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3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在河流拐弯处安家”——胡弦诗歌新集《水调歌头》诗艺探索浅析
1
作者
杨洪承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3年第6期114-118,共5页
当代著名诗人胡弦的新近诗集《水调歌头》,不是简单运河文化的书写,也不只是关于水之故事的叙述。诗人以一贯对大自然的挚爱和历史文化的审视,表现出赋予生命体验和沉思的诗创造。诗集是新时代人类生命与自然共通的丰富主题之诗化呈现,...
当代著名诗人胡弦的新近诗集《水调歌头》,不是简单运河文化的书写,也不只是关于水之故事的叙述。诗人以一贯对大自然的挚爱和历史文化的审视,表现出赋予生命体验和沉思的诗创造。诗集是新时代人类生命与自然共通的丰富主题之诗化呈现,是不断追问的严肃探求者独立发现了历史与现实变体的大运河;诗集是对当代汉语诗歌新时代新赋能新拓展,是多声对话和漫溢思绪的融合,创造了轻松与深邃、自由与汇通、朴实与通透的诗歌美学;诗集借助“水”之灵动,彻底解放了诗歌体式,在结构和语言上有较多个人化的实践和诗艺的自觉。这部新诗集既反映出诗人整体“水系”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诗创作的突围,又不无弘扬贴近生活落地叙事,彰显民族文化诗性智慧之新时代诗风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弦
《水调歌头》
探求者
人与自然
自由与汇通
诗创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胡弦诗歌的镂空美学——以《定风波》为例
2
作者
草树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1-198,共8页
本文将器物“镂空”工艺引申为诗歌美学,用以论述胡弦诗歌的发生机制和风格特征,并以诗集《定风波》为个案,通过文本细读,深入分析写作主体的不同定位背后,写作观念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诗歌语言样貌的变化。当代中国的诗人们具备了世...
本文将器物“镂空”工艺引申为诗歌美学,用以论述胡弦诗歌的发生机制和风格特征,并以诗集《定风波》为个案,通过文本细读,深入分析写作主体的不同定位背后,写作观念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诗歌语言样貌的变化。当代中国的诗人们具备了世界诗歌的视野,只有在中西诗歌的坐标系中去确立写作的坐标原点,才可能获得一个恰当、真切的视角。在世界诗歌视野下对胡弦的诗歌创作进行评判和定义可以发现,胡弦在整体性和个人性、崇高和世俗、元诗写作和口语诗写作之间,走出了一条风格独特的语言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弦
《定风波》
镂空美学
写作坐标原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雾雕塑成的一个形象——胡弦访谈
3
作者
苗霞
胡弦
《南腔北调》
2023年第7期64-67,共4页
苗霞(以下简称苗):在人们的惯常认知中,诗人的创作年龄一般都早于小说家,因为诗歌创作的催生素是情感,小说创作则需要阅历积累丰沛的经验支撑,请问您是在多大年龄开始写诗的?得缘于什么样的契机?是一种什么样的现实生活诱发出您的诗思...
苗霞(以下简称苗):在人们的惯常认知中,诗人的创作年龄一般都早于小说家,因为诗歌创作的催生素是情感,小说创作则需要阅历积累丰沛的经验支撑,请问您是在多大年龄开始写诗的?得缘于什么样的契机?是一种什么样的现实生活诱发出您的诗思诗情的?抑或什么样的文学审美引发了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审美
胡弦
现实生活
诗歌创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寻找汉诗书写的可能性:论胡弦的诗歌
4
作者
罗振亚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58,共4页
不知不觉中,新诗的历史已跨过百年的栅栏。如果说在新诗发轫之初,只要能够暗合其发展趋势即会获得读者的认可,方向就意味着成就;那么在新诗具有百年积累后的今天,唯有凭文本的过硬品质方有可能博得欣赏者的喜爱,成就才会构成方向。所以...
