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单个胚胎小体细胞中时钟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关云谦 蔡彦宁 +4 位作者 谢淑 朱宛宛 徐艳玲 张愚 陈彪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13-1318,共6页
目的建立一组灵敏的检测时钟基因(c lock gene)的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方法,并检测小鼠胚胎小体(EB)来源的单细胞中重要时钟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体外诱导分化为EB,提取总RNA并进行反转录,用BMAL1、CL... 目的建立一组灵敏的检测时钟基因(c lock gene)的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方法,并检测小鼠胚胎小体(EB)来源的单细胞中重要时钟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体外诱导分化为EB,提取总RNA并进行反转录,用BMAL1、CLOCK、CRY1和CRY2基因特异引物进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电泳检测扩增产物,从而建立相应的巢式PCR反应体系。利用膜片钳获取胚胎小体来源的单个细胞,通过巢式PCR反应检测相应时钟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确定了BMAL1、CLOCK、CRY1和CRY2基因的扩增参数。证明在此条件下无非特异扩增,并且能够检测到至少两个拷贝的目的分子。利用此检测体系发现,部分胚胎小体细胞中BMAL1、CLOCK、CRY1和CRY2时钟基因环路不完整。结论巢式PCR方法能够灵敏地、而且特异地从单细胞中检测出一组时钟基因的表达,时钟基因的转录在胚胎小体细胞中并不一致,即时钟基因的环路不完整。时钟基因可能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着某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小体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时钟基因 单细胞
下载PDF
胚胎小体在血管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凯 韩雅玲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4年第5期449-451,共3页
胚胎干细胞 (ES)可自发地在体外分化成单层细胞或聚集生长成胚胎小体 (EB) ,EB可生成高度分化的细胞。在EB形成过程中 ,既有血管发生也有血管新生 ,因此EB系统可以在体外模拟胚胎血管形成的过程 。
关键词 胚胎小体 胚胎干细胞 血管发育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分化形成囊状胚胎小体的形态学变化特征
3
作者 韩雅玲 徐凯 +3 位作者 康建 田孝祥 闫承慧 李少华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33-436,共4页
目的观察胚胎干细胞R1(ESs)体外分化形成囊状胚胎小体(CEBs)及其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时相规律和结构特点,探讨其在血管发育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体外悬浮培养ESs形成CEBs,采用HE染色观察CEBs的结构特点。用免疫荧光染... 目的观察胚胎干细胞R1(ESs)体外分化形成囊状胚胎小体(CEBs)及其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时相规律和结构特点,探讨其在血管发育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体外悬浮培养ESs形成CEBs,采用HE染色观察CEBs的结构特点。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不同培养时间的CEBs中CASPASE-3的表达。加入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联丁酰基cAMP(DBcAMP)定向诱导ESs分化,其后行平滑肌特异性标志物α-肌动蛋白(SMα-actin)及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PECAM-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典型的CEBs在第13d左右可以形成。第6d就可见CEBs中心部位出现调亡细胞,坏死腔开始形成,到第13d时中心坏死腔完全形成,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将第6d的CEBs接种于培养皿后用atRA及DBcAMP处理,3d后可见SMα-actin染色阳性细胞。而未经处理的CEBs贴壁后,在第10d可见PECAM-1的表达。结论CEBs能够模拟体内血管发生形成的过程,可作为研究血管发育生物学的较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囊状胚胎小体 分化
下载PDF
体外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血管形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宗金 杨晨 +6 位作者 汤锋武 张志华 徐斌 赵钦军 杨仁池 王征宇 韩忠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6,i006-i007,共7页
目的探讨体外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条件,模拟体内血管生成和血管新生过程,为研究新血管的形成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形成胚胎小体,将11d的胚胎小体种植到胶原中诱发出芽性血管新生;通过免疫组... 目的探讨体外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条件,模拟体内血管生成和血管新生过程,为研究新血管的形成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形成胚胎小体,将11d的胚胎小体种植到胶原中诱发出芽性血管新生;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胚胎小体及其出芽向内皮细胞和功能血管的分化。结果胚胎干细胞在体外能自发形成胚胎小体,其内部含有血管样结构,并伴有平滑肌的分化;种植到胶原中的胚胎小体能再现出芽性血管新生。结论胚胎干细胞在体外不但能定向分化成内皮细胞,还能再现体内血管生成、血管新生及动脉生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胚胎小体 血管新生 血管生成 分化
下载PDF
体外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血管形成
5
作者 李宗金 杨晨 +6 位作者 汤锋武 张志华 徐斌 赵钦军 杨仁池 王征宇 韩忠朝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S1期64-,共1页
