的融合。背负投技术是柔道训练过程中的重点技术,因背负投技术有较高的使用成功率,使其成为很多运动员获得胜利的关键。作为柔道训练教练,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掌握好全局,因此,教练在背负投技术的训练中应注意结合队员的身心特点制订训练计划,保证训练效果。
-
关键词
柔道
背负投技术
运用
-
分类号
G886.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简析柔道背负投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孙庆国
-
机构
天津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
出处
《运动》
2017年第1期20-22,共3页
-
文摘
本文对天津市北辰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柔道运动员(女子3名,男子7名)背负投技术在日常训练和实战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统计在实战中运动员使用背负投技术的频率以及成功率,研究实战中如何把背负投技术的有效性发挥到最大,如何在实战中与其他技术更好地结合,提高背负投技术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成功率和得分效果。
-
关键词
背负投技术
实战
运用分析
-
分类号
G886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浅析柔道背负投技术与小内刈技术的联络运用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利平
-
机构
天津体育学院
-
出处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年第17期123-123,共1页
-
文摘
随着柔道水平提高、技术水平改善,使得联络技成为当今柔道运动技术提高的一个关键技术,适时合理的使用联络技,是战胜对手、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其中作为柔道技术中主要技术之一的背负投技术,在联络使用时需要与小内刈技术相结合是柔道比赛中最常见、最有效的联络技,这样技术动作的成功率在比赛中会比较高,实用价值也很大。因此,本文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统计法、专家访谈法深入的分析研究柔道背负投技术与小内刈技术的联络使用情况,使背负投技术与小内刈技术的联络运用让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更加了解重视,旨在为津南业余体校男子柔道队的教练员及运动员在背负投技术与小内刈技术的训练中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
关键词
柔道
背负投技术
小内刈技术
联络运用
-
分类号
G886.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柔道背负投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张杰
周涛
-
机构
上海市长宁区青少年业余体校
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业余体校
-
出处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5年第1期46-47,50,共3页
-
文摘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市一线柔道运动员参加2014年全国柔道锦标赛27场比赛使用背负投技术的频率、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一线柔道运动员背负投技术的使用率和成功率较高,并对提高背负投技术在实战中的成功率提出建议。
-
关键词
柔道
背负投技术
实战
运用
-
分类号
G886.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联络技及小内刈和背负投技术的配合使用
被引量:3
- 5
-
-
作者
杨红梅
张乔真
-
机构
上海市黄浦区少体校
上海市浦东二少体
-
出处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4年第2期36-37,共2页
-
文摘
以参加2000年全国女子柔道冠军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观摩比赛并作技术统计,对使用率和成功率进行分析与研究.访问有关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提出小内刈与背负投在比赛中配合使用的形式与价值.
-
关键词
女子柔道
联络技
小内刈
背负投技术
配合使用
进攻方式
连接形式
-
分类号
G886.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浅析核心稳定性训练对完成柔道背负投技术的影响
被引量:2
- 6
-
-
作者
林巧萍
钟云利
-
机构
文成县体育事业发展局
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
-
出处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第6期197-198,共2页
-
文摘
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神经肌肉系统对核心部位的肌群进行控制,并通过其协调配合使核心肌群能够以最大程度在整个运动范围内稳定骨盆和脊椎,以产生、转换或控制力量并将其高效传递至肢体末末端的运动环节的方式来实现的。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提高柔道背负投技术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因不稳定因素所导致的问题。
-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训练
柔道背负投技术
影响
-
分类号
G808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柔道背负投技术与训练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沈华坤
-
机构
安徽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
2012年第11期72-72,共1页
-
文摘
本文根据个人的运动经历、经验和教学讨论双把背负投的训练和实战的运用。柔道技术是人们在柔道运动中反复实践积累起来的,有关知识和经验,其动作方法结构是科学的、合理的,方法是有效的,但是,动作方法科学合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由于个人特点的差异,动作方法的有效性不完全相同,运动素质的提高,技术也在不断的变化和提高,因此,本文从训练方法和技术结构等方面讨论对背负投技术的影响。
-
关键词
背负投技术
柔道运动
训练方法
动作方法
科学合理
个人特点
技术结构
教学讨论
-
分类号
G886.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背负投技术在女子柔道比赛中的作用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段利国
-
机构
河北省体育局体操举重柔道运动管理中心女子柔道队
-
出处
《新课程》
2015年第36期289-289,共1页
-
文摘
背负投技术是女子柔道比赛中常见的技巧,不仅动作难度大,而且攻击力也较强,运动员使用这一技术后,大大增加了比赛取胜的几率。旨在阐述背负投技术在女子柔道比赛中的作用。
-
关键词
背负投技术
柔道比赛
技术特点
-
分类号
U674.76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研究男子柔道中小级别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背负投技术
被引量:1
- 9
-
-
作者
王胜勇
-
机构
河北省体操举重柔道运动管理中心
-
出处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第3期224-225,共2页
-
文摘
本文首先对柔道背负投技术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然后以我国某届男子柔道比赛60kg级别与66kg级别的前六位运动员进行了研究,观察了其比赛录像,并进行了技术统计工作,另外,还对每组前六名运动员在比赛中背负投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的训练以及比赛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男子柔道
中小级别运动员
背负投技术
-
分类号
G811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青年女子柔道运动员背负投技术运用分析
- 10
-
-
作者
陈美琳
-
机构
广东省湛江市体育学校
-
出处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第32期232-233,共2页
-
文摘
本文以22名16~20岁的女子柔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逻辑分析法、调查访问法等研究方法对女子柔道运动员背负投技术运用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背负投技术重心低、速度快、不易于反攻、得分率较高;背负投技术的手法、步伐灵活多变,对手防守难度大,比赛中获得"一本"胜利的概率较高;使用背负投技术能较好地控制比赛节奏,合理安排技战术.