不知不觉中,新诗的历史已跨过百年的栅栏。如果说在新诗发轫之初,只要能够暗合其发展趋势即会获得读者的认可,方向就意味着成就;那么在新诗具有百年积累后的今天,唯有凭文本的过硬品质方有可能博得欣赏者的喜爱,成就才会构成方向。所以当下新诗若想再度出发,就必须在曾经操练、蓄势的"十八般武艺"中,挑选出最精湛最拿手的一种或几种,用力打磨,不断使其光大,以避免大量诗人、诗歌在读者高口味的审美中旋生旋灭的厄运;尤其更需要打破既定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弦
汉诗
旋生旋灭
暗合
十八般武艺
新诗
发展趋势
欣赏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万物回声中听取自我的声音——胡弦访谈
被引量:
1
5
作者
胡弦
郑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2-123,共2页
郑娟:祝贺您的诗集《沙漏》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我注意到您的获奖感言《林中漫步,或沙漏的涵义》中提道:“一个人写诗,可能既非在深刻思考,也非对语言的警觉与感知,而是一种古老的爱恋”,那么您能否向我们具体阐述这“古老的爱恋”的...
郑娟:祝贺您的诗集《沙漏》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我注意到您的获奖感言《林中漫步,或沙漏的涵义》中提道:“一个人写诗,可能既非在深刻思考,也非对语言的警觉与感知,而是一种古老的爱恋”,那么您能否向我们具体阐述这“古老的爱恋”的涵义呢?此外,我们知道您的诗歌还体现着一种智性的哲思,那么,您在写诗的过程中,又是如何实现生活奥秘的理性发掘与这“古老爱恋”的抒情之间的平衡关系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文学奖
获奖感言
胡弦
智性
哲思
沙漏
爱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弦论
6
作者
叶橹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54,共9页
一一个诗人,从步入诗坛到引人注目,应该说是有自然的机遇,也会有人为的操作。我们曾经目睹过某些"一鸣惊人"的诗人,在短时间内造成了轰动效应,可是时过境迁,没有人再读他的那些所谓的诗。这固然是他个人的不幸,但或许更是我...
一一个诗人,从步入诗坛到引人注目,应该说是有自然的机遇,也会有人为的操作。我们曾经目睹过某些"一鸣惊人"的诗人,在短时间内造成了轰动效应,可是时过境迁,没有人再读他的那些所谓的诗。这固然是他个人的不幸,但或许更是我们大时代中的小悲剧。胡弦是一个用了近20年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坚实的步伐,完全凭他的诗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的诗人。特别是近些年,他的诗不断地获得了极佳的赞誉,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的诗中存在着丰富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弦
轰动效应
丰富的内涵
诗人
赞誉
诗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寻找汉诗书写的可能性:论胡弦的诗歌
7
作者
罗振亚
《中外诗歌研究》
2021年第2期29-31,共3页
如果说新诗发韌之初,只要能够暗合其发展趋势即会获得读者的认可,方向就意味着成就;当下新诗若想再度出发,就必须在曾经操练、蓄势的“十八般武艺”中,挑选出最精湛最拿手的一种或几种,用力打磨,以避免大量诗人、诗歌在读者高口味的审...
如果说新诗发韌之初,只要能够暗合其发展趋势即会获得读者的认可,方向就意味着成就;当下新诗若想再度出发,就必须在曾经操练、蓄势的“十八般武艺”中,挑选出最精湛最拿手的一种或几种,用力打磨,以避免大量诗人、诗歌在读者高口味的审美中旋生旋灭的厄运;尤其更需要打破既定的传统,对其“反其道以行”,以各种“叛逆”的姿态,在诗坛的喧嚣中潜心致力于思想、艺术可能性的勘探与寻找,重建新的审美规范甚或新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规范
胡弦
汉诗
旋生旋灭
暗合
叛逆
十八般武艺
新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隐匿与显现之间——读胡弦的诗
8
作者
郑娟
《社会科学动态》
2020年第11期109-110,共2页
胡弦作为诗人,虽一直在场,但与当代喧嚣热闹的诗坛仍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使他能够脱离流俗的大众狂欢而内省自身、细察世界,因而他的诗歌拥有着一种“寂静无声”却沈博绝丽的气场在。在情感上,他习惯于在诗歌当中隐匿自我主体而...
胡弦作为诗人,虽一直在场,但与当代喧嚣热闹的诗坛仍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使他能够脱离流俗的大众狂欢而内省自身、细察世界,因而他的诗歌拥有着一种“寂静无声”却沈博绝丽的气场在。在情感上,他习惯于在诗歌当中隐匿自我主体而借他物来传达情思;在主题上,其诗作南方气质的凸显背后流淌着的是一种隐痛的故乡意识;在思想上,他“凶悍”而不遗余力地挖掘着隐匿在平凡日常、山川风物、文化古韵中的情感奥秘与历史真相。因此,他的诗歌显现出了一种沉默、悲悯且智性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弦
智性
自我主体
大众狂欢
历史真相
寂静无声
故乡意识
内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破解新时代的运河密码——评胡弦诗集《水调歌头》
9
作者
卢桢
《诗刊》
2023年第11期55-57,共3页
在胡弦的诗歌中,“水”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它能够在时间与空间中自由流消、穿梭,串联起历史的微末细节,使人们可以借助水的教海,逐渐看清事物的多重面影,洞悉自我的生存本质。细读他的新作《水调歌头》,可见诗人把对“水”的情感寄托...
