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胡敏素各组分数量及结构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窦森 肖彦春 张晋京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4-940,共7页
土壤胡敏素(HM)是与矿物质紧密结合的腐殖物质,具有碱不溶性及大分子结构的特性,并呈现不均一性,被认为是土壤中的惰性物质。由于HM的非溶解性和结构复杂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HM结构特征的研究还很少。对加入大量有机物料培养后新形成... 土壤胡敏素(HM)是与矿物质紧密结合的腐殖物质,具有碱不溶性及大分子结构的特性,并呈现不均一性,被认为是土壤中的惰性物质。由于HM的非溶解性和结构复杂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HM结构特征的研究还很少。对加入大量有机物料培养后新形成的HM数量及性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选用风沙土、草甸土、黑土、黑土底土加玉米秸秆培养土为材料,根据Pallo分组法,将土壤HM分为铁结合胡敏素(HMi)、粘粒结合胡敏素(HMc)和不溶性胡敏素(HMr)三个组分;对自然土壤中HM各组分以及加入玉米秸秆后新形成的HM各组分的数量及结构特征进行初步研究,为丰富腐殖质化学提供基础性资料。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土壤HM各组分中以HMr为主,其次是HMi,含量最少的是HMc。通过HMi和HMc的光学性质比较得出HMi的分子结构较简单,HMc分子结构相对较复杂,加玉米秸秆培养后新形成的HMi、HMc的分子结构比自然土壤中的简单。红外光谱结果表明,与自然土壤相比加玉米秸秆培养后新形成的HMi、HMc的脂族性最强,自然土壤中HMi、HMc的脂族性强弱顺序为:风沙土>黑土>草甸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素 铁结合胡敏素 粘粒结合胡敏素 分组 光学性质 红外光谱
下载PDF
胡敏素-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对铅的吸附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绳琳琳 黄占斌 王颖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9-164,170,共7页
以矿源煤基胡敏素(Humin,HM)为基体,用不同浓度KMnO_(4)溶液制备改性胡敏素材料胡敏素-锰氧化物复合材料(HMM),考察了HMM用量、初始pH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影响;利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以及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等对其进行... 以矿源煤基胡敏素(Humin,HM)为基体,用不同浓度KMnO_(4)溶液制备改性胡敏素材料胡敏素-锰氧化物复合材料(HMM),考察了HMM用量、初始pH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影响;利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以及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等对其进行表征分析,探索了HMM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HM表面负载MnO_(x)后增加了HM的表面吸附位点,随KMnO_(4)浓度的升高,HMM对Pb^(2+)吸附效果略有升高,吸附动力学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化学吸附占主导作用;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umir模型方程,0.05HMM对Pb^(2+)的最大吸附量Qm为397.911 mg/g,是HM的2.5倍;通过改性提高了HM对Pb^(2+)的吸附能力以及吸附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素 锰氧化物 复合材料 吸附特征
下载PDF
金属元素Ni和V吸附作用对胡敏素结构的影响
3
作者 余寅 夏鹏 +3 位作者 钟毅 宁诗坦 王科 程建平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6-547,共12页
贵州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富集了以Ni、V为主的伴生元素,并且富有机质,目前金属元素Ni、V与有机质的共富集机制尚不清楚,但有机质在金属离子的富集、迁移和转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探究金属元素作用对有机质结构的影响有助于准... 贵州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富集了以Ni、V为主的伴生元素,并且富有机质,目前金属元素Ni、V与有机质的共富集机制尚不清楚,但有机质在金属离子的富集、迁移和转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探究金属元素作用对有机质结构的影响有助于准确地认识有机质和金属元素的共富集机制。本文以胡敏素为研究对象,分别与Ni、V两种金属标准溶液混合后恒温振荡,通过元素组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固体核磁共振碳谱(^(13)C-NMR)由表到里揭示金属溶液作用前后胡敏素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胡敏素的元素组成以C、O为主,Ni、V两种金属溶液作用后,均造成胡敏素中O和S元素的相对含量减少,C和N元素的相对含量增加。