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白叶枯病菌中超氧阴离子的非酶来源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欣 李红玉 +1 位作者 冯汉青 王金生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6-152,共7页
以电子自旋共振法及羟胺氧化法检测超氧阴离子,分析水稻白叶枯病原细菌OS-14细胞中超氧阴离子的来源。结果显示,OS-14细胞中的超氧阴离子释放活性主要位于胞外,因此胞外组分很可能为主要的释放位点。实验从多个角度排除了胞外组分中蛋... 以电子自旋共振法及羟胺氧化法检测超氧阴离子,分析水稻白叶枯病原细菌OS-14细胞中超氧阴离子的来源。结果显示,OS-14细胞中的超氧阴离子释放活性主要位于胞外,因此胞外组分很可能为主要的释放位点。实验从多个角度排除了胞外组分中蛋白质酶类分子对超氧阴离子释放贡献的可能性,有机酸分子有可能是水稻白叶枯病菌OS-14细胞胞外组分中超氧阴离子释放的非酶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叶枯病菌 超氧阴离子(O2^-·) 电子自旋共振(ESR) 胞外组分 非酶分子
下载PDF
混合白腐真菌的固定化及其在治理铅污染废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毛轩雯 李逸雯 +9 位作者 姜小羽 王颜和 吴楠 蒋云杰 刘粤 游薇 王婷舒 肖茵翠 方芳 刘鹏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302,共20页
【目的】为缓解重金属废水污染对全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威胁,降低铅(plumbum,Pb)在土壤及动植物体内的积累,借助固定化技术提高菌株的重金属去除效率。【方法】以白腐真菌(white rot fungi)为实验材料,通过混菌兼容性及铅离子(Pb^(2... 【目的】为缓解重金属废水污染对全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威胁,降低铅(plumbum,Pb)在土壤及动植物体内的积累,借助固定化技术提高菌株的重金属去除效率。【方法】以白腐真菌(white rot fungi)为实验材料,通过混菌兼容性及铅离子(Pb^(2+))去除能力筛选出吸附效果好且兼容性优的复合菌种,探究最优混菌类型及其比例,优化菌球最佳固定化助剂配方,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菌球在实际应用中的最优吸附条件。【结果】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凤尾菇(Lentinus sajor-caju)和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4种菌株兼容效果佳,可进行后续实验;其中云芝和凤尾菇以体积1:1混合后对Pb^(2+)去除效果显著优于各单菌作用;固定化条件优化实验中,20.0 g/L海藻酸钠、15.0 g/L生物炭和2.0×10^(6)个/mL白腐真菌组成混菌体系,辅以二氧化硅及沸石制得的固定化菌球在96 h Pb^(2+)去除率为90.63%,且制得的固定化菌球机械强度高,耐受机械剪切力强;环境条件优化实验中,固定化菌球投加量为8.35 g/L、pH 5.64时,96 h Pb^(2+)去除率可达97.45%;本固定化菌球吸附-解吸-再吸附后可重复利用7次并保持高效Pb^(2+)去除能力。【结论】固定化白腐真菌混合菌株相较传统的单菌处理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微生物利用率及含铅废水处理效率,在适宜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可极大程度吸附废水中的Pb^(2+),减轻重金属污染物造成的环境生态威胁,因此将固定化白腐真菌混合菌株应用于重金属废水修复领域对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污染 白腐真菌 混菌固定化 聚合物组分变化
原文传递
硫酸盐还原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与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朱镭 王月莹 周荣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53-1862,共10页
硫酸盐还原细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形成的生物被膜是微生物导致金属锈蚀行为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重金属污水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关键因子。生物被膜形成及调控机制研究对SRB的防治和利用均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SRB生物... 硫酸盐还原细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形成的生物被膜是微生物导致金属锈蚀行为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重金属污水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关键因子。生物被膜形成及调控机制研究对SRB的防治和利用均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SRB生物被膜的研究进展,包括SRB生物被膜的胞外多聚物组成和控制因子,并着重阐述了目前已知的调控因子对SRB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细菌 生物被膜 胞外组分 控制因子
原文传递
NaClO原位清洗对膜生物反应器生物膜污染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婧婷 张春波 +4 位作者 周诗宇 李沛 张海丰 刘美君 孙乐阳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61-965,共5页
膜生物反应器(MBR)的膜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该工艺进一步快速的商业化推广,全面认识NaClO原位氧化清洗对MBR生物膜污染的影响,对于开发新型膜清洗技术及MBR工程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微生物胞外关键组分空间分布角度综述了NaClO原位... 膜生物反应器(MBR)的膜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该工艺进一步快速的商业化推广,全面认识NaClO原位氧化清洗对MBR生物膜污染的影响,对于开发新型膜清洗技术及MBR工程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微生物胞外关键组分空间分布角度综述了NaClO原位清洗对生物膜污染及生物絮凝的影响,并探讨了生物絮体重构机制及强化生物絮凝的相关措施。最后,本文从减缓膜污染的角度,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原位氧化清洗 胞外组分 生物膜污染 生物絮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