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纵隔内胚窦瘤合并胚胎性癌1例 被引量:9
1
作者 高建华 韩文娟 +3 位作者 孙宪昶 杨帆 张如意 石占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49-1449,共1页
关键词 内胚窦瘤 胚胎性癌 纵隔
下载PDF
睾丸胚胎性癌的诊断与治疗(附4例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马建军 保庭毅 姜雪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405-406,共2页
目的探讨睾丸胚胎性癌的诊治效果。方法4例睾丸胚胎性癌的诊断、治疗经验。结果4例患者随访2~12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睾丸胚胎性癌的诊断主要根据病理检查,术中、术后取组织病理检查能获得可靠的诊断,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或... 目的探讨睾丸胚胎性癌的诊治效果。方法4例睾丸胚胎性癌的诊断、治疗经验。结果4例患者随访2~12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睾丸胚胎性癌的诊断主要根据病理检查,术中、术后取组织病理检查能获得可靠的诊断,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或放疗。并进行严密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胚胎性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婴儿卵巢胚胎性癌病理形态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春燕 杜龙 +2 位作者 赵丹 于大有 马凌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观察胚胎性癌的形态特点,为该类型癌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例1岁以内的卵巢胚胎性癌存档蜡块,用单克隆抗体甲胎蛋白(AFP)、CD30、人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上皮膜抗原(EMA)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分... 目的观察胚胎性癌的形态特点,为该类型癌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例1岁以内的卵巢胚胎性癌存档蜡块,用单克隆抗体甲胎蛋白(AFP)、CD30、人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上皮膜抗原(EMA)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分析。结果 AFP、CD30 3例均呈阳性,PLAP、hCG2例呈阳性,EMA均呈阴性。结论卵巢胚胎性癌具有诊断性价值的形态特点是瘤细胞为大的原始细胞样细胞,核分裂相可见,瘤细胞排列呈实性团巢、乳头状或片状,中央有坏死。可见合体滋养细胞散布在瘤细胞巢内或周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性癌 免疫组化 诊断 卵巢肿瘤
下载PDF
超声诊断睾丸胚胎性癌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范丽 朱贤胜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8年第4期262-262,共1页
关键词 睾丸胚胎性癌 超声诊断 透光试验阴 阴囊肿大 阴囊红肿 右侧
下载PDF
CA125及AFP同时升高的卵巢胚胎性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一红 韦娟冰 江忠清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74-76,共3页
胚胎性癌具有多向分化能力潜能,既可分化为上皮或间叶样组织,也可形成卵黄囊内胚层或绒毛膜滋养叶细胞的结构。原发于卵巢的胚胎性癌极少见,好发于年轻女性,很早就浸润周围器官组织,或通过淋巴途径转移至主动脉旁淋巴结,晚期可经... 胚胎性癌具有多向分化能力潜能,既可分化为上皮或间叶样组织,也可形成卵黄囊内胚层或绒毛膜滋养叶细胞的结构。原发于卵巢的胚胎性癌极少见,好发于年轻女性,很早就浸润周围器官组织,或通过淋巴途径转移至主动脉旁淋巴结,晚期可经血液转移到远处器官,预后差。而以血癌抗原125(CA125)及AFP均显著升高的胚胎性癌目前未见报道。我科2009年收治1例CA125及AFP均显著升高的罕见胚胎性癌患者,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性癌 卵巢 CA125 AFP
下载PDF
睾丸胚胎性癌1例报告 被引量:5
6
作者 魏然 张端妮 曲文洲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1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睾丸胚胎性癌 病例报告
下载PDF
3例成人睾丸胚胎性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广秀 黄金长 +1 位作者 陈青 张功亮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24-125,共2页