XPS测试显示,胡敏素表面的C元素主要以芳香碳形态赋存,O元素则主要以羟基氧形态赋存;对于不同赋存形态的C元素,Ni、V金属溶液作用后对其影响趋势一致,均使芳香碳、羟基碳和羰基碳减少,主要破坏芳香碳(C-C/C-H)单键;而对于不同赋存形态的O元素,Ni金属溶液作用后则使羟基氧和羧基氧减少,使其中的富氢富氧官能团脱出,V金属溶液作用后则使羰基氧和羧基氧减少,破坏其中的羰基双键(C=O)。^(13)C-NMR测试显示,作用前后的胡敏素有机质芳香结构主要以单环或者双环结构存在,两种金属溶液均能使氧接芳碳(f^(P)_(ar))和桥接芳碳(f^(B)_(ar))中的富氧富氢官能团从芳环中脱出、胡敏素中脂链长度变短、有机碳的稳定性降低、活性有机碳含量减少以及疏水程度变小。通过对比分析表明,胡敏素对Ni、V金属元素具有一定的氧化能力,两种金属溶液作用后均能使胡敏素中C、O元素的赋存形态发生改变,Ni金属溶液主要影响脂肪碳结构,V金属溶液则主要影响芳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胡敏素 金属元素 XPS ^(13)C-NMR 结构特征
下载PDF
胡敏素对Pb^(2+)吸附的响应面优化及机理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雅辉 邹雪刚 +4 位作者 舒冉君 黄军磊 吕文英 姚琨 刘国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14-1822,共9页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对胡敏素吸附去除水中Pb^(2+)的过程进行了优化,设定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值、温度和Pb^(2+)初始浓度5个影响因素,建立了吸附率与上述因素之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确定了最优吸附条件,对吸附过程的...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对胡敏素吸附去除水中Pb^(2+)的过程进行了优化,设定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值、温度和Pb^(2+)初始浓度5个影响因素,建立了吸附率与上述因素之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确定了最优吸附条件,对吸附过程的等温模型、热力学特性及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吸附剂用量、pH值、温度和Pb^(2+)初始浓度为显著因素.胡敏素对Pb^(2+)吸附的最优条件为:吸附时间85min、投加量1.2g/L、pH=4.7、温度44.5℃、Pb^(2+)初始浓度202mg/L.最优条件下,实测Pb^(2+)吸附率可达92.59%.胡敏素对Pb^(2+)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线方程,最大吸附量为170.28mg/g;计算得知胡敏素吸附Pb^(2+)的热力学状态函数ΔG^0、ΔS^0和ΔH^0分别为-29.30^-24.21k J/mol、126.70J/(mol·K)和13.59k J/mol,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胡敏素表面的羰基、羟基、氨基和羧基等活性基团可以和Pb^(2+)发生配位络合作用,Ca、Na和Mg等离子与Pb^(2+)发生离子交换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胡敏素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绿色廉价吸附剂,可用于处理含Pb^(2+)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素 响应面优化 吸附机理 PB2+ 热力学
下载PDF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黑土胡敏素结构特征的影响-固态^(13)C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晋京 窦森 +3 位作者 朱平 高洪军 宋祥云 王立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23-2228,共6页
【目的】研究连作玉米农田长期施用有机肥(猪粪)对黑土胡敏素(HM)结构特征的影响,比较不同施肥量和施肥年限间的差异,为阐明HM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80年建立的国家黑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长期肥料试验为... 【目的】研究连作玉米农田长期施用有机肥(猪粪)对黑土胡敏素(HM)结构特征的影响,比较不同施肥量和施肥年限间的差异,为阐明HM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80年建立的国家黑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长期肥料试验为平台,采集定位12年和25年的3个试验处理(①不施肥CK;②施低量有机肥,施猪粪30t·hm-2·a-1;③施高量有机肥,施猪粪60t·hm-2·a-1)土样,在NaOH-Na4P2O7分离和HF-HCl脱灰处理的基础上,应用固态13C交叉极化魔角自旋核磁共振(13CCPMAS NMR)方法对HM进行结构表征。【结果】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有机肥后HM的有机碳含量增加,烷基C比例增加,烷氧C和芳香C比例下降,烷基C/烷氧C、脂族C/芳香C和疏水C/亲水C比值增加,上述规律性随有机肥施用量的提高和施用年限的延长表现得更加明显。不施肥处理随年限延长,HM的有机碳含量降低,而烷基C、烷氧C和芳香C比例以及烷基C/烷氧C、脂族C/芳香C和疏水C/亲水C比值均表现出与施肥处理相同的变化规律,但其变化幅度小于施肥处理。【结论】长期施用有机肥使土壤HM的结构向着烷基化和疏水性程度增加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土壤肥力的保持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素 黑土 长期施肥试验 有机肥 固态13C核磁共振
