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酵母菌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基因治疗系统对K562B细胞杀伤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雨生 王健民 翟勇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 :克隆酵母菌胞嘧啶脱氨酶 (YCD)基因 ,观察 YCD/ 5氟胞嘧啶 (YCD/ 5 - FC)系统对转基因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 方法 :扩增 YCD基因并构建 YCD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载体转染包装细胞获得高滴度病毒并转染高致瘤细胞K5 6 2 B,筛... 目的 :克隆酵母菌胞嘧啶脱氨酶 (YCD)基因 ,观察 YCD/ 5氟胞嘧啶 (YCD/ 5 - FC)系统对转基因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 方法 :扩增 YCD基因并构建 YCD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载体转染包装细胞获得高滴度病毒并转染高致瘤细胞K5 6 2 B,筛选并鉴定阳性转基因克隆 ;以 MTT法检测 5 - FC对 YCD转基因细胞的杀伤效应 ,测定转基因细胞裂解产物对5 - FC→ 5 - FU的转化。结果 :PCR法扩增出全长 YCD基因 ,经测序证实序列正确 ;构建了 MSCV - YCD- IRES- EGFP逆转录病毒载体 ,载体转染包装细胞Ф NX- A,获得滴度为 3.5× 10 6 CFU / m l的逆转录病毒 ;病毒转染 K5 6 2 B,转染率为 30 % ,经筛选获得转基因阳性克隆 YCD- K 5 6 2 B,RT- PCR检测显示 YCD- K5 6 2 B有 YCD基因的 m RNA表达 ,其细胞裂解产物可使 5 - FC转化为 5 - FU,表明其有 CD酶活性 ;MTT法检测低浓度 5 - FC(15μmol/ L )作用 96 h对 YCD- K5 6 2 B有明显的杀伤效应。 结论 :YCD/ 5 - FC系统对转基因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胞嘧啶脱氨酶 5-胞嘧啶 白血病 杀伤效应 逆转录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K562B细胞
下载PDF
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系统治疗胰腺癌体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潘雪 李兆申 +1 位作者 许国铭 崔龙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对胰腺癌的杀伤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含CD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将Patu8988、SW1990胰腺癌细胞皮下接种BALB/C裸鼠建立胰腺癌的移植瘤模型,重组CD腺病毒液以1010 pfu/ml原位注射入肿瘤,每周... 目的探讨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对胰腺癌的杀伤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含CD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将Patu8988、SW1990胰腺癌细胞皮下接种BALB/C裸鼠建立胰腺癌的移植瘤模型,重组CD腺病毒液以1010 pfu/ml原位注射入肿瘤,每周2次,24 h后腹腔给予前药5-氟胞嘧啶(5-FC),连续4周。结果 CD基因原位转导的裸鼠移植瘤生长明显受抑。Patu8988移植瘤治疗组肿瘤重量为(587.7±107.8)mg,SW1990移植瘤组治疗组肿瘤重量为(597.6±159.4)mg,对照组重量为(2 042.4±608.0)mg(P<0.01)。结论重组CD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对胰腺癌不仅转染效果强,加用前药5-FC后,可直接或通过旁观者效应抑制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嘧啶脱氨酶 5-胞嘧啶系统 治疗 胰腺癌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胞嘧啶脱氨酶基因与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裸鼠模型的实验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吕焕章 吴德政 +2 位作者 万永玲 顾斌 王嘉玺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7-59,共3页
探讨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与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C)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应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及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CD/5-FC体系的抗肿瘤作用.5-FC0.5和1.0g·L-1对转基因人乳... 探讨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与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C)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应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及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CD/5-FC体系的抗肿瘤作用.5-FC0.5和1.0g·L-1对转基因人乳腺癌细胞的克隆形成抑制率分别为90%和95%,显著高于未转基因的人乳腺癌细胞;5-FC(0.5g·kg-1·d-1ip,14d)治疗组的转基因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瘤重和生长速度均显著低于未转基因的移植瘤.结果表明CD/5-FC体系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有显著的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基因治疗 胞嘧啶 胞嘧啶脱氨酶
