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6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管婴儿胚胎不着床是啥原因
1
作者 谢锦霞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5年第1期66-67,共2页
试管婴儿技术,即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VF-ET),是现代辅助生殖技术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性突破。它帮助无数不孕不育的家庭实现了成为父母的梦想。然而,这项技术并不能保证100%的成功率。在接受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 试管婴儿技术,即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VF-ET),是现代辅助生殖技术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性突破。它帮助无数不孕不育的家庭实现了成为父母的梦想。然而,这项技术并不能保证100%的成功率。在接受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胚胎不着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管婴儿技术 不孕不育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 着床 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 胚胎 现代辅助生殖技术 IVF-ET
下载PDF
补肾调轴方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反复胚胎着床失败伴慢性子宫内膜炎症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张冬梅 杨伟伟 阎慧娟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178-183,I0006,共7页
目的观察补肾调轴方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反复胚胎着床失败并且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症病人内膜容受性、胚胎种植率、子宫免疫微环境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于黄河三门峡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治疗的150例IVF-ET反复胚胎着床失败并... 目的观察补肾调轴方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反复胚胎着床失败并且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症病人内膜容受性、胚胎种植率、子宫免疫微环境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于黄河三门峡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治疗的150例IVF-ET反复胚胎着床失败并且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症病例,治疗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75例对症组,于IVF-ET失败后第1个月经周期行抗感染治疗,经期停药,经净后继续服药,共服用14 d,75例病人为补肾调轴方组,给予自拟中药补肾调轴方治疗,连续服用30 d。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病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细胞介素4(IL-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1β(IL-1β)、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抗O_(2)^(−))活力水平及CD138阳性率,检测病人CD56^(+)表达情况,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的血流指数、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治疗前、后给予病人Salle及中医证候评分,记录对症组、补肾调轴方组临床妊娠率、移植胚胎数、早期流产率、胚胎种植率及活产率。结果补肾调轴方组病人TNF-α、IL-1β、CD56^(+)含量、CD138阳性率较对症组明显低(P<0.05),补肾调轴方组病人IL-4含量较对症组明显高(P<0.05),补肾调轴方组病人SOD、抗O_(2)^(−)活力、GSH-Px含量较对症组明显高(P<0.05);补肾调轴方组病人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的血流指数较对症组高(P<0.05),补肾调轴方组病人子宫动脉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较对症组低(P<0.05),补肾调轴方组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症组明显低(P<0.05),补肾调轴方组Salle评分较对症组明显高(P<0.05),补肾调轴方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较对症组高(33.33%、42.67%、41.33%)比(22.36%、26.67%、22.67%)(P<0.05),两组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轴方治疗IVF-ET反复胚胎着床失败伴慢性子宫内膜炎症病人,可抑制机体炎症,调节子宫免疫微环境,减少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缓解病人临床症状,改善病人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女(雌)性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胚胎植入 补肾调轴方 慢性子宫内膜炎症 子宫免疫微环境 子宫内膜容受性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对人胚胎干细胞存活、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婷 郑晓晗 +5 位作者 钟远吉 魏艳召 魏绪芳 曹旭东 冯晓丽 赵振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0-1387,共8页
