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DNA检测技术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筛查效果 被引量:14
1
作者 马婷婷 刘华平 +1 位作者 侯朝晖 任东平 《空军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35-239,共5页
目的探讨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1年12月—2 014年12月在空军总医院产前门诊,经知情同意自愿接受无创DNA产前检测的2 0 78例单胎自然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方法从孕妇外周血中提取胎... 目的探讨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1年12月—2 014年12月在空军总医院产前门诊,经知情同意自愿接受无创DNA产前检测的2 0 78例单胎自然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方法从孕妇外周血中提取胎儿游离DNA并进行PCR扩增后利用最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推算出胎儿患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如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综合征等)的风险率。对检测高风险者行产前咨询,建议行羊水穿刺等确诊手段,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无创DNA产前检测异常者23例。10例提示21-三体高风险,2例提示18-三体高风险,1例提示18-三体临界高风险,3例提示13-三体高风险,3例提示性染色体异常(2例提示45,X0;1例提示47,XXY),4例提示其他染色体异常(2例7号染色体偏多,1例16号染色体偏多,1例17号染色体偏多)。经羊水穿刺检查确诊为胎儿非整倍体疾病者11例。确诊病例分别为21-三体6例;18-三体2例;13-三体2例;47,XXY 1例。另外,2例DNA检测提示异常,羊水穿刺检查结果阴性,随访妊娠结局未见异常。应用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灵敏度为10 0%,特异度为99.81%,假阳性率为0.19%,假阴性率为0%。结论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能够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进行准确筛查,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筛查 染色体疾病 孕妇外周血胎儿DNA
下载PDF
孕妇发生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妊娠的风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谢建渝 谢家宁 +6 位作者 余海花 邹光美 兰静 黎义 徐公辉 代成 张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3期2911-2915,共5页
目的探讨孕妇发生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妊娠的风险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重庆华西妇产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孕妇3 685例,采用无创产前检测判断胎儿是否患有遗传性疾病。对检测结果提示胎儿存... 目的探讨孕妇发生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妊娠的风险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重庆华西妇产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孕妇3 685例,采用无创产前检测判断胎儿是否患有遗传性疾病。对检测结果提示胎儿存在该染色体异常高风险的孕妇再进行羊膜腔穿刺,穿刺液细胞培养后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成组病例对照方法,对被确诊为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胎儿父母及同时间就诊且年龄相差不超过5个月的健康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检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高风险孕妇42例,阳性检出率为1.14%(42/3685)。胎儿为21-三体综合征31例,阳性检出率为0.84%(31/3 685);18-三体综合征6例,阳性检出率为0.16%(6/3 685);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5例,阳性检出率为0.13%(5/3 685)。孕妇育龄≥35岁、妊娠早期感染(发热、创伤、流血等)、接触化肥及农药、周围环境污染(笨、辐射、噪声、粉尘等)、家庭装修或购买新车家具、母亲美甲为孕妇发生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妊娠的风险因素(OR=5.43、7.91、11.85、6.16、6.93、43.97)。结论孕妇育龄≥35岁、妊娠早期感染、接触有害物质、周围环境污染等是孕妇发生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妊娠的主要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胎儿 染色体畸变 无创产前检测
下载PDF
无创DNA产前检测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及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筛查中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钟艳娟 卢建 +2 位作者 陈剑虹 闫梅 黄紫娟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494-497,共4页
目的分析无创DNA产前检测(NIPT)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及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NIPT的9331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NIPT提示高风险孕妇进行... 目的分析无创DNA产前检测(NIPT)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及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NIPT的9331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NIPT提示高风险孕妇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抽取羊水或脐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并分析NIPT与介入性产前诊断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9331例孕妇中进行NIPT提示染色体异常高风险245例(2.63%),其中236例孕妇同意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其中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86例,确诊82例,阳性预测值为95.35%,假阳性率为0.04%;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25例,确诊16例,阳性预测值为64.00%,假阳性率为0.10%;13三体综合征高风险19例,确诊4例,阳性预测值为21.05%,假阳性率为0.16%;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45例,确诊19例,阳性预测值为42.22%,假阳性率为0.28%;其他常染色体异常高风险67例,提示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其中61例孕妇进一步产前诊断,检出与NIPT结果相符的拷贝数变异18例,阳性预测值为29.51%,假阳性率为0.46%。结论NIPT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及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较低的假阳性率,其在临床推广应用能有效减少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无创DNA产前检测 染色体疾病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下载PDF
