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氧化氮与胚胎异常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勇 朱惠刚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2-166,共5页
为了解开一氧化氮(NO)是否与畸胎发生有关这一谜团和进一步阐明砷致畸作用机理,本实验应用诱生型NO合成酶(iNOS)组织化学、扫描电镜(SEM)及体内致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砷对小鼠卵黄囊胎盘(YSP)和胚胎发育的影响。... 为了解开一氧化氮(NO)是否与畸胎发生有关这一谜团和进一步阐明砷致畸作用机理,本实验应用诱生型NO合成酶(iNOS)组织化学、扫描电镜(SEM)及体内致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砷对小鼠卵黄囊胎盘(YSP)和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YSP细胞iNOS表达与砷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P<0.05);SEM观察可见YSP内皮层和间皮层细胞受损;光镜下可见YSP变小、萎缩和微血管分化不良;随着染毒剂量的升高,畸胎率和死胎率亦逐步增加,最高分别达到56.8%和24.7%;畸胎的主要表现是神经管未闭,心包积液和体位异常等。研究结果率先提示过量NO与畸胎发生及致畸机理关系密切;推荐在致畸研究中iNOS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胚胎发育异常
下载PDF
CNV-seq技术在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中的研究价值
2
作者 石国西 翟俊英 +1 位作者 钮红丽 刘波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5期105-109,共5页
目的分析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CNV-seq)在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中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定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接诊的98例ART妊娠流产患者,采集所有患者流产物100 mg,以CNV-seq技术检测胚胎染色... 目的分析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CNV-seq)在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中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定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接诊的98例ART妊娠流产患者,采集所有患者流产物100 mg,以CNV-seq技术检测胚胎染色体情况,同时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比较CNV-seq检查结果与核型检查结果,分析孕妇既往流产次数、孕周、年龄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的关系。结果98例患者共检出染色体异常70例,染色体异常率为71.43%,以常染色体重排或缺失、45,X染色体异常最为常见,异常率为14.29%。其次是10三体,占12.86%;13三体,占11.43%;47,XYY,占10.00%;21三体,占10.00%;3三体,占8.57%;2三体,占5.71%;22三体,占4.29%;16三体,占2.86%;8三体,占2.86%;47,XXX,占2.86%。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自然流产次数≥3次者(90.00%)高于自然流产次数<3次者(66.67%)(P<0.05)。孕周≥12周者染色体异常发生率(57.14%)低于孕周<12周者(82.14%)(P<0.05)。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年龄≥35岁者(82.50%)高于年龄<35岁者(63.79%)(P<0.05)。结论CNV-seq在ART妊娠流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明确染色体异常类型,辅助临床对患者遗传学病因作出诊断。且ART妊娠流产多发生于孕早期,随着孕妇年龄增大、流产次数增多,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会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妊娠流产 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 胚胎染色体异常
下载PDF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异常受精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丽 赵杰 +1 位作者 刘芳 陈秀娟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20年第3期237-243,共7页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是治疗不孕不育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自英国诞生以来,已有成千上万的不孕不育夫妇通过这项技术获得了后代。近年来促排卵技术、配子的体外受精技术、胚胎的体外培养技术不断得...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是治疗不孕不育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自英国诞生以来,已有成千上万的不孕不育夫妇通过这项技术获得了后代。近年来促排卵技术、配子的体外受精技术、胚胎的体外培养技术不断得到改善,但目前仍有许多夫妇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不能受孕,受精失败就是原因之一。有文献指出:夫妇双方在排除男性不育的因素之后,VF-ET的受精失败率仍然在2%~3%。受精失败的模式包括:卵子完全不受精及卵子的异常受精。临床上卵子完全不受精或受精率低时,可以通过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进行挽救,但卵子异常受精情况的发生目前还无法进行挽救。这导致卵子的利用率低下,增加了病人的经济与精神负担。因此,如何预防和降低异常受精的发生将成为改善IVF-ET总体结局的重要环节,本文拟将体外受精过程中出现的可能影响受精结局的问题进行逐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 胚胎异常受精