背景: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一种具有多效性作用的细胞因子,可以在不同类型干细胞中自分泌并且能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人胚胎干细胞自分泌MIF,且在培养液中浓... 背景: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一种具有多效性作用的细胞因子,可以在不同类型干细胞中自分泌并且能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人胚胎干细胞自分泌MIF,且在培养液中浓度基本固定。然而,MIF是否参与了人胚胎干细胞的存活、增殖和分化尚不清楚。目的:探究MIF对人胚胎干细胞存活、增殖和分化的作用。方法:(1)培养人胚胎干细胞H9,CCK-8法检测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培养基中MIF水平。(2)为了明确外源性MIF对人胚胎干细胞存活、增殖的影响,分为:对照组,细胞在干细胞培养基中正常培养;外源性MIF组,在干细胞培养基中分别添加30,100,300 ng/m L的MIF;MIF抑制剂ISO-1组,在干细胞培养基中分别添加2,7,21μmol/L的ISO-1;MIF+ISO-1组,在不同浓度ISO-1组中分别添加100 ng/m L MIF,采用CCK-8法检测上述各组细胞活力。(3)为进一步阐明MIF基因对人胚胎干细胞存活、增殖的影响,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MIF敲除的H9细胞系,观察建系情况。(4)为了明确高浓度MIF对人胚胎干细胞初步分化是否有影响,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0 ng/m L MIF和100 ng/m L CXCR4中和抗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免疫细胞荧光、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干细胞自我更新因子(KLF4、c-MYC、NANOG、OCT4、SOX2)及分化转录因子(FOXA2、OTX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人胚胎干细胞H9的对数生长期为3-6 d,正常生长的情况下自分泌MIF水平约为20 ng/m L,与细胞量无关;(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质量浓度MIF对人胚胎干细胞的增殖无影响(P>0.05);ISO-1明显抑制人胚胎干细胞的增殖,ISO-1浓度越大,抑制越明显(P<0.05);ISO-1中添加MIF可以减少ISO-1的抑制作用(P<0.05);(3)RT-q PCR检测MIF基因敲除约50%后,人胚胎干细胞生长活力显著降低并且无法建系成功;(4)在培养基中添加100 ng/m L外源性MIF,自我更新转录因子KLF4的m RNA、蛋白及荧光表达水平均下降;分化因子FOXA2的m RNA、蛋白及荧光表达水平均上升;(5)在培养基中添加100 ng/m L CXCR4中和抗体,KLF4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上升;FOXA2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与MIF组表达趋势相反。综上所述,人胚胎干细胞自分泌的MIF是其存活所必需的;培养基中额外添加MIF并不能促进人胚胎干细胞增殖,但可以使自我更新因子KLF4表达下降,转录因子FOXA2表达上升,为下一步探明MIF对人胚胎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提供了线索,MIF-CXCR4轴在其中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胚胎干细胞 自分泌 存活 分化 CXCR4 KLF4 FOXA2
下载PDF
形态动力学联合减数分裂纺锤体观测在卵裂期胚胎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郑爱燕 蒲艳 +4 位作者 孟庆霞 王玮 廖桂芝 李红 丁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08-215,共8页
目的利用胚胎形态动力学联合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纺锤体(MS)观测,探索预测胚胎发育潜能的卵裂期胚胎筛选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在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同时行卵母细胞MS观测和胚胎实... 目的利用胚胎形态动力学联合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纺锤体(MS)观测,探索预测胚胎发育潜能的卵裂期胚胎筛选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在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同时行卵母细胞MS观测和胚胎实时观测培养的46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卵母细胞MS形态、胚胎是否存在异常分裂方式,以及胚胎形态学差异对卵母细胞及卵裂期胚胎进行分类研究,分析胚胎形态动力学参数及MS形态预测胚胎发育潜能的价值,建立预测囊胚形成的早期胚胎分层筛选模型,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MS正常组的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MS异常组(63.6%vs.46.9%,P<0.05);直接分裂(DC)1组的囊胚形成率显著低于DC2组和无DC组(5.0%vs.46.7%、63.9%,P<0.05);D3形态学优质胚胎的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D3形态学非优质胚胎(79.4%vs.24.6%,P<0.05)。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D3形态学优质胚胎中,3细胞到5细胞的发育时间(cc3)、5细胞到8细胞的发育时间(s3)和MS形态对囊胚形成有预测价值(P<0.05);在D3形态学非优质胚胎中,卵裂球数目对囊胚形成有预测价值(P<0.05)。以此建立了D3胚胎分层筛选模型,共11级(A~K级),A级最优,K级最劣。该筛选模型对囊胚形成的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57[95%CI(0.816,0.899),P=0.000]。结论采用胚胎形态动力学参数联合MS形态分析建立的D3胚胎分层筛选模型,对胚胎发育潜能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卵裂期胚胎 胚胎发育 延时成像 纺锤体 胚胎选择
下载PDF
基于活产建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精子DNA碎片指数的参考阈值及子代短期安全性
5
作者 周超 王淑娴 +2 位作者 于春梅 庾广聿 蒋月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9,共9页