下载PDF
秸秆深还对土壤团聚体中胡敏素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8
6
作者 朱姝 窦森 +1 位作者 关松 郭聘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秸秆还田主要是覆盖和表层浅施,存在着影响种子发芽生长、土壤升温慢和病虫害增加等问题。秸秆深还(corn stover deep incorporation,CSDI)是指将玉米秸秆施入土壤亚表层(20~40 cm),不仅能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还能达到保碳、蓄水、... 秸秆还田主要是覆盖和表层浅施,存在着影响种子发芽生长、土壤升温慢和病虫害增加等问题。秸秆深还(corn stover deep incorporation,CSDI)是指将玉米秸秆施入土壤亚表层(20~40 cm),不仅能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还能达到保碳、蓄水、培肥、稳产的目的,使秸秆还田得到改善。虽对秸秆深还后胡敏素(Hu)的结构性质有一些研究,但是对秸秆深还后土壤团聚体中Hu的变化还未见报道。探究秸秆深还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可以为如何提高土地肥力、如何利用秸秆深还创建合理耕层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集于吉林农业大学试验站玉米连作耕地试验田,采用湿筛法将其分为〉2 mm、2~0.25 mm、0.25~0.053 mm和〈0.053 mm 4个粒级并提取Hu,通过元素组成、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研究秸秆深还对团聚体中Hu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制备的黑土Hu的平均含碳量为721 g kg-1;H/C的平均值为0.776;Hu的缩合度高于相应的HA;秸秆深还促使土壤表层和亚表层团聚体中Hu的氧化度降低,脂族链烃减少,活性结构增多,稳定性降低,Hu的结构趋于简单化、年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深还 土壤团聚体 胡敏素 元素组成 红外光谱 差热分析
下载PDF
胡敏素在水溶液中吸附镍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峙嵘 周利民 +2 位作者 韦鹏 比特 尼克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7年第2期5-8,共4页
通过液闪法分析得到胡敏素可富集镍,但是吸附受介质pH值、胡敏素用量和水相镍初始浓度等因素的影响。泥煤或胡敏素镍溶液紫外光谱的变化说明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3者之间或许存在可逆转化。胡敏素对镍的吸附反应可用Freundlich方程很... 通过液闪法分析得到胡敏素可富集镍,但是吸附受介质pH值、胡敏素用量和水相镍初始浓度等因素的影响。泥煤或胡敏素镍溶液紫外光谱的变化说明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3者之间或许存在可逆转化。胡敏素对镍的吸附反应可用Freundlich方程很好地进行描述,胡敏素吸附镍Freundlich吸附指数0.684 4推导出吸附反应以镍双配位形态为主。泥煤和胡敏素吸附镍Freundlich吸附指数(0.638 2,0.684 4)和吸附系数常用对数值(1.693 2,1.711 5)数值非常接近,表明胡敏素组分可能决定了泥煤的吸附能力,因此胡敏素将可作为有潜力的可渗透性屏障地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煤 胡敏素 吸附 PH
下载PDF
胡敏素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平 门姝慧 黄占斌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研发功能性明显、安全和经济实用的环境材料是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胡敏素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分,具有分子量大和不溶于酸碱溶液等特征,对土壤重金属的转化、迁移等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对胡敏素来源、性质和修... 研发功能性明显、安全和经济实用的环境材料是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胡敏素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分,具有分子量大和不溶于酸碱溶液等特征,对土壤重金属的转化、迁移等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对胡敏素来源、性质和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机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胡敏素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机理主要包括离子交换、静电吸附、物理吸附、络合反应和化学沉淀;结合胡敏素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提出胡敏素改性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通过实验证明,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改性后,胡敏素对重金属元素吸附钝化效果更突出。