下载PDF
胞嘧啶脱氨酶基因/5-氟胞嘧啶联合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研究
4
作者 王新红 殷莲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4-367,共4页
Cytosine deaminase (CD) gene is a kind of suicide gene, cytosine deaminase can catalyze the conversion from 5 - fluorocytosine (5 - FC) into 5 - fluorouracil (5 - FU), this combination therapy (CDgene/5 - FC) were wid... Cytosine deaminase (CD) gene is a kind of suicide gene, cytosine deaminase can catalyze the conversion from 5 - fluorocytosine (5 - FC) into 5 - fluorouracil (5 - FU), this combination therapy (CDgene/5 - FC) were widely used in cancer therapy. The results of many researches in different cancer cell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it can inhibit tumor growth significantly. The mechanism includes 5 - FU’s direct killing tumor cells and its bystander effect. It can also be used as a potential purging method for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cells transplantion after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CD/5 - FC combined with other therapies would be an important future research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基因治疗 胞嘧啶脱氨酶 5-胞嘧啶
下载PDF
体内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基因转染胶质瘤细胞对5-氟胞嘧啶敏感
5
作者 吕彦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29-129,共1页
病毒介导的化学敏感基因的转染,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有希望的新途径,目前脑肿瘤的基因治疗集中在将包装携带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的细胞系植入肿瘤,其主要局限性是逆转录病毒在体内的转染几乎无效,即只有和包装细胞非常接近的胶质瘤细... 病毒介导的化学敏感基因的转染,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有希望的新途径,目前脑肿瘤的基因治疗集中在将包装携带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的细胞系植入肿瘤,其主要局限性是逆转录病毒在体内的转染几乎无效,即只有和包装细胞非常接近的胶质瘤细胞才易被转染,且TK基因疗法所产生的旁观者效应需依赖细胞间的直接接触。本文介绍通过复制缺陷的腺病毒载体介导将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转染至大鼠9L胶质瘤细胞,使其对在正常细胞没有毒性的核苷-5-氟胞嘧啶(5-Fc)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复制 缺陷型腺病毒载体 胞嘧啶脱氨酶 基因转染 胶质瘤细胞 5-胞嘧啶 敏感性 脑肿瘤 基因治疗
下载PDF
5-甲基胞嘧啶调节因子在子宫内膜癌中相关基因的表达谱鉴定
6
作者 董春力 薛辕子 +2 位作者 倪秀梅 郭宁 张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3期116-121,共6页
目的探讨并鉴定子宫内膜癌中5-甲基胞嘧啶(m5C)调节因子的相关基因。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子宫内膜癌的表达谱数据及临床随访信息数据,采用R 3.6.3软件对数据集进行分析。分析RNA m5C相关调控基因在基因组、转录组及调控网络的特征。... 目的探讨并鉴定子宫内膜癌中5-甲基胞嘧啶(m5C)调节因子的相关基因。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子宫内膜癌的表达谱数据及临床随访信息数据,采用R 3.6.3软件对数据集进行分析。分析RNA m5C相关调控基因在基因组、转录组及调控网络的特征。结果从TCGA数据库中筛选出542个子宫内膜癌组织样本和35个正常组织样本。与子宫内膜癌相关的m5C调控基因共有17个,包括NOP2、NSUN2、NSUN3、NSUN4、NSUN5、NSUN6、NSUN7、DNMT1、DNMT3A、DNMT3B、TRDMT1、TET1、TET2、TET3、ALKBH1、ALYREF、YBX1。17个RNA m5C相关调控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突变情况,其中突变较高的有TET1(33%),TET3(27%),TET2(26%),DNMT1(23%)和DNMT3B(23%)。17个RNA m5C相关调控基因均存在一定频率的拷贝数变异,其中TET1基因的拷贝数变异情况较为突出。