背景:精子DNA碎片指数与受精、胚胎发育潜能、胚胎植入、流产及子代安全性等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然而,其临床参考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临床意义极其有限,该研究以活产为结局,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构建精子DNA碎片指数... 背景:精子DNA碎片指数与受精、胚胎发育潜能、胚胎植入、流产及子代安全性等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然而,其临床参考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临床意义极其有限,该研究以活产为结局,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构建精子DNA碎片指数与活产的最佳临床截断值,并对其进行内外部验证,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及临床应用效能。目的:探讨基于活产建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精子DNA碎片指数的参考阈值及子代短期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1921例,以倾向匹配容差0.02为标准,1∶1进行倾向评分匹配,结果活产组与非活产组各成功匹配540例,以此建立模型组;通过选取同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135例作为外部验证组;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探求精子DNA碎片指数对活产的临床最佳截断值,分别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标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临床影响曲线及内外部验证等方法,对该截断值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效能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1)非活产组精子DNA碎片指数显著高于活产组且与活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r=-0.444,P<0.001);(2)受试者工作曲线结果显示,DNA碎片指数对活产的最佳截断值为24.33%,曲线下面积为0.775(0.746,0.804),特异度为72.60%,敏感度为78.90%,准确度为75.70%;(3)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拟合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当精子DNA碎片指数大于24.57%时,临床非活产的风险呈趋势性增涨;(4)Logistic回归概率分析结果显示,精子DNA碎片指数为活产的危险因素[OR(95%CI)=0.916(0.904,0.928),P<0.001],且当精子DNA碎片指数大于27.78%时,临床活产发生的概率将小于50%,随着精子DNA碎片指数每增高1个单位,活产的概率下降8.4%;(5)内外部对该临床截断值的验证均显示,该截点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及准确性;(6)临床决策曲线与临床影响曲线显示,以该临床截断值建立的预测模型在阈概率为0.22-0.73时具有临床最大净获益值,且在该阈概率范围内损失与获益的比值始终小于1,证实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能;(7)精子DNA碎片指数与子代短期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精子DNA碎片指数与出生儿早产、体质量、畸形、性别差异无显著性;(8)结果表明,精子DNA碎片指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活产的最佳临床截断值为24.33%,以此建立的临床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准确度与临床应用效能,精子DNA碎片指数对子代短期安全性影响并不显著,但仍需大样本及长期的追踪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DNA碎片指数 活产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子代安全性 最佳截断值
下载PDF
胚胎培养液mtDNA拷贝数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中胚胎质量相关性的Meta分析
6
作者 高辉 郑群 +1 位作者 余柯达 师帅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2期45-49,共5页
目的通过中英文文献系统评价胚胎培养液中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胚胎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和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中与胚胎培养液中... 目的通过中英文文献系统评价胚胎培养液中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胚胎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和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中与胚胎培养液中mtDNA拷贝数和IVF-ET治疗中胚胎质量相关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文献中相关数据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篇文献(8篇中文文献,7篇英文文献),包括35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受IVF-ET治疗患者mtDNA拷贝数与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评分呈强正相关性(r=0.726、0.668、0.709,P<0.00001),与卵裂率呈弱正相关性(r=0.280,P=0.030)。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mtDNA拷贝数与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胚胎评分相关性文献的漏斗图分布点基本对称,无发表偏倚。结论胚胎培养液中mtDNA拷贝数与IVF-ET治疗中胚胎质量有一定相关性,临床可通过检测胚胎培养液中mtDNA拷贝数辅助评估胚胎质量,为临床IVF-ET治疗过程控制提供评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胚胎培养液 线粒体DNA 胚胎质量 META分析