在胡弦的诗歌中,“水”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它能够在时间与空间中自由流消、穿梭,串联起历史的微末细节,使人们可以借助水的教海,逐渐看清事物的多重面影,洞悉自我的生存本质。细读他的新作《水调歌头》,可见诗人把对“水”的情感寄托在以大运河为主体的中华水系之中,如“说书人”一般讲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凝视运河沿岸的风光人情,追寻那些流尚着的运河文化。透过一系列小长诗和组诗,胡弦以其真切的生命体验,探索出一条拓展“词与物”内在联系的进阶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弦
《水调歌头》
生存本质
运河文化
情感寄托
大运河
时间与空间
说书人
原文传递
作为一种意义实践的诗歌——胡弦的诗札记
10
作者
耿占春
《钟山》
2021年第2期175-187,共13页
读胡弦的诗,时常会让人对意义现象的发端产生浓厚兴致,这也是阅读当代优秀诗作的魅力所在。对事物的感知如何转化为一种思想,一种思绪又怎样具有了可见性或可感性,一种感受又如何与意识或心识建立了隐秘的联系,读诗可以说是体验思想即...
读胡弦的诗,时常会让人对意义现象的发端产生浓厚兴致,这也是阅读当代优秀诗作的魅力所在。对事物的感知如何转化为一种思想,一种思绪又怎样具有了可见性或可感性,一种感受又如何与意识或心识建立了隐秘的联系,读诗可以说是体验思想即时生成的试验性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感性
胡弦
可见性
即时生成
读诗
试验性
原文传递
诗,说到最后是美学——读胡弦的诗
被引量:
2
11
作者
人邻
《诗林》
2008年第1期80-83,共4页
坦陈自己的诗观,相对地确定,并不容易。作为一种"个别"的难以定义的文体——诗歌,我一直以为确定诗观是不容易的。除了诗歌本身的秘密外,诗人在摸索的过程中,更是时常会在确定和惶惑之间。胡弦也许是试图确定自己诗观的诗人...
坦陈自己的诗观,相对地确定,并不容易。作为一种"个别"的难以定义的文体——诗歌,我一直以为确定诗观是不容易的。除了诗歌本身的秘密外,诗人在摸索的过程中,更是时常会在确定和惶惑之间。胡弦也许是试图确定自己诗观的诗人之一。胡弦写道:"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弦
诗歌
美学追求
痛苦
确定
和谐
语言
死亡
辨析
词汇
原文传递
世界结合部的和弦——胡弦诗歌综论
被引量:
1
12
作者
姜广平
《诗歌月刊》
2011年第5期16-19,共4页
每一个诗人都是一个庞大的存在。从文学有机本体论的角度出发,我们评价诗人胡弦的纯诗品质,已自足成为诗坛一大景观而让人们驻足流连。在胡弦的诗歌世界里,如果我们采取音乐中的和弦理论进行类比,我们发现,胡弦为我们演奏的是一种理性...
每一个诗人都是一个庞大的存在。从文学有机本体论的角度出发,我们评价诗人胡弦的纯诗品质,已自足成为诗坛一大景观而让人们驻足流连。在胡弦的诗歌世界里,如果我们采取音乐中的和弦理论进行类比,我们发现,胡弦为我们演奏的是一种理性的和弦。其根音,是对纯诗品质的追求;其声源,则来自于胡弦的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的结合部。其真正的指向,则是一种向下与向内的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弦
诗歌语言
结合部
和弦
意象
综论
纯诗
理性世界
品质
本体论
原文传递
聆听胡弦
13
作者
孙昕晨
《诗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43-44,共2页
我是一个方向感很强的人,精神的罗盘永远指向澄明辽阔的北方。它的荒凉。它的粗犷。白山黑水。冷是精神。而作为一个对语言有某种敏感的写作者,我的不良习惯之一就是喜欢从一些诗人的笔名上窥测其内心的方向。第一次读到胡弦这个名字,...