下载PDF
ART中自然流产后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高瑞花 陈雷宁 +1 位作者 倪郝 全松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486-2488,共3页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妊娠早期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ET)后22例妊娠早期流产患者,根据流产者绒毛染色体检测结果分为异常染色体核型组(n=17)和正常染色...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妊娠早期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ET)后22例妊娠早期流产患者,根据流产者绒毛染色体检测结果分为异常染色体核型组(n=17)和正常染色体核型组(n=5);并以同期35例继续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ART方案中可能影响胚胎染色体的因素。结果新鲜移植周期自然流产率为10.95%(91/831),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77.27%;异常染色体核型组年龄[(34.7±4.1)岁]高于继续妊娠组[(31.6±3.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ART促排方案中多因素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后自然流产者胚胎染色体异常可能与年龄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染色体异常 自然流产 辅助生殖技术
下载PDF
胚胎发育异常所致流产及管理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晓曦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1年第2期244-246,共3页
自然流产是产科常见病之一,但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自然流产的原因常常难以被发现,胚胎发育异常是造成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胚胎的外观畸形,染色体核型异常进行诊断和评估是寻找自然流产原因的重要途径,而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对于... 自然流产是产科常见病之一,但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自然流产的原因常常难以被发现,胚胎发育异常是造成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胚胎的外观畸形,染色体核型异常进行诊断和评估是寻找自然流产原因的重要途径,而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对于发现胚胎染色体异常及减少流产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胚胎发育异常 非整倍体 植入前诊断
下载PDF
应用高通化基因测序技术研究稽留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实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冬梅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3期108-109,共2页
目的分析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研究稽留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54例稽留流产者行清宫术,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绒毛组织染色体检测,分析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 54例患者经检测出染色体异常标本36例,中有31例染色体... 目的分析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研究稽留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54例稽留流产者行清宫术,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绒毛组织染色体检测,分析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 54例患者经检测出染色体异常标本36例,中有31例染色体数目异常,26例三体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3例,45X 2例。结论对稽留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采取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准确性高,利于孕妇再次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化基因测序技术 稽留流产 胚胎染色体异常
下载PDF
BMI与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军 崔云静 +1 位作者 郭飞波 杨艳华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1279-1284,共6页