下载PDF
一个Angelman综合征家系的遗传学分析及单基因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7
作者 车祺 王琳 +1 位作者 刘素英 董曦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对1个Angelman综合征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及单基因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M)。方法选取2023年4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生殖科就诊的1个Angelman综合征家系为研究对象。应用甲基化特异性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S-MLPA)法验证家系15... 目的对1个Angelman综合征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及单基因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M)。方法选取2023年4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生殖科就诊的1个Angelman综合征家系为研究对象。应用甲基化特异性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S-MLPA)法验证家系15q11.2-q13区域SNRPN u5基因拷贝数缺失及甲基化异常,通过ASA芯片分析家系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构建单体型。通过卵胞浆内单精注射技术进行体外授精,进行第三天卵裂期胚胎活检,运用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二代测序及SNP连锁单体型分析等技术检测胚胎是否携带15q11.2-q13区域SNRPN u5基因变异和4 Mb以上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结果先证者及弟弟均存在15q11.2-q13印记区SNRPN u5拷贝数缺失和甲基化异常,拷贝数缺失遗传自母亲,母亲存在此区域拷贝数缺失,而甲基化状态正常。成功构建家系单体型后,临床促排卵获得1枚卵裂期胚胎,PGT-M结果提示该胚胎携带遗传自母亲的致病性SNRPN u5拷贝数缺失,且存在多条染色体拷贝数异常,不建议进行胚胎移植。结论PGT-M技术可帮助Angelman综合征患者的家系进行生殖干预,预防患儿的出生,是帮助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家庭进行优生的一种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ELMAN综合征 印记缺陷 单体型构建 单基因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下载PDF
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三维生物力的定量研究
8
作者 罗君雨 Erfan Mohagheghian +1 位作者 韦富香 汪宁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10-410,共1页
目的小鼠的早期胚胎外早期胚胎在体内迁向子宫的途中,胚胎细胞不断进行分裂和迁移,在此过程中囊胚不断进行膨胀和收缩,会对透明带进行挤压并产生力的作用。胚胎进入子宫后,必须从透明带上的小孔挤压出“壳”才能着床。但是胚胎细胞与透... 目的小鼠的早期胚胎外早期胚胎在体内迁向子宫的途中,胚胎细胞不断进行分裂和迁移,在此过程中囊胚不断进行膨胀和收缩,会对透明带进行挤压并产生力的作用。胚胎进入子宫后,必须从透明带上的小孔挤压出“壳”才能着床。但是胚胎细胞与透明带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目前还知之甚少。方法本课题组开发出一种定量测量细胞多模态牵引力的弹性微球,注射进的小鼠16细胞的桑椹胚期胚胎(E3.0)内测定小鼠活体胚胎对透明带的三维生物力的变化。结果应用弹性微球测定小鼠囊胚与透明带之间动态生物力,发现小鼠胚胎从囊胚期至胚胎从透明带孵出过程中,小鼠胚胎对透明带施加的法向牵引力和剪切牵引力呈振荡变化规律。同一个小鼠胚胎不同位置弹性微球在同一时刻所受的牵引力大小和方向不同。发现同一个发育时期多个小鼠囊胚腔内弹性微球上的牵引力分布是不对称的,同时存在拉伸牵引力和压缩牵引力。结论本研究利用弹性微球测定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的牵引力,发现胚胎发育过程中牵引力的变化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小鼠囊胚腔内细胞产生的牵引力分布不均匀,对全面认识细胞力学属性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带 小鼠胚胎 胚胎发育 胚胎细胞 早期胚胎 相互作用力 小鼠囊胚 牵引力
下载PDF
基于第3天胚胎培养液340 nm处吸光度建立优质胚胎预测模型及验证
9
作者 周超 庾广聿 +3 位作者 范嘉琪 于春梅 吴敏 陈施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0-1056,共7页
背景:既往大量研究证实,高浓度代谢产物与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且胚胎发育沉默理论表明正常发育胚胎体外培养时与外界保持较低的物质交换水平,而当胚胎出现DNA损伤时常因应激修复机制而表现出代谢异常活跃状态。目的:基... 背景:既往大量研究证实,高浓度代谢产物与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且胚胎发育沉默理论表明正常发育胚胎体外培养时与外界保持较低的物质交换水平,而当胚胎出现DNA损伤时常因应激修复机制而表现出代谢异常活跃状态。