-
关键词
柔道
女子
背负投技术
运用
-
分类号
G886.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柔道背负投技术转体动作运动学和力学研究
- 11
-
-
作者
吕苗苗
-
机构
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军事体育训练中心八一柔道队
-
出处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第1期67-68,共2页
-
文摘
在体育运动中,柔道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项目,其重点讲究集力量与技术为一体。而背负投技术属于柔道训练期间主要应用的一门技术,因为成功概率极高而受到了运动员的青睐,并且成为帮助运动员获胜的关键。对于柔道训练教练来讲,在训练期间,应当加大对背负投技术的训练,控制好整体,根据队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特征制定与之相符的训练方案,从而达到训练效果的最佳。在本篇文章中,主要对柔道背负投技术转体动作运动学和力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
关键词
柔道背负投技术
转体运动学
力学
-
Keywords
Judo seoinage skill
twist kinematics
mechanics
-
分类号
G886.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对田勇在比赛中采用背负投技术取胜的原因初探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刘国平
-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A00期41-42,共2页
-
文摘
在第七届全运会柔道比赛中,安徽省男子柔道运动员田勇取得十95公斤以上级的冠军。在比赛中我们发现,田勇较多地采用了背负投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此,我们拟对田勇在比赛中采用这一技术动作取胜的现象,进行总结,寻找其特点和规律以促进科学化训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田勇,男,1972年出生,运动健将。身高:184cm,体重:118公斤。他1986年进入安徽省柔道队,1988年底进入国家柔道集训队。主要运动成绩:1992年全国锦标赛(江西南丰)+95公斤级冠军,1993年第一届东亚运动会(上海)十95公斤以上级第3名,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十95公斤以上级冠军(北京)。
-
关键词
田勇
比赛
柔道
背负投技术
-
分类号
G886.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浅析柔道背负投技术的特点及运用
- 13
-
-
作者
孙三妹
-
机构
常德市体育运动学校
-
出处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第23期70-71,共2页
-
文摘
对柔道背负投技术的特点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就背负投技术的分类进行了介绍,并结合背负投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探讨与研究,希望能够从理论层面上为柔道训练中提高背负投技术的练习质量提供一点参考与借鉴。
-
关键词
柔道
背负投技术
特点
运用
-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女子柔道运动员腰部损伤与背负投技术使用的关系
- 14
-
-
作者
唐丽雯
-
机构
上海市闸北区少体校
-
出处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4年第3期38-40,共3页
-
文摘
柔道项目特征是徒手贴身对抗,运动员需在激烈的对抗中寻找进攻机会,具有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技术特点。背负投技术在女子柔道比赛中具有很高的使用率,是获得“一本”得分的最有利技术。目前,使用这一技术的运动员非常多,将其与别的技术动作结合形成连络技则能发挥更大的威力。
-
关键词
女子柔道运动员
背负投技术
腰部损伤
进攻机会
以柔克刚
刚柔相济
技术动作
使用率
-
分类号
G886.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浅析柔道运动项目中背负投技术的训练与应用
- 15
-
-
作者
赛音怖仁
-
机构
格尔木市业余体育学校
-
出处
《青海体育科技》
2013年第1期47-48,共2页
-
文摘
柔道技术是人们在柔道运动中反复实践积累起来的,有关知识和经验,其动作方法结构是科学的、合理的,方法是有效的,但是,动作方法科学合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由于个人特点的差异。动作方法的有效性不完全相同,运动素质的提高,技术也在不断的变化和提高。文章根据本人的多年运动训练经历、实践和教学训练方法对背负投技术的训练与应用进行探讨。
-
关键词
柔道运动项目
背负投技术
训练
应用
-
分类号
G886.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背负投技术在女子柔道比赛中的作用探析
- 16
-
-
作者
朱文娟
-
机构
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
-
出处
《拳击与格斗》
2018年第9X期95-95,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柔道竞技项目的水准正在获得显著的提升,因此促进了柔道运动在现阶段的发展.针对女子柔道竞技而言,背负投技术占据了显著的战术地位,柔道比赛对此也设置了严格度较高的动作要求.在柔道比赛的整个进程中,背负投技术都体现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可见,柔道运动员有必要全面明确背负投的具体实战技术,对于技术要领予以全方位的掌控.
-
关键词
背负投技术
女子柔道比赛
具体作用
-
分类号
G886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提高柔道背负投效果影响研究
- 17
-
-
作者
张洋洋
于宇
-
机构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武术研究》
2022年第5期55-58,共4页
-
文摘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根据背负投技术动作的要求,以20名南京体校柔道女队队员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5周的核心稳定性训练,结果显示测试指标“60秒的背负投技术打入”“60秒布人的投入次数”“教学实战”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训练
柔道背负投技术
训练因素
-
Keywords
core stability training
Judo back throw technique
Training factors
-
分类号
G85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