目的:检测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情况,并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天门... 目的:检测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情况,并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280例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其中96例胚胎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正常核型组),184例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异常核型组)。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分析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核型的情况;分析患者BMI、流产年龄、流产次数与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因素。结果:两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不孕类型、助孕方式、促性腺激素(Gn)用量、Gn使用天数、基础卵泡刺激素(FSH)、获卵数、移植日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目、移植优质胚胎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正常核型组的比例为34.29%,异常核型组的比例为65.71%,其中异常核型组中以非整倍体为主,比例为41.07%;BMI值<21.4kg/m^(2)或>24.2kg/m^(2) 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的异常核型比例显著高于BMI值21.4 kg/m^(2)~24.2 kg/m^(2)的患者(P<0.05);流产年龄≥36岁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的异常核型比例显著高于流产年龄<36岁的患者(P<0.05);流产次数>2次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的异常核型比例显著高于流产次数≤2次的患者(P<0.05);BMI是影响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出现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VF/ICSI-ET术后自然流产患者以胚胎染色体异常核型为主,且患者的BMI与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受精-胚胎移植 自然流产 胚胎染色体核型异常 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胚胎致死异常视觉蛋白A与卵巢上皮性癌
8
作者 齐玉明 石彬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38-341,共4页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在妇科恶性肿瘤占居首位,因70%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其预后极差。因此,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胚胎致死异常视觉蛋白A(HuR)是一种RNA结合蛋白,能与腺嘌呤/尿嘧啶富集元件(ARE)相结合,AR...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在妇科恶性肿瘤占居首位,因70%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其预后极差。因此,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胚胎致死异常视觉蛋白A(HuR)是一种RNA结合蛋白,能与腺嘌呤/尿嘧啶富集元件(ARE)相结合,ARE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免疫应答。HuR在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其胞质HuR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期别及患者的预后直接相关。众多研究提示,环氧合酶2(COX-2)可能成为一项独立的判断卵巢癌预后的分子及生化指标,而HuR的表达与COX-2蛋白表达增加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胚胎致死异常视觉蛋白A 环氧合酶2 预后
下载PDF
早期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哲慧 薛吟霜 +2 位作者 何英明 向卉芬 曹云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3-448,共6页
目的分析早期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其分布特征,探讨可能导致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315例早期自然流产并进行绒毛染色体检测的患者。根据其绒毛组织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结果分为异常组(165例)... 目的分析早期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其分布特征,探讨可能导致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315例早期自然流产并进行绒毛染色体检测的患者。根据其绒毛组织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结果分为异常组(165例)与正常组(150例),回顾性分析及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水平的差异。将筛选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早期自然流产的胚胎染色体异常率为52.38%,非整倍体、多倍体及染色体结构异常分别占71.52%、8.48%、20.00%。与正常组比较,异常组男方年龄、女方民族、学历、职业、生活史、生育史、既往病史的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心磷脂抗体(ACA)、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性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异常组女方年龄、妊娠方式、血清25-(OH)D及促甲状腺激素(T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高龄、维生素D缺乏是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胚胎染色体异常与女方年龄、妊娠方式、血清25-(OH)D以及TSH水平有关,女方高龄及维生素D缺乏会增加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胚胎染色体异常 高龄 维生素D 辅助生殖 促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Sp基因与Wnt基因对胚胎发育异常及唇腭裂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忠委 宋庆高 《口腔疾病防治》 2019年第6期396-399,共4页