目的:基于第3天胚胎培养液340 nm处吸光度建立优质胚胎预测模型及验证,为更客观而准确的胚胎质量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269例,其中162例于第3天形成优质胚胎873枚,优质囊胚214枚,将其纳入优质胚胎组;107例于第3天形成非优质胚胎859枚,非优质囊胚214枚,将其纳入非优质胚胎组;采用朗伯-比尔定律筛选出对优质与非优质胚胎具有区分度的特征波长,分析其与优质胚胎的相关性及影响趋势,并建立该波长下吸光度对优质与非优质胚胎的临床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与结论:(1)第3天优质与非优质胚胎培养液于340 nm处吸光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且与第3天优质胚胎的形成呈负相关性(r=-0.486,P<0.001);优质与非优质囊胚在培养液340 nm处吸光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与优质囊胚的形成呈负相关性(r=-0.642,P<0.001);(2)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显示,第3天优质与非优质胚胎培养液于340 nm处吸光度的最佳截断值为0.235,曲线下面积为0.799,敏感度为62.9%、特异度为78.0%、准确度为70.5%;优质与非优质囊胚培养液于340 nm处吸光度的最佳截断值为0.175,曲线下面积为0.871,敏感度为74.3%、特异度为89.1%、准确度为82.2%;(3)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分析显示,当培养液340 nm处吸光度≥0.221时,对第3天非优质胚胎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趋势,当培养液340 nm处吸光度≥0.160时,对非优质囊胚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趋势;(4)临床决策曲线与临床影响曲线显示,培养液340 nm处吸光度对第3天优质胚胎与优质囊胚预测模型分别于阈概率为0.18-0.95与0.16-1.00时具有临床最大净获益,且在该阈概率范围内损失与获益的比值始终小于1,证实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能;胚胎移植结果显示,未妊娠患者胚胎培养液于340 nm处吸光度显著高于临床妊娠、生化妊娠、早期流产患者(P<0.05);(5)结果表明,优质与非优质胚胎培养液于340 nm处吸光度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与相关性,通过对其建立的优质胚胎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与应用效能,通过联合胚胎形态学评估能一定程度提高胚胎质量评估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质量评估 胚胎代谢组学 胚胎形态学评估 预测模型 优质胚胎
下载PDF
小鼠胚胎类器官不同胚层三维牵引力的定量测量
10
作者 韦富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4-94,共1页
目的力学因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何对胚胎产生的力进行测量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弹性微球等新型探针已经成功地在斑马鱼胚胎和小鼠胚胎中对胚胎组织产生的三维牵引力进行定量测量。体外培养的胚胎类器官比天然的胚胎更为脆弱... 目的力学因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何对胚胎产生的力进行测量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弹性微球等新型探针已经成功地在斑马鱼胚胎和小鼠胚胎中对胚胎组织产生的三维牵引力进行定量测量。体外培养的胚胎类器官比天然的胚胎更为脆弱,如何对其产生的牵引力进行测量,是一项更为艰巨的挑战。方法将弹性微球与OGTR1小鼠胚胎干细胞共同培养在180 Pa的三维纤维蛋白软胶中,通过添加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诱导胚胎干细胞高效地发育为具有有序三胚层结构的胚胎类器官。在胚胎类器官发育的过程中,与胚胎干细胞黏附的弹性微球会被包裹到胚胎类器官内部,并会分布到胚胎类器官的不同位置。用Triton X-100去除胚胎细胞产生的力,并在处理前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弹性微球和胚胎类器官进行三维成像,记录下弹性微球的位置和形态,计算出弹性微球的受力。结果在三维纤维蛋白软胶中,用细胞因子组合对胚胎干细胞进行诱导,可以诱导超过75%的细胞克隆形成具有类似天然三胚层结构的胚胎类器官。对处于不同胚层区域的弹性微球进行受力分析,发现中胚层区域组织产生的牵引力显著高于其他区域。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在小鼠胚胎类器官中定量测量三维牵引力的方法,并发现不同胚层产生的牵引力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三维牵引 三胚层 胚胎干细胞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胚胎细胞 小鼠胚胎 力学因素
下载PDF
铁死亡与胚胎植入研究现状
11
作者 韩倩 何军琴 《中国性科学》 2025年第1期54-57,共4页
胚胎植入失败是生育力低下的重要原因,是生殖领域面临的难题之一。胚胎植入是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由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发挥协调作用,目前针对胚胎植入失败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铁死亡是一种细胞死亡方式,铁代谢在胚胎植入过程中发挥重要... 胚胎植入失败是生育力低下的重要原因,是生殖领域面临的难题之一。胚胎植入是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由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发挥协调作用,目前针对胚胎植入失败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铁死亡是一种细胞死亡方式,铁代谢在胚胎植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铁稳态失衡诱导的铁死亡可导致胚胎植入失败、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具体机制可能与铁死亡介导的炎症、免疫、血管生成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植入 铁稳态失衡 铁死亡 流产
下载PDF
小鼠胚胎脊髓神经干细胞提取与传代培养:3种常用消化酶优劣的比较与分析
12
作者 罗丹 葛志林 +5 位作者 侯永辉 王万舜 詹吉恒 侯宇 林定坤 陈树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1期6609-6615,共7页
