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今虚与鲁迅、胡风
1
作者 常楠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53,共6页
在与胡风有过通信往来的诸位后辈作家当中,出生于1915年的胡今虚并不算是十分耀眼夺目的一位。论阅历,除了年轻时外出求学工作以及抗战时被迫流亡的日子,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几乎都在温州这座城市以及它的周边地区度过;论著述,胡今虚也... 在与胡风有过通信往来的诸位后辈作家当中,出生于1915年的胡今虚并不算是十分耀眼夺目的一位。论阅历,除了年轻时外出求学工作以及抗战时被迫流亡的日子,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几乎都在温州这座城市以及它的周边地区度过;论著述,胡今虚也并非高产作者,在长达七十余年的文艺生涯中,仅留下薄薄的几册专著、几册资料汇编、几首诗歌、几篇鲁迅史料钩沉回忆和一部改编的电影文学作品。然而,生性恬淡却又热情执着的胡今虚以他几经波折的人生经历,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鲁迅研究之路,在鲁迅研究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独特印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胡今虚 胡风 文学作品 史料钩沉 高产作者 耀眼夺目 资料汇编
原文传递
泥土社往事
2
作者 方韶毅 《现代中文学刊》 2010年第2期99-103,共5页
20世纪50年代初期,文化产业的管制较为温和。因此,私人出版社允许存在,甚至可以新办。泥土社本是其中名不见经传的一家,但因为出版过胡风著作,在“胡风事件”中被视为“胡风集团”的“黑据点”而名振一时,乃至今日还有人提起。本... 20世纪50年代初期,文化产业的管制较为温和。因此,私人出版社允许存在,甚至可以新办。泥土社本是其中名不见经传的一家,但因为出版过胡风著作,在“胡风事件”中被视为“胡风集团”的“黑据点”而名振一时,乃至今日还有人提起。本文在走访了泥土社旧址和当事人的基础上,勾勒泥土社的兴衰过程,较为完整地展现了一段出版界往事,为研究我国50年代私营出版社的状况提供了一个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营出版社 泥土社 许史华 张禹 尹庚 应悱村 胡今虚
下载PDF
史天行伪造鲁迅的《大众本<毁灭>序》考 被引量:1
3
作者 葛涛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9年第3期105-113,共9页
史天行(化名有史济行、齐涵之等)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文坛骗子"的恶名,他不仅成功地骗取过鲁迅的一篇文稿,而且还多次写文章编造一些关于鲁迅的掌故、佚文,以此来博取名利。鲁迅在1936年4月11日撰写的《关于<白莽遗诗序&... 史天行(化名有史济行、齐涵之等)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文坛骗子"的恶名,他不仅成功地骗取过鲁迅的一篇文稿,而且还多次写文章编造一些关于鲁迅的掌故、佚文,以此来博取名利。鲁迅在1936年4月11日撰写的《关于<白莽遗诗序>的声明》(刊登在1936年5月出版的《文学丛报》月刊第二期,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时题目改为《续记》)一文中揭露了史济行化名"齐涵之"骗走《白莽遗诗序》的经过,并在文章最后指出:"我从来不想对于史济行的大事业讲一句话,但这回既经我写过一篇序,且又发表了,所以在现在或到那时,我都有指明真伪的义务和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作品 文艺丛刊 改编本 《大众本<毁灭>序》 胡今虚 《星岛日报》
原文传递
抗日风暴中的“海燕”——关于“海燕诗社”与《暴风雨诗刊》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择魁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88-190,共3页
1941年,艾青在《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一文中曾介绍了《暴风雨诗刊》;后来,罗铁鹰在《回首话〈战歌〉》中又回忆了他们与《暴风雨诗刊》结下的战斗情谊。这份由"海燕诗社"编的诗刊,诞生在抗日战争初期的东南海隅——温州,由... 1941年,艾青在《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一文中曾介绍了《暴风雨诗刊》;后来,罗铁鹰在《回首话〈战歌〉》中又回忆了他们与《暴风雨诗刊》结下的战斗情谊。这份由"海燕诗社"编的诗刊,诞生在抗日战争初期的东南海隅——温州,由一批爱国的热血青年自筹经费印刷,向国内各大城市、各革命根据地及香港等地发行。这份"内容及装订都令人见了欢喜的"诗刊,曾产生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 艾青 青年诗人 抗日战争初期 袁水拍 自筹经费 抗战以来 革命根据地 大城市 胡今虚
原文传递
翻译作品的“大众本”改编与1930年代“文艺大众化”运动——以1933年鲁迅《毁灭》译本的两次改编为中心
5
作者 李淑英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6-178,共13页
将苏俄革命文学的翻译文本改编成"大众本",是1930年代"文艺大众化"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1933年周文和胡今虚对鲁迅《毁灭》译本的两次改编为考察重点,探讨"大众本"改编的具体操作理路,辨析由此衍... 将苏俄革命文学的翻译文本改编成"大众本",是1930年代"文艺大众化"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1933年周文和胡今虚对鲁迅《毁灭》译本的两次改编为考察重点,探讨"大众本"改编的具体操作理路,辨析由此衍生出来的"大众"的歧义性及其背后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深入探视1930年代"文艺大众化"运动各个不同的侧面和上海文化生态的丰富性。并根据鲁迅对两次改编的评价,探讨其对"文艺大众化"的独特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毁灭》 大众本 文艺大众化 鲁迅 周文 胡今虚
原文传递
鲁迅的温州故人
6
作者 大门 《温州瞭望》 2006年第23期72-80,共9页
对于历史,我们永远怀抱热切的还原企图,所以在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在我们不由自主地去比对两个世纪伊始的时候,我们是那么热切希望循着一些我们身边的线索走进历史的深处。
关键词 鲁迅精神 叶会西 朱镜宙 邹梦禅 小小十年 胡今虚 世纪伊始 鲁迅逝世 鲁迅日记 徐定超
原文传递
天哭星 董辛名:地方文艺“带头大哥”
7
作者 郑绩 《温州人》 2016年第5期90-91,共2页
01温州的戏剧活动与他根本分不开,他为许多剧团导过戏,指导过几乎所有温州的学生剧团,琦君曾在他指导下演繁漪。抗战胜利之后,他还继续在温州导了许多戏。除了当导演,他还写剧本、办戏剧培训班。1913年,我出身于一个没落地主的家庭里。... 01温州的戏剧活动与他根本分不开,他为许多剧团导过戏,指导过几乎所有温州的学生剧团,琦君曾在他指导下演繁漪。抗战胜利之后,他还继续在温州导了许多戏。除了当导演,他还写剧本、办戏剧培训班。1913年,我出身于一个没落地主的家庭里。3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在同年秋间祖母又相继病故。我有兄长二人,姐妹各一,其中最大的哥哥是9岁。家务全赖母亲一人照顾。我们几个兄弟都在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琦君 繁漪 北窑村 瓯海 赵丹 聂耳 胡今虚 化脓性胸膜炎 总务主任 平原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