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阻率增大值法在胡状集油田判别低阻油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温忍学 王军锋 +2 位作者 张惠芸 吕宏茹 丁小忠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2期43-46,共4页
寻找低阻油气层是油气田勘探与开发中的难题 ,用什么方法判定低阻油层是寻找低阻油气藏的关键。探讨了胡五块低阻油层的成因 ,介绍了电阻率增大值判断低阻油层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在胡五块发现了沙三中 9- 1 1整装低阻油藏 ,为老区油气... 寻找低阻油气层是油气田勘探与开发中的难题 ,用什么方法判定低阻油层是寻找低阻油气藏的关键。探讨了胡五块低阻油层的成因 ,介绍了电阻率增大值判断低阻油层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在胡五块发现了沙三中 9- 1 1整装低阻油藏 ,为老区油气滚动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增大值法 胡状集油田 判别 低阻油层 应用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基准面旋回对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控制——以胡状集油田沙三中6—8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靳松 朱筱敏 钟大康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48-52,共5页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与沉积微相和砂体发育规律关系密切,明显受控于基准面升降造成的可容空间变化和沉积物通量大小.通过对胡状集油田沙三中6—8油层组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划分与对比,建立了该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采用砂岩分层系数、分...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与沉积微相和砂体发育规律关系密切,明显受控于基准面升降造成的可容空间变化和沉积物通量大小.通过对胡状集油田沙三中6—8油层组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划分与对比,建立了该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采用砂岩分层系数、分布密度和隔层密度、频率等参数描述了各中期旋回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变化,认为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受控于基准面的旋回变化,长期基准面上升的早期和下降的晚期形成的中期旋回,储层非均质性弱,长期基准面旋回由上升到下降的转换时期储层非均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状集油田 基准面旋回 储层非均质性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
下载PDF
胡状集油田胡5-15井区天然混合羧酸盐/黄胞胶驱油先导试验 被引量:7
3
作者 江建林 郭东方 +4 位作者 李雪峰 赵平文 王新君 吴秀丽 黎贵青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报道了在室内实验研究中得到的混合天然羧酸盐/烷基磺基甜菜碱/黄胞胶复合驱油段塞结构:预冲洗段塞,10g/LKCl溶液;前置聚合物段塞,1500mg/L黄胞胶溶液;主驱油段塞,1.5×104mg/L混合天然羧酸盐+800mg/L烷基磺基甜菜碱DSB+800mg/L黄胞... 报道了在室内实验研究中得到的混合天然羧酸盐/烷基磺基甜菜碱/黄胞胶复合驱油段塞结构:预冲洗段塞,10g/LKCl溶液;前置聚合物段塞,1500mg/L黄胞胶溶液;主驱油段塞,1.5×104mg/L混合天然羧酸盐+800mg/L烷基磺基甜菜碱DSB+800mg/L黄胞胶+5×103mg/L复碱(质量比1∶1的Na2CO3+NaHCO3)溶液;后置聚合物段塞,1000mg/L黄胞胶溶液。在岩心流动实验中0.3PV主段塞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8.19%。胡状集油田胡5 15井区采出程度18.48%,油藏温度86℃,地层水矿化度1.7×105mg/L,Ca2+浓度4799mg/L,Mg2+浓度830mg/L,有油、水井各5口,综合含水已达96%(92%~99%)。从2000 01 24到2001 03 20,在5口注水井中依次注入预冲洗液2920m3,前置液2920m3,主驱油液49640m3(除一口井外均不加复碱),后置液2920m3,5口油井均见效,一些油井有效期超过20个月,油井产油量增加,含水下降,自然递减降低62.7%,采油速度升高0.46%。图3表2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状集油田 胡5-15井区 表面活性剂/生物聚合物驱油剂 混合天然羧酸盐 烷基磺基甜菜碱 黄胞胶 段塞结构 先导驱油 试验
下载PDF