背景:在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及应用过程中,细胞的培养与传代是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细胞的质量和实验结果。寻找一种最适宜的消化酶类,对维持胚胎小鼠脊髓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增强其传代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胚胎小鼠脊髓神经... 背景:在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及应用过程中,细胞的培养与传代是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细胞的质量和实验结果。寻找一种最适宜的消化酶类,对维持胚胎小鼠脊髓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增强其传代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胚胎小鼠脊髓神经干细胞传代最适合的消化酶。方法:显微解剖分离提取孕14 d C57BL/6胎鼠脊髓组织,用含有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及B27的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待成球后进行Nestin与Sox2免疫荧光鉴定。神经干细胞传代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以及TrypLE^(TM)Express酶消化结合吹打法制成单细胞悬液,观察细胞分散效果及成球情况,取第3代细胞进行碘化丙啶染色观察细胞死亡情况,通过计数细胞总数观察细胞增殖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Olig2、Tuj1、GFAP、NeuN蛋白和mRNA表达鉴定细胞分化情况。结果与结论:脊髓组织细胞培养72 h后可形成悬浮生长的神经球,5-7 d后即可传代。与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相比,TrypLE^(TM)Express酶结合吹打法进行传代的细胞分散率高,活性较好,分化为NeuN与Tuj1的阳性神经元细胞较多。此研究优化了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和传代过程,为进一步开展脊髓疾病的干细胞移植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C57BL/6小鼠 胚胎 脊髓 胰蛋白酶 木瓜蛋白酶 TrypLE^(TM)Express酶 工程化干细胞
下载PDF
冷冻胚胎主体性证成及认定规则的建构
13
作者 梁甲泉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3-91,共9页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不断完善,给不孕不育家庭带来了福音,然而由于立法的不完善,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尚未明确规定,实践中极易产生纠纷。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获取的冷冻胚胎,承载着不孕夫妻的情感寄托,基于法律天理人情,应当具有“准主...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不断完善,给不孕不育家庭带来了福音,然而由于立法的不完善,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尚未明确规定,实践中极易产生纠纷。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获取的冷冻胚胎,承载着不孕夫妻的情感寄托,基于法律天理人情,应当具有“准主体”和“准客体”的双重法律属性。在对冷冻胚胎的主体性权益受到损害进行认定时,应当以胚胎移植时间作为其权利能力的赋予依据,可以有效地解决“冷冻胚胎究竟是偏物多一点,还是偏人多一点”的问题,不仅有利于统一司法决策,也有助于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胚胎 主体性权益 规则建构
下载PDF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代谢特征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性
14
作者 颛洪娟 翟金艳 +1 位作者 杨燕 毕俊华 《中国性科学》 2025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代谢特征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65例IVF-ET患者设为IVF-ET组,另选取同期月经周期规律的42例健康育龄妇女设为对照组。两组均接...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代谢特征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65例IVF-ET患者设为IVF-ET组,另选取同期月经周期规律的42例健康育龄妇女设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子宫内膜光谱检查对胆碱、肌酸、乳酸、脂质峰代谢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IVF-ET患者代谢特征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结果两组年龄、体重指数、性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F-ET组乳酸、脂质水平较对照组高,胆碱、肌酸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VF-ET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乳酸、脂质水平呈负相关(r=-0.504、-0.691,P<0.05),与胆碱、肌酸水平呈正相关(r=0.588、0.731,P<0.05)。结论IVF-ET患者胆碱、肌酸、乳酸、脂质代谢特征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临床可通过定量分析IVF-ET患者胆碱、肌酸、乳酸、脂质代谢特征来评估其的子宫内膜容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容受性 代谢特征 相关性
下载PDF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移植不同培育时间、单双胚胎的不孕症患者受孕及妊娠结局观察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翔 曾莠蔓 +4 位作者 罗宇迪 张炬光 罗博文 何娟 贾俊龙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7期67-70,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移植不同培育时间、单双胚胎的不孕症患者受孕及妊娠结局.方法1719例不孕不育患者,均接受IVF-ET(受精日为D0,移植第1天为D1),其中单胚胎移植进行新鲜胚胎移植(移植第5天D5囊胚、D3胚胎)、冻融胚胎移... 目的观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移植不同培育时间、单双胚胎的不孕症患者受孕及妊娠结局.方法1719例不孕不育患者,均接受IVF-ET(受精日为D0,移植第1天为D1),其中单胚胎移植进行新鲜胚胎移植(移植第5天D5囊胚、D3胚胎)、冻融胚胎移植(D3胚胎、D5胚胎、D6胚胎)移植,双胚胎移植进行新鲜胚胎移植(D5囊胚、D3胚胎)、冻融胚胎移植(D3两枚胚胎、D5两枚胚胎、D6两枚胚胎)移植.