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航飞行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率 被引量:2
1
作者 段世英 彭新涛 +6 位作者 陈蔚如 贾宝山 冯英进 孙天平 张海丽 赵俊贤 张岩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8-282,305,共5页
[目的 ]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观察宇宙辐射对民用航空飞行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方法 ]采集 15 0名健康飞行人员和 32名地面对照人员的外周静脉血 ,在含植物血凝素 (PHA)的RPMI 16 40培养基中 37℃培养38~ 44h ,加入细胞... [目的 ]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观察宇宙辐射对民用航空飞行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方法 ]采集 15 0名健康飞行人员和 32名地面对照人员的外周静脉血 ,在含植物血凝素 (PHA)的RPMI 16 40培养基中 37℃培养38~ 44h ,加入细胞松弛素 B继续培养至 72h。经低渗、固定、涂片、染色 ,每例观察 5 0 0个双核淋巴细胞中的微核。 [结果 ]飞行人员的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 (MNF) ( 16 15‰± 0 33‰ )、微核细胞率 (MNCF) ( 13 6 6‰± 0 2 1‰ )与地面人员的MNF( 11 48‰± 0 5 0‰ )、MNCF( 10 42‰± 0 5 7‰ )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飞行人员的MNF、MNCF与年飞行小时呈线性相关 ,MNF、MNCF随飞行人员的工龄、累积飞行小时和年龄呈反相变化。飞行人员经一个月的休假后 ,MNF、MNCF均低于连续飞行组 ,与连续飞行组比较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近一个月未飞行组的MNF、MNCF仍显著高于地面组。在去除年龄、性别等影响因素后 ,没有发现吸烟增加飞行人员的微核。无论飞行组还是地面组 ,男女性别间微核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宇宙辐射可能引起民航飞行人员染色体损伤。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能够灵敏的反映近期内飞行负荷的差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阻滞 飞行人员 淋巴细胞 宇宙辐射
下载PDF
一种多观察终点的生物检测方法—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虞琳 王民生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83-86,共4页
关键词 分裂阻滞核试验 染色体损伤 基因突变 淋巴细胞
下载PDF
培养人淋巴细胞分裂阻滞与常规微核测试法的比较研究——Ⅰ.中低剂量γ-射线的效应 被引量:3
3
作者 薛开先 沈宗丽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2-16,共5页
本研究用中低剂量γ射线体外照射4个供血员的全血,系统地比较观察了胞质分裂阻滞与常规微核测试法测得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用常规法检测,低剂量γ-射线(0.1,0.3Gy)可诱发平均MNCF的逐渐增加,和对照组相比,至0.3Gy差异显著(p<0.0... 本研究用中低剂量γ射线体外照射4个供血员的全血,系统地比较观察了胞质分裂阻滞与常规微核测试法测得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用常规法检测,低剂量γ-射线(0.1,0.3Gy)可诱发平均MNCF的逐渐增加,和对照组相比,至0.3Gy差异显著(p<0.01);而BC法测得的平均MNCF无上升,相反在0.1Gy时明显下降(p<0.05)。在中剂量区(0.7—3.1Gy),用BC法测得的平均MNCF的增加较常规法明显,至3.1Gy时两者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分裂阻滞
下载PDF
宇宙辐射对民航飞行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新涛 陈蔚如 冯英进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宇宙辐射对民航飞行人员细胞遗传学指标的影响,为辐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观察宇宙辐射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采集150名健康飞行人员和32名地面对照人员的外周静脉血,在含植物血凝素的RPMI1640培... 目的探讨宇宙辐射对民航飞行人员细胞遗传学指标的影响,为辐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观察宇宙辐射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采集150名健康飞行人员和32名地面对照人员的外周静脉血,在含植物血凝素的RPMI1640培养基中37℃培养38~44h,加入细胞松弛素-B继续培养至72h。经低渗、固定、涂片、染色,每例观察500个双核淋巴细胞中的微核。结果(1)飞行人员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MNF)(16.15±0.33)‰、微核细胞率(MNCF)(13.66±0.21)‰与地面人员MNF(11.48±0.50)‰、MNCF(10.42±0.57)‰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2)MNF、MNCF与飞行人员的工龄、累积飞行小时和年龄呈反相变化;(3)飞行人员经1个月的休假后,MNF、MNCF均低于连续飞行组,与连续飞行组比较,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近1个月未飞行组的MNF、MNCF仍显著高于地面组;(4)在去除年龄、性别等影响因素后,未发现吸烟增加飞行人员的微核;(5)无论飞行组还是地面组,男女性别间微核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宇宙辐射能引起民航飞行人员遗传学指标变化;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能够灵敏地反映近期内飞行负荷的差别,可用于监测辐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阻滞 飞行人员 淋巴细胞 宇宙辐射
下载PDF
胞质分裂阻滞细胞的微核检测及方法学初步研究
5
作者 沈宗丽 薛开先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1期38-39,共2页