睾丸肿瘤可分为生殖细胞性和非生殖细胞性两类,生殖细胞瘤又包括精原细胞肿瘤和非精原细胞肿瘤。睾丸胚胎性癌属于非精原细胞性肿瘤,为高度恶性肿瘤[1],胚胎性癌主要发生在女性的卵巢,成人睾丸发病率较低,临床较为罕见,其恶性... 睾丸肿瘤可分为生殖细胞性和非生殖细胞性两类,生殖细胞瘤又包括精原细胞肿瘤和非精原细胞肿瘤。睾丸胚胎性癌属于非精原细胞性肿瘤,为高度恶性肿瘤[1],胚胎性癌主要发生在女性的卵巢,成人睾丸发病率较低,临床较为罕见,其恶性程度高,临床预后较差,可早期出现转移。我院2010年~2013年共收治3例,均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胚胎性癌 病理分析
下载PDF
人睾丸胚胎性癌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分析及质谱鉴定
8
作者 李飞 邹亚光 +6 位作者 周其赵 李铁求 郭文彬 景晓玮 毛向明 谭万龙 郑少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85-1587,1591,共4页
目的应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研究人睾丸胚胎性癌蛋白质组。方法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进行分离,凝胶经银染显色后,用PDQuest7.30软件分析2-DE图谱。选择在睾丸胚胎性癌图谱中高表达的3个蛋白点酶解,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 目的应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研究人睾丸胚胎性癌蛋白质组。方法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进行分离,凝胶经银染显色后,用PDQuest7.30软件分析2-DE图谱。选择在睾丸胚胎性癌图谱中高表达的3个蛋白点酶解,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飞行时间(MALDI-TOF/TOF)仪器进行串联质谱(MS/MS)鉴定。结果双向电泳成功有效筛选出差异蛋白点,并成功鉴定3种蛋白质。结论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可有效研究睾丸胚胎性癌总蛋白质,为从蛋白质组水平研究睾丸胚胎性癌蛋白质的表达改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凝胶电泳 质谱 蛋白质组 睾丸胚胎性癌
下载PDF
睾丸胚胎性癌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高福平 魏谨 马平 《实用医技杂志》 2013年第12期1360-1360,共1页
睾丸胚胎性癌(primary testicular embryo carcinoma,PTEC)是一类少见的生殖细胞恶性肿瘤,本研究报道1例睾丸胚胎性癌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复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5岁,因右侧阴囊肿胀2月于2002年8月12日入院... 睾丸胚胎性癌(primary testicular embryo carcinoma,PTEC)是一类少见的生殖细胞恶性肿瘤,本研究报道1例睾丸胚胎性癌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复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5岁,因右侧阴囊肿胀2月于2002年8月12日入院.同时伴有下腹部及腰部肿胀感.查B 超示:右侧睾丸、附睾明显肿胀,结构紊乱,欠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睾丸、附睾间分界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胚胎性癌 临床资料 病理观察 CARCINOMA 阴囊肿胀 肿瘤 生殖细胞 结构紊乱
下载PDF
卵巢胚胎性癌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晓霞 朱玉玲 《中原医刊》 1996年第8期27-28,共2页
卵巢胚胎性癌7例临床分析杨晓霞,朱玉玲卵巢胚胎性癌是一种罕见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恶性程度高。我院从1984年6月至1993年8月共治疗妇科恶性肿瘤825例,其中7例是胚胎性癌,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年龄最小10... 卵巢胚胎性癌7例临床分析杨晓霞,朱玉玲卵巢胚胎性癌是一种罕见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恶性程度高。我院从1984年6月至1993年8月共治疗妇科恶性肿瘤825例,其中7例是胚胎性癌,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年龄最小10岁,最大59岁,平均25.3岁,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胚胎性癌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老年未婚卵巢巨大胚胎性癌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戚基萍 原琳 许兰英 《黑龙江医学》 2000年第8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老年 未婚 卵巢巨大胚胎性癌 B超检查 诊断