胡状集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提高水驱开发效果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温忍学 席继强 +1 位作者 刘福亭 胡明卫 《断块油气田》 CAS 2001年第5期38-41,共4页
针对胡状集油田储层严重非均质的特点 ,将剩余油研究与储层微相研究紧密结合 ,总结了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及水淹层电测特征 ,通过地质工艺结合 ,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工艺配套技术 ,以提高水驱波及体积 ,合理调整注水、产液结构 ,有效地遏制了... 针对胡状集油田储层严重非均质的特点 ,将剩余油研究与储层微相研究紧密结合 ,总结了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及水淹层电测特征 ,通过地质工艺结合 ,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工艺配套技术 ,以提高水驱波及体积 ,合理调整注水、产液结构 ,有效地遏制了油田的两大递减 ,实现了连续 5a稳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状集油田 非均质油藏 储层沉积微相 剩余油分布规律 水驱开发 配套技术
下载PDF
胡状集油田低电阻率油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贾建明 王军峰 +2 位作者 杨玲 张硕 毕海岭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13-15,共3页
在开发过程中 ,通过有限的地质及测井资料 ,对低阻油田如何进行判别 ,是油气田开发中的一个难题。通过对胡状集油田低阻油层系统地研究 ,分析了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 ,提出低阻油层的形成是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储层展布及微观特征 ;而地层中... 在开发过程中 ,通过有限的地质及测井资料 ,对低阻油田如何进行判别 ,是油气田开发中的一个难题。通过对胡状集油田低阻油层系统地研究 ,分析了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 ,提出低阻油层的形成是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储层展布及微观特征 ;而地层中具有较高含量的束缚水及高矿化度的地层水是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地质条件 ,确定了以可动水分析法、电阻率增大值法 ,并参考录井显示的综合解释方法 ,在胡状集油田胡五块发现了S3中 4 6、9 11层系整装低阻油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状集油田 低阻油藏 电阻率增大值 矿化度
下载PDF
神经网络自动识别沉积微相在胡状集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秦亚玲 计平 +1 位作者 郑宇霞 阎育英 《断块油气田》 CAS 2001年第1期10-12,共3页
为提高胡状集油田胡十二断块沙三段各沉积时间单元沉积微相划分的准确性 ,在系统取心井单井相研究的基础上 ,优选并提取了能反映各种沉积微相特征的定量参数 ,对不同类型的微相进行定量标定。将标定结果输入人工神经网络 ,应用神经网络... 为提高胡状集油田胡十二断块沙三段各沉积时间单元沉积微相划分的准确性 ,在系统取心井单井相研究的基础上 ,优选并提取了能反映各种沉积微相特征的定量参数 ,对不同类型的微相进行定量标定。将标定结果输入人工神经网络 ,应用神经网络的智能功能 ,并通过自动识别、调整权值 ,实现对未知沉积时间单元微相的自动识别。用神经网络方法对胡状集油田 15 0多口井 95个沉积时间单元进行沉积微相划分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避免了仅用测井曲线划分沉积微相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沉积微相 渗透率 胡状集油田
下载PDF
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一台阶深层油气藏形成条件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黄龙威 卫拥军 黄秋强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通过对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一台阶深层油气藏形成条件的分析探讨 ,总结出在进行深层油气勘探时 ,不但应重视勘探地区深层超压带的存在、预测及其与深层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而且要深入研究勘探地区的地温史、生烃史、沉积构造发育史 ,油气... 通过对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一台阶深层油气藏形成条件的分析探讨 ,总结出在进行深层油气勘探时 ,不但应重视勘探地区深层超压带的存在、预测及其与深层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而且要深入研究勘探地区的地温史、生烃史、沉积构造发育史 ,油气多次运移特征、深层储、盖层发育特征 (包括裂缝发育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带 生油洼陷 断层 东濮凹陷 胡状集油田 深层油气藏 形成条件