与正常组织比较,NOP2、DNMT1、DNMT3A、DNMT3B、TET3、ALYREF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NSUN3、NSUN6、TRDMT1、TET2、ALKBH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低表达(P<0.05)。各基因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TET2和TRDMT1高表达组及低表达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P2、NSUN2、NSUN3、NSUN4、NSUN5、NSUN6、NSUN7、DNMT1、DNMT3A、DNMT3B、TET1、TET3、ALKBH1、ALYREF和YBX1高表达组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m5C的相关调控基因的异常促进子宫内膜癌的进展,并且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相关。这些基因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甲基化 子宫内膜癌 5-甲基胞嘧啶
下载PDF
5-氟胞嘧啶与H_2O脱氨基反应的理论研究(英文)
7
作者 陈泽琴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54-162,共9页
采用MP2/6-31+G(d)和B3LYP/6-31+G(d)理论方法研究了5-氟胞嘧啶水解脱氨基生成5-氟尿嘧啶的反应机理.确定了两条脱氨基反应途径:五步反应机理(途径A)和两步反应机理(途径B).并利用自洽反应场极化连续模型(CPCM模型)在气相优化结构的基... 采用MP2/6-31+G(d)和B3LYP/6-31+G(d)理论方法研究了5-氟胞嘧啶水解脱氨基生成5-氟尿嘧啶的反应机理.确定了两条脱氨基反应途径:五步反应机理(途径A)和两步反应机理(途径B).并利用自洽反应场极化连续模型(CPCM模型)在气相优化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反应体系在水溶液中反应的溶剂化效应,结果表明溶剂水有利于降低两条反应途径速控步骤的能垒,但由于在气相和溶液中两条反应途径均涉及较高的能垒,因此5-氟胞嘧啶利用这两条途径进行脱氨基反应都是不可能的,从而强调了脱氨基酶的重要作用.该结论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取代氟原子和水溶剂对这个重要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胞嘧啶 脱氨基反应 溶剂效应 极化连续模型
下载PDF
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宏 温海 +1 位作者 徐红 廖万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3-454,共2页
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提出的标准,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对28株隐球菌和念珠菌进行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时各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几何均... 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提出的标准,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对28株隐球菌和念珠菌进行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时各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几何均值比单独用药显著降低(P<0.01);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协同相加作用较为明显,而且未发现有拮抗作用,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的平均值为0.8。提示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对致病酵母主要表现为协同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5胞嘧啶 体外联合用药 药敏试验 抗真菌药物
下载PDF
5-氟胞嘧啶气相及水助质子转移异构化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任宏江 晏志军 +1 位作者 杨晓慧 王渭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29-1135,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B3LYP/6-311G**方法,对6种5-氟胞嘧啶异构体孤立分子的稳定性及质子转移引起的酮式-烯醇式、氨基式-亚胺式互变异构反应机理进行了计算研究,获得了零点能、吉布斯自由能及质子转移过程的反应焓、活化能、活化吉布斯自由能... 采用密度泛函B3LYP/6-311G**方法,对6种5-氟胞嘧啶异构体孤立分子的稳定性及质子转移引起的酮式-烯醇式、氨基式-亚胺式互变异构反应机理进行了计算研究,获得了零点能、吉布斯自由能及质子转移过程的反应焓、活化能、活化吉布斯自由能和速率常数等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气相中烯醇-氨基式FC4是最稳定的异构体。分子内质子转移设计了FC1→FC2和FC1→FC6两条通道,分别标记为P(1)和P(2),各通道速控步骤的活化能和速率常数分别为155.9 kJ.mol-1,4.70×10-15s-1和173.1 kJ.mo-l1,1.41×10-18s-1。水助催化时,相应通道P(3)和P(4)速控步骤的活化能和速率常数分别为51.0 kJ.mol-1,1.41×103s-1和88.2 kJ.mo-l1,4.53×10-3s-1。可见,水分子的加入极大地降低了质子转移的活化能垒。