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8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肉制品中的3种食源性致病菌
1
作者 孙新城 李爽 +4 位作者 李侠颖 周杰 曹亚新 王宏伟 张晓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37-43,共7页
目的建立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快速检测肉制品中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方法根据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单增李斯特菌的hemolysin基因、大... 目的建立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快速检测肉制品中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方法根据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单增李斯特菌的hemolysin基因、大肠杆菌O157:H7的rfbE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测定其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建立了可同时检测上述3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qPCR方法。结果该方法只扩增3种靶细菌,对其他供试菌不扩增;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的检出限分别为10^(1)、10^(2)、10^(2)拷贝数/μL,并且拥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人工污染的猪肉样品经SLE培养基富集8 h后,分别可以检测到初始菌液浓度为1.56×10^(2)CFU/25 g的沙门氏菌,2.13×10^(2)CFU/25 g的单增李斯特菌,2.32×10^(2)CFU/25 g的大肠杆菌O157:H7。结论所建立的多重qPCR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同时检测肉制品中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O157:H73种食源性致病菌,在提高食品安全和保护人类健康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单增李斯特菌 大肠杆菌O157:H7 多重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对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应用价值分析
2
作者 周冬梅 王洲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4期127-129,共3页
目的 探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DNA对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6月于安陆... 目的 探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DNA对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6月于安陆市普爱医院就诊的存在脑膜刺激征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MTB培养后明确诊断,将确诊为TBM的37例患者分入脑膜炎组,疑似TBM的18例患者分入疑似组,非TBM的25例患者分入非TBM组,对3组患者行腰椎穿刺,留取5 m L脑脊液及时送检,分别行MTB培养法、抗酸染色涂片法、荧光定量PCR检测。对比3种检测方法在MTB中的阳性检出率,对比脑膜炎组与疑似组患者MTB的DNA检测数值。结果 脑膜炎组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TB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疑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炎组与疑似组采用MTB培养法、抗酸染色涂片法的MTB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炎组患者MTB的DNA检测数值为(4.71±0.97),疑似组患者MTB的DNA检测数值为(4.35±0.83),2组患者MTB的DNA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1,P=0.183)。结论 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脑脊液中MTB的DNA,有助于判断TBM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在鉴别诊断TBM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及方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 结核分枝杆菌 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下载PDF
不同激素处理下番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内参基因的筛选
3
作者 白圣懿 王晓敏 +5 位作者 刘文娟 程国新 郭猛 姚文孔 高艳明 李建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44,共14页
为筛选出在不同激素诱导下番茄中较为稳定的内参基因,本研究以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3种外源激素分别诱导处理0、24、48、120 h的感病番茄品种‘Moneymaker’(MM)... 为筛选出在不同激素诱导下番茄中较为稳定的内参基因,本研究以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3种外源激素分别诱导处理0、24、48、120 h的感病番茄品种‘Moneymaker’(MM)和抗病番茄自交系62579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进行扩增,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 3个软件分析EF1α、L33、Act、Ubi、GAPDH、UK、CAC、TIP41这8个番茄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8个候选内参基因的平均CT值为26~34。综合3个软件的分析结果发现,在ABA诱导下,番茄中较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L33和Ubi;在MeJA诱导下,番茄中较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L33和EF1α;在SA诱导下,番茄中较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EF1α和L33。综上所述,L33基因是番茄在不同激素诱导下表达最稳定的候选内参基因。本研究筛选的最稳定内参基因将为后续番茄响应外源激素处理的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和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校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激素诱导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内参基因
下载PDF
反转录酶在微小RN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中的作用
4