我是一个方向感很强的人,精神的罗盘永远指向澄明辽阔的北方。它的荒凉。它的粗犷。白山黑水。冷是精神。而作为一个对语言有某种敏感的写作者,我的不良习惯之一就是喜欢从一些诗人的笔名上窥测其内心的方向。第一次读到胡弦这个名字,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胡马依北风","胡天八月即飞雪"……凛冽的苍穹之下,传来缥缈的弦音……多年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弦
诗歌
诗篇
原文传递
文明的住址——读胡弦长诗《葱茏》
14
作者
姜庆乙
《诗探索》
2013年第1期139-146,共8页
将近一个世纪的汉语新诗,没人不说它还小,还年轻。可见,对于一种诗体样式的成长,人们会给以宽大的时间尺度。诗指向永恒并以其作为永恒的某种形象化身,是不死的活体生命。由此,时间性几乎就是诗性的某种含义,它们早已达成共识。但对诗...
将近一个世纪的汉语新诗,没人不说它还小,还年轻。可见,对于一种诗体样式的成长,人们会给以宽大的时间尺度。诗指向永恒并以其作为永恒的某种形象化身,是不死的活体生命。由此,时间性几乎就是诗性的某种含义,它们早已达成共识。但对诗写者而言,历史的宽容只是外在的,身处具体的时空向度,历史的总和对诗人的压迫(对所有人都一样)则残酷得很。诗人只能是在历史悖论的交叉点上行进的那种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弦
诗探索
音乐性
《春江花月夜》
江月
张若虚
四个四重奏
呼啸而过
鸟鸣
我不知道
原文传递
胡弦:呈现生活的另一种姿势
15
作者
大卫
《诗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57-58,共2页
最早认识胡弦是因为他发在《徐州日报》上的诗,那时,隔三差五的能看到一个署名叫胡弦的人,在版面上占据这样那样的位置,我给编辑打电话,知道了他的地址和身份,一个乡村中学的教师。那时,胡弦好像对诗的热爱,甚于热爱他的女朋友。
关键词
胡弦
原文传递
胡弦的诗
16
作者
胡弦
《延安文学》
2004年第6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声音
石头
木模
胡弦
窗外
灰尘
潜伏
垂柳
滚动
暂时
原文传递
胡弦的诗
17
作者
胡弦
《诗林》
2008年第1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脑袋
阴影
胡弦
描摹
教堂
痛苦
熄灭
天空
羽毛
灰尘
原文传递
胡弦的诗(5首)
18
作者
胡弦
《诗歌月刊》
2006年第8期67-70,共4页
关键词
除非
灼伤
空气
钉子
生活
胡弦
折痕
生锈
消失
尘埃
原文传递
胡弦的诗
19
作者
胡弦
《延安文学》
2003年第1期172-173,共2页
关键词
白杨
郑州
大海
叶片
竹子
阳光
胡弦
前方
雷雨
声音
原文传递
胡弦的诗
20
作者
胡弦
《翠苑》
2004年第5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胡弦
地图鱼
断裂
化学实验
露珠
消失
继续
匕首
声音
女口
原文传递
题名
“在河流拐弯处安家”——胡弦诗歌新集《水调歌头》诗艺探索浅析
1
作者
杨洪承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3年第6期114-118,共5页
文摘
当代著名诗人胡弦的新近诗集《水调歌头》,不是简单运河文化的书写,也不只是关于水之故事的叙述。诗人以一贯对大自然的挚爱和历史文化的审视,表现出赋予生命体验和沉思的诗创造。诗集是新时代人类生命与自然共通的丰富主题之诗化呈现,是不断追问的严肃探求者独立发现了历史与现实变体的大运河;诗集是对当代汉语诗歌新时代新赋能新拓展,是多声对话和漫溢思绪的融合,创造了轻松与深邃、自由与汇通、朴实与通透的诗歌美学;诗集借助“水”之灵动,彻底解放了诗歌体式,在结构和语言上有较多个人化的实践和诗艺的自觉。这部新诗集既反映出诗人整体“水系”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诗创作的突围,又不无弘扬贴近生活落地叙事,彰显民族文化诗性智慧之新时代诗风的启示。
关键词
胡弦
《水调歌头》
探求者
人与自然
自由与汇通
诗创造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胡弦诗歌的镂空美学——以《定风波》为例
2
作者
草树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1-198,共8页
文摘
本文将器物“镂空”工艺引申为诗歌美学,用以论述胡弦诗歌的发生机制和风格特征,并以诗集《定风波》为个案,通过文本细读,深入分析写作主体的不同定位背后,写作观念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诗歌语言样貌的变化。当代中国的诗人们具备了世界诗歌的视野,只有在中西诗歌的坐标系中去确立写作的坐标原点,才可能获得一个恰当、真切的视角。在世界诗歌视野下对胡弦的诗歌创作进行评判和定义可以发现,胡弦在整体性和个人性、崇高和世俗、元诗写作和口语诗写作之间,走出了一条风格独特的语言路径。