另外发现,水分子参与形成协同的双质子转移机理比水助单质子转移机理更利于降低活化能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胞嘧啶 质子转移 互变异构 密度泛函理论 活化能垒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液中5-氟胞嘧啶的浓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奇峰 唐细兰 +1 位作者 宋湘芝 何达秋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液中 5 -氟胞嘧啶的浓度 ,用于该药的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样品处理用三氯乙酸沉淀蛋白后 ,于ODS色谱柱上分析 ,以 10mmol·L-1磷酸二氢钾 (用 0 1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 7 0 )为流动...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液中 5 -氟胞嘧啶的浓度 ,用于该药的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样品处理用三氯乙酸沉淀蛋白后 ,于ODS色谱柱上分析 ,以 10mmol·L-1磷酸二氢钾 (用 0 1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 7 0 )为流动相 ,流速 1 0mL·min-1,检测波长 2 80nm。结果 :线性范围为 6 2 5~ 2 0 0 μg·mL-1,最低检测限为 0 8μg·mL-1,平均方法回收率为 99 86 %。精密度考察 5 -氟胞嘧啶日内、日间RSD均小于 3%。结论 :本法快速简便 ,准确 ,重现性好 ,专一性强 ,适用于临床 5 -氟胞嘧啶治疗药物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胞嘧啶 体液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下载PDF
氟胞嘧啶/胞嘧啶脱氨酶自杀基因疗法结合热休克蛋白多肽复合物治疗小鼠胃癌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平 陈志琳 +2 位作者 徐立春 孙振华 施诚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研究氟胞嘧啶 /胞嘧啶脱氨酶 (5 FC/CD)基因疗法与热休克蛋白 多肽复合物 (HSP70 PC)免疫疗法联合抗肿瘤效果。方法 :将携带CD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注射到小鼠MFC瘤体内 ,腹腔注射 5 FC ,同时皮下接种HSP70 PC。结果 :经联合治疗... 目的 :研究氟胞嘧啶 /胞嘧啶脱氨酶 (5 FC/CD)基因疗法与热休克蛋白 多肽复合物 (HSP70 PC)免疫疗法联合抗肿瘤效果。方法 :将携带CD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注射到小鼠MFC瘤体内 ,腹腔注射 5 FC ,同时皮下接种HSP70 PC。结果 :经联合治疗后 ,70 %荷瘤小鼠肿瘤体积缩小 ,消退 ,小鼠存活期延长 ,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增高 ,CD+ 4及CD+ 8T细胞浸润明显。结论 :5 FC/CD基因疗法结合HSP PC免疫疗法抗小鼠MFC瘤作用显著 ,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基因 热休克蛋白-多肽复合物 MFC胃癌细胞 胞嘧啶/胸嘧啶脱氨酶 小鼠
下载PDF
2 R-羟甲基-5 S-(5′-氟胞嘧啶-1′-)-1,3-氧硫杂环戊烷的合成 被引量:9
12
作者 宫平 王立新 +1 位作者 吴秀静 洪伟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4-36,共3页
报道了 2R 羟甲基 5S (5′ 氟胞嘧啶 1′ ) 1,3 氧硫杂环戊烷 (FTC)及其关键中间体 5R 乙酰氧基 1,3 氧硫杂环戊烷 2 羧酸 (1′R ,2′S ,5′R) 薄荷酯的合成 ,并对文献报道的路线进行了改进 ,特别是避免使用昂贵而敏感的三甲基... 报道了 2R 羟甲基 5S (5′ 氟胞嘧啶 1′ ) 1,3 氧硫杂环戊烷 (FTC)及其关键中间体 5R 乙酰氧基 1,3 氧硫杂环戊烷 2 羧酸 (1′R ,2′S ,5′R) 薄荷酯的合成 ,并对文献报道的路线进行了改进 ,特别是避免使用昂贵而敏感的三甲基碘硅烷 ,易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R-羟甲基-5S-(5-胞嘧啶-1′-)-1 3-氧硫杂环戊烷 5R-乙酰氧基-1 3-氧硫杂环戊烷-2-羧酸(1′R 2′S 5′R)-薄荷酯 合成
下载PDF
氟康唑与5-氟胞嘧啶体外联合抗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沈亮亮 叶元康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19-21,共3页
目的评价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和5-氟胞嘧啶联合用药的敏感性及判断两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M27-A推荐的棋盘微量稀释法,检测了30株白念株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及... 目的评价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和5-氟胞嘧啶联合用药的敏感性及判断两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M27-A推荐的棋盘微量稀释法,检测了30株白念株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及两药联合的体外药物敏感性,同时对两药的作用方式进行判定。结果联合用药时显著减少了每一药物MIC值的几何均数,在40%受试菌表现为协同作用方式,在53.3%的受试菌株表现为相加作用方式,在6.7%受试菌株表现为无关作用方式,未观察到拮抗作用出现。结论氟康唑和5-氟胞嘧啶联合比单一药物体外抗白念珠菌的活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药物敏感性试验 康唑 5-胞嘧啶 临床分离株
下载PDF