正常的胚胎发育受不同的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近年来,同一组织中不同的基因与基因、基因与信号通路之间的关联性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Sp基因、Wnt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均可导致胚胎发育异常。本文综述结果表明:由于Sp基因缺失... 正常的胚胎发育受不同的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近年来,同一组织中不同的基因与基因、基因与信号通路之间的关联性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Sp基因、Wnt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均可导致胚胎发育异常。本文综述结果表明:由于Sp基因缺失/突变导致的胚胎发育异常;锌指蛋白超家族成员Sp1-9参与了造血系统、呼吸系统、骨骼系统等多种组织器官的发育进程,它们的缺失或突变均可导致胚胎相应组织的发育异常,其中Sp8基因与腭裂的发生相关;通过总结近年来关于Wnt基因与唇腭裂的关系研究了解到Wnt3、Wnt3A、Wnt5A、Wnt9B、Wnt10A和Wnt11的表达异常与人类唇腭裂的发生密切相关;在胚胎发育过程中Sp5/8是Wnt信号通路的关键下游效应子,并且参与Wnt信号通路的组成。Sp5/8与Wnt信号通路共同参与调控胚胎期小鼠神经嵴的正常发育及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Sp基因与Wnt基因可能共同参与调控胚胎期腭裂的形成及发生过程,同时为今后在腭裂模型中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联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基因 Wnt基因 胚胎发育异常 唇腭裂 锌指蛋白
下载PDF
B超观察早期胚胎结构异常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谷朝国 黎淑华 +3 位作者 樊芹 马丽 冯宝红 马国勇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3年第9期568-569,共2页
早期妊娠B超诊断效果已被公认,而早期胚胎是否存在发育障碍,临床诊断困难,如能早期确诊,对选择适当治疗措施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对100例阴道出血早孕患者,进行B超检查,并对个别病例定期追踪观察,现就检查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关键词 B超 早期妊娠 胚胎结构异常 临床应用 发育障碍
下载PDF
139例胚胎发育异常的B超诊断及临床分析
12
作者 孙齐 张玉莲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306-306,共1页
关键词 胚胎发育异常 B超检查 诊断 孕妇年龄 怀孕季节
下载PDF
沉默环状RNA_胚胎致死异常视觉样蛋白2(circELAVL2)抑制小鼠睾丸TM4支持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13
作者 史圣甲 季兴哲 +1 位作者 孙建华 张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05-1010,共6页
目的观测沉默环状RNA_胚胎致死异常视觉样蛋白2(circELAVL2)对小鼠睾丸TM4支持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索潜在机制。方法应用小干扰RNA技术沉默小鼠睾丸TM4细胞circELAVL2的表达,沉默circELAVL2后,采用CCK-8法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 目的观测沉默环状RNA_胚胎致死异常视觉样蛋白2(circELAVL2)对小鼠睾丸TM4支持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索潜在机制。方法应用小干扰RNA技术沉默小鼠睾丸TM4细胞circELAVL2的表达,沉默circELAVL2后,采用CCK-8法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染色评估TM4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TM4细胞的凋亡。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微小RNA-382-3p(miR-382-3p)与circELAVL2的结合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ircELAVL2与miR-382-3p的结合能力。实时定量PCR检测circEALVL2和miR-382-3p表达水平。结果沉默circELAVL2的表达后,TM4细胞增殖速度和EdU阳性细胞比例降低,凋亡细胞比例增加。机制研究结果显示circELAVL2可结合并下调miR-382-3p表达。结论circELAVL2可通过结合并抑制miR-382-3p表达促进小鼠TM4支持细胞增殖能力并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细胞 环状RNA(circRNA) 环状RNA_胚胎致死异常视觉样蛋白2(circELAVL2) 微小RNA(miRNA)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彩超观察早期胚胎结构异常的临床价值
14
作者 齐海峰 《心理医生(下)》 2011年第10期1447-1447,共1页
