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状集油田胡12断块储层测井参数解释模型研究
1
作者 汤兴旺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3年第1期143-144,149,共3页
文中以胡状集油田胡 1 2断块为例 ,在掌握该断块地质特征、取心及分析化验资料基础上 ,分析储层“四性”关系 ,确定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的基础 ,利用多元回归理论 ,建立该断块储层沉积参数、储层物性参数、储层成岩参数等解释模型。为提高... 文中以胡状集油田胡 1 2断块为例 ,在掌握该断块地质特征、取心及分析化验资料基础上 ,分析储层“四性”关系 ,确定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的基础 ,利用多元回归理论 ,建立该断块储层沉积参数、储层物性参数、储层成岩参数等解释模型。为提高储层测井参数解释精度 ,应对测井资料加以校正。经对各模型解释精度检验 ,解释误差小、解释精度较高 ,符合油田开发规范要求 ,从而为油藏精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状集油田胡12断块 储层测井参数 解释模型 研究 测井校正 解释精度 多元回归
下载PDF
永安镇油田永12断块开发后期水平井整体调整方案优化设计 被引量:18
2
作者 闫萍 王友启 +3 位作者 杨仁金 王占国 牛拴文 路志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4-46,共3页
永安镇油田永 12断块属边底水活跃的层状断块“屋脊”油藏 ,目前已进入高含水、高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开发阶段。其数值模拟结果和新井及侧钻井生产动态均表明 ,油藏构造各部位仍有剩余油分布。为进一步提高采收... 永安镇油田永 12断块属边底水活跃的层状断块“屋脊”油藏 ,目前已进入高含水、高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开发阶段。其数值模拟结果和新井及侧钻井生产动态均表明 ,油藏构造各部位仍有剩余油分布。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开展了水平井整体挖潜方案优化研究 ,借助数值模拟技术对水平井距油层顶距离、井段长度、液量保持水平、轨迹等进行了优化设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安镇油田 12 开发后期 水平井 整体调整方案 优化设计 剩余油分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孔道识别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以胡12块油田沙三中段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赵艳 吴胜和 +1 位作者 朱筱敏 钟大康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56-61,共6页
大孔道是疏松砂岩油藏长期注水冲刷形成的次生高渗条带,极易造成注水低效循环。大孔道的形成严重影响了油田可采油的动用程度,而且增加了开发成本。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孔道的识别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以胡12块油田为例,通过对大孔道在吸... 大孔道是疏松砂岩油藏长期注水冲刷形成的次生高渗条带,极易造成注水低效循环。大孔道的形成严重影响了油田可采油的动用程度,而且增加了开发成本。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孔道的识别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以胡12块油田为例,通过对大孔道在吸水剖面、电性、静态等方面的特征分析,进而分析了大孔道的形成机制。胡12块油田大孔道的形成受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岩程演化度控制。成分成熟度高,填隙物含量少,碳酸盐胶结物少,成岩演化程度低,压实作用中等-弱的储层在后期长时间大规模注水加剧了大孔道的形成发育,是形成大孔道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道特征 大孔道形成机理 12油田
下载PDF
胡12块严重非均质极复杂小断块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鹂 喻高明 +2 位作者 凌建军 周延军 张凯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56,共2页
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 ,对胡 12块的开采历史进行了拟合 ,得出了剩余油分布状况 ,找出剩余油富集区域横向上主要集中在各层系或构造的高部位 ,西块的剩余油主要集中在Es中3亚段 7砂组和Es中3亚段 6砂组 1~ 3砂层 ,其次在Es下3亚段 1砂... 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 ,对胡 12块的开采历史进行了拟合 ,得出了剩余油分布状况 ,找出剩余油富集区域横向上主要集中在各层系或构造的高部位 ,西块的剩余油主要集中在Es中3亚段 7砂组和Es中3亚段 6砂组 1~ 3砂层 ,其次在Es下3亚段 1砂组 1~ 4砂层沿胡 77断层及石家集断层一带 ,且连片性较好。东块剩余油主要集中在Es中3亚段 4砂组、 12 7井北面及其东北和西南方向约 2 0 0~ 3 0 0m内 ,其他层系的剩余油饱和度都比较低且十分分散。同时还设计了 4个调整方案进行了 10年的开发预测 ,通过对这4个方案开发指标的对比分析 ,推荐采用方案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 砂岩油藏 非均质油气藏 油气藏 油藏数值模拟 方案预测
下载PDF
胜利油田永12断块厚油层开发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于海洋 孙爱红 《内江科技》 2005年第5期69-69,共1页
胜利油田永12断块属强边水厚油层油藏,2000年以来,通过精细油藏地质研究,深化了油藏开发后期的特征认识,采用水平井技术加密井网、调整采液结构、补孔卡封等挖潜措施,实现了厚油层的特高含水期的高效开发。
关键词 厚油层 特高含水期 挖潜措施 水平井 12 胜利油田 开发技术 精细油藏 2000年 水平井技术
下载PDF
垦利油田垦12断块剩余油分布综合研究
6
作者 孙晖 穆增辉 +1 位作者 曲凡军 姚晨明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63,共1页