培养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检测,是近年来常用的体外短期检测方法之一,可用来评价被检理化因子对人体细胞的遗传毒性,及监测环境、职业接触等有害因子对人类的潜在致癌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方法的敏感性。
关键词 淋巴细胞 核检测 分裂阻滞
下载PDF
铅暴露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与端粒长度的改变 被引量:4
6
作者 陆垚 刘新霞 +8 位作者 邢秀梅 赵志强 欧晓燕 苏晓琳 孙易 陈静莉 申碧羚 蒋骏 何云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79-184,共6页
目的:探讨铅暴露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情况与端粒长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珠三角某蓄电池厂的21名铅暴露工人为铅暴露组,26名无铅接触史的工人作为对照组。针对工人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肝素抗凝外周血。检测工人外周血中血铅... 目的:探讨铅暴露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情况与端粒长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珠三角某蓄电池厂的21名铅暴露工人为铅暴露组,26名无铅接触史的工人作为对照组。针对工人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肝素抗凝外周血。检测工人外周血中血铅浓度、淋巴细胞的彗星试验指标、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指标以及相对端粒长度改变情况。结果:铅暴露工人的血铅浓度为(3.08±1.86)mg/mL,与对照人群(0.26±0.25)mg/mL相比明显升高(P<0.05)。彗星试验中,铅暴露组工人的慧星尾长高于对照组(P<0.05);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中,暴露组工人双核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铅暴露工人的外周血相对端粒长度较对照人群缩短(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胞质阻滞微核试验的指标中双核微核率、微核细胞率、核桥率与工龄呈正相关(rs分别为0.447、0.432、0.351,P均<0.05)。外周血相对端粒长度与工人工龄、血铅水平均呈负相关(r_s分别为-0.306、-0.394,(P均<0.05)。结论:铅暴露可致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遗传损伤以及相对端粒长度的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长度 遗传损伤 铅暴露 彗星试验 分裂阻滞核试验
下载PDF
基于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的细胞组学进展和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段化伟 郑玉新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4-447,共4页
微核试验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根据不同的取材,体内试验、体外试验及不同的培养方法,现已有多种试验种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是最常用的试验细胞。也有使用上皮组织脱落细胞、人发毛囊细胞、鱼红细胞、软体动... 微核试验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根据不同的取材,体内试验、体外试验及不同的培养方法,现已有多种试验种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是最常用的试验细胞。也有使用上皮组织脱落细胞、人发毛囊细胞、鱼红细胞、软体动物细胞、蚕豆根尖、紫露草等微核试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试验 细胞组学 分裂阻滞 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外周血淋巴细胞 体内试验 体外试验 哺乳动物
原文传递
潍坊市城区大气PM_(2.5)致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雪峰 邹晨容 +1 位作者 刘宗伟 翟庆峰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了解潍坊市城区大气PM_(2.5)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遗传毒性。方法收集2013年12月(采暖期)和2014年4月(非采暖期)潍坊市城区大气监测数据,包括SO_2、NO_2、PM_(10)、CO、O)3、PM_(2.5)和空气质量指数(AQI)。同时采集潍坊城区大气PM... 目的了解潍坊市城区大气PM_(2.5)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遗传毒性。方法收集2013年12月(采暖期)和2014年4月(非采暖期)潍坊市城区大气监测数据,包括SO_2、NO_2、PM_(10)、CO、O)3、PM_(2.5)和空气质量指数(AQI)。同时采集潍坊城区大气PM_(2.5)并制备成不同浓度的颗粒物悬液。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即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采暖期高剂量组、采暖期低剂量组、非采暖期高剂量组、非采暖期低剂量组,采用气管滴注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0.3 ml/kg(低剂量组:1.5 mg/kg;高剂量组:7.5 mg/kg),每日1次,连续染毒14 d。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检测其细胞毒性及遗传损伤情况。结果采暖期大气SO)2、NO)2、CO、O)3、PM_(10)、PM_(2.5)和AQI的日平均值均高于非采暖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显示,对于相同采样期,采暖期高剂量组双核细胞率、核分裂指数低于低剂量组,坏死细胞率、微核率、核芽率高于低剂量组;非采暖期高剂量组坏死细胞率高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相同剂量组,非采暖期低剂量组微核细胞率、核质桥率低于采暖期;非采暖期高剂量组双核细胞率、核分裂指数高于采暖期,坏死细胞率、微核细胞率、微核率、核质桥率、核芽率低于采暖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暖期PM_(2.5)可使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增加,并有较强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 PM2.5 遗传毒性 分裂阻滞核试验
