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aque-2基因对不同玉米种质胚乳质地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齐建双 铁双贵 +3 位作者 孙建军 卢彩霞 朱卫红 周珂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0-32,共3页
采用opaque-2(o2)基因内SSR分子标记技术与表型分析,对目前育种上运用广泛的马齿型玉米自交系Z58和硬粒型C72回交转育成的高赖氨酸近等基因系QZ58和QC72家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QZ58和QC72家系含有o2 o2纯合基因型,2个自交系家系胚乳硬... 采用opaque-2(o2)基因内SSR分子标记技术与表型分析,对目前育种上运用广泛的马齿型玉米自交系Z58和硬粒型C72回交转育成的高赖氨酸近等基因系QZ58和QC72家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QZ58和QC72家系含有o2 o2纯合基因型,2个自交系家系胚乳硬质度发生了不同的变化。QZ58家系仅有3种表现型,而QC72家系却出现了6种类型,呈现出连续性变异。这说明o2基因对不同种质玉米胚乳影响具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SSR标记 Opaque-2基因 胚乳质地
下载PDF
Wx基因变异对小麦籽粒胚乳质地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伯桥 吕国峰 +2 位作者 张晓祥 朱冬梅 高德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0,共4页
为了明确Wx基因变异与小麦籽粒胚乳的关系,以玉米花粉诱导扬麦10号(角质胚乳品种,非糯小麦)与糯质供体Waxy C杂种F1产生的不同Wx基因变异类型的55个双单倍体系以及以扬麦9号(粉质胚乳品种)与不同糯质供体亲本杂交、回交育成的12个糯小... 为了明确Wx基因变异与小麦籽粒胚乳的关系,以玉米花粉诱导扬麦10号(角质胚乳品种,非糯小麦)与糯质供体Waxy C杂种F1产生的不同Wx基因变异类型的55个双单倍体系以及以扬麦9号(粉质胚乳品种)与不同糯质供体亲本杂交、回交育成的12个糯小麦品系为材料,研究了Wx基因变异对籽粒胚乳质地的影响,同时测定了12个不同来源的粉质胚乳糯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角质胚乳品种扬麦10号与粉质胚乳糯质供体Waxy C杂交获得的3个糯质品系籽粒角质率分别为26%、38%和74%,非全糯质品系的角质率都在90%以上;粉质胚乳品种扬麦9号与不同糯质供体亲本杂交或回交产生的糯质品系籽粒胚乳都表现为粉质。说明3个Wx基因同时发生变异会导致籽粒角质率降低,而部分Wx基因变异类型之间及其与Wx基因正常类型之间胚乳质地无显著差异。12个不同组合的糯小麦品系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3.79%,显著高于非糯质供体亲本扬麦9号、扬麦12、扬麦16和扬麦158的平均值(12.60%),表明糯质小麦胚乳表现为粉质不是由蛋白质含量低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小麦 WX基因 胚乳质地 蛋白质
下载PDF
高赖氨酸玉米近等基因系创建及胚乳质地变异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齐建双 李建军 +5 位作者 铁双贵 孙建军 卢彩霞 朱卫红 周珂 陈彦惠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2-45,共4页
采用回交转育与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手段,对育种上广泛运用的3个骨干自交系郑58、478和昌72进行改良,成功创建了高赖氨酸近等基因系。对回交转育成的高赖氨酸近等基因系QZ58、Q478和QC72进行表型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马齿型的郑58、478和... 采用回交转育与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手段,对育种上广泛运用的3个骨干自交系郑58、478和昌72进行改良,成功创建了高赖氨酸近等基因系。对回交转育成的高赖氨酸近等基因系QZ58、Q478和QC72进行表型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马齿型的郑58、478和硬粒型的昌72经过相同的转育手段转育成含有o2o2纯合基因型的近等基因系胚乳硬质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异。从表型来看,QZ58和Q478家系仅有少数几种表现型,而QC72家系却出现了一系列的连续变异。3个骨干系转化前后容重差均值相差很少(郑58与QZ58差均值为107 g/L;478与Q478差均值为105g/L; 昌72与QC72差均值为102 g/L),但降低幅度有很大差异(郑58容重降低幅度为94-147 g/L;478为92-119g/L;昌 72为68-125 g/L),其中昌72的变幅最大。转化后近等基因系胚乳硬质度总体趋势为QC72>Q478>QZ58,与转化前一致。这说明o2基因对不同种质玉米胚乳硬质度降低的总体趋势一致,但效果具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等基因系 SSR标记 胚乳质地
下载PDF
不同类型玉米种子萌动吸水影响因素及其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守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2-644,共3页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玉米种子在萌动前的吸水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了9种类型共18个品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玉米种子,吸水动态符合对数函数y=alnx+b变化曲线;但不同类型以及同一类型不同品种间吸胀动态有一定的差异;并且不...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玉米种子在萌动前的吸水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了9种类型共18个品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玉米种子,吸水动态符合对数函数y=alnx+b变化曲线;但不同类型以及同一类型不同品种间吸胀动态有一定的差异;并且不同类型之间的吸水系数也存在很大差异;化学成分、胚乳质地、以及粒重对吸胀能力有一定影响,但化学成分是影响种子吸水能力强弱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子 吸水 化学成分 胚乳质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