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胞间传播和蛋白酶抑制剂的时滞HIV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1
作者 苗卉 夏米西努尔·阿布都热合曼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97,共8页
考虑HIV的传播机制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建立具有胞间传播f_(2)(G,J)和蛋白酶抑制剂的时滞HIV模型。证明平衡点E0和E1的全局渐近稳定性。理论分析表明,忽视胞间传播f_(2)(G,J)或胞外传播f_(1)(G,L)会导致对病毒感染基本再生数R0的低估,并... 考虑HIV的传播机制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建立具有胞间传播f_(2)(G,J)和蛋白酶抑制剂的时滞HIV模型。证明平衡点E0和E1的全局渐近稳定性。理论分析表明,忽视胞间传播f_(2)(G,J)或胞外传播f_(1)(G,L)会导致对病毒感染基本再生数R0的低估,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理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模型 胞间传播 蛋白酶抑制剂 LYAPUNOV泛函 全局稳定性
原文传递
病毒胞间传播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含 范华昊 +1 位作者 罗光湘 庄辉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51-57,共7页
近年来,多项研究证明,一些包膜病毒除通过游离病毒结合并侵入新的细胞(胞外传播)外,还可以通过细胞之间的紧密接触等途径,直接从感染细胞内侵入相邻非感染细胞(胞间传播)。胞间传播的主要特征是传播效率高、有助于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监控... 近年来,多项研究证明,一些包膜病毒除通过游离病毒结合并侵入新的细胞(胞外传播)外,还可以通过细胞之间的紧密接触等途径,直接从感染细胞内侵入相邻非感染细胞(胞间传播)。胞间传播的主要特征是传播效率高、有助于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监控等。因此,普遍认为病毒胞间传播是其在体内逃避宿主免疫防御机制并建立慢性感染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对于病毒胞间传播的分子机制及其在体内的重要作用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病毒胞间传播不同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胞间传播 传播 紧密连接 神经突触 病毒突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