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原真性概念及其时间性建基
1
作者 王恒 何言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2-38,共7页
原真性概念在胡塞尔哲思中历经了一个几乎伴随先验现象学发展始终的、不断突破内在矛盾的进程。本文依循胡塞尔展示原真性概念的原始理路,将原真性概念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作为原真性概念之原型的心理实在性意义上的本己自身性、具有... 原真性概念在胡塞尔哲思中历经了一个几乎伴随先验现象学发展始终的、不断突破内在矛盾的进程。本文依循胡塞尔展示原真性概念的原始理路,将原真性概念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作为原真性概念之原型的心理实在性意义上的本己自身性、具有人格性和单子内涵的原真性以及原-原本性的原真性概念;进而分别将这三个原真性概念顺次建基于具有内在奠基性的时间性的横意向性、纵意向性和持恒的当下/流动着的-涌流的活的当下这一先天的时间构架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真性 时间性 胡塞尔的现象学
下载PDF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
2
作者 李四龙 《书品》 2000年第1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 张庆熊 书评 熊十力 胡塞尔
全文增补中
法伯的自然主义现象学
3
作者 姚介厚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8-23,共6页
马文.法伯较早在美国引入和传播胡塞尔的现象学。他在论评胡塞尔的学说中,吸收现象学的描述方法,批评胡塞尔的超验现象学,建立自己的自然主义现象学。他的学说具有浓重的科学背景,是一种现象学方法、实用主义经验论和科学唯物论思想的综... 马文.法伯较早在美国引入和传播胡塞尔的现象学。他在论评胡塞尔的学说中,吸收现象学的描述方法,批评胡塞尔的超验现象学,建立自己的自然主义现象学。他的学说具有浓重的科学背景,是一种现象学方法、实用主义经验论和科学唯物论思想的综合,在美国现象学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开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伯 胡塞尔的现象学 自然主义现象学
下载PDF
胡塞尔现象学认识论的基本问题:认识论任务的澄清及其影响
4
作者 吴程程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2年第4期202-202,共1页
胡塞尔对认识问题的思考促成了其现象学的发展。通过对逻辑学概念的澄清,胡塞尔划分出了认识论的两个研究任务:解答认识活动的正当性问题以及认识可能性问题。通过对认识可能性问题的超越论回答,胡塞尔逐步提出了以悬搁为方法的现象学... 胡塞尔对认识问题的思考促成了其现象学的发展。通过对逻辑学概念的澄清,胡塞尔划分出了认识论的两个研究任务:解答认识活动的正当性问题以及认识可能性问题。通过对认识可能性问题的超越论回答,胡塞尔逐步提出了以悬搁为方法的现象学认识论。与当代认识论关于同一问题的研究比较来看,胡塞尔的现象学认识论是关于认识活动一般规律的研究,当代认识论则是对我们的认识成果即知识问题的具体研究,这两种研究是一种本质上非常不同的研究,后者研究的正当性需要奠基在前者的研究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认识成果 当代认识论 超越论 悬搁 认识可能性 逻辑学 胡塞尔的现象学
原文传递
胡塞尔哲学中的意义问题研究
5
作者 庄威 张励耕 《中国哲学年鉴》 2017年第1期414-415,共2页
该著论述了意义问题在胡塞尔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和演进过程。胡塞尔的现象学概念群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映射到意义这一“平面”上来,因此意义问题也是以多重样态呈现出来的。胡塞尔基本是在功能的意义上使用“意义”这一术语或分析系统的,... 该著论述了意义问题在胡塞尔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和演进过程。胡塞尔的现象学概念群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映射到意义这一“平面”上来,因此意义问题也是以多重样态呈现出来的。胡塞尔基本是在功能的意义上使用“意义”这一术语或分析系统的,这就和英美传统下的语言哲学一样回避了“意义究竟为何”的本体论。该著给出了一个东方哲学和心灵哲学视角下的意义本体论,指出胡塞尔现象学最终成为一种去掉了本质主义包袱的描述现象学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东方哲学 本质主义 语言哲学 哲学视角 本体论 胡塞尔的现象学 概念群
原文传递