原文传递
淋巴细胞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与常规法的对比 被引量:4
9
作者 郑巧玲 李来玉 +1 位作者 叶华清 梁丽燕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3-44,共2页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作为检测人群遗传毒性影响的指标,在国内应用较多。在射线接触中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CB)法已有成功的应用,但对于化学因素,CB法能否提高这一指标的敏感性和稳定性,则报道不多。为此,我们进行了本研究...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作为检测人群遗传毒性影响的指标,在国内应用较多。在射线接触中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CB)法已有成功的应用,但对于化学因素,CB法能否提高这一指标的敏感性和稳定性,则报道不多。为此,我们进行了本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血样:取自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分裂 核试验 常规法
原文传递
柴油机尾气暴露对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核质桥、核芽率的影响
10
作者 郑湃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8-278,共1页
柴油机尾气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其成分中元素碳和多环芳烃是其引起健康危害的主要物质。2012年国际癌症研究署将柴油机尾气划分为“明确的人类致癌物”。该研究中选择了柴油机厂室内作业男性试车工为研究对象,利用空气中元素碳、PM2.... 柴油机尾气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其成分中元素碳和多环芳烃是其引起健康危害的主要物质。2012年国际癌症研究署将柴油机尾气划分为“明确的人类致癌物”。该研究中选择了柴油机厂室内作业男性试车工为研究对象,利用空气中元素碳、PM2.5和多环芳烃评价外暴露水平,用尿中4种多环芳烃的羟基代谢产物进行内暴露评价。利用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细胞组学试验系统分析暴露人群的遗传损伤改变,包括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微核、核质桥和核芽指标,分别为染色体断裂和丢失的标志、染色体断裂/重组的标志和基因扩增的标志,这三个指标是基因组不稳定性的重要形态学特征,是肿瘤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生物学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淋巴细胞 柴油机尾气 分裂阻滞 基因组不稳定性 染色体断裂 多环芳烃 肿瘤发生过程
原文传递
胞浆分裂阻滞微核试验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叶珍 楼建林 何继亮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63-566,共4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Howell和Jolly在人体网状细胞中发现了一种富尔根阳性反应的核小体,称之为Howell-Jolly小体,即为微核试验中的微核。微核来自染色体断片或在细胞核分裂后期滞后的整条染色体,是细胞受遗传毒物作用后的一种遗传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Howell和Jolly在人体网状细胞中发现了一种富尔根阳性反应的核小体,称之为Howell-Jolly小体,即为微核试验中的微核。微核来自染色体断片或在细胞核分裂后期滞后的整条染色体,是细胞受遗传毒物作用后的一种遗传学终点。微核试验已成为检测遗传毒性标准的细胞试验。微核试验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1976年,Countryman和Heddle报道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试验方法,并用于快速评估染色体损伤。1985年,Fenech和Morley报道了胞浆分裂阻滞微核法(evtokinesls—block micronueleus cytomeassay,CBMN),在细胞培养物中加入细胞松弛素(cytochalasin—B,Cyt—B),通过识别双核细胞(binucleated cells,BN)来区别分裂细胞与未分裂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分裂阻滞核法 核试验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染色体损伤 网状细胞 细胞培养物 细胞核分裂 cells
原文传递
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淋巴细胞微核观察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进 唐卫生 +1 位作者 王芹 王知权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4-275,共2页
关键词 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 淋巴细胞 辐射损伤 分裂阻滞核法
原文传递
1,3-丁二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楠 王学生 +5 位作者 孟会林 崔涛 程娟 肖经纬 李忠生 李斌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4-757,共4页
目的评价1,3-丁二烯(BD)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方法收集个人职业史、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状况等信息,气相色谱法检测作业环境的BD浓度,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胞质分裂阻滞微核(CBMN)检测法和彗星试验,评价180... 目的评价1,3-丁二烯(BD)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方法收集个人职业史、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状况等信息,气相色谱法检测作业环境的BD浓度,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胞质分裂阻滞微核(CBMN)检测法和彗星试验,评价180名BD作业工人和58名非职业暴露对照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DNA损伤水平。