作者 付瑶 刘海婷 +4 位作者 施俊超 栾天 文静 张俊 张大军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3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以微小RNA(miRNA)作为检测样本,考察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结果的关键点,并筛选出最优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3种miRNA提取方法(分别使用EasyPure^(■)miRNA提取试剂盒、miRNA提取试剂盒、TransZol Up Plus RNA... 目的以微小RNA(miRNA)作为检测样本,考察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结果的关键点,并筛选出最优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3种miRNA提取方法(分别使用EasyPure^(■)miRNA提取试剂盒、miRNA提取试剂盒、TransZol Up Plus RNA提取试剂盒)和3种反转录方法(分别使用TransScript^(■)第一链cDNA反转录试剂盒、Evo M-MLV反转录试剂盒、miRNA第一链cDNA合成试剂盒)处理大鼠纹状体脑区,检测miRNA与c DNA的质量和效率,并使用常规RT-qPCR检测miRNA水平,比较不同方法所得结果。结果3种RNA提取方法得到的miRNA质量和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方法2的效果较好,但方法1、2、3的RT-qPCR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132:25.91±9.79、25.26±10.25、27.28±7.39,miR-U6:27.98±11.25、25.98±9.78、29.62±9.65,均P>0.05);3种反转录方法所得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方法3所得结果明显低于方法1、方法2(miR-132:16.53±3.17比35.20±1.06、31.42±2.95,miR-U6:16.63±1.73比36.06±2.57、35.59±1.54,均P<0.05),主要影响RT-qPCR的扩增效率和扩增特异性。结论使用能高效富集约18 nt大小RNA的提取方法和在miRNA的3’末端加多聚A尾(Poly A)的反转录酶,可以得到更可靠的RT-qPCR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微小RNA 提取方法 反转录方法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检验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书轻 刘丹 +1 位作者 王亚 何俊美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3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进行乙肝病毒(HBV)DNA检验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10月在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0名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0名纳入对照组,依托酶联免疫吸附法(E...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进行乙肝病毒(HBV)DNA检验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10月在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0名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0名纳入对照组,依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HBV-DNA开展检测操作;其余500名纳入观察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HBV-DNA开展检测操作,比较两组HBV标志物[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炎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的检出率,分析不同阳性组合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的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BsAg:1.40%比0.20%,HBsAb:1.80%比0.40%,HBeAg:1.80%比0.20%,HBeAb:1.20%比0.00%,HBcAb:1.40%比0.00%,均P<0.05)。观察组的大三阳(HBsAg、HbeAg、HbcAb均阳性)、小三阳(HBsAg、HbeAb、HbcAb均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三阳:1.60%比0.20%,小三阳1.40%比0.20,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HBsAg及HBcAb均阳性、HBsAg及HBeAg均阳性、五项均阳性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BsAg及HBcAb均阳性:0.20%比0.20%,HBsAg及HBeAg均阳性:0.00%比0.20%,五项均阳性:0.20%比0.40%,均P>0.05)。结论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开展对HBV-DNA的检测效果较为突出,有较高的准确度,与ELISA相比应用价值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联免疫吸附试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与免疫学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文萍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与免疫学化学发光法(CLE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2年6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检验科341份应用FQ-PCR法测定HBV-DNA阳性血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血清标本均采用FQ-PC...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与免疫学化学发光法(CLE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2年6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检验科341份应用FQ-PCR法测定HBV-DNA阳性血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血清标本均采用FQ-PCR法及CLEIA检测。分析HBV-DNA阳性标本中乙肝5项[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e抗体(HBeAb)、乙肝e抗原(HBeAg)]阳性检出率在不同血清模式下HBV-DNA载量分布情况,对比HBV-DNA载量于HBeAg阳性与HBeAb阳性中的分布情况。结果HBsAg+、HBcAb+、HBeAg+及HBsAg+、HBcAb+、HBeAb+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8.42%、43.70%;HBsAg+、HBsAb+、HBcAb+、HBeAg+阳性检出率为4.99%,HBsAg+、HBsAb+、HBcAb+、HBeAb+阳性检出率为4.69%。另外,HBcAb阳性标本共331份,约占所有HBV-DNA阳性标本数的97.07%。大三阳组(131例)患者HBV-DNA平均载量为5.65×10^(8)U/mL,其中低载量占全组比例为17.56%(23/131)、中载量占全组比例为17.56%(23/131)、高载量占全组比例为64.89%(85/131);小三阳组(149例)患者HBV-DNA平均载量为1.82×10^(6)U/mL,其中低载量占全组比例为81.88%(122/149)、中载量占全组比例为15.44%(23/149)、高载量占全组比例为2.68%(4/149)。