从“场所精神”出发——论电影中住宅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路春艳 邓天一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6-21,共6页
“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1]从普遍意义上来说,住宅是供人居住的场所。“‘场所精神’(genius loci)则源自古罗马人的信仰,他们相信每一种独立的‘本体’都有自己的灵魂(genius)。”[2]诺伯舒玆(Christian Norberg-Schulz)由此出... “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1]从普遍意义上来说,住宅是供人居住的场所。“‘场所精神’(genius loci)则源自古罗马人的信仰,他们相信每一种独立的‘本体’都有自己的灵魂(genius)。”[2]诺伯舒玆(Christian Norberg-Schulz)由此出发,结合胡塞尔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走向建筑现象学,着重探究建筑物精神上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 建筑现象学 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 人的信仰 胡塞尔的现象学 古罗马 住宅
下载PDF
走向生活世界
7
作者 强以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0-25,共6页
西方哲学经历了一条由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的路径。旧形而上学实质上把世界理解为科学世界;康德将旧形而上学的外在对象转换为内在理性,通过将旧形而上学的科学世界降为现象世界而把道德世界从科学世界中解放出来;胡塞尔把康德的纯粹... 西方哲学经历了一条由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的路径。旧形而上学实质上把世界理解为科学世界;康德将旧形而上学的外在对象转换为内在理性,通过将旧形而上学的科学世界降为现象世界而把道德世界从科学世界中解放出来;胡塞尔把康德的纯粹理性彻底内在化为纯粹意识并将对象理解为自在的客观之物,通过研究对象之主观相对的被给予方式,指明了科学世界的生活世界基础,最终把生活世界从旧形而上学的科学世界中解放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形而上学 新形而上学 胡塞尔的现象学 科学世界 生活世界
下载PDF
舒茨的生活世界理论
8
作者 孙飞宇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7年第5期129-130,共2页
现象学社会学,在西方社会学中最初是指阿尔弗雷德·舒茨借助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来探讨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中的意义问题,并由此所开创的一种社会学流派。舒茨的后继者们如纳坦森、伯格、勒克曼、奥尼尔与格拉特霍夫等人分别从各自的研... 现象学社会学,在西方社会学中最初是指阿尔弗雷德·舒茨借助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来探讨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中的意义问题,并由此所开创的一种社会学流派。舒茨的后继者们如纳坦森、伯格、勒克曼、奥尼尔与格拉特霍夫等人分别从各自的研究旨趣出发,进一步将其引向深入,成了一种在当今西方社会学理论界十分重要,“充满活力并正在走向成熟的统一体的现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世界理论 西方社会学理论 现象学社会学 舒茨 阿尔弗雷德 奥尼尔 胡塞尔的现象学 研究旨趣
原文传递
列维纳斯的身体意向性思想
9
作者 杨晓斌 《中国哲学年鉴》 2018年第1期289-290,共2页
列维纳斯哲学起始于胡塞尔的现象学,其突破口正是意向性。在《论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直观概念》一书中,列维纳斯一方面将意向性尊为“现象学与贝克莱式唯心主义的主要区别”,另一方面却反对“胡塞尔将表象作为整个意识的基础”,并指出其对... 列维纳斯哲学起始于胡塞尔的现象学,其突破口正是意向性。在《论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直观概念》一书中,列维纳斯一方面将意向性尊为“现象学与贝克莱式唯心主义的主要区别”,另一方面却反对“胡塞尔将表象作为整个意识的基础”,并指出其对于表象的这一偏爱从来就没有被合理证明过——“胡塞尔在提出理智的同时就预设了理智的原初性”,进而在此基础上强调“意向性不仅仅只是对于对象的表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维纳斯 胡塞尔现象学 贝克莱 身体意向性 合理证明 唯心主义 原初性 胡塞尔的现象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