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1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吸术助产护理对头位难产产妇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王玉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91-0193,共3页
探讨胎吸术助产护理的具体对策并对其在头位难产产妇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0例头位难产产妇等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胎吸术助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 探讨胎吸术助产护理的具体对策并对其在头位难产产妇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0例头位难产产妇等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胎吸术助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难产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更低,新生儿健康存活率更高(P<0.05)。结论 胎吸术助产护理可以明显降低难产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减少产妇的痛苦,亦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健康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吸术助产 头位难产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产钳及胎吸助产术对母婴的影响(附121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超华 赵月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母婴健康 产钳助产 胎吸 助产术 社会氛围 优生优育 胎吸助产 心损害
下载PDF
胎吸和产钳术所致产伤15例分析
3
作者 阚延静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261-262,共2页
关键词 胎吸 产钳术 产伤
下载PDF
产钳术与胎吸术的新生儿评分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宋春梅 赵艳 《现代康复》 CSCD 1999年第4期496-496,共1页
本组对第二产程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及合并胎儿宫内窘迫的病例,用产钳助产分娩的23例新生儿评分与胎吸术助产分娩的新生儿评分比较。结果表明,产钳助产无一例死亡,评分明显高于胎头吸引术。1资料来源与方法1991年7月~199... 本组对第二产程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及合并胎儿宫内窘迫的病例,用产钳助产分娩的23例新生儿评分与胎吸术助产分娩的新生儿评分比较。结果表明,产钳助产无一例死亡,评分明显高于胎头吸引术。1资料来源与方法1991年7月~1996年6月,住院产妇2141例,产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钳术 胎吸 新生儿 评分标准 第二产程
下载PDF
产钳术与胎吸术应用的临床比较(附138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美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4期183-184,共2页
分娩方式选择是否恰当,关系到产妇和胎婴儿预后。产钳和胎吸术是产科中阴道助产的重要手术。但历年来对其手术指征以及引起母儿并发症等争论较多,各家持有不同意见。究竟产钳术与胎吸术孰优孰劣,是否能互相代替,这是本文企图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产钳术 胎吸 阴道助产术
下载PDF
胎吸术与低位产钳术在阴道助产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陶松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S1期270-271,共2页
在阴道助产中 ,胎吸术与低位产钳术经常运用 ,经临床比较 ,低位产钳术比胎吸术更安全、更有效 ,对新生儿损伤更小。胎吸术的主要并发症是儿头血肿 。
关键词 低位产钳术 胎吸 阴道助产
下载PDF
产钳和胎吸术助产对头位难产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闫华 《临床研究》 2023年第6期33-35,共3页
目的 探讨产钳和胎吸术助产对头位难产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差异。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睢县妇幼保健院接受阴道手术助产的头位难产产妇123例的数据资料完成回顾性分析。按照产妇首选的阴道助产方式完成分组,分为产钳助产组(... 目的 探讨产钳和胎吸术助产对头位难产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差异。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睢县妇幼保健院接受阴道手术助产的头位难产产妇123例的数据资料完成回顾性分析。按照产妇首选的阴道助产方式完成分组,分为产钳助产组(N=77),胎吸助产组(N=46)。对比两组的阴道助产成功率、新生儿的1 min Apgar评分、产妇并发症情况、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 产钳助产组的阴道助产成功率高于胎吸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钳助产组中阴道助产失败的2名产妇紧急转为剖宫产后顺利完成分娩。胎吸助产组中阴道助产失败的7名产妇之中,2名转为产钳助产后顺利完成分娩,5名紧急转为剖宫产后顺利完成分娩。两组的新生儿的1 min Apgar评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产钳助产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胎吸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产钳和胎吸术助产对于头位难产产妇而言均为良好的阴道助产手术方法,其中产钳助产的阴道助产成功率更高,新生儿并发症风险更低,但产钳技术的掌握难度更大,需要医师熟练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钳 胎吸 头位难产 妊娠结局 并发症
下载PDF
产钳术与胎吸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利 徐曼莉 《铁道医学》 1999年第6期424-424,共1页
关键词 产钳术 胎吸 分娩
下载PDF
胎吸儿和产钳儿头颅CT观察及智能随访
9
作者 王桂华 戴琪 +7 位作者 王岩 杜静海 化风君 刘静宜 刘玉光 张莉华 牛建青 赵丽君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1998年第1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头位 胎吸 产钳 新生儿 头颅 CT 智能
下载PDF
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胎吸助产的应用体会
10
作者 蒲元芳 《华夏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542-543,共2页
关键词 剖宫产 娩头困难 胎吸助产
下载PDF
胎吸助产后尿潴留误诊1例分析
11
作者 白美芬 高艳梅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3年第11期89-90,共2页