早期妊娠彩超诊断效果已被公认,而早期诊断是否存在发育障碍,临床诊断困难,如能早期确诊,对选择适当治疗措施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站对2006年10月—2010年10月的100例阴道出血早孕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并对个别病例定期追踪观察,现... 早期妊娠彩超诊断效果已被公认,而早期诊断是否存在发育障碍,临床诊断困难,如能早期确诊,对选择适当治疗措施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站对2006年10月—2010年10月的100例阴道出血早孕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并对个别病例定期追踪观察,现就检查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超观察 早期妊娠 胚胎结构异常 临床价值 检查结果 诊断效果 发育障碍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超声诊断早孕胚胎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
15
作者 陈凤玲 郭亚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9期129-129,共1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胚胎发育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0例有临床指征早孕患者经腹常规超声检查。结果:540例宫内早孕胚胎发育正常,预后良好。40例宫内早孕胚胎发育异常,妊娠结局不良。结论:超声早期诊断胚胎发育异常,能为临床保胎治疗...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胚胎发育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0例有临床指征早孕患者经腹常规超声检查。结果:540例宫内早孕胚胎发育正常,预后良好。40例宫内早孕胚胎发育异常,妊娠结局不良。结论:超声早期诊断胚胎发育异常,能为临床保胎治疗成功与否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孕胚胎发育异常 超声诊断
下载PDF
MaReCs技术在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学检测周期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袁振亚 袁牧 黄晓洁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23期3992-3996,共5页
目的探讨等位基因映射识别胚胎易位携带状态(MaReCs)技术在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学检测(PGT-SR)周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该中心平衡易位和罗氏易位患者49例,共有49个PGT-SR周期,分为RobT组(罗氏易位,17... 目的探讨等位基因映射识别胚胎易位携带状态(MaReCs)技术在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学检测(PGT-SR)周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该中心平衡易位和罗氏易位患者49例,共有49个PGT-SR周期,分为RobT组(罗氏易位,17例)和RecT组(平衡易位,32例),比较2组胚胎培养情况、PGT-SR与MaReCs检测结果、移植结局。将RecT组中成功进行MaReCs检测的和成功构建单体型但因没有整倍体胚胎而无法进行MaReCs检测的患者进一步分为RecT_T亚组和RecT_F亚组,比较2亚组相关指标。结果RobT组和RecT组胚胎培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bT组中,12例要求进行MaReCs检测,其中11例成功进行了MaReCs检测,整倍体率为71.21%,胚胎易位携带率为53.19%;RecT组中,23例要求进行MaReCs检测,其中12例成功进行了MaReCs检测,整倍体率为34.38%,胚胎易位携带率为45.45%。RecT_T亚组和RecT_F亚组年龄、抗苗勒管激素、窦卵泡数及D0获卵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形成囊胚数及活检囊胚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bT组中,8例顺利分娩,1例妊娠。RecT组中,9例顺利分娩,1例流产。结论MaReCs检测是一种高效、灵活的识别胚胎易位染色体携带状态的方法,可彻底阻断易位染色体在家族中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平衡易位 胚胎植入前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学检测 等位基因映射识别胚胎易位染色体携带状态
下载PDF
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分析
17
作者 夏庆华 杨倩倩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7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情况,旨在为早期复发性流产的筛查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这些患者按... 目的:探讨与分析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情况,旨在为早期复发性流产的筛查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这些患者按照既往流产次数的不同分为流产2次组(n=42)和流产≥3次组(n=56)。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胚胎染色体筛查,比较其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及胚胎异常染色体核型的分布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胚胎非整倍体染色体核型、胚胎多倍体染色体核型及其他胚胎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2次组患者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总检出率高于流产≥3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中,流产2次组患者的胚胎非整倍体染色体核型包括16-三体(5例)、22-三体(3例)、X单体(3例)、21-三体(2例)、15-三体(1例)、18-三体(1例),胚胎多倍体染色体核型包括三倍体(3例)、四倍体(2例);流产≥3次组患者的胚胎非整倍体染色体核型包括16-三体(2例)、22-三体(2例)、X单体(2例)、21-三体(2例)、15-三体(2例)、18-三体(1例),胚胎多倍体染色体核型包括三倍体(4例)、四倍体(3例)。结论: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较高,通过对其进行胚胎染色体筛查有助于找到导致其发生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发性流产 胚胎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核型