关键词
胡弦
《定风波》
镂空美学
写作坐标原点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雾雕塑成的一个形象——胡弦访谈
3
作者
苗霞
胡弦
机构
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扬子江诗刊》
出处
《南腔北调》
2023年第7期64-67,共4页
文摘
苗霞(以下简称苗):在人们的惯常认知中,诗人的创作年龄一般都早于小说家,因为诗歌创作的催生素是情感,小说创作则需要阅历积累丰沛的经验支撑,请问您是在多大年龄开始写诗的?得缘于什么样的契机?是一种什么样的现实生活诱发出您的诗思诗情的?抑或什么样的文学审美引发了您?
关键词
文学审美
胡弦
现实生活
诗歌创作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寻找汉诗书写的可能性:论胡弦的诗歌
4
作者
罗振亚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58,共4页
文摘
不知不觉中,新诗的历史已跨过百年的栅栏。如果说在新诗发轫之初,只要能够暗合其发展趋势即会获得读者的认可,方向就意味着成就;那么在新诗具有百年积累后的今天,唯有凭文本的过硬品质方有可能博得欣赏者的喜爱,成就才会构成方向。所以当下新诗若想再度出发,就必须在曾经操练、蓄势的"十八般武艺"中,挑选出最精湛最拿手的一种或几种,用力打磨,不断使其光大,以避免大量诗人、诗歌在读者高口味的审美中旋生旋灭的厄运;尤其更需要打破既定的传统。
关键词
胡弦
汉诗
旋生旋灭
暗合
十八般武艺
新诗
发展趋势
欣赏者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物回声中听取自我的声音——胡弦访谈
被引量:
1
5
作者
胡弦
郑娟
机构
《扬子江诗刊》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2-123,共2页
文摘
郑娟:祝贺您的诗集《沙漏》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我注意到您的获奖感言《林中漫步,或沙漏的涵义》中提道:“一个人写诗,可能既非在深刻思考,也非对语言的警觉与感知,而是一种古老的爱恋”,那么您能否向我们具体阐述这“古老的爱恋”的涵义呢?此外,我们知道您的诗歌还体现着一种智性的哲思,那么,您在写诗的过程中,又是如何实现生活奥秘的理性发掘与这“古老爱恋”的抒情之间的平衡关系呢?
关键词
鲁迅文学奖
获奖感言
胡弦
智性
哲思
沙漏
爱恋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弦论
6
作者
叶橹
机构
扬州大学
出处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54,共9页
文摘
一一个诗人,从步入诗坛到引人注目,应该说是有自然的机遇,也会有人为的操作。我们曾经目睹过某些"一鸣惊人"的诗人,在短时间内造成了轰动效应,可是时过境迁,没有人再读他的那些所谓的诗。这固然是他个人的不幸,但或许更是我们大时代中的小悲剧。胡弦是一个用了近20年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坚实的步伐,完全凭他的诗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的诗人。特别是近些年,他的诗不断地获得了极佳的赞誉,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的诗中存在着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
胡弦
轰动效应
丰富的内涵
诗人
赞誉
诗坛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寻找汉诗书写的可能性:论胡弦的诗歌
7
作者
罗振亚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外诗歌研究》
2021年第2期29-31,共3页
文摘
如果说新诗发韌之初,只要能够暗合其发展趋势即会获得读者的认可,方向就意味着成就;当下新诗若想再度出发,就必须在曾经操练、蓄势的“十八般武艺”中,挑选出最精湛最拿手的一种或几种,用力打磨,以避免大量诗人、诗歌在读者高口味的审美中旋生旋灭的厄运;尤其更需要打破既定的传统,对其“反其道以行”,以各种“叛逆”的姿态,在诗坛的喧嚣中潜心致力于思想、艺术可能性的勘探与寻找,重建新的审美规范甚或新的传统。
关键词
审美规范
胡弦
汉诗
旋生旋灭
暗合
叛逆
十八般武艺
新诗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隐匿与显现之间——读胡弦的诗
8
作者
郑娟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动态》
2020年第11期109-110,共2页
文摘