1 病例 患者,21岁,38周孕先兆临产,于2002年2月1日收住院待产,2月3日因第二产程延长,产妇疲乏无力,行胎吸助产一女活婴,体重3150g,娩出后8分钟胎盘胎膜自娩(球拍状胎盘),因胎盘少许缺损,即行指搔宫腔,清除少许胎盘组织,宫缩佳,出血量约3... 1 病例 患者,21岁,38周孕先兆临产,于2002年2月1日收住院待产,2月3日因第二产程延长,产妇疲乏无力,行胎吸助产一女活婴,体重3150g,娩出后8分钟胎盘胎膜自娩(球拍状胎盘),因胎盘少许缺损,即行指搔宫腔,清除少许胎盘组织,宫缩佳,出血量约300ml。产后2小时小便自解,量少、色清;产后常规给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于产后第2天,患者感下腹坠胀,排尿不畅,大便干难解,给口服吗叮啉、开塞露放入直肠通便等对症处理,已解大便,但腹胀无改善,并逐渐加重,于产后第3天,患者烦躁、坐卧不安,进食差,下腹胀痛明显,感双下肢肿胀,尿频、量少,尿意感明显。查:体温37.4℃,腹软、宫高平脐、宽软、轮廓规则、阴道流血不多,会阴水肿(+),当时考虑官腔有积血可能,急查B超:提示膀胱过度充盈,诊断尿潴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吸助产 尿潴留 误诊 诊断
下载PDF
胎吸在头位难产助娩中的应用局限
12
作者 何国照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350-350,共1页
发生于头先露的难产称为头位难产,其自然分娩的机会极小,能否恰当地选择助产方法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健康安全。我院于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间对116例头位难产行阴道助娩,现报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1996年1月... 发生于头先露的难产称为头位难产,其自然分娩的机会极小,能否恰当地选择助产方法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健康安全。我院于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间对116例头位难产行阴道助娩,现报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分娩总数26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吸 头位难产 引产 应用
下载PDF
产钳和胎吸术助产对头位难产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13
作者 胡青春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8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产钳和胎吸术助产对头位难产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80例头位难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产钳助产,对照组采用胎吸术助产,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 目的探讨产钳和胎吸术助产对头位难产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80例头位难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产钳助产,对照组采用胎吸术助产,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试验组助产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位难产产妇分娩过程中,产钳助产与胎吸术助产各有其应用优势及不足,临床应结合产妇情况灵活选择助产方法,以便更好地保障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位难产 产钳 胎吸 助产
下载PDF
产钳和胎吸的临床选用(附266例分析)
14
作者 王淑荣 章晓梅 《山西临床医药》 1999年第2期146-147,共2页
产钳术和胎吸术是产科阴道助产常用的重要手术,是处理阴道分娩中的头位难产不可缺少的手段。助产方式的选择是否恰当,关系到产妇和婴儿的预后,为探讨不同情况下如何掌握应用两种助产方法,近二年来观察了266例产钳和胎吸阴道助产... 产钳术和胎吸术是产科阴道助产常用的重要手术,是处理阴道分娩中的头位难产不可缺少的手段。助产方式的选择是否恰当,关系到产妇和婴儿的预后,为探讨不同情况下如何掌握应用两种助产方法,近二年来观察了266例产钳和胎吸阴道助产的病例,前瞻性调查施术情况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钳 胎吸 助产法
下载PDF
胎吸弧形牵引356例临床观察
15
作者 刘燕侠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3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临床观察 牵引术 胎吸 弧形 持续性枕横位 头位难产 保健工作 产前检查
下载PDF
产钳和胎吸术110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杨云成 盖家秀 姚茂萍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1996年第2期30-32,共3页
我院1985年9月1日—1993年8月31日共行产钳术29例,胎头吸引术(下简称胎吸术)81例,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1985年9月1日—1993年8月31日共住院分娩6404例,胎吸81例(含双胎1例),产钳29例(含双胎1例),共分娩112名... 我院1985年9月1日—1993年8月31日共行产钳术29例,胎头吸引术(下简称胎吸术)81例,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1985年9月1日—1993年8月31日共住院分娩6404例,胎吸81例(含双胎1例),产钳29例(含双胎1例),共分娩112名婴儿,阴道手术产率1.7%(仅指产钳和胎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胎吸 产钳助产 产钳术 围产儿 宫内窘迫 体格发育 手术指征 宫缩乏力 黔东南州
下载PDF
胎吸术178例分析
17
作者 金苏君 王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0年第11期20-21,共2页
为了正确评价胎吸术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就我院近五年来施行的178例胎吸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胎吸术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与所报道的产钳术的并发症发生率相仿。结论:胎吸术在基层医院中仍有持续应用下去的必要性。
关键词 胎吸 基层医院 并发症发生率 产钳术 回顾性分析 发现 必要性 正确评价 结论 目的
全文增补中
心肺超声对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张佩 刘红艳 +1 位作者 王慧 夏世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8-974,共7页
