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两种教学方法在胎头吸引器助产模拟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49名住院医师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有导师现场讲解并手把手演示操作(简称“导师组”),另一组通过录像观看理论讲解和演示操作(简称“录像组”)。两组均在课前和课后进行自信...目的评价两种教学方法在胎头吸引器助产模拟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49名住院医师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有导师现场讲解并手把手演示操作(简称“导师组”),另一组通过录像观看理论讲解和演示操作(简称“录像组”)。两组均在课前和课后进行自信心问卷调查,前者在听导师讲解课件后、后者在观看录像后进行理论笔试,最后进行实际操作并采用客观结构化的技能考核评估体系评分。结果在课后的问卷调查中,导师组比录像组对模拟培训重要性的评价更高(4.96±0.20 vs 4.68±0.48,P<0.05);在笔试的环节,导师组的得分显著高于录像组(83.00±7.18 vs 70.56±10.37,P<0.001);实践操作评分方面,导师组在检查设备完整性(0.96±0.20 vs 0.52±0.51,P<0.01)、俯屈点的正确放置(0.50±0.51 vs 0.08±0.28,P<0.01)和客观总分(6.79±1.02 vs 5.32±0.95,P<0.001)明显优于录像组。导师组在放置胎吸前后检查软组织受夹(0.63±0.50 vs 0.32±0.48,P<0.05)方面优于录像组。结论导师组手把手教学的模拟培训效果总体优于录像组,两组均能增强学员学习和运用助产技能的自信心。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产钳术与胎头吸引器两种助产方式对阴道疼痛、SUI发生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产妇,依照助产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75例)与研究组(75例),对照组行产钳术助产,研究组行胎头吸引器助产,...目的:探讨产钳术与胎头吸引器两种助产方式对阴道疼痛、SUI发生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产妇,依照助产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75例)与研究组(75例),对照组行产钳术助产,研究组行胎头吸引器助产,比较两组阴道疼痛、SUI发生率与盆底功能。结果:研究组分娩后阴道疼痛率、SUI及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 P <0.01);两组新生儿头皮血肿及头面部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盆底肌肉疲劳度、分娩后阴道动态压力均优于对照组( P <0.01),且研究组盆底肌肉损伤率低于对照组( P <0.01)。结论:胎头吸引器助产方式有助于减少产妇产后阴道疼痛及SUI的发生,且对盆底功能影响较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两种教学方法在胎头吸引器助产模拟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49名住院医师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有导师现场讲解并手把手演示操作(简称“导师组”),另一组通过录像观看理论讲解和演示操作(简称“录像组”)。两组均在课前和课后进行自信心问卷调查,前者在听导师讲解课件后、后者在观看录像后进行理论笔试,最后进行实际操作并采用客观结构化的技能考核评估体系评分。结果在课后的问卷调查中,导师组比录像组对模拟培训重要性的评价更高(4.96±0.20 vs 4.68±0.48,P<0.05);在笔试的环节,导师组的得分显著高于录像组(83.00±7.18 vs 70.56±10.37,P<0.001);实践操作评分方面,导师组在检查设备完整性(0.96±0.20 vs 0.52±0.51,P<0.01)、俯屈点的正确放置(0.50±0.51 vs 0.08±0.28,P<0.01)和客观总分(6.79±1.02 vs 5.32±0.95,P<0.001)明显优于录像组。导师组在放置胎吸前后检查软组织受夹(0.63±0.50 vs 0.32±0.48,P<0.05)方面优于录像组。结论导师组手把手教学的模拟培训效果总体优于录像组,两组均能增强学员学习和运用助产技能的自信心。
文摘目的:探讨产钳术与胎头吸引器两种助产方式对阴道疼痛、SUI发生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产妇,依照助产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75例)与研究组(75例),对照组行产钳术助产,研究组行胎头吸引器助产,比较两组阴道疼痛、SUI发生率与盆底功能。结果:研究组分娩后阴道疼痛率、SUI及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 P <0.01);两组新生儿头皮血肿及头面部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盆底肌肉疲劳度、分娩后阴道动态压力均优于对照组( P <0.01),且研究组盆底肌肉损伤率低于对照组( P <0.01)。结论:胎头吸引器助产方式有助于减少产妇产后阴道疼痛及SUI的发生,且对盆底功能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