加强改性胡敏素在农田土壤重金属钝化效应和土壤改良等方面的规模试验,是其未来真正应用于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需要开展的重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素 改性 土壤修复 重金属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古土壤中胡敏酸和胡敏素^(14)C测年值统计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尹金辉 郑勇刚 +1 位作者 刘粤霞 卢演俦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1-389,共9页
文中使用统计方法对44个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古土壤中胡敏酸、胡敏素的14C测年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组分14C年龄的可靠性。对比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胡敏素可能是古土壤中最古老的惰性组分,其14C年龄可代表古土壤形成(平均)年... 文中使用统计方法对44个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古土壤中胡敏酸、胡敏素的14C测年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组分14C年龄的可靠性。对比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胡敏素可能是古土壤中最古老的惰性组分,其14C年龄可代表古土壤形成(平均)年龄;形成于晚更新世的地质样品胡敏酸与胡敏素的14C年龄差异并不明显,但全新世尤其晚全新世的沉积物中胡敏酸与胡敏素的14C年龄差异比较显著,可能因埋藏较浅而受到更多的污染影响;对全新世(尤其晚全新世)古土壤样品开展不同组分14C测年是保证地质事件年龄准确可靠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土壤 ^14C测年 胡敏酸 胡敏素
下载PDF
黑土底土加入大比例玉米秸秆后胡敏素组分的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彦春 李凯 窦森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64,76,共5页
以往主要注重加入常量有机物料对土壤腐殖物质中的胡敏酸(HA)、富里酸(FA)影响的研究,而对于添加大比例有机物料及其对胡敏素(HM)各组分影响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关于添加大比例有机物料后腐殖物质中胡敏素(HM)各组分的动态变化研究尚未见... 以往主要注重加入常量有机物料对土壤腐殖物质中的胡敏酸(HA)、富里酸(FA)影响的研究,而对于添加大比例有机物料及其对胡敏素(HM)各组分影响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关于添加大比例有机物料后腐殖物质中胡敏素(HM)各组分的动态变化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为更好地发挥土壤固碳潜力、提高土壤和环境质量,本文运用Pallo修改法将土壤HM分为铁结合胡敏素(HMi)、粘粒结合胡敏素(HMc)和不溶性胡敏素(HMr)3个组分,对加入大比例玉米秸秆后黑土底土各胡敏素组分数量和性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HM中HMi/HMc随着土/秸比的增加而增加,高土/秸比有利于HMi的形成和积累,而低土/秸比有利于HMc的形成和积累;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HMi和HMc的ΔlogK值降低,分子向复杂化方向发展,且随着土/秸比的增加而减少,分子复杂程度增加;高土/秸比更有利于HMi活性的提高和脂肪族结构的增加,而低土/秸比更有利于HMc活性提高和脂肪族结构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底土 大比例玉米秸秆 腐殖物质 胡敏素组分 数量变化 光学性质
下载PDF
堆肥过程中胡敏素的变化及其对五氯苯酚(PCP)吸附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德富 陈环宇 +3 位作者 程广焕 邓经友 胡宝兰 楼莉萍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4年第5期545-552,共8页