移植后观察并记录各组妊娠状况,测算临床受孕率、种植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多胎率.结果1179例患者中,单胚胎移植的新鲜胚胎移植中D3胚胎者66例、D5囊胚者29例,冻融胚胎移植中D3胚胎者56例、D5胚胎者23例、D6胚胎者40例;双胚胎移植的新鲜胚胎移植中D3胚胎者747例、D5囊胚者31例,冻融胚胎移植移植中D3胚胎者561例、D5胚胎者121例、D6胚胎者45例.与新鲜胚胎移植D3单胚胎移植者比较,新鲜胚胎移植D5单胚胎移植者临床种植率、受孕率升高,流产率降低(P均<0.05).与冻融胚胎移植D3、D6单胚胎移植者比较,冻融胚胎移植D5单胚胎移植者临床受孕率、种植率升高(P均<0.05).与新鲜胚胎移植D3双胚胎移植者比较,新鲜胚胎移植D5双胚胎移植者种植率、受孕率升高(P均<0.05).与冻融胚胎移植D3双胚胎移植者比较,冻融胚胎移植D6双胚胎移植者临床受孕率、种植率升高,多胎率、流产率降低(P均<0.05);与冻融胚胎移植D3双胚胎移植者比较,冻融胚胎移植D5双胚胎移植者异位妊娠率升高(P<0.05).结果无论新鲜胚胎移植或冻融胚胎移植,IVF-ET中胚胎发育D5囊胚移植后妊娠结局最佳,单胎移植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胚胎数量 胚胎发育天数 胚胎移植 新鲜胚胎移植 冻融胚胎移植 囊胚移植
下载PDF
人原核期胚胎形态与胚胎移植后着床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劲 陈士岭 +1 位作者 孙玲 邢福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57-1060,1064,共5页
目的探讨多个原核期形态学指标与取卵后第3天胚胎着床之间的关系,验证并筛选能正确反映胚胎移植后种植潜能的原核期形态指标。方法选取年龄均≤35岁,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均≥8mm,且取卵后第3天进行胚胎移植后100%植入的共30个移植周期患者... 目的探讨多个原核期形态学指标与取卵后第3天胚胎着床之间的关系,验证并筛选能正确反映胚胎移植后种植潜能的原核期形态指标。方法选取年龄均≤35岁,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均≥8mm,且取卵后第3天进行胚胎移植后100%植入的共30个移植周期患者(植入组),同时随机选取满足上述条件的100%未植入32个移植周期患者(未植入组)。根据原核期形态包括两原核是否相邻、大小、居于胞浆中的位置,核仁前体(NPB)的排列方式、大小、数目,极体是否完整,胞浆晕的有无,胞质颜色及颗粒是否正常,胞质内空泡的有无进行数据统计,比较原核期形态与胚胎种植成功与否之间的关系。结果植入组中两原核相邻、居中、大小一致的出现率明显高于未植入组(P<0.05),其发育而来的取卵后第3天胚胎种植率明显增高。植入组中以NPB均线性排列、数目3~7个、中等大小出现率明显高于未植入组(P<0.05),其发育而来的取卵后第3天胚胎种植率明显增高。胞浆形态中胞浆颗粒增粗明显降低胚胎种植率(P<0.05),其它形态如极体、胞浆颜色、胞浆晕及胞浆内空泡均不影响胚胎种植率。结论原核期胚胎形态可以反映受精卵的质量,但与取卵后第3天胚胎质量不完全一致,在IVF临床工作中是选择移植胚胎的一项辅助指标,能预测胚胎发育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早期胚胎 辅助生殖技术 胚胎形态 胚胎评分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 胚胎质量
下载PDF
补充维生素D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17
作者 马志宾 王颖 翟俊英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955-959,共5页
目的探讨补充维生素D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维生素D缺乏IVF-ET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补充维生素D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维生素D缺乏IVF-ET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仅补充复合维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滴剂,补充至取卵前。比较两组患者补充前后血清和卵泡液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基础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性激素水平[雌二醇(E2)、孕酮(P)、黄体生成素(LH)]、促排卵、获卵情况、胚胎情况及妊娠结局,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25(OH)D水平与胚胎质量评分、优质胚胎率、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补充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卵泡液中25(OH)D水平分别为(35.79±8.22)ng/mL、(32.35±6.64)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28±7.14)ng/mL、(23.96±6.0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HCG日的E2、LH、P水平较基础日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HCG日的E2、LH、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分别为67.90%、69.81%、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95%、49.06%、73.08%,早期流产率为2.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胚胎质量评分为(8.66±0.4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0.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卵泡液中25(OH)D水平与胚胎质量评分、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呈正相关(P<0.05),与早期流产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IVF-ET患者补充维生素D后不仅能提高血清和卵泡液25(OH)D水平,还可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优质胚胎,且血清和卵泡液25(OH)D水平升高有助于改善IVF-ET助孕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维生素D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胚胎质量评分 优质胚胎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冻融优质单囊胚移植失败后重复周期胚胎移植策略的探讨