胡弦作为诗人,虽一直在场,但与当代喧嚣热闹的诗坛仍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使他能够脱离流俗的大众狂欢而内省自身、细察世界,因而他的诗歌拥有着一种“寂静无声”却沈博绝丽的气场在。在情感上,他习惯于在诗歌当中隐匿自我主体而借他物来传达情思;在主题上,其诗作南方气质的凸显背后流淌着的是一种隐痛的故乡意识;在思想上,他“凶悍”而不遗余力地挖掘着隐匿在平凡日常、山川风物、文化古韵中的情感奥秘与历史真相。因此,他的诗歌显现出了一种沉默、悲悯且智性的品质。
关键词
胡弦
智性
自我主体
大众狂欢
历史真相
寂静无声
故乡意识
内省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破解新时代的运河密码——评胡弦诗集《水调歌头》
9
作者
卢桢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诗刊》
2023年第11期55-57,共3页
文摘
在胡弦的诗歌中,“水”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它能够在时间与空间中自由流消、穿梭,串联起历史的微末细节,使人们可以借助水的教海,逐渐看清事物的多重面影,洞悉自我的生存本质。细读他的新作《水调歌头》,可见诗人把对“水”的情感寄托在以大运河为主体的中华水系之中,如“说书人”一般讲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凝视运河沿岸的风光人情,追寻那些流尚着的运河文化。透过一系列小长诗和组诗,胡弦以其真切的生命体验,探索出一条拓展“词与物”内在联系的进阶之道。
关键词
胡弦
《水调歌头》
生存本质
运河文化
情感寄托
大运河
时间与空间
说书人
分类号
I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为一种意义实践的诗歌——胡弦的诗札记
10
作者
耿占春
机构
河南大学
大理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出处
《钟山》
2021年第2期175-187,共13页
文摘
读胡弦的诗,时常会让人对意义现象的发端产生浓厚兴致,这也是阅读当代优秀诗作的魅力所在。对事物的感知如何转化为一种思想,一种思绪又怎样具有了可见性或可感性,一种感受又如何与意识或心识建立了隐秘的联系,读诗可以说是体验思想即时生成的试验性场所。
关键词
可感性
胡弦
可见性
即时生成
读诗
试验性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诗,说到最后是美学——读胡弦的诗
被引量:
2
11
作者
人邻
出处
《诗林》
2008年第1期80-83,共4页
文摘
坦陈自己的诗观,相对地确定,并不容易。作为一种"个别"的难以定义的文体——诗歌,我一直以为确定诗观是不容易的。除了诗歌本身的秘密外,诗人在摸索的过程中,更是时常会在确定和惶惑之间。胡弦也许是试图确定自己诗观的诗人之一。胡弦写道:"诗。
关键词
胡弦
诗歌
美学追求
痛苦
确定
和谐
语言
死亡
辨析
词汇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世界结合部的和弦——胡弦诗歌综论
被引量:
1
12
作者
姜广平
出处
《诗歌月刊》
2011年第5期16-19,共4页
文摘
每一个诗人都是一个庞大的存在。从文学有机本体论的角度出发,我们评价诗人胡弦的纯诗品质,已自足成为诗坛一大景观而让人们驻足流连。在胡弦的诗歌世界里,如果我们采取音乐中的和弦理论进行类比,我们发现,胡弦为我们演奏的是一种理性的和弦。其根音,是对纯诗品质的追求;其声源,则来自于胡弦的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的结合部。其真正的指向,则是一种向下与向内的姿态。
关键词
胡弦
诗歌语言
结合部
和弦
意象
综论
纯诗
理性世界
品质
本体论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聆听胡弦
13
作者
孙昕晨
出处
《诗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43-44,共2页
文摘
我是一个方向感很强的人,精神的罗盘永远指向澄明辽阔的北方。它的荒凉。它的粗犷。白山黑水。冷是精神。而作为一个对语言有某种敏感的写作者,我的不良习惯之一就是喜欢从一些诗人的笔名上窥测其内心的方向。第一次读到胡弦这个名字,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胡马依北风","胡天八月即飞雪"……凛冽的苍穹之下,传来缥缈的弦音……多年之后。
关键词
胡弦
诗歌
诗篇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文明的住址——读胡弦长诗《葱茏》
14
作者
姜庆乙
出处
《诗探索》
2013年第1期139-146,共8页
文摘