HBeAg阳性患者于高载量HBV-DNA中占比为60.67%,HBeAb阳性患者于低载量HBV-DNA中占比为77.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方法联合检测在判断HBV感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免疫学化学发光法 乙肝5项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抗酸染色在肾结核组织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范正超 尹航 +2 位作者 刘建震 朱晓黎 李崇斌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933-937,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抗酸染色在肾结核组织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北省胸科医院通过后腹腔镜技术或开放技术行肾切除术后肾病组织标本65例,其中肾结核病30例(阳性组),非结核肾...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抗酸染色在肾结核组织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北省胸科医院通过后腹腔镜技术或开放技术行肾切除术后肾病组织标本65例,其中肾结核病30例(阳性组),非结核肾病35例(阴性组)。采用Taqman探针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和抗酸染色技术检测每个石蜡标本的结核杆菌病原体。采用单独和联合统计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抗酸染色在肾结核组织标本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是53.3%、94.3%、88.9%、70.2%和75.4%;荧光定量PCR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是83.3%、97.1%、96.2%、87.2%和90.8%;荧光定量PCR的灵敏度较抗酸染色的灵敏度提高了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P=0.012)。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准确性也高于抗酸染色检测的准确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P=0.019)。抗酸染色和荧光定量PCR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是96.7%、94.3%、93.5%、97.1%和95.4%。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均明显高于抗酸染色、荧光定量PCR的单独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低于荧光定量PCR单独检测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抗酸染色可提高肾结核组织标本病原体检测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在肾结核的病理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抗酸染色 病理诊断
下载PDF
双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8
作者 陈艳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5期195-198,共4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逐渐对食品安全产生了更高的重视程度。这一背景下,在食品进入到市场之前,需要采取各种方式对食品进行检验,以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问题的食物,并禁止进入到市场中,从而向社会群众提供安全性较高的食物...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逐渐对食品安全产生了更高的重视程度。这一背景下,在食品进入到市场之前,需要采取各种方式对食品进行检验,以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问题的食物,并禁止进入到市场中,从而向社会群众提供安全性较高的食物。双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是其中较为常见的检测技术,用于对食品微生物含量的检测。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双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介绍,进而分析了其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具体应用,之后以此为基础,阐述了技术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以更好地开展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荧光定量聚合反应技术 食品检验 微生物检验
下载PDF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肝组织中HBV-DNA含量观察HGV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HBV复制的影响
9
作者 商庆华 于建国 +3 位作者 卓海龙 徐传镇 王宁 张光曙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60-64,共5页
目的 探讨庚型肝炎病毒 (HGV)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 (CH 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 (HBV)复制的影响。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过氧化物酶与抗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PAP)法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定量PCR(FQ PCR)技术对 5 6例CH B患... 目的 探讨庚型肝炎病毒 (HGV)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 (CH 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 (HBV)复制的影响。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过氧化物酶与抗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PAP)法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定量PCR(FQ PCR)技术对 5 6例CH B患者血清HGV RNA、肝组织HGV Ag、血清及肝组织中HBV DNA含量分别进行了检测 ,并将血清HGV RNA与肝组织HGV Ag的表达、HGV RNA ,HGV Ag阳性与阴性患者HBV DNA含量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 血清HGV RNA、肝组织HGV Ag阳性分别为 8例 (1 4 3 % )、1 0例 (1 7 9% )。血清HGV RNA阳性与肝组织HGV Ag表达显著相关 (P <0 .0 1 ) ,但部分肝组织HGV Ag阴性患者亦有血清HGV RNA表达。血清HGV RNA、肝组织HGV Ag阳性与阴性患者血清及肝组织中HBV DNA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HGV感染对CH B患者HBV复制无影响。肝脏是HGV的复制场所 ,但可能亦有肝外组织器官中复制。HGV至多具有微弱的致病性 ,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复制 组织 定量聚合反应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类乳头瘤病毒在尖锐湿疣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焕英 陈享 +4 位作者 聂金汉 汤军宏 邓微 林德儒 米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88-289,共2页