目的探讨体外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条件,模拟体内血管生成和血管新生过程,为研究新血管的形成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形成胚胎小体,将11 d的胚胎小体种植到胶原中诱发出芽性血管新生;通过免疫组... 目的探讨体外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条件,模拟体内血管生成和血管新生过程,为研究新血管的形成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诱导形成胚胎小体,将11 d的胚胎小体种植到胶原中诱发出芽性血管新生;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胚胎小体及其出芽向内皮细胞和功能血管的分化。结果胚胎干细胞在体外能自发形成胚胎小体,其内部含有血管样结构,并伴有平滑肌的分化;种植到胶原中的胚胎小体能再现出芽性血管新生。结论胚胎干细胞存体外不但能定向分化成内皮细胞,还能再现体内血管生成、血管新生及动脉生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胶原 血管新生 血管生成 胚胎小体 内皮细胞
下载PDF
CREG基因沉默诱导小鼠ESCs来源的EBs自发性凋亡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娜 韩雅玲 +3 位作者 田孝祥 李杰 彭程飞 闫承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74-1579,共6页
目的:探讨E1A激活基因阻遏子(CREG)基因沉默诱导鼠源性胚胎干细胞(ESCs)来源的胚胎小体(EBs)自发性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pDS-shRNA-CREG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对照载体,感染鼠源性胚胎干细胞R1,筛选获得稳定的... 目的:探讨E1A激活基因阻遏子(CREG)基因沉默诱导鼠源性胚胎干细胞(ESCs)来源的胚胎小体(EBs)自发性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pDS-shRNA-CREG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对照载体,感染鼠源性胚胎干细胞R1,筛选获得稳定的细胞克隆(R1-shCREG和R1-GFP);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株STO作为饲养细胞,进行R1、R1-shCREG和R1-GFP细胞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3种ESCs的生长情况。碱性磷酸酶(AKP)染色和小鼠心肌接种畸胎瘤形成实验检测转染后ESCs分化情况。当ESCs生长至亚融合状态时进行传代,去除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并悬浮培养制备EBs。用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3组EBs培养7 d时CREG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和mRNA的表达,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检测EBs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经pDS-shRNA-CREG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及GFP的质粒载体转染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AKP染色证实R1、R1-GFP和R1-shCREG 3组ESCs均保持未分化状态。同时,体内和体外分化研究证实,R1和R1-GFP组细胞具有三胚层分化能力,小鼠心肌内注射的ESCs形成畸胎瘤组织;而R1-shCREG则不能够形成畸胎瘤类似物,细胞分化能力降低,且细胞死亡现象增加。培养7 d的R1-shCREG/EB组CREG蛋白表达量较R1/EB组和R1-GFP/EB组均降低;CREG的mRNA表达下降;而cleaved 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同时,R1-shCREG/EB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结论:下调CREG表达可抑制ESCs分化,促进ESCs来源的EBs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A激活基因细胞阻遏子 胚胎干细胞 细胞凋亡 胚胎小体
下载PDF
小鼠iPS细胞体外自发性分化及神经定向分化中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7
作者 杨龙秀 王玮 +1 位作者 Magnar Bjoras 赵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5-272,共8页
目的:研究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i PS细胞)在体外自发性分化和神经定向分化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谱的特性。方法:在体外将i PS细胞分别进行形成类胚胎小体后自发性分化及成骨蛋白抑制剂Noggin诱导神经定向分化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 目的:研究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i PS细胞)在体外自发性分化和神经定向分化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谱的特性。方法:在体外将i PS细胞分别进行形成类胚胎小体后自发性分化及成骨蛋白抑制剂Noggin诱导神经定向分化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测定在分化过程中i PS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i PS细胞形成类胚胎小体后胚胎外胚层标志基因(GFAP,Map2和Tu J1)及内胚层标记基因(Foxa2,GATA4和Sox17)的表达随分化而迅速增加,但中胚层标记基因(Bmp4,BRA,FGF5)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在神经定向分化过程中,i PS细胞的神经标志物基因(Map2,Neu N,Tu J1和Sox1)及线粒体相关基因(12s,ND3,ND5,ND6、Cytb和Cox1)的表达都逐渐增加,且两者具有相同的增长趋势。结论:在自发性分化过程中小鼠i PS细胞具有自发向外胚层和内胚层分化的趋势;在神经定向分化过程中,i PS细胞的线粒体相关基因表达随着分化表达逐渐增加,并与神经细胞标记基因具有正相关性,表明线粒体的功能在i PS细胞神经定向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自发性分化 神经定向分化 基因 胚胎小体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