将近一个世纪的汉语新诗,没人不说它还小,还年轻。可见,对于一种诗体样式的成长,人们会给以宽大的时间尺度。诗指向永恒并以其作为永恒的某种形象化身,是不死的活体生命。由此,时间性几乎就是诗性的某种含义,它们早已达成共识。但对诗写者而言,历史的宽容只是外在的,身处具体的时空向度,历史的总和对诗人的压迫(对所有人都一样)则残酷得很。诗人只能是在历史悖论的交叉点上行进的那种人。
关键词
胡弦
诗探索
音乐性
《春江花月夜》
江月
张若虚
四个四重奏
呼啸而过
鸟鸣
我不知道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胡弦:呈现生活的另一种姿势
15
作者
大卫
出处
《诗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57-58,共2页
文摘
最早认识胡弦是因为他发在《徐州日报》上的诗,那时,隔三差五的能看到一个署名叫胡弦的人,在版面上占据这样那样的位置,我给编辑打电话,知道了他的地址和身份,一个乡村中学的教师。那时,胡弦好像对诗的热爱,甚于热爱他的女朋友。
关键词
胡弦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胡弦的诗
16
作者
胡弦
出处
《延安文学》
2004年第6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声音
石头
木模
胡弦
窗外
灰尘
潜伏
垂柳
滚动
暂时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胡弦的诗
17
作者
胡弦
出处
《诗林》
2008年第1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脑袋
阴影
胡弦
描摹
教堂
痛苦
熄灭
天空
羽毛
灰尘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胡弦的诗(5首)
18
作者
胡弦
出处
《诗歌月刊》
2006年第8期67-70,共4页
关键词
除非
灼伤
空气
钉子
生活
胡弦
折痕
生锈
消失
尘埃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胡弦的诗
19
作者
胡弦
出处
《延安文学》
2003年第1期172-173,共2页
关键词
白杨
郑州
大海
叶片
竹子
阳光
胡弦
前方
雷雨
声音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胡弦的诗
20
作者
胡弦
出处
《翠苑》
2004年第5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胡弦
地图鱼
断裂
化学实验
露珠
消失
继续
匕首
声音
女口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在河流拐弯处安家”——胡弦诗歌新集《水调歌头》诗艺探索浅析
杨洪承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胡弦诗歌的镂空美学——以《定风波》为例
草树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云雾雕塑成的一个形象——胡弦访谈
苗霞
胡弦
《南腔北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寻找汉诗书写的可能性:论胡弦的诗歌
罗振亚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万物回声中听取自我的声音——胡弦访谈
胡弦
郑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胡弦论
叶橹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寻找汉诗书写的可能性:论胡弦的诗歌
罗振亚
《中外诗歌研究》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隐匿与显现之间——读胡弦的诗
郑娟
《社会科学动态》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破解新时代的运河密码——评胡弦诗集《水调歌头》
卢桢
《诗刊》
2023
0
原文传递
10
作为一种意义实践的诗歌——胡弦的诗札记
耿占春
《钟山》
2021
0
原文传递
11
诗,说到最后是美学——读胡弦的诗
人邻
《诗林》
2008
2
原文传递
12
世界结合部的和弦——胡弦诗歌综论
姜广平
《诗歌月刊》
2011
1
原文传递
13
聆听胡弦
孙昕晨
《诗刊》
北大核心
2003
0
原文传递
14
文明的住址——读胡弦长诗《葱茏》
姜庆乙
《诗探索》
2013
0
原文传递
15
胡弦:呈现生活的另一种姿势
大卫
《诗刊》
北大核心
2002
0
原文传递
16
胡弦的诗
胡弦
《延安文学》
2004
0
原文传递
17
胡弦的诗
胡弦
《诗林》
2008
0
原文传递
18
胡弦的诗(5首)
胡弦
《诗歌月刊》
2006
0
原文传递
19
胡弦的诗
胡弦
《延安文学》
2003
0
原文传递
20
胡弦的诗
胡弦
《翠苑》
200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