目的:对尖锐湿疣(CA)患者进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DNA定量测定及HPV分型。方法: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146例CA患者疣体组织进行HPV6.11型和HPV16.18型的分型检测及HPVDNA定量测定。结果:146例CA患者标本中检出HPV6.11和HPV16... 目的:对尖锐湿疣(CA)患者进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DNA定量测定及HPV分型。方法: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146例CA患者疣体组织进行HPV6.11型和HPV16.18型的分型检测及HPVDNA定量测定。结果:146例CA患者标本中检出HPV6.11和HPV16.18型感染阳性143例(97.95%)。其中单独HPV6.11型阳性104例,占71.24%;单独HPV16.18型阳性16例,占10.96%;HPV6.11和HPV16.18型同时阳性23例,占15.75%;HPV6.11和HPV16.18型同时阴性3例,占2.05%。定量测定结果显示:HPV6.11型患者病毒载量最高1.0×108拷贝/mL,最低2.8×103拷贝/mL,HPV16.18型患者病毒载量最高1.0×108拷贝/mL,最低2.57×104拷贝/mL。结论:CA患者应用FQ-PCR检测HPV阳性率高,并可快速区分高危型及低危型HPV感染,对尖锐湿疣复发及癌变作出可能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患者 尖锐湿疣 阳性 人类乳头瘤病毒 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FQ-PCR 拷贝 CA 量测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斌 李彩东 +1 位作者 段正军 田鹏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1期1337-1339,共3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 RNA)荧光定量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58例血清中HCV RNA载量及抗-HCV。结果 358例慢...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 RNA)荧光定量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58例血清中HCV RNA载量及抗-HCV。结果 35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HCV和HCV RNA检出率分别为78.8%和54.2%,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 RNA的平均载量为4.85×105 copies/mL。结论FQ-PCR检测血清中HCV RNA的载量,是判定HCV感染的直接证据,它反映HCV的活动性和复制程度,有利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抗-HCV和HCV RNA联合检测对丙型肝炎病毒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HCV RNA 丙型肝炎 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一期梅毒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武明昌 朱慧兰 +3 位作者 颜景兰 叶兴东 杨日东 邓建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2-163,共2页
为评价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在一期梅毒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暗视野(D-F)、血清学(RPR/TPHA)检查方法作对照,用FQ-PCR方法检测68例疑诊为一期梅毒病人的生殖器溃疡处分泌物。在68例疑诊为一期梅毒病人中,D-F阳性率27.94%(19/... 为评价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在一期梅毒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暗视野(D-F)、血清学(RPR/TPHA)检查方法作对照,用FQ-PCR方法检测68例疑诊为一期梅毒病人的生殖器溃疡处分泌物。在68例疑诊为一期梅毒病人中,D-F阳性率27.94%(19/68),RPR阳性率48.53%(33/68),TPHA阳性率61.76%(42/68),FQ-PCR阳性率44.12%(30/68),FQ-PCR与D-F、TPH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RP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本研究表明FQ-PCR检测生殖器溃疡TP在一期梅毒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梅毒 诊断 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临床意义 FQ-PCR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吕中全 张明新 张慧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35-436,共2页
目的分析使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各科室各类结核病或疑似结核病患者检测标本178例,使用FQ-PCR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检测,标本同时进行抗... 目的分析使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各科室各类结核病或疑似结核病患者检测标本178例,使用FQ-PCR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检测,标本同时进行抗酸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FQ-PCR法和抗酸染色涂片法对不同来源标本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结果存在较好的一致性(Kappa=0.615,P<0.01)。使用FQ-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为12.9%,抗酸染色涂片法的阳性检出率为6.2%,二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682,P<0.05)。结论 FQ-PCR法检测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的灵敏度高于传统的抗酸染色涂片法,可作为结核病病原学诊断的优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抗酸染色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肠癌中Syndecan-1 mRNA和HPA-1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贺 司君利 +3 位作者 张修振 亓玉琴 钮自宇 周长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0-315,共6页