下载PDF
胡状集油田注水开发对储层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何方 王英华 +2 位作者 李建荣 周燕萍 刘艳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8-129,共2页
通过对胡状集油田注水开发前后分析化验资料的对比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水岩作用试验模拟基础上 ,结合开发生产实际情况 ,探讨了其注水开发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岩石密度、沉积物粒度及孔隙结构的影响。认为在注水开发过程中 ,由于受注... 通过对胡状集油田注水开发前后分析化验资料的对比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水岩作用试验模拟基础上 ,结合开发生产实际情况 ,探讨了其注水开发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岩石密度、沉积物粒度及孔隙结构的影响。认为在注水开发过程中 ,由于受注入水的长期冲刷 ,储层孔隙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分布范围有所改变 ,造成了储层平均渗透率的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 储集层 孔隙度 渗透率 孔隙结构 胡状集油田
下载PDF
胡状集油田低电阻率油层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识别技术 被引量:14
9
作者 吕新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6期26-28,共3页
根据电测解释、录井、岩心物理实验与试油结果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 ,从地层、构造及钻井等方面 ,解剖了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认为 ,骨架颗粒较细、链桥状粘土、微孔隙、高含量的束缚水、高矿化度孔隙水与低幅度构造 ,... 根据电测解释、录井、岩心物理实验与试油结果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 ,从地层、构造及钻井等方面 ,解剖了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认为 ,骨架颗粒较细、链桥状粘土、微孔隙、高含量的束缚水、高矿化度孔隙水与低幅度构造 ,是胡状集油田低电阻率油层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可动水分析法、图版法、电阻率增大法与录井显示法方面 ,探讨了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技术 ,并应用于胡状集油田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状集油田 低电阻率油层 形成机理 影响因素 识别技术 测井解释
下载PDF
胡状集油田胡十二块以调剖堵水为中心的综合治理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伟民 《断块油气田》 CAS 1994年第2期40-46,共7页
分析了胡十二断块的油藏动、静态资料;运用数位模拟法搞清了油层剩余油分布状况;通过示踪剂试验证明区块中存在大孔道;并进行了粘土试注试验,选择了合理的堵剂。在以上基础上确定了该油田以调剖堵水为中心的综合治理原则,制定了优... 分析了胡十二断块的油藏动、静态资料;运用数位模拟法搞清了油层剩余油分布状况;通过示踪剂试验证明区块中存在大孔道;并进行了粘土试注试验,选择了合理的堵剂。在以上基础上确定了该油田以调剖堵水为中心的综合治理原则,制定了优化堵水方案。经现场封堵大孔道工艺措施的实施,不仅改变了水流方向,改善了吸水剖面,增加了水驱动用储量,提高了油田最终采收率,而且使地层能量得到补充,产量有所上升,取得了满意的综合治理效果,并获取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状集油田 调剖 堵水 综合治理 堵水剂
下载PDF
胡状集油田水淹层测井综合解释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锡彦 周元歧 王桂成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1年第2期165-169,共5页
本文对胡状集油田严重非均质油藏油层水淹前后物性、电性变化特征、水淹层测井解释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其成果对胡状集油田近年来新钻的开发调整井进行水淹层测井解释和跟踪分析 ,符合率较高 ,效果可观 ,此针对严重非均质油藏的测井解... 本文对胡状集油田严重非均质油藏油层水淹前后物性、电性变化特征、水淹层测井解释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其成果对胡状集油田近年来新钻的开发调整井进行水淹层测井解释和跟踪分析 ,符合率较高 ,效果可观 ,此针对严重非均质油藏的测井解释分析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状集油田 水淹层特征 含油饱和度 测井综合解释 地震勘探
下载PDF
胡状集油田沙一段油气勘探评价技术研究
12
作者 郑宇霞 张龙飙 +2 位作者 何方 邹伟 杜燕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4期15-17,共3页