以城市污泥为堆肥原料,分别以药渣和木屑为辅料,探讨了为期120d堆肥过程中胡敏素的变化及其对五氯苯酚(PCP)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堆料的总有机碳和胡敏素含量降低;堆料比表面积和孔容变小,而从堆料中提取的胡敏素的... 以城市污泥为堆肥原料,分别以药渣和木屑为辅料,探讨了为期120d堆肥过程中胡敏素的变化及其对五氯苯酚(PCP)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堆料的总有机碳和胡敏素含量降低;堆料比表面积和孔容变小,而从堆料中提取的胡敏素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随堆肥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堆料有机组分随时间的延长芳构化程度增加.吸附试验表明,堆置不同时间的堆料和其中的胡敏素对PCP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胡敏素的吸附能力占堆料总吸附能力的比例随堆肥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但是由于堆肥的总有机碳含量下降,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小,以及胡敏酸含量的升高造成了竞争吸附作用增强,使得2种堆料对PCP的吸附能力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胡敏素 五氯苯酚 吸附
下载PDF
胡敏素和磷酸盐联用对土壤中铜的钝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玉萍 王雅辉 +7 位作者 杨子鹏 符待君 王雅兰 陈丹妮 马丹 李中阳 吕文英 刘国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93-1800,共8页
本文研究了胡敏素和磷酸二氢钾(KH2PO4)单独施用以及胡敏素和KH2PO4联用等不同情况下,污染土壤中重金属Cu形态的动态变化;采用TCLP(Toxic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法评价了不同配比钝化剂对污染土壤中Cu的钝化作用,以土壤中... 本文研究了胡敏素和磷酸二氢钾(KH2PO4)单独施用以及胡敏素和KH2PO4联用等不同情况下,污染土壤中重金属Cu形态的动态变化;采用TCLP(Toxic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法评价了不同配比钝化剂对污染土壤中Cu的钝化作用,以土壤中典型的根系分泌物酒石酸作为重金属解吸剂来模拟研究土壤中小分子有机酸对Cu钝化后的产物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添加胡敏素和KH2PO4能够不同程度地升高土壤pH值,二者联用使酸性土壤pH值从4.90升高到5.22-5.30;添加不同比例的胡敏素和KH2PO4均降低了土壤TCLP提取态和酸提取态Cu含量,且P/Cu摩尔比为4:1时,土壤TCLP提取态和酸提取态Cu含量分别降低了67.8mg·kg^-1和104.5mg·kg^-1,而残渣态的Cu含量增加了17.3mg·kg^-1.胡敏素和KH2PO4联用的效果显著优于二者单独使用;土壤溶液中存在的根系分泌物成分酒石酸对土壤中的Cu具有解吸作用,解吸率随酒石酸浓度增加而提高.胡敏素和KH2PO4的联用减少了Cu的解吸,降低了Cu的迁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素 KH2PO4 CU 钝化 形态转化 土壤
下载PDF
下拉秀剖面胡敏素组分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志春 潘根兴 +4 位作者 张晋京 辛延俊 陶世银 袁延得 王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5-298,304,共5页
采用腐殖质组成修改法和Pallo修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下拉秀剖面的胡敏素(HM)进行了分组研究,把铁结合胡敏素(HMi)、黏粒结合胡敏素(HMc)和不溶性胡敏素(HMr)定义为胡敏素组成,同时把HMi/HMc和(HMi+HMc)/HM作为胡敏素的表征指标,研究了不... 采用腐殖质组成修改法和Pallo修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下拉秀剖面的胡敏素(HM)进行了分组研究,把铁结合胡敏素(HMi)、黏粒结合胡敏素(HMc)和不溶性胡敏素(HMr)定义为胡敏素组成,同时把HMi/HMc和(HMi+HMc)/HM作为胡敏素的表征指标,研究了不同层位的胡敏素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层位胡敏素组分含量、HMi/HMc、(HMi+HMc)/HM、E4/E6、ΔlgK各不相同;多数层位HMr的含量高,HMr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剖面的上下两端;(HMi+HMc)/HM在(0.20±0.05)~(0.60±0.03)的范围内波动,多数层位可溶性胡敏素组分低于不溶性组分;HMi/HMc在(5.42±0.34~0.46±0.03)的范围内波动,且幅度大,有5个层位>1;除O层外,剖面各层位的E4/E6总是表现为HMc>HMi,但ΔlgK的变化情形较为复杂,并不总是表现为HMc>HMi;现代生草层HMi、HMc的结构较其他层位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沉积剖面 胡敏素组成 光学性质
下载PDF
横断山脉纵谷区不同林型土壤胡敏素组分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红 何忠俊 +2 位作者 肖蒙 秋新选 梁社往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54,共7页