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联合用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建国 崇雨田 +1 位作者 曹红 赵志新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 B( AMB)和 5 -氟胞嘧啶 ( 5 - FC)联合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AMB联合 5 - 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 40例 ,观察用药后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患者中有 75 % ( 30 / 40 )出...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 B( AMB)和 5 -氟胞嘧啶 ( 5 - FC)联合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AMB联合 5 - 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 40例 ,观察用药后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患者中有 75 % ( 30 / 40 )出现AL T升高 ,5 5 % ( 2 2 / 40 )出现 AST升高 ,仅有 12 .5 % ( 5 / 40 )出现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分别有 47.5 % ( 19/ 40 )和 2 0 % ( 8/ 40 )的患者出现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异常。结论 :AMB联合 5 - 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时中毒性肝炎的发生率高 ,但不引起严重的中毒性肝损害。对肾脏的毒性表现为氮质血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5-胞嘧啶 中毒性肝炎 肾毒性 隐球菌性脑膜炎 合理用药
下载PDF
5-氟胞嘧啶互变异构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宝宗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299-1303,共5页
采用BH-HLYP/6-311+G**方法对10种气相和水相中可能存在的5-氟胞嘧啶互变异构体进行了几何全优化,并计算出它们的总能量和吉布斯自由能.Onsager反应场溶剂模型用于水相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5-氟胞嘧啶在气相中主要以烯醇式-氨基式形式存... 采用BH-HLYP/6-311+G**方法对10种气相和水相中可能存在的5-氟胞嘧啶互变异构体进行了几何全优化,并计算出它们的总能量和吉布斯自由能.Onsager反应场溶剂模型用于水相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5-氟胞嘧啶在气相中主要以烯醇式-氨基式形式存在,在水相中主要以酮式-氨基式形式存在.溶剂化自由能与异构体的气相偶极矩存在相关性.进一步求得互变异构化以及构象异构化和顺反异构化的过渡态,探讨异构化过程中的几何结构和能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胞嘧啶 互变异构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自洽反应场方法 过渡态
下载PDF
氟康唑与5-氟胞嘧啶体外联合抗新生隐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秀军 廖万清 +1 位作者 任大明 徐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评价新生隐球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和5-氟胞嘧啶联合用药的敏感性及判断两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M27-A推荐的棋盘微量稀释法,检测了20株新生隐球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5-氟胞嘧... 目的评价新生隐球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和5-氟胞嘧啶联合用药的敏感性及判断两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M27-A推荐的棋盘微量稀释法,检测了20株新生隐球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及两药联合的体外药物敏感性,同时对两药的作用方式进行了判定。结果联合用药时显著减少了每一药物MIC值的几何均数,在35%受试菌表现为协同作用方式,在55%的受试菌株表现为相加作用方式,在10%受试菌株表现为无关作用方式,未观察到拮抗作用出现。测定不同浓度下药物单独和组合作用的一株菌的菌落形成单位(cfu/mL),每一种联合用药组合都较5-氟胞嘧单独用药有明显减少。结论氟康唑与5-氟胞嘧啶联合比单一药物体外抗新生隐球菌的活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唑 5-胞嘧啶 抗新生隐球菌 临床分离株 药物敏感性试验 副作用 治疗
下载PDF
胞外囊泡DNA中5-羟甲基胞嘧啶分子标志物对突发性聋的疗效预判研究
17
作者 李新建 时晰 +4 位作者 郭维维 林坚 陈航宇 陈伟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26,共6页
目的 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SNHL)是一种急性感音神经性聋,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较差,目前无有效疗效预测指标。5-羟甲基胞嘧啶(5hmC)是一种稳定的表观遗传标志,因其在不同身体状态下富集含量不同的特点可作为预测... 目的 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SNHL)是一种急性感音神经性聋,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较差,目前无有效疗效预测指标。