背景与目的:侵袭转移是导致结肠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如何阻断肿瘤的侵袭转移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检测Syndecan-1基因和HPA-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结肠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 背景与目的:侵袭转移是导致结肠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如何阻断肿瘤的侵袭转移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检测Syndecan-1基因和HPA-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结肠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49例结肠癌、49例配对的癌旁组织(距癌2cm)和49例配对远离结肠癌的手术切缘正常组织(距癌5cm以上)的Syndecan-1和HPA-1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肠癌中HPA-1mRNA的表达水平(40.56±11.7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8.28±11.33)和正常组织(10.80±10.20)(P均<0.001),癌旁组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正常结肠组织中Syndecan-1mRNA表达水平(61.21±12.9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4.35±11.06)和结肠癌组织(10.12±8.58)(P均<0.001),癌旁组织明显高于结肠癌组织(P<0.05)。Syndecan-1mRNA的表达减弱和HPA-1的表达增强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均<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证明了Syndecan-1mRNA和HPA-1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405,P<0.05)。结论:Syndecan-1mRNA在结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HPA-1mRNA在结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Syndecan-1mRNA的表达减弱与HPA-1的表达增强可促进结肠癌的侵袭转移。联合检测Syndecan-1mRNA及HPA-1mRNA对于指导结肠癌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肿瘤侵袭转移 预后 SYNDECAN-1 HPA-1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反应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肝病毒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军 苏先狮 +2 位作者 郑宣鹤 杨旭 黄力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目的 :研究HBVDNA含量与乙型肝炎血清学免疫标志物表达关系及HBVDNA含量与肝细胞损害关系。方法 :以完全闭管式的PCR和荧光探针技术相结合的实时检测定量PCR方法 ,对 11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VDNA进行检测。结果 :HBeAg阳性 /抗HBe阴... 目的 :研究HBVDNA含量与乙型肝炎血清学免疫标志物表达关系及HBVDNA含量与肝细胞损害关系。方法 :以完全闭管式的PCR和荧光探针技术相结合的实时检测定量PCR方法 ,对 11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VDNA进行检测。结果 :HBeAg阳性 /抗HBe阴性患者HBVDNA拷贝数与HBeAg阴性 /抗HBe阳性患者或HBeAg阴性 /抗HBe阴性患者的拷贝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后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HBVDNA拷贝数与肝实质损害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ALT/AST)、总胆红素 (TBIL)、白蛋白 (ALB)、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不具相关性。结论 :抗e抗原抗体非病毒复制终止的标志、病毒性肝炎的肝实质损害程度与血清HBVDNA的含量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检测 乙肝病毒 血清学免疫标志物 肝细胞损害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儿童患者人巨细胞病毒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贾伟 师志云 +2 位作者 赵志军 赵颖 魏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3期1568-1569,共2页
目的了解本院儿童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现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43例住院疑似患儿进行HCMV-DNA定量检测。结果 HCMV总阳性率为16.05%;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分别为17.83%和12.79%;1个月至1岁年龄组(婴儿期... 目的了解本院儿童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现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43例住院疑似患儿进行HCMV-DNA定量检测。结果 HCMV总阳性率为16.05%;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分别为17.83%和12.79%;1个月至1岁年龄组(婴儿期)患者最高为17.41%。临床诊断主要以肝损害、腹泻和黄疸为主。结论加强儿童患者HCMV的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儿童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晶 邓群益 +1 位作者 高扬 吴驰 《临床肺科杂志》 2009年第3期336-337,共2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肺结核52例(菌阳20例,菌阴32例),肺炎35例,采用FQ-PCR法检测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B-DNA水平。结果52例肺...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肺结核52例(菌阳20例,菌阴32例),肺炎35例,采用FQ-PCR法检测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B-DNA水平。结果52例肺结核组的阳性率为65.4%(菌阳19例,菌阴15例),35例非肺结核组的阳性率为5.7%,经统计学比较,FQ-PCR法检出结核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痰涂片抗酸染色和培养法(P均<0.05),FQ-PCR法特异性高。结论FQ-PCR法检测BALF中TB-DNA为痰涂片阴性及无痰患者提供良好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诊断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ATA-1、GATA-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干细胞因子基因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丽 肖扬 +5 位作者 蒋祖军 李利 李勇华 欧阳玲 高飏 邝丽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451-3454,共4页