为了解不同林型对土壤胡敏素组分的影响,以横断山脉纵谷区5种林型下暗棕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腐殖质组成修改法和Pallo修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腐殖质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种不同林型中丽江云杉林腐殖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林型,... 为了解不同林型对土壤胡敏素组分的影响,以横断山脉纵谷区5种林型下暗棕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腐殖质组成修改法和Pallo修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腐殖质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种不同林型中丽江云杉林腐殖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林型,不同林型土壤HA/FA表现为大果红杉林>川滇高山栎林>丽江云杉林>白桦林>丽江铁杉林;(2)5种不同林型土壤胡敏素组分中不溶性胡敏素占绝大部分,丽江云杉林土壤胡敏素各组分含量最高;(3)5种不同林型土壤Ah层HMi与HMc的分子结构较其他土层复杂,除川滇高山栎林的C层外,各林型土层ΔlgK皆表现为HMc>HMi,但E4/E6变化规律并不总是表现为HMc>HMi,其中HMc的分子结构在川滇高山栎林的C层最为复杂,而HMi的分子结构在丽江云杉林的Ah层最为复杂。因此,大果红杉林相对于其他林型土壤腐殖质品质较好,丽江云杉林更有利于土壤碳的积累。该研究结果以期为优化该区森林结构,提高森林系统固碳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山脉 不同林型 暗棕壤 胡敏素组分 光学性质
下载PDF
土壤胡敏素结构特征及对铜离子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范春莹 谢修鸿 +1 位作者 燕爱春 张晋京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60-1471,共12页
以棕壤和赤红壤为供试土壤,在对土壤胡敏素进行结构表征的基础上,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不同反应温度下其对铜离子(Cu^(2+))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技术探测了Cu^(2+)在胡敏素表面吸附的微观局域结构。结果表... 以棕壤和赤红壤为供试土壤,在对土壤胡敏素进行结构表征的基础上,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不同反应温度下其对铜离子(Cu^(2+))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技术探测了Cu^(2+)在胡敏素表面吸附的微观局域结构。结果表明:与胡敏酸相比,胡敏素具有较高的脂族性和极性,但其分子中甲氧基碳、羰基碳、木质素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的比例较低;随溶液Cu^(2+)浓度、接触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增加,胡敏素对Cu^(2+)的吸附量也增加;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是需要能量和吸热的缔合反应;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吸附反应是自发、吸热和自由度增加的过程;与胡敏酸类似,胡敏素表面吸附态Cu^(2+)是以扭曲的八面体构型存在,第一配位层(Cu-O)由原子间距为1.91~1.97?的4个O原子构成,第二配位层(Cu-C)由原子间距为2.80~2.83?的2个C原子组成,证实Cu^(2+)主要以内层复合物形式吸附在胡敏素表面的有机官能团上。上述结果指出,尽管胡敏素的化学组成不同于胡敏酸,但Cu^(2+)在这两种腐殖物质组分表面的局域配位结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素 铜离子 吸附动力学 吸附热力学 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
下载PDF
多环芳烃(菲)在土壤胡敏素上的吸附/解吸行为及其机理的研究
16
作者 朱燕 《滁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13-115,共3页
本研究从三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的黄泥土(水田、水杉和桑园)及东北黑土中提取土壤胡敏素样品,分别研究了不同胡敏素对多环芳烃(菲)的吸附及解吸的影响,并将吸附前后和解吸前后胡敏素样品的固体核磁共振(CPMAS-13C-NMR)图谱进行对比分析。... 本研究从三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的黄泥土(水田、水杉和桑园)及东北黑土中提取土壤胡敏素样品,分别研究了不同胡敏素对多环芳烃(菲)的吸附及解吸的影响,并将吸附前后和解吸前后胡敏素样品的固体核磁共振(CPMAS-13C-NMR)图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土壤胡敏素的吸附等温线均能用Freundlich模型进行较好的拟合,其相关系数均在0.96以上,其中黑土胡敏素的N值最低;三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的胡敏素样品的吸附能力均相差不大。解吸过程中存在明显滞后现象,13C-NMR吸附与解吸图谱上芳香族碳含量的变化亦证实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素 非线性吸附 解吸滞后
下载PDF
胡敏素对土壤-水稻系统砷镉迁移转化的影响效应与机制
17
作者 张娴 肖唐付 《环保科技》 2024年第4期34-42,64,共10页