胡状集油田沙一段发育盐岩、白云岩、砂泥岩等多种岩性 ,通过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分析 ,建立了沙一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剖面 ,进而开展了岩性反演与储层预测 ,并进行了油源对比 ,确定了该区存在地层或岩性油气藏 ,指出了各种类型油气藏的成... 胡状集油田沙一段发育盐岩、白云岩、砂泥岩等多种岩性 ,通过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分析 ,建立了沙一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剖面 ,进而开展了岩性反演与储层预测 ,并进行了油源对比 ,确定了该区存在地层或岩性油气藏 ,指出了各种类型油气藏的成藏机理与发育部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状集油田 沙一段 油气勘探 评价技术 层序 油气藏 断层 圈闭 地震勘探
下载PDF
胡状集油田胡2块储层粘土矿物分析及其敏感性研究
13
作者 戴胜群 袁杰 +2 位作者 李慧莉 范浙璐 朱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4-15,共2页
通过对胡状集油田胡2块储层敏感性矿物,特别是粘土矿物组分分析,研究了影响该块储层敏感性的成因机理及其规律。该区块储层敏感性总的特点为:水敏性中等到较强,速敏性中等,酸敏性中等到较强。工程上应针对不同油气储层的敏感性特征,采... 通过对胡状集油田胡2块储层敏感性矿物,特别是粘土矿物组分分析,研究了影响该块储层敏感性的成因机理及其规律。该区块储层敏感性总的特点为:水敏性中等到较强,速敏性中等,酸敏性中等到较强。工程上应针对不同油气储层的敏感性特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对油气储层的破坏,最大程度地开发储层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粘土矿物 水敏性 速敏性 酸敏性 渗透率 胡状集油田
下载PDF
胡状集油田SD驱油体系矿场先导性试验研究
14
作者 江建林 陈宾雁 陈锋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6期58-59,共2页
为了改善油藏整体开发效果 ,决定在胡状集油田进行 SD化学驱油试验。文中主要介绍了 SD驱油体系及其矿场先导性试验。经过几年的现场试验 ,累积增油 1.5× 10 4t,投入产出比 1∶ 4.83。该技术的成功应用 ,为化学驱在“三高”油藏 (... 为了改善油藏整体开发效果 ,决定在胡状集油田进行 SD化学驱油试验。文中主要介绍了 SD驱油体系及其矿场先导性试验。经过几年的现场试验 ,累积增油 1.5× 10 4t,投入产出比 1∶ 4.83。该技术的成功应用 ,为化学驱在“三高”油藏 (高温、高矿化度、高二价金属离子 )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状集油田 SD驱油体系 驱油 矿场先导性试验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以胡状集油田胡5块沙三段上、中亚段为例
15
作者 周延军 贾云超 +1 位作者 焦保富 刘素琴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4,29,共5页
为了满足开发区寻找剩余油分布的需要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指导 ,运用地层基准面原理 ,通过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 ,在濮阳凹陷胡状集油田胡 5块沙三段上、中亚段中识别出短期、中期和长期 3种规模的地层旋回 ,分别响应于... 为了满足开发区寻找剩余油分布的需要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指导 ,运用地层基准面原理 ,通过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 ,在濮阳凹陷胡状集油田胡 5块沙三段上、中亚段中识别出短期、中期和长期 3种规模的地层旋回 ,分别响应于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对沙三段上亚段 3~ 4及中亚段 1~ 10砂组进行对比 ,建立了全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并就层序对储层分布的控制及层序内主要沉积微相的展布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 沉积微相 储集层 胡状集油田
下载PDF
胡状集油田胡12断块储层测井参数解释模型研究
16
作者 汤兴旺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3年第1期143-144,149,共3页
文中以胡状集油田胡 1 2断块为例 ,在掌握该断块地质特征、取心及分析化验资料基础上 ,分析储层“四性”关系 ,确定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的基础 ,利用多元回归理论 ,建立该断块储层沉积参数、储层物性参数、储层成岩参数等解释模型。为提高... 文中以胡状集油田胡 1 2断块为例 ,在掌握该断块地质特征、取心及分析化验资料基础上 ,分析储层“四性”关系 ,确定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的基础 ,利用多元回归理论 ,建立该断块储层沉积参数、储层物性参数、储层成岩参数等解释模型。为提高储层测井参数解释精度 ,应对测井资料加以校正。经对各模型解释精度检验 ,解释误差小、解释精度较高 ,符合油田开发规范要求 ,从而为油藏精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状集油田胡12断块 储层测井参数 解释模型 研究 测井校正 解释精度 多元回归