背景:GATA-1、GATA-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干细胞因子基因在骨髓造血及成脂调控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目的:观察GATA-1、GATA-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干细胞因子基因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正常人间充质干细胞中... 背景:GATA-1、GATA-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干细胞因子基因在骨髓造血及成脂调控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目的:观察GATA-1、GATA-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干细胞因子基因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正常人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收集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6位正常人骨髓液各10mL,Ficoll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达70%~80%融合后扩增传代。取传至第3代的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鉴定。提取总RNA,比较各组基因与内参基因之间的差别。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ATA-1、GATA-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干细胞因子基因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正常人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量。结果与结论:与正常人间充质干细胞相比,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间充质干细胞的GATA-2和干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量降低(P=0.012,0.039),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表达量升高(P=0.035);两组GATA-1基因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GATA-2、干细胞因子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影响AA患者骨髓微环境的造血调控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解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易成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表达 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过氧化物增殖物激活爱体γ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与分支链DNA信号扩增法检测血清HBV DNA的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静 马为民 +3 位作者 周伯平 徐六妹 王火生 John S Tam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838-839,共2页
目的 了解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与分支链DNA信号扩增 (bDNA)法在检测血清中HBVDNA含量上的优缺点。方法 分别用这两种方法平行检测 44份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 ,并与定性PCR检测结果比较。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法观察 15例乙肝... 目的 了解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与分支链DNA信号扩增 (bDNA)法在检测血清中HBVDNA含量上的优缺点。方法 分别用这两种方法平行检测 44份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 ,并与定性PCR检测结果比较。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法观察 15例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期间HBVDNA含量变化。结果 ①荧光定量PCR法和bDNA法比较 ,○a前者测出的HBVDNA含量均值为 ( 3 5 0× 10 5± 3 3 6)copies/μl ;后者为 ( 3 0 7× 10 5± 12 9)copies/μl ,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b前者的HBVDNA阳性率 79 5 % ;后者及常规PCR定性法均为 5 9 1%。荧光定量PCR法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bDNA法及常规定性PCR法 (P <0 0 5 )。② 15例中 5例获完全应答的乙型肝炎患者其血清HBVDNA含量在治疗 16周内均逐渐下降至完全转阴。结论 荧光定量PCR法与bDNA法在检测血清HBVDNA含量上 ,结果大多一致 ,且敏感性强 ,检验也较简便、价廉 ,并能较好评价和检测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 ,宜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V-DNA bDNA法 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小儿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测中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晗 向赟 +2 位作者 孙红 刘秀珍 向飞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在小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就诊的疑似HCMV感染患儿血清或尿液标本,其中血清标本454例,尿液标本1 001例...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在小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就诊的疑似HCMV感染患儿血清或尿液标本,其中血清标本454例,尿液标本1 001例,患儿男女比为1 005∶394,年龄1天~3岁。用FQ-PCR检测疑似HCMV感染患儿血清和尿液中的HCMV-DNA,比较两种标本的阳性率。结果 1 001例尿液标本的HCMV-DNA阳性率为46.35%(464/1 001),显著高于血清标本的阳性率5.95%(27/454);56例血清和尿液标本HCMV-DNA进行配对检测,其中血清检测阴性的52例中有23例尿液检测为阳性,而血清检测阳性的4例尿液检测均为阳性。结论应用FQ-PCR检测患儿HCMV-DNA,采用尿液标本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HCMV) 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血清 尿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