结果作业区空气中BD浓度为1.80(0.59~2.76)mg/m^3。BD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CBMN)、核质桥率(NPB)、核芽率(NBUD)和OliveTM分另IJ为(6.76±4.99)%o、1.00(0.00—4.00)、2.00(0.00~7.00)和4.64(3.50~5.98),均高于非暴露组(3.10±2.65)‰、0.00(0.00~2.80)、1.00(0.00~5.00)和2.34(0.82~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BD作业工龄将180名BD作业工人分为3组:1~年、14-年和20~年组,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后,BD作业工人CBMN率有随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结论在现有BD暴露水平下,外周血淋巴细胞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和彗星试验均能检出BD作业工人的遗传物质损伤,并有随作业工龄的延长而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丁二烯 职业暴露 彗星试验 分裂 阻滞核试验
原文传递
CB法检测焦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安莲 史庆华 +3 位作者 施荣山 曹多志 吴金贵 李絮洁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4-36,共3页
CB法检测焦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王安莲,史庆华,施荣山,曹多志,吴金贵,李絮洁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MN)检测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已作为检测致突变物的初筛实验的首选。为了提高该方法的敏感性,Fenech等首先提出... CB法检测焦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王安莲,史庆华,施荣山,曹多志,吴金贵,李絮洁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MN)检测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已作为检测致突变物的初筛实验的首选。为了提高该方法的敏感性,Fenech等首先提出了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测试法(CB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阻滞 CB法 焦炉工 淋巴细胞 检验
原文传递
苯乙烯对接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双核微核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金焕荣 赵肃 +2 位作者 王宏 杨衍凯 谢怀江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苯乙烯对作业工人的遗传损害。方法以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CB-MNT)对接触苯乙烯作业工人54人及不接触苯乙烯工人25人进行细胞遗传毒性效应研究。结果高浓度接触工人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且随着工龄的延长,双核淋巴细... 目的探讨苯乙烯对作业工人的遗传损害。方法以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CB-MNT)对接触苯乙烯作业工人54人及不接触苯乙烯工人25人进行细胞遗传毒性效应研究。结果高浓度接触工人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且随着工龄的延长,双核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结论苯乙烯对接触工人有一定的遗传毒性作用,双核淋巴细胞微核可作为苯乙烯遗传损害的敏感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遗传毒性 淋巴细胞 分裂阻滞核试验
原文传递
中国一般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基准值分析:蒙特卡洛模拟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滕晶晶 段化伟 郑玉新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881-886,共6页
目的估算中国一般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基准值,指导环境或职业化学接触人群的遗传毒性评价和风险分析。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按照全文包含“微核”和“人”,PUBMED数据库中检索“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us”和“C... 目的估算中国一般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基准值,指导环境或职业化学接触人群的遗传毒性评价和风险分析。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按照全文包含“微核”和“人”,PUBMED数据库中检索“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us”和“CBMN”并选取“humans”和“adults”,检索2001至2014年公开发表的使用胞质分裂阻滞法(CBMN)进行微核检测并设立非遗传毒物接触人群对照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按照文献提供的微核率、标准差及样本量进行蒙特卡洛模拟,计算一般人群的微核率,并分析性别、吸烟和饮酒对微核率的影响。结果检索出符合条件的文献23篇,微核率均数最小为0.39‰,最大为25.3‰,对照组人数累计1623例(22~178例,平均70.6例),用蒙特卡洛模拟100次得出的微核率众数为0或1‰,P0为0o‰,如为1‰,氏为2‰~3‰,P75为5‰-6‰,氏为14‰~19‰;均数为4.36‰(4.22‰~4.57‰),采用95%单侧范围(x±1.64s)计算得出的参考值上限范围为13.46‰~14.75‰。结论中国一般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为4.36‰,四分位数范围为1‰-5‰或1‰~6‰,参考值上限为14.17%,且生活地区、性别、吸烟和饮酒习惯等方面均会对微核率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阻滞 淋巴细胞 蒙特卡洛模拟
原文传递
砷暴露对淋巴细胞的遗传损伤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艳艳 隆耀清 +3 位作者 甘永金 谢晶 梁丹玉 李羡筠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59-461,共3页