下载PDF
胡状集油田胡二块沙三下油藏沉积微相研究
17
作者 孙静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0年第17期154-155,共2页
胡状集油田胡二块沙三下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通过对沉积构造、储层粒度特征岩性等分析,进一步将前缘亚相细分为5个微相,即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远砂等。分析了研究区内各小层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及含油性与沉积微相的关系,对剩余油... 胡状集油田胡二块沙三下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通过对沉积构造、储层粒度特征岩性等分析,进一步将前缘亚相细分为5个微相,即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远砂等。分析了研究区内各小层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及含油性与沉积微相的关系,对剩余油分布和挖潜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状集油田 扇三角洲 沉积微相 沉积构造
下载PDF
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油气输导体系及模式 被引量:1
18
作者 饶蕾 王学军 +3 位作者 王鹏宇 孟亚丽 柯明文 尚雅珍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44,113-114,共4页
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位于凹陷缓坡,多条近平行的二级断层将其切割形成断阶构造,伴生的三、四级断层将构造进一步复杂化。研究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砂、泥岩频繁间互,砂体、断层及其相互配置构成了胡状集油田复杂的油气输导体系,对油... 东濮凹陷胡状集油田位于凹陷缓坡,多条近平行的二级断层将其切割形成断阶构造,伴生的三、四级断层将构造进一步复杂化。研究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砂、泥岩频繁间互,砂体、断层及其相互配置构成了胡状集油田复杂的油气输导体系,对油气运移和聚集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胡状集油田胡5断块区输导体系与油气分布的关系发现,胡状集油田为其东侧洼陷带烃源岩生成的油气近东西向运移至斜坡带聚集形成;砂体厚度和断距控制断层两侧的岩性对置关系,进而影响断层的侧向封闭性。砂体与断层配置形成2种油气输导模式,并控制研究区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对于走向与主断层平行的断层,当断距较小且砂岩厚度较大时,具有输导油气的作用;当断距较大时,可断开厚层砂体,有利于油气聚集。对于与主断层斜交的断层,其断距较小且砂体厚度较大的部位有利于油气输导,而断距较大且砂体厚度较小的部位则易于封堵油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封闭性 岩性对置关系 油气运移方向 油气输导体系 油气输导模式 胡状集油田
下载PDF
胡状集油田胡十二块剩余油微观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亮 彭仕密 聂昌谋 《断块油气田》 CAS 1997年第4期43-45,共3页
应用孔隙网络微观模型实验,探讨了胡状集油田胡十二块沙三段水驱剩余油的微观形成机理,揭示了该区剩余油形成的3种方式,研究了储集孔隙结构、注入速度等对水驱油分布的影响,从而可以为提高胡十二块开发水平奠定基础。
关键词 胡状集油田 剩余油 形成 微观结构 水驱油田开发
下载PDF
胡状集油田水洗状况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兴荣 郭惠霞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4年第4期97-100,共4页
胡状集油田储层非均质性非常严重 ,注水开发效果差。目前综合含水已达到 95 .6%,采出程度只有 1 1 .6%,已进入中晚期开发阶段。油水分布非常复杂 ,纵向上单层突进显现明显 ,平面上舌进现象突出 ,研究水洗状况及剩余油分布 ,提高水驱油效... 胡状集油田储层非均质性非常严重 ,注水开发效果差。目前综合含水已达到 95 .6%,采出程度只有 1 1 .6%,已进入中晚期开发阶段。油水分布非常复杂 ,纵向上单层突进显现明显 ,平面上舌进现象突出 ,研究水洗状况及剩余油分布 ,提高水驱油效率 ,是开发调整成败的关键。降低采油成本 ,提高采收率是开发调整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分布 开发调整 胡状集油田 采出程度 水驱油效率 注水开发 采油成本 严重 状况 中晚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