双胎妊娠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筛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姚静怡 崔岚 +1 位作者 岳胜 辛力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67-70,共4页
双胎妊娠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发生率较单胎妊娠高,同时其筛查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双胎妊娠的合子性质非常重要,直接影响风险率的计算模式,临床实践中多以妊娠早期绒毛膜性间接判断。目前双胎妊娠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方案集中... 双胎妊娠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发生率较单胎妊娠高,同时其筛查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双胎妊娠的合子性质非常重要,直接影响风险率的计算模式,临床实践中多以妊娠早期绒毛膜性间接判断。目前双胎妊娠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方案集中在妊娠早期胎儿颈部半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筛查、妊娠早期联合筛查(NT+血清学筛查)、妊娠中期血清学筛查以及利用无创产前检测技术(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NIPT)进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这些方案主要涉及染色体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21-三体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考虑到检出率、假阳性率以及经济学效应,妊娠早期联合筛查为目前双胎妊娠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的主要方案,对近年来双胎妊娠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筛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生 染色体 遗传筛查 产前诊断
下载PDF
产前无创DNA检测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晓娥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8期147-150,共4页
目的:研究产前无创DNA检测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于仙桃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行产前无创DNA检测的83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抽取孕妇的外周静脉血,行胎儿游离DNA检测,经PCR扩增后以... 目的:研究产前无创DNA检测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于仙桃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行产前无创DNA检测的83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抽取孕妇的外周静脉血,行胎儿游离DNA检测,经PCR扩增后以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患病风险预测。对于高风险者,建议行羊水穿刺或人染色体核型分析,然后给予跟踪随访,记录这些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830例孕妇中,产前无创DNA检测结果显示存在高风险的孕妇有24例。此24例孕妇中,21-三体综合征、16-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性染色体异常者分别有10例、6例、4例、4例,占比分别为41.67%、25.00%、16.67%、16.67%。24例产前无创DNA检测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均行羊膜腔穿刺术,其中22例孕妇确诊,产前无创DNA检测的准确率高达91.67%(22/24)。22例确诊孕妇中,21-三体综合征、16-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性染色体异常胎儿分别有10例、5例、4例、3例,占比分别为45.45%、22.73%、18.18%、13.64%。结论:将产前无创DNA检测应用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无创DNA检测 胎儿染色体疾病 疾病筛查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无创DNA联合血清学筛查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陈琦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28期7-7,10,共2页
目的分析无创DNA技术联合中孕期血清学筛查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产前诊断门诊,进行血清学筛查的中孕期单胎自然妊娠孕妇2193例,对血清学筛查有异常... 目的分析无创DNA技术联合中孕期血清学筛查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产前诊断门诊,进行血清学筛查的中孕期单胎自然妊娠孕妇2193例,对血清学筛查有异常的孕妇进行无创DNA检测,观察两种筛查方法的结果,分析无创DNA联合血清学筛查在检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如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综合征等)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血清学筛查结果为临界风险和高风险者有129例,比例为(5.88%);经过无创DNA联合筛查后,检测出染色体异常的情况为15例,比例为(0.68%)。结论相比于单独进行血清学筛查,联合筛查可以更有效的检测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情况,降低血清学筛查漏筛的风险,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DNA 中孕期血清学筛查 疾病 胎儿染色体
下载PDF
孕妇年龄影响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风险 被引量:11
7
作者 雷雨 董旻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9-413,共5页
目的:分析孕妇年龄对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非高龄组(≤28岁、>28~34岁)和高龄组(>34~<38岁和≥38岁),... 目的:分析孕妇年龄对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非高龄组(≤28岁、>28~34岁)和高龄组(>34~<38岁和≥38岁),比较各组间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发生率。结果:>34~<38岁组胎儿45,X的发生率低于≤28岁组(P<0.05);高龄组两个亚组胎儿总的性染色体三体的发生率高于非高龄组的两个亚组(P<0.05或P<0.01);≥38岁组47,XXX发生率高于>28~34岁组(P<0.05);高龄两组47,XXY发生率高于非高龄组的两个亚组(P<0.01);各组间胎儿47,XYY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无创产前检测提示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孕妇后,高龄组两个亚组胎儿45,X发生率均低于≤28岁组(P<0.05或P<0.01),且>34~<38岁组45,X发生率低于>28~34岁组(P<0.05);其余结果均与全部孕妇结果一致。结论:孕妇年龄越大,胎儿45,X发生风险降低,但47,XXX和47,XXY的发生风险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畸形 孕妇 年龄因素 染色体/遗传学 三体性 异常核型 产前诊断
下载PDF