全文增补中
睾丸胚胎性癌1例报道 被引量:1
12
作者 栗安刚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0年第4期309-309,共1页
患者,男性,29岁,以"右侧睾丸无痛性肿物1月余"为主诉入院。查体:右侧睾丸肿大,沉重感,无触痛,睾丸内可触及1个2.1cm×2.1cm×2.1cm的肿物,边界欠清,质中等,活动度差。
关键词 睾丸肿瘤 胚胎性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肺胚胎性癌肉瘤1例报告
13
作者 邱跃灵 张耀亭 张闽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39-739,共1页
关键词 胚胎性癌肉瘤 肺肿瘤 治疗 CT 诊断
下载PDF
幼儿膀胱胚胎性癌肉瘤
14
作者 钱震 哈英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54-254,共1页
幼儿膀胱胚胎性癌肉瘤钱震,哈英娣1临床资料患儿,男性,3岁。尿频,排尿困难2月,逐渐出现发热、乏力,在当地医院行尿常规检查见有脓球;B超示膀胱息肉,膀胱炎。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入院检查:膀胱区轻度压痛,外生殖器无异... 幼儿膀胱胚胎性癌肉瘤钱震,哈英娣1临床资料患儿,男性,3岁。尿频,排尿困难2月,逐渐出现发热、乏力,在当地医院行尿常规检查见有脓球;B超示膀胱息肉,膀胱炎。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入院检查:膀胱区轻度压痛,外生殖器无异。B超示膀胱内有5.3cm×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胚胎性癌肉瘤 病理诊断 儿童
下载PDF
胚胎性癌患儿血清AFP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雷培芸 唐开勇 王栋刚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32-33,共2页
胚胎性癌包括绒毛膜上皮癌、畸胎瘤、卵黄囊瘤,后两者是儿童常见的肿瘤。术前对瘤体性质的判断,对手术方案的选择以及术后的治疗,随访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术前的认识,我们对105例胚胎性癌患儿在术前、术后进行了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 胚胎性癌包括绒毛膜上皮癌、畸胎瘤、卵黄囊瘤,后两者是儿童常见的肿瘤。术前对瘤体性质的判断,对手术方案的选择以及术后的治疗,随访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术前的认识,我们对105例胚胎性癌患儿在术前、术后进行了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1988~1994年因肿块在我院手术,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胚胎性癌105例,其中畸胎瘤59例(良性56例,恶性3例),卵黄囊瘤46例,年龄1天~12岁≤3月31例,~6月11例,~1岁20例,>1岁43例。 病儿在术前、术后2次以上检测血清A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性癌 儿童 血清 AFP 肿瘤
下载PDF
超声诊断睾丸胚胎性癌1例
16
作者 黄小莉 黄道中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71-171,共1页
患者男,30岁,发现左侧睾丸结节性肿块1个月,局部无红肿及睾丸下坠感,无粘连,精神饮食可。体格检查:左侧睾丸可触及2.5cm×2.0cm的结节,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243.83ng/ml,总β-HCG407.50mIU/ml.尿干化学分析... 患者男,30岁,发现左侧睾丸结节性肿块1个月,局部无红肿及睾丸下坠感,无粘连,精神饮食可。体格检查:左侧睾丸可触及2.5cm×2.0cm的结节,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243.83ng/ml,总β-HCG407.50mIU/ml.尿干化学分析及尿沉渣分析均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胚胎性癌 超声诊断 尿干化学分析 实验室检查 尿沉渣分析 精神饮食 体格检查 甲胎蛋白
下载PDF
睾丸胚胎性癌及其病理特征(附4例报告)
17
作者 徐东明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8年第10期439-440,共2页
报告1990~1995年收治的睾丸胚胎性癌4例,占同期收治睾丸肿瘤的8.9%。发病年龄低(平均31.5岁),病程2~3个月。肿瘤位于左侧1例,右侧3例,其中1例伴有对侧睾丸精原细胞瘤。病理组织学图像复杂,能模拟4个以上的胚层结构,转移早... 报告1990~1995年收治的睾丸胚胎性癌4例,占同期收治睾丸肿瘤的8.9%。发病年龄低(平均31.5岁),病程2~3个月。肿瘤位于左侧1例,右侧3例,其中1例伴有对侧睾丸精原细胞瘤。病理组织学图像复杂,能模拟4个以上的胚层结构,转移早,属高度恶性肿瘤。诊断主要根据病理检查,取组织活检能获得可靠诊断。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并辅以化疗。认为临床对此应提高认识,凡睾丸肿大均应考虑为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胚胎性癌 病理特征