砷(As)和镉(Cd)在稻米中积累导致人体健康风险的问题已经引起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水稻生长过程中不同的水分管理和有机质的添加对水稻吸收砷和镉有重要的影响,但其中的机制还未被系统阐述。因此,本文主要探究了不同水管理条件下添加腐... 砷(As)和镉(Cd)在稻米中积累导致人体健康风险的问题已经引起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水稻生长过程中不同的水分管理和有机质的添加对水稻吸收砷和镉有重要的影响,但其中的机制还未被系统阐述。因此,本文主要探究了不同水管理条件下添加腐殖质对水-土-铁膜界面砷和镉含量及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淹水还原条件下胡敏素的添加能进一步促进砷的还原,增加水稻各部分对砷的积累。然而,加入胡敏素后能促进镉的固定,进一步减少水稻各部分对镉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素 土壤-水稻系统 水分管理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胡敏素对Cu^(2+)的吸附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雅辉 吕文英 +4 位作者 邹雪刚 舒冉君 黄军磊 姚琨 刘国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24-632,共9页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对胡敏素吸附去除水中Cu^(2+)的过程进行了优化,设定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温度和Cu^(2+)初始浓度为5个影响因素,Cu^(2+)吸附率为响应值,建立了吸附率与上述因素之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确定最佳...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对胡敏素吸附去除水中Cu^(2+)的过程进行了优化,设定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温度和Cu^(2+)初始浓度为5个影响因素,Cu^(2+)吸附率为响应值,建立了吸附率与上述因素之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确定最佳吸附条件,对吸附过程的等温模型及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响应面分析表明,吸附剂用量、pH和Cu^(2+)初始浓度是显著因素.胡敏素对Cu^(2+)吸附的最佳条件为:吸附时间110 min、吸附剂用量2.4 g·L^(-1)、pH=5.4、温度25.0℃、Cu^(2+)初始浓度208 mg·L^(-1).在该条件下,测得胡敏素对Cu^(2+)的吸附率可达到80.78%,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线方程.胡敏素表面疏松多孔,有利于其通过物理吸附方式吸附Cu^(2+),同时,胡敏素表面的羟基、羧基和羰基等活性基团可以与Cu^(2+)发生配位络合作用,Na+、Ca^(2+)、Mg^(2+)等与Cu^(2+)发生离子交换作用,从而发生化学吸附.研究结果表明,胡敏素作为一种绿色、高效、廉价的吸附剂,可应用于Cu^(2+)污染废水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素 吸附 响应面优化 CU^2+ 吸附机理
原文传递
胡敏素钝化修复重金属Cu(Ⅱ)、Pb(Ⅱ)污染土壤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丽明 丁玲 +3 位作者 姚琨 吕文英 刘国光 王雅辉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275-3280,共6页
通过土壤培养实验,研究了添加胡敏素对污染土壤中Cu、Pb生物有效性和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胡敏素可显著降低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当投加2%的胡敏素5 d后,土壤中重金属Cu^(2+)和Pb^(2+)的浸出浓度分别下降45.16%和56.97%,并且投... 通过土壤培养实验,研究了添加胡敏素对污染土壤中Cu、Pb生物有效性和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胡敏素可显著降低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当投加2%的胡敏素5 d后,土壤中重金属Cu^(2+)和Pb^(2+)的浸出浓度分别下降45.16%和56.97%,并且投加胡敏素10 d后对重金属的钝化基本达到稳定。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可显著提高胡敏酸对Pb的钝化效果,浸出浓度分别下降了29.36%、23.57%和28.69%,但对Cu的影响不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投加2%的胡敏素钝化处理30 d后土壤中交换态铜和铅的所占的比例由原来的15.68%和15.79%下降到了0.48%和1.22%,而有机态铜和铅的比例则由5.35%和10.93%上升到了13.24%和27.32%。因此,采用胡敏素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素 原位修复 重金属 土壤污染
原文传递
土壤和沉积物胡敏素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云峰 徐建民 袁可能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7-20,共4页
本文从胡敏素的分离和纯化方法、胡敏素的组成和结构特性、胡敏素的结构模型和形成、演化机理等方面,综述了土壤和沉积物胡敏素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关键词 胡敏素 土壤 结构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