无创产前检测筛查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卢凤英 张玢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747-750,754,共5页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IPT)筛查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CA)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集的2012年5月至2021年5月50972例孕妇的NIPT数据。从孕妇外周静脉血中提取游离胎儿DNA,在Illumina NextSeq 500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NIP...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IPT)筛查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CA)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集的2012年5月至2021年5月50972例孕妇的NIPT数据。从孕妇外周静脉血中提取游离胎儿DNA,在Illumina NextSeq 500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NIPT结果通过羊水穿刺后经染色体微阵列分析进行验证。结果接受NIPT的50972例孕妇中检测结果提示胎儿SCA阳性251例(0.49%),其中Turner综合征(45,X)143例,三倍X综合征(47,XXX)37例,Klinefelter综合征(47,XXY)54例,XYY综合征(47,XYY)17例。251例提示胎儿SCA阳性的孕妇中自愿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171例,羊水穿刺后经染色体微阵列分析证实68例为真阳性SCA,NIPT筛查SCA的总阳性预测值为39.77%(68/171)。“45,X”“47,XXX”“47,XXY”“47,XYY”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1.43%(21/98)、59.26%(16/27)、67.57%(25/37)、66.67%(6/9)。结论NIPT是一种潜在的SCA筛选方法,但其技术需进一步研究,以提高测试性能,特别是对“45,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胎儿 染色体 筛查
下载PDF
精液处理方法对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云山 罗海宁 +1 位作者 杨清秀 糜若然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32-534,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精液处理方法对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是否有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0例接受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轻度少弱精子症患者,分别采用上游法(A组)和Sperm-Grad双层密度梯度离心法(B组)处理其中5例患者精液,另外随机抽取... 目的:分析不同精液处理方法对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是否有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0例接受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轻度少弱精子症患者,分别采用上游法(A组)和Sperm-Grad双层密度梯度离心法(B组)处理其中5例患者精液,另外随机抽取于门诊就诊的5例轻度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不做处理,设为对照组。用CEPX/CEPY、CEP18探针对这15例患者各1000个精子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比较3组精子中染色体非整倍体精子的比例。结果: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率,对照组、A组、B组分别为(4.21±2.49)%、(3.24±1.49)%和(2.62±0.89)%;18号染色体非整倍体率,对照组、A组、B组分别为(3.00±1.22)%、(2.00±1.22)%和(2.00±1.22)%,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065和1.111,P>0.05)。结论:上游法和Sperm-Grad双层密度梯度离心法对精子的优选仅限于活力、畸形率等方面,而在精子染色体方面并无确定的优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荧光 精子 离心法 梯密度 染色体
下载PDF
晚裂胚胎性染色体及18号染色体非整倍体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石洁 杨清秀 +1 位作者 罗海宁 张云山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65-267,I0002,共4页
目的:分析晚裂胚胎性染色体及18号染色体数目异常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晚裂胚胎X、Y及18号染色体的非整倍体情况,并与低评分的双原核(2PN)胚胎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85个胚胎,其中晚裂胚胎45个(不考虑形态学评分),成功固... 目的:分析晚裂胚胎性染色体及18号染色体数目异常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晚裂胚胎X、Y及18号染色体的非整倍体情况,并与低评分的双原核(2PN)胚胎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85个胚胎,其中晚裂胚胎45个(不考虑形态学评分),成功固定269个核;低形态学评分的2PN胚胎40个,成功固定243个核,用CEPX/Y、CEP18染色体探针对85个胚胎共512个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晚裂胚胎组的染色体数目异常率为45.7%,其中性染色体异常率为34.5%,18号染色体异常率为38%;2PN胚胎组的染色体异常率为48.5%,其中性染色体异常率为32%,18号染色体异常率为39%。2组性染色体和18号染色体的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晚裂胚胎性染色体及18号染色体数目有较高的异常发生率,与低形态学评分的2PN胚胎一样,均不适合宫腔内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荧光 染色体 染色体 18对 双原核胚胎
下载PDF
新疆998例羊水细胞染色体非整倍性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桂俊豪 刘鸿春 +3 位作者 周瑾 涂泽荣 伏建峰 余伍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2期2997-2998,3000,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用于产前诊断胎儿非整倍体的价值。方法对998例未经培养的羊水细胞进行FISH检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判读杂交信号,以脐静脉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作为对照。结果在998例羊水细胞样本中,累计检出21-三体...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用于产前诊断胎儿非整倍体的价值。方法对998例未经培养的羊水细胞进行FISH检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判读杂交信号,以脐静脉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作为对照。结果在998例羊水细胞样本中,累计检出21-三体综合征8例,18-三体综合征3例,Turner综合征1例,克氏综合征2例,13-单体、21-单体和18-单体胎儿各1例。FISH结果与羊水细胞或脐静脉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FISH技术对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羊水细胞 染色体
下载PDF
引物介导的原位DNA合成技术及其在精子染色体非整倍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梅 丁显平 +1 位作者 唐万富 康格非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CAS 2005年第2期101-102,共2页
对引物介导的原位DNA合成技术及其在精子染色体非整倍性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PRINS技术是一种新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因该法能提供快速(1~4h)、准确及高效的结果,正作为荧光原位杂交的替代或补充方法在人类染色体研究中加以应用.