18
作者 李苏萍 刘海鹏 +2 位作者 彭姝明 杨帆 段丽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147-1152,共6页
目的探讨冻融优质单囊胚移植失败后重复周期的胚胎移植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10月在我中心进行冻融优质单囊胚移植后重复周期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887个周期。根据患者年龄不同分为<35岁组(568个周期)和≥35岁组(31... 目的探讨冻融优质单囊胚移植失败后重复周期的胚胎移植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10月在我中心进行冻融优质单囊胚移植后重复周期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887个周期。根据患者年龄不同分为<35岁组(568个周期)和≥35岁组(319个周期),每组又根据胚胎移植情况分为5个亚组:单优囊组(移植冻融优质单囊胚)、双优囊组(移植冻融优质双囊胚)、优+非优囊组(移植冻融优质+非优质双囊胚)、双非优囊组(移植冻融非优质双囊胚)及双优卵裂组(移植冻融双卵裂胚)。比较各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及妊娠结局。结果<35岁组中单优囊组、双优囊组、优+非优囊组、双非优囊组及双优卵裂组患者的年龄、基础FSH、移植日内膜厚度等基础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优囊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其他4组(60.41%vs.77.08%、72.73%、69.74%、70.83%,P<0.05),活产率亦显著低于其他4组(49.80%vs.68.75%、61.82%、59.21%、61.11%,P<0.05),双优卵裂组的多胎妊娠率显著高于单优囊组(38.24%vs.1.35%,P<0.05),但显著低于双优囊组(67.57%)、优+非优囊组(57.50%)及双非优囊组(56.60%)(P<0.05)。≥35岁组中各亚组的基础资料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亚组间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单优囊组的多胎妊娠率显著低于其他4组(0.00%vs.33.33%、29.17%、20.59%、15.00%,P<0.05)。结论对于接受冻融优质单囊胚移植后行重复周期治疗的不孕患者,冻融胚胎移植策略的选择需要综合权衡。年龄≥35岁的患者,5种胚胎移植策略获得的临床结局相近,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而年龄<35岁的患者,在没有条件进行冻融优质单囊胚移植时,也可以考虑冻融优质双卵裂胚移植策略,但其后续多胎妊娠率风险较高,仍需要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胚胎移植 单囊胚移植 重复周期 胚胎移植策略
下载PDF
人类早期胚胎发育体外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博文 陈家斌 刘晓东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9-733,共15页
人类早期胚胎发育阶段对于胎儿的健康出生至关重要。然而,由于伦理和技术的限制,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的具体调控机制仍未完全解密。除了人类胚胎体外培养技术以外,以干细胞为基础模拟人类真实胚胎结构的体外模型被构建出来,被称为“类胚胎... 人类早期胚胎发育阶段对于胎儿的健康出生至关重要。然而,由于伦理和技术的限制,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的具体调控机制仍未完全解密。除了人类胚胎体外培养技术以外,以干细胞为基础模拟人类真实胚胎结构的体外模型被构建出来,被称为“类胚胎/胚胎模型”。通常人类胚胎模型可大致分为两类:非整合型和整合型胚胎模型。整合型胚胎模型通常包含胚内和胚外细胞类型并具有发育成完整胎儿的潜力,而非整合型胚胎模型则不包含任何相关的胚外组织。本文系统总结了人类体外非整合型和整合型胚胎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有关国际干细胞研究的伦理政策,并简要阐述了人类胚胎模型潜在的应用前景和未来机遇。以期为研究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谱系的特化轨迹,以及早期胚胎发育缺陷等重大疾病的临床药物筛选和再生医学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胚胎发育 非整合型胚胎模型 整合型胚胎模型 着床前 着床后 干细胞
下载PDF
基于人胚胎干细胞体外模型评价化合物胚胎毒性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孙璐 陈然然 宋殿荣(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07-711,共5页
胚胎干细胞试验(embryonic stem cell test,EST)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化工、环境安全等领域的化合物的胚胎毒性或发育毒性评价。EST相比传统生殖毒性试验来说具有周期短、高通量、低损耗等优势,为了进一步提高EST对各种化合物的适... 胚胎干细胞试验(embryonic stem cell test,EST)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化工、环境安全等领域的化合物的胚胎毒性或发育毒性评价。EST相比传统生殖毒性试验来说具有周期短、高通量、低损耗等优势,为了进一步提高EST对各种化合物的适用性和安全性评估以及避免种属差异,研究者们使用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hESC)代替最初使用的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mESC);并且利用hESC进行胚胎毒性或发育毒性评估的研究越来越多样化和深入,如开发不同分化类型的评价模型(心肌、神经和成骨细胞等)或者构建更接近胚胎真实生存条件的三维模型(拟胚体和类器官),这些研究为建立更加准确和高效的胚胎毒性评价模型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胚胎 哺乳动物 模型 理论 细胞 培养的 体外培养技术 胚胎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