下载PDF
纵隔胚胎性癌一例
18
作者 李燕 周大可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年第S3期195-196,共2页
患者男性,27岁,胸闷胸痛10 d余,伴咳嗽入院。查体:右肺呼吸音减弱,双侧睾丸及附睾无明显肿块,胸部CT示纵隔囊肿,术中见右肺上叶大部不张,右前纵隔一肿物呈囊实性,囊壁与腔静脉粘连紧密不可分离,粗针穿刺抽吸有陈旧性血性液体、黄色液体... 患者男性,27岁,胸闷胸痛10 d余,伴咳嗽入院。查体:右肺呼吸音减弱,双侧睾丸及附睾无明显肿块,胸部CT示纵隔囊肿,术中见右肺上叶大部不张,右前纵隔一肿物呈囊实性,囊壁与腔静脉粘连紧密不可分离,粗针穿刺抽吸有陈旧性血性液体、黄色液体及坏死组织。病理诊断:纵隔胚胎性癌伴内胚窦瘤分化,术后1周,查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亚基18ng/ml(正常参考值【3.5 ng/ml),甲胎蛋白(AFP)31 ng/ml(正常参考值【25 ng/ml)。术后进行化疗,随访近6个月,失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性癌 纵隔肿瘤 前纵隔 内胚窦瘤 右肺上叶 陈旧液体 甲胎蛋白 正常参考值 肺呼吸音 囊壁
下载PDF
罕见卵巢胚胎性癌蒂扭转1例报告
19
作者 刘晨 赵春玲 《神经药理学报》 1997年第1期88-89,共2页
患者王××,女性,39岁,住院号:250009。主因发现下腹部肿物一个月,下腹剧痛5小时,于1996—9—15 12:30急诊入院。患者于一个月前无意发现左下腹有一肿物如手拳大小,活动,未诊治,12小时前大便后突然觉左下腹疼痛,不能直腰,持续... 患者王××,女性,39岁,住院号:250009。主因发现下腹部肿物一个月,下腹剧痛5小时,于1996—9—15 12:30急诊入院。患者于一个月前无意发现左下腹有一肿物如手拳大小,活动,未诊治,12小时前大便后突然觉左下腹疼痛,不能直腰,持续约半小时自行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胚胎性癌 蒂扭转 卵巢肿瘤 卵黄囊瘤 绒毛膜 卵巢胚胎 子宫内膜 内分泌表现 足叶乙甙 青春期前
下载PDF
胚胎性癌或具有胚胎性癌成分的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袁晓露 徐柳 +2 位作者 刘原 周肖 魏建国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9期1896-1902,共7页
目的:探讨胚胎性癌(embryonal carcinoma,EC)或具有EC成分的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45例EC或具有EC成分的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相关病例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对部分复发病例进行随访。结果:EC或具... 目的:探讨胚胎性癌(embryonal carcinoma,EC)或具有EC成分的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45例EC或具有EC成分的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相关病例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对部分复发病例进行随访。结果:EC或具有EC成分的生殖细胞肿瘤原发于性腺28例(睾丸27例,卵巢1例),性腺外13例(中枢神经系统10例,纵隔1例,椎体1例,腹膜后1例);以转移为首发的4例(腹股沟淋巴结2例,腹膜后1例,肺1例)。原发单纯性EC12例,具有EC成分的混合型生殖细胞瘤29例,其中EC与1种生殖细胞肿瘤成分的混合18例,2种成分的混合10例,3种成分的混合1例。与EC混合的生殖细胞肿瘤成分比例依次为畸胎瘤75.9%(22/29)、卵黄囊瘤34.5%(10/29)、精原细胞瘤20.7%(6/29),绒毛膜癌10.3%(3/29)。EC或EC成分免疫组织化学主要表达情况为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palt-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4,SALL4)(45/45),八聚物结合转录因子 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OCT4)(45/45),CD30 (43/45);Ki-67的平均阳性率约80%。经过随访,7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1例腹腔转移,且转移成分均为EC,其中3例死亡。结论:EC常与其他类型的生殖细胞肿瘤成分混合,最常见的混合成分是畸胎瘤,单一的EC几乎均发生于睾丸。EC与EC成分的生殖细胞肿瘤的确诊主要依靠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EC恶性程度往往高于其他生殖细胞肿瘤成分,容易发生转移,且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性癌 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