关键词 精子染色体 引物介导 DNA合成 法能 荧光原位杂交 人类染色体 补充方法 分子细胞遗传学 替代
下载PDF
不育伴畸精子症患者精子中性染色体的非整倍性一例分析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海英 张昌军 熊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年第6期60-60,108,F0004,共3页
关键词 畸形精子症 精子染色体 男性不育 中性 原位杂交分析 形态结构 受精能力
下载PDF
种植前人胚胎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红 庄广伦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11-313,共3页
建立应用13/21染色体特异性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种植前人类胚胎13/21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方法。方法:应用FITC标记的13/21染色体着丝粒部位杂交的α卫星重复序列探针对27个未受精卵母细胞和36个多精受精胚胎的卵裂球进行原位杂... 建立应用13/21染色体特异性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种植前人类胚胎13/21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方法。方法:应用FITC标记的13/21染色体着丝粒部位杂交的α卫星重复序列探针对27个未受精卵母细胞和36个多精受精胚胎的卵裂球进行原位杂交。结果:单倍体卵母细胞核呈现2个杂交信号,固定率80%,杂交效率67%;多精受精胚胎的卵裂球核呈现6个杂交信号,固定率72%,杂交效率65%。结论: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卵母细胞和胚胎细胞可检测13/21染色体非整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性 染色体畸变 胚泡 原位杂交 产前诊断
下载PDF
染色体C带荧光染色鉴定实验鼠卵细胞非整倍体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金文 杜春海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对实验鼠卵母细胞染色体C染色的简易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染色体C带吉姆萨染色方法和改良的染色体C带吉姆萨染色方法后,对实验鼠卵母细胞直接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进行染色体C带荧光染色法,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染色... 目的:探讨对实验鼠卵母细胞染色体C染色的简易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染色体C带吉姆萨染色方法和改良的染色体C带吉姆萨染色方法后,对实验鼠卵母细胞直接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进行染色体C带荧光染色法,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与数量。结果:染色体C带吉姆萨染色方法的染色弱致使染色体分辨率低,改良后的染色体C带吉姆萨染色法易导致染色体溶解,而染色体C带荧光染色法不仅增加了染色体着丝粒和淡染的染色体臂的对比度,而且缩短了染色时间。结论:染色体C带荧光染色法是鉴别实验鼠卵细胞正常染色体与非整倍性染色体的简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卵母细胞 染色体
下载PDF
单细胞多重替代扩增法结合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植入前发育停滞胚胎染色体非整倍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青青 孙海翔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772-775,共4页
目的:应用单细胞多重替代扩增法(MDA)结合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技术检测植入前发育停滞胚胎染色体非整倍性情况,探讨植入前胚胎发育停滞机制。方法:胚胎植入前对70枚6~8细胞期发育停滞胚胎中取单个卵裂球与正常男性外周血单个淋巴... 目的:应用单细胞多重替代扩增法(MDA)结合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技术检测植入前发育停滞胚胎染色体非整倍性情况,探讨植入前胚胎发育停滞机制。方法:胚胎植入前对70枚6~8细胞期发育停滞胚胎中取单个卵裂球与正常男性外周血单个淋巴细胞,分别采用多重替代扩增法(MDA)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将发育停滞卵裂球扩增产物标记绿色荧光,淋巴细胞扩增产物标记红色荧光,应用CGH技术进行分析,观察染色体的非整倍性变化情况。结果:对70枚植入前发育停滞的胚胎有7枚出现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2枚卵裂球染色体为46,XY,dup(Y)(q12);其余5枚卵裂球的染色体分别为45,X;47,XY+21;47,XY+1;46,XY,dup(17)(q23);46,XX,dup(20))(p12);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为10%。结论: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可能是植入前胚胎的发育停滞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染色体 卵裂球 发育停滞 植入前胚胎