5-羟甲基胞嘧啶(5hmC)是一种稳定的表观遗传标志,因其在不同身体状态下富集含量不同的特点可作为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通过寻找5hmC标志物,探索其对SSNHL疗效进行预测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SSNHL患者57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31例;根据治疗前后的听力结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27例和无效组30例。使用队列研究方法,寻找5hmC富集水平与SSNHL疗效之间的相关性。利用5hmC-Seal技术在患者治疗前的血浆胞外囊泡DNA中生成全基因组5hmC谱,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效果的5hmC谱,筛选出有价值的5hmC标志物,并进行相关功能和传导通路的初步探索。结果 共鉴定出11个5hmC标志物来预测治疗结果(曲线下面积为0.998),预测准确性较高。GO功能分析表明,调节GTPase活性、神经元投射发育、神经细胞发育等信号通路可能与内耳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结论 SSNHL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的5hmC谱存在明显差异,胞外囊泡DNA来源的5hmC有可能作为有效的表观遗传生物标志物,用于SSNHL的微创疗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DNA去甲基化 5-羟甲基胞嘧啶 治疗预测
下载PDF
抗恶性肿瘤新药N^4-戊氧碳酰-5’-脱氧-5-氟胞嘧啶的合成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仁发 何勇 淤奇 《安徽化工》 CAS 2006年第6期22-23,共2页
以去氧氟尿苷、盐酸羟胺、氯甲酸正戊酯等为原料合成N4-戊氧碳酰-5’-脱氧-5-氟胞嘧啶,反应经加成、氢化、缩合、酰胺化等步骤得目标产物。产物经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EI-MS确证。五步合成目标产物N4-戊氧碳酰-5’-脱氧-5-... 以去氧氟尿苷、盐酸羟胺、氯甲酸正戊酯等为原料合成N4-戊氧碳酰-5’-脱氧-5-氟胞嘧啶,反应经加成、氢化、缩合、酰胺化等步骤得目标产物。产物经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EI-MS确证。五步合成目标产物N4-戊氧碳酰-5’-脱氧-5-氟胞嘧啶总产率20.05%(以去氧氟尿苷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4-戊氧碳酰-5-脱氧-5-胞嘧啶 化学合成 表征
下载PDF
CD与bcl-Xs基因联合转染卵巢癌细胞株对5-氟胞嘧啶作用的影响
19
作者 李清丽 王和 +2 位作者 彭芝兰 姚远 刘珊玲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 了解自杀基因胞嘧啶脱氨酶基因 (cytosinedeaminase ,CD)及其前药 5 氟胞嘧啶 (5 fluorucytosine,5 FC)和bcl Xs基因转移联合作用对卵巢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将CD基因和bcl Xs基因体外转染大鼠... 目的 了解自杀基因胞嘧啶脱氨酶基因 (cytosinedeaminase ,CD)及其前药 5 氟胞嘧啶 (5 fluorucytosine,5 FC)和bcl Xs基因转移联合作用对卵巢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将CD基因和bcl Xs基因体外转染大鼠卵巢癌细胞株NUTU 19细胞 ,加入含 5 FC的培养基。MTT法检测培养细胞吸光度值 ,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 单一bcl Xs基因转移及单一CD /5 FC系统作用对NUTU 1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均随病毒滴度的增加而增大 ;将两者联合作用于NU TU 19细胞 ,其生长抑制率比两者单独使用时的生长抑制率之和更高 ,表现为协同效应 (P <0 .0 0 0 1)。结论 CD /5 FC系统与bcl Xs基因转移联合使用对NUTU 19细胞的生长抑制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bcl-Xs基因 卵巢癌细胞株 5-胞嘧啶 病毒
下载PDF
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合用对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谢春英 李建国 +1 位作者 谢仕斌 蔡少贤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 B(AMB)联合 5 -氟胞嘧啶 (5 - 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时对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 :用AMB联合 5 - 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 30例 ,观察用药前后外周血象变化。结果 :患者治疗后中轻度贫血发生率为80 % ...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 B(AMB)联合 5 -氟胞嘧啶 (5 - 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时对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 :用AMB联合 5 - 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 30例 ,观察用药前后外周血象变化。结果 :患者治疗后中轻度贫血发生率为80 % ,白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13.4% (4/ 30 )和 6 .7% (2 / 30 )。结论 :AMB联合 5 - 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时对外周血象的影响主要为贫血 ,外周血象的变化不是需要中断病原治疗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5-胞嘧啶 骨髓毒性 隐球菌性脑膜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