以不同浓度砷(50、100、200、400μg/L)对正常人淋巴细胞进行染毒后,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研究砷暴露对淋巴细胞的遗传损伤。砷染毒72 h后,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核分裂指数、核质桥、核芽与砷暴露浓度均呈剂量-反... 以不同浓度砷(50、100、200、400μg/L)对正常人淋巴细胞进行染毒后,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研究砷暴露对淋巴细胞的遗传损伤。砷染毒72 h后,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核分裂指数、核质桥、核芽与砷暴露浓度均呈剂量-反应关系。提示在本研究染毒剂量下,亚砷酸钠对人正常淋巴细胞有一定的遗传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损伤 分裂阻滞核试验 染色体畸变试验
原文传递
褪黑素对化学诱变剂诱发微核形成的保护作用
18
作者 刘莉 田庆伟 +1 位作者 王永明 金铃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 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观察褪黑素 (MT)对化学诱变剂诱发的人双核淋巴细胞微核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方法  (1 )以丝裂霉素 (MMC)为阳性对照 ,观察用 3种浓度MT预处理人淋巴细胞的双核细胞微核率 ;(2 )以环磷酰胺 ... 目的 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观察褪黑素 (MT)对化学诱变剂诱发的人双核淋巴细胞微核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方法  (1 )以丝裂霉素 (MMC)为阳性对照 ,观察用 3种浓度MT预处理人淋巴细胞的双核细胞微核率 ;(2 )以环磷酰胺 (CP)为阳性对照 ,分别用 3种剂量MT给小鼠灌胃 ,观察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结果  (1 ) 0 0 1、0 1 0和 1 0 0mmol LMT +MMC处理组的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与MT浓度呈负相关 ;(2 ) 0 1、1 0和 1 0 0mg kgMT +CP处理组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均呈剂量依赖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化学诱变剂 诱发 核形成 淋巴细胞 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阻滞 自由基 遗传损伤
下载PDF
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人员的遗传毒性
19
作者 黄明明 高分飞 +3 位作者 王晓婉 周焕槟 许俊楷 翁叶彬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接触抗肿瘤药物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人员的遗传毒性。方法:招募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15名工作人员为暴露组,其平均年龄为(33.3±3.0)岁,平均工作年限为(8.4±1.8)年;10名未接触过抗肿瘤... 目的:探讨长期接触抗肿瘤药物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人员的遗传毒性。方法:招募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15名工作人员为暴露组,其平均年龄为(33.3±3.0)岁,平均工作年限为(8.4±1.8)年;10名未接触过抗肿瘤药物的医务人员为对照组,其平均年龄为(34.3±4.8)岁。清晨采集两组人员外周静脉血3 mL,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裂状态。结果:暴露组平均微核细胞率为(4.6±2.0)‰、平均微核率为(4.8±2.3)‰,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4±1.7)‰和(2.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人员有潜在遗传毒性,应重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职业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暴露 抗肿瘤药物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分裂阻滞核试验
下载PDF
氯乙烯暴露对作业工人染色体的损伤 被引量:3
20
作者 仇玉兰 王威 +4 位作者 刘静 孙品 吴芬 金如峰 夏昭林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探讨在我国目前职业卫生标准条件下,接触氯乙烯(VCM)能否对作业工人染色体造成损伤。方法选择上海某化工厂205名VCM作业工人为接触组,并以41名不接触VCM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分析两组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 目的探讨在我国目前职业卫生标准条件下,接触氯乙烯(VCM)能否对作业工人染色体造成损伤。方法选择上海某化工厂205名VCM作业工人为接触组,并以41名不接触VCM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分析两组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因素分析采用广义线性模型中的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VCM接触组工人和对照组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别为(3.58±2.33)‰和(1.22±1.19)‰。Poisson回归分析VCM暴露与微核率之间的关系,最后进入方程的变量为VCM暴露、性别和年龄。在控制潜在的混杂因素如性别、年龄、吸烟和饮酒后VCM暴露的校正FR值及95%CI为3.1043(2.3523,4.1946)。以男性作为参比,女性FR值为1.1823,95%CI为(1.0249,1.3625)。年龄作为连续变量FR值为1.0164,95%CI为(1.0064,1.0264)。结论在当前我国职业卫生标准情况下,VCM暴露仍能够对作业工人遗传物质造成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烯 染色体损伤 分裂阻滞核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