下载PDF
引物原位标记技术快速检测人类染色体非整倍性
17
作者 朱一剑 刘涤石 丁显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83-990,共8页
染色体数目异常是人类染色体疾病的重要类型,经常导致胚胎丢失、胎儿流产、婴儿死亡、先天畸形和神经发育异常等出生缺陷。文章应用引物原位标记(Primed in situ labeling,PRINS)技术快速检测人类染色体非整倍性,率先采用更新的非ddNTP... 染色体数目异常是人类染色体疾病的重要类型,经常导致胚胎丢失、胎儿流产、婴儿死亡、先天畸形和神经发育异常等出生缺陷。文章应用引物原位标记(Primed in situ labeling,PRINS)技术快速检测人类染色体非整倍性,率先采用更新的非ddNTP阻断的多色PRINS技术,对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精子等多种样本进行标记;然后对不同靶标序列的标记效率及不同荧光色素的发光特点通过实验进行评估,获得关于PRINS技术的多项反应原理参数,并筛选标记顺序以获得均一稳定的标记效果,最后进行临床FISH探针与PRINS的标记比较实验。通过实验比较PRINS技术与传统FISH技术之间的标记特点与差别,评估PRINS的实际应用效果。在2.5h内标记了同一精子核内的多条染色体,单色以上标记达到99%。同时在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也得到较好的标记效果。与FISH技术相比,PRINS的这些优点使得它成为诊断染色体非整倍性变异的首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物原位标记 人类染色体
下载PDF
染色体的非整倍性与口腔肿瘤发生的相关性
18
作者 王雷 陈英新 高文信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4-535,共2页
关键词 染色体异常 肿瘤发生 染色体数目异常 口腔 肿瘤病因 生物学家 发病过程
下载PDF
新分子学技术在产前诊断非整倍性染色体疾病中的应用
19
作者 Rebecca Sparkes MD Calgary AB +3 位作者 Jo-AnnJohnson MD Calgary AB SylvieLanglois MD Vancouver BC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3期55-59,共5页
目的综述分子学技术在快速产前诊断胎儿非整倍性染色体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及尚处于研发阶段的新性技术。局限性本文仅初步探讨了快速非整倍性染色体疾病诊断的方案。证据来源 MEDLINE数据库1992年至今的相关文献,本文提供其摘要信息。证... 目的综述分子学技术在快速产前诊断胎儿非整倍性染色体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及尚处于研发阶段的新性技术。局限性本文仅初步探讨了快速非整倍性染色体疾病诊断的方案。证据来源 MEDLINE数据库1992年至今的相关文献,本文提供其摘要信息。证据价值本报道所涉及技术进展由加拿大妇产科学会基因委员会提供,由加拿大妇产科学会执行委员会批准。收益、风险及成本本进展提供了分子学技术快速诊断非整倍性染色体疾病的方法,以及支持上述技术在胎儿产前诊断临床应用的证据。此类方法在诊断胎儿非整倍性染色体疾病方面具有可靠、低成本的特点,但在诊断整倍体性的染色体畸变等疾病方面,部分疾病虽然临床特征很显著,这些分子学技术仍显示出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疾病 产前诊断 核型分析 染色体 分子学 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畸变 快速诊断
下载PDF
不同妊娠方式及女性年龄对流产组织染色体非整倍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庆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9期9-10,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妊娠方式及女性年龄对流产组织染色体非整倍性的影响。方法:2017年3月-2019年8月收治早期自然流产患者1000例,按照妊娠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自然妊娠流产;B组辅助生殖妊娠流产。根据两组患者年龄,分析≤30岁和>30岁与... 目的:分析不同妊娠方式及女性年龄对流产组织染色体非整倍性的影响。方法:2017年3月-2019年8月收治早期自然流产患者1000例,按照妊娠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自然妊娠流产;B组辅助生殖妊娠流产。根据两组患者年龄,分析≤30岁和>30岁与流产组织染色体非整倍性的相关性。结果:B组流产孕周明显高于A组,且B组平均年龄明显大于A组,B组>30岁患者流产比例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岁患者染色体非整倍性的发生率低于>30岁者,>30岁者22号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30岁者,≤30岁者16号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30岁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妊娠方式中流产组织染色体非整倍性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有相关性,且患者年龄是导致胚胎染色体非整倍性的影响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妊娠方式 女性年龄 流产 组织 染色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