下载PDF
基于糖尿病骨质疏松细胞模型探究ELAVL1对破骨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
18
作者 黄碧 蒋洁 邵挥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38-46,共9页
目的探究胚胎致死性异常视觉样蛋白1(ELAVL1)是否通过破骨细胞死亡调控糖尿病骨质疏松症(DOP)。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长沙市中心医院就诊的50例DOP患者和50例糖尿病但不伴随骨质疏松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DOP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究胚胎致死性异常视觉样蛋白1(ELAVL1)是否通过破骨细胞死亡调控糖尿病骨质疏松症(DOP)。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长沙市中心医院就诊的50例DOP患者和50例糖尿病但不伴随骨质疏松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DOP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ELAVL1、GPX4、Nrf2、ACSL4水平差异,分析ELAVL1与铁死亡相关基因(GPX4、Nrf2、ACSL4)的相关性。采用50 ng/mL RANKL孵育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RAW264.7以诱导破骨分化。对DOP组进行亚分组,以患者血清ELAVL1含量的平均值(14.94 ng/mL)为标准,分为ELAVL1低表达组(血清ELAVL1<14.94 ng/mL,28例)及ELAVL1高表达组(血清ELAVL1>14.94 ng/mL,22例)。将破骨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sh-NC组、高糖+sh-ELAVL1组,比较各组ELAVL1、GPX4、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活性氧、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总铁含量、铁离子(Fe^(2+))表达量、线粒体膜电位。结果ELAVL1高表达组与ELAVL1低表达组性别构成、年龄、糖尿病病程、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LAVL1高表达组T-score值低于ELAVL1低表达组(P<0.05),血清β-CTX、血清PINP高于ELAVL1低表达组(P<0.05)。DOP组血清GPX4、Nrf2比对照组低(P<0.05),ACSL4比对照组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DOP患者血清ELAVL1表达与ACSL4呈正相关(r=0.689,P<0.05),与GPX4、Nrf2呈负相关(r=-0.312和-0.447,均P<0.05),血清ELAVL1与ACSL4呈正相关(r=0.689,P<0.05),血清ELAVL1与GPX4呈负相关(r=-0.559,P<0.05),血清ELAVL1与Nrf2呈负相关(r=-0.669,P<0.05)。高糖组GPX4、Nrf2 mRNA较对照组降低(P<0.05),ELAVL1、ACSL3 mRNA较对照组升高(P<0.05),高糖+sh-ELAVL1组GPX4、Nrf2 mRNA较高糖+sh-NC组升高(P<0.05),ELAVL1、ACSL3 mRNA较高糖+sh-NC组降低(P<0.05)。高糖组GPX4、Nrf2蛋白较对照组降低,ELAVL1、ACSL4蛋白较对照组升高(P<0.05),高糖+sh-ELAVL1组GPX4、Nrf2蛋白较高糖+sh-NC组升高(P<0.05),ELAVL1、ACSL4蛋白较高糖+sh-NC组降低(P<0.05)。高糖组总铁含量及Fe2+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高糖+sh-ELAVL1组较高糖+shNC组降低(P<0.05)。高糖组MDA较对照组高(P<0.05),GSH较对照组低(P<0.05),高糖+sh-ELAVL1组MDA较高糖+sh-NC组低,GSH较高糖+sh-NC组高(P<0.05)。结论高糖条件诱导破骨细胞铁死亡,ELAVL1与DOP铁死亡有关,敲低ELAVL1可抑制高糖诱导的破骨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骨质疏松 破骨细胞 铁死亡 胚胎致死性异常视觉样基因1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环状RNA通过调节核糖核酸结合蛋白2/胚胎致死性异常视觉样蛋白1促进前列腺癌发生发展
19
作者 杜蕾 李谦 +3 位作者 马子越 常学良 齐进春 薛文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86-290,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环状RNA(circTGFBR2)调节核糖核酸结合蛋白2(PTBP2)/胚胎致死性异常视觉样蛋白1(ELAVL1)激活SMAD2信号途径促进前列腺癌发生发展。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 寻找与circTGFBR2结合microRNA...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环状RNA(circTGFBR2)调节核糖核酸结合蛋白2(PTBP2)/胚胎致死性异常视觉样蛋白1(ELAVL1)激活SMAD2信号途径促进前列腺癌发生发展。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 寻找与circTGFBR2结合microRNA以及其他相关蛋白结合位点, 以及与PTBP2存在相互作用的RNA结合蛋白。