目的探讨心肺超声对机械通气治疗的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合并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新生儿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确诊MAS合并PPHN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纳入患... 目的探讨心肺超声对机械通气治疗的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合并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新生儿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确诊MAS合并PPHN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纳入患儿60例,男36例、女24例,平均胎龄(37.7±2.0)周,其中轻度肺动脉高压12例、中度肺动脉高压22例、重度肺动脉高压26例。按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42例、撤机失败组18例。撤机时,与撤机失败组相比,撤机成功组的肺部超声评分较低,肺动脉收缩压较低,左室射血分数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撤机成功组还是撤机失败组,治疗前与撤机时之间的肺部超声评分及PaCO_(2)、PaO_(2)、氧合指数(OI),肺动脉收缩压、三尖瓣环收缩峰值位移、三尖瓣环收缩峰值速度、左室射血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肺部超声评分和肺动脉收缩压升高是MAS合并PPHN患儿机械通气治疗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升高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肺部超声评分、肺动脉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及三项指标联合预测MAS合并PPHN患儿机械通气治疗撤机失败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0.76、0.75、0.93。结论心肺超声在预测MAS合并PPHN机械通气治疗患儿撤机结局中具有一定价值,临床实践中可将肺部超声评分、肺动脉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结合患儿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超声 预测 入综合征 肺动脉高压 机械通气 撤机
下载PDF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不同给药方式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应用
19
作者 张莉 黄玉焕 周曼丽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823-828,共6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不同给药方式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MA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患儿采用肺泡灌洗... 目的探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不同给药方式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MA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患儿采用肺泡灌洗+气管内滴入给药,B组患儿采用气管内滴入给药,连续治疗48 h。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指数(OI)]、肺动脉收缩压(SPAP)、凝血纤溶指标[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B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儿的PaO_(2)为(60.65±6.33)mmHg,明显高于B组的(56.12±5.93)mmHg,PaCO_(2)、OI、SPAP分别为(42.36±4.02)mmHg、13.10±1.12、(26.14±2.67)mmHg,明显低于B组的(45.66±4.33)mmHg、(15.66±1.53)、(29.46±3.11)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儿的血浆D-D、PAI-1/t-PA、PAF含量分别为(1.35±0.38)mg/L、3.52±0.78、(404.55±78.78)×10^(9)/L,明显高于B组的(1.00±0.31)mg/L、2.64±0.71、(340.59±65.33)×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儿的血清TNF-α、PCT、IL-5、IL-13含量分别为(11.11±1.01)ng/L、(0.78±0.23)ng/mL、(0.90±0.34)pg/mL、(1.15±0.66)pg/mL,明显低于B组的(13.75±1.63)ng/L、(1.46±0.34)ng/mL、(1.50±0.40)pg/mL、(1.63±0.9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发绀、吸气性三凹征消失时间及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B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气管内滴入给药,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肺泡灌洗+气管内滴入给药治疗MAS患儿的治疗效果更优,其可促进血气指标、凝血纤溶指标恢复,降低肺动脉高压,减轻机体炎性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综合征 牛肺表面活性剂 肺泡灌洗 气管内滴入 炎症因子 疗效
下载PDF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预后关联因素分析及预测意义
20
作者 罗聪 高丽娟 +1 位作者 刘晓燕 赖灵巧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938-1942,共5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预后结局的关联因素及预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MAS新生儿108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新生儿MAS预... 目的:探究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预后结局的关联因素及预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MAS新生儿108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新生儿MAS预后结局的关联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关联因素对新生儿MAS预后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108例MAS新生儿中,有21例院内死亡或放弃治疗(失败组),不良预后19.4%;成功组87例。多因素分析显示,窒息史(OR=1.370)、羊水污染程度高(OR=1.563)均是影响新生儿MAS预后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补充益生菌(OR=0.700)、高动脉血氧分压(PaO_(2))/吸入氧浓度(FiO_(2))(OR=0.770)是新生儿MAS预后结局的保护因素(均P<0.05),PaO_(2)/FiO_(2)预测新生儿MAS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70,价值较高。结论:窒息史、羊水污染程度、补充益生菌、PaO_(2)/FiO_(2)均与是新生儿MAS预后结局影响因素,PaO_(2)/FiO_(2)有一定预测价值,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并制定干预措施对改善患儿预后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入综合征 动脉血氧分压 入氧浓度 关联因素 预后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