PC3转染pcDNA3.1-circTGFBR2后, 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circTGFBR2的表达。PC3细胞过表达circTGFBR2同时敲低微小RNA(microRNA, miR)-29b,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LK5、SMAD2及p-SMAD2表达。PC3分别转染pcDNA3.1-circTGFBR2及对照质粒后, 利用circTGFBR2特异性探针进行pulldown, 检测PTBP2与circTGFBR2的相互作用。过表达circTGFBR2与ELAVL1, 检测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标志基因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ZMYM1表达, 以及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组间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circTGFBR2存在多个miR-29b结合的位点, ALK5(又名TGFBR1)mRNA 3’端非编码区(3’UTR)同样存在miR-29b的结合位点, 并证实PTBP2与另一个RNA结合蛋白ELAVL1存在相互作用。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PC3细胞发现, circTGFBR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1.83±0.02比1.03±0.02, F=2 832.200, P<0.01)。PC3分别转染pcDNA3.1-circTGFBR2及对照质粒后, RT-qPCR检测circTGFBR2的表达, 可见circTGFBR2组高于对照组(176.41±1.21比1.04±0.02, F=63 426.15, P<0.01)。应用miR-29b抑制剂或circTGFBR2处理细胞后ALK5的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应用miR-29b抑制剂同时过表达circTGFBR2后进一步增加ALK5的表达(分别为0.15±0.01、0.48±0.02、0.55±0.01、0.74±0.01, F=1268.314, P<0.01), 并且SMAD2(分别为1.14±0.02、1.28±0.02、1.42±0.01、1.5±0.25, F=4.852, P<0.01)和p-SMAD2(分别为0.18±0.02、0.36±0.01、0.65±0.01、0.94±0.02, F=1663.667, P<0.01)的磷酸化水平也呈相同趋势。Pulldown-MS实验, 多个蛋白质能与circTGFBR2结合, 并证实PTBP2与circTGFBR2相互作用。与对照组比较, 敲低前列腺癌细胞PTBP2或过表达circTGFBR2时, 间质标志基因Vimentin表达高于对照组, 而上皮样标志基因E-cadherin表达低于对照组, 当同时过表达circTGFBR2并敲低PTBP2会逆转上述结果(Vimentin分别为0.22±0.02、0.87±0.02、0.85±0.02、0.6±0.01, F=1319.52, P<0.01;E-cadherin分别为0.80±0.01、0.45±0.03、0.36±0.02、0.9±0.02, F=614.919, P<0.01)。当过表达circTGFBR2或高表达ELAVL1时, PTBP2与ELAVL1的相互作用减弱, 细胞EMT的标志基因E-cadherin表达低于对照组, Vimentin及ZMYM1表达高于对照组, 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高于对照组, 而当同时高表达ELAVL1及circTGFBR2时, 上述趋势会进一步增强(Vimentin分别为0.22±0.02、0.87±0.02、0.85±0.02、0.6±0.01, F=1 319.52, P<0.01;E-cadherin分别为0.93±0.02、0.76±0.02、0.43±0.02、0.27±0.01, F=1 108.46, P<0.01;ZMYM1分别为0.24±0.01、0.53±0.02、0.32±0.01、1.04±0.02, F=2 023.794, P<0.01)。结论 circTGFBR2通过调节PTBP2/ELAVL1激活SMAD2信号途径促进前列腺癌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环状RNA 前列腺癌 核糖核酸结合蛋白2 胚胎致死性异常视觉样蛋白1
原文传递
MAD1、BUB3在非整倍体流产胚胎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娟 李辉 +4 位作者 覃亦伟 沈菲 张晓丽 张成芳 曹天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与细胞周期调控密切相关的纺锤体检查点基因MAD1和BUB3在自然流产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自然流产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稽留流产的标本,采用CNVplex高通量多重基因拷贝数检测技术将流产标本分为两组:50例有染... 目的探讨与细胞周期调控密切相关的纺锤体检查点基因MAD1和BUB3在自然流产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自然流产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稽留流产的标本,采用CNVplex高通量多重基因拷贝数检测技术将流产标本分为两组:50例有染色体异常的流产标本组(异常组),50例未见染色体异常的流产标本组(正常组)。采用RT-PCR检测两组胚胎绒毛组织中MAD1、BUB3的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稽留流产的胚胎中,与正常组相比,有染色非整倍体异常组MAD1的mRNA表达水平呈上调趋势,BUB3的mRNA表达水平呈下调趋势(P<0.05)。结论 MAD1及BUB3的正常表达对于胚胎发育十分重要,在自然流产染色体异常胚胎中MAD1及BUB3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抑制SAC的激活,使得下游重要蛋白表达量异常,导致细胞分裂异常,产生胚胎染色体异常,继而诱发流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MAD1 BUB3 染色体异常胚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