1.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 针对垦利油田垦12断块综合含水率高,水淹严重,剩余油高度分散,注采不平衡,采出程度低的实际情况,分别应用精细测井解释,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综合地质分析和油藏工程方法对该块剩余油进行研究,建立了综合分析剩... 1.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方法 针对垦利油田垦12断块综合含水率高,水淹严重,剩余油高度分散,注采不平衡,采出程度低的实际情况,分别应用精细测井解释,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综合地质分析和油藏工程方法对该块剩余油进行研究,建立了综合分析剩余油分布的方法,对该块油藏剩余油有利部位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垦利油田12 剩余油分布 分布规律 精细测井解释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优势通道识别与定量描述——以涠州12-1油田北块6井区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曾桃 郑永建 李跃林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4期92-95,148-149,共4页
海上断块油藏平面与纵向上非均质性强,注采井距大,长期注水开发易形成优势通道,水驱开发效果差;并且由于合采合注井较多,纵向各层注入、产出不清,单一的优势通道评价方法准确性较差。以涠洲12-1油田北块6井区为例,综合应用井间动态连通... 海上断块油藏平面与纵向上非均质性强,注采井距大,长期注水开发易形成优势通道,水驱开发效果差;并且由于合采合注井较多,纵向各层注入、产出不清,单一的优势通道评价方法准确性较差。以涠洲12-1油田北块6井区为例,综合应用井间动态连通性分析方法、无因次PI值方法、示踪剂试井及流线模拟技术,对该区块优势通道发育情况进行识别和定量描述,并结合数值模拟相互验证,为后续的剩余油分布研究和制定合理的调整方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州12—1油田 油藏 注水开发 优势通道 井间连通性
下载PDF
严重非均质断块油田稳产技术 被引量:8
8
作者 席继强 贾建明 +2 位作者 贾蕊 田维志 蒋曙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2-44,共3页
针对胡状集油田储层的严重非均质性和构造的地质特点 ,在油藏精细描述、微构造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的基础上 ,利用多种工艺技术 ,最大限度地改善高渗层剖面 ,挖掘中、低渗层潜力 ,提高油田开发水平。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 ,有效地控... 针对胡状集油田储层的严重非均质性和构造的地质特点 ,在油藏精细描述、微构造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的基础上 ,利用多种工艺技术 ,最大限度地改善高渗层剖面 ,挖掘中、低渗层潜力 ,提高油田开发水平。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 ,有效地控制了油田含水上升率 ,实现了“九五”期间的稳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油田 稳产技术 油藏精细描述 剩余油分布规律 配套技术 胡状集油田
下载PDF
江苏真武油田真12块垛一六油组(E_2S_1~6)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少波 谭成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以岩心观察及分析资料为基础 ,结合测井、录井和油田动态资料 ,研究了真武油田垛一六油组的沉积相类型、微相组成以及主要沉积微相的特征 ,认为该区垛一六油组为一套湖退背景下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底部的 C5单元为辫状河三角洲前... 以岩心观察及分析资料为基础 ,结合测井、录井和油田动态资料 ,研究了真武油田垛一六油组的沉积相类型、微相组成以及主要沉积微相的特征 ,认为该区垛一六油组为一套湖退背景下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底部的 C5单元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前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上部 C1~ C4单元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 .作为储集层出现的主要是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的心滩、心滩侧缘沉积 ,以及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河口坝沉积 .其次 ,在沉积单元划分、对比的基础上 ,分析了垛一六油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油田 12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微相 相标志 储集层 心滩
下载PDF
水平井打捞与卡封工艺在永12断块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梅明霞 高雪峰 +3 位作者 曲杰 刘伟 孙秀钊 高健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6-76,共1页
1.概况 目前,胜利油田防砂水平井已施工80余井次,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含砂的产出液对滤砂管的冲蚀以及地层液体对滤砂管的腐蚀导致防砂失效,需对防砂滤砂管进行打捞,进行再次防砂。在防砂水平井施工过程中,由于射孔误射或含水上升,需卡封... 1.概况 目前,胜利油田防砂水平井已施工80余井次,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含砂的产出液对滤砂管的冲蚀以及地层液体对滤砂管的腐蚀导致防砂失效,需对防砂滤砂管进行打捞,进行再次防砂。在防砂水平井施工过程中,由于射孔误射或含水上升,需卡封堵水,对防砂水平井实施卡封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打捞 卡封工艺 12 应用 胜利油田
下载PDF
胡五块非均质断块油藏开发趋势分析
11
作者 席继强 晋喜林 +1 位作者 贾蕊 贾建明 《断块油气田》 CAS 2001年第3期44-45,共2页
基于胡状集油田胡五块油藏的实际开发数据 ,运用产油量与累积产油量的同步性 ,分析该油藏产量变化规律 ,为进一步分析其它开发参数的变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该方法准确率高 ,对同类油藏的动态趋势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非均质油藏开发 胡状集油田 产量递减规律 动态分析 开发指标 预测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田优势渗流通道识别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月银 雷霄 +1 位作者 张乔良 李树松 《内江科技》 2015年第3期43-44,共2页
南海西部复杂断块油田开发生产中存在注采关系复杂的问题。以渗透率、注采压差等12个动静态参数为分析参数,建立优势渗流通道动静态参数识别标准。以层次结构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一致性判断等数学手段,建立了优势渗流通道... 南海西部复杂断块油田开发生产中存在注采关系复杂的问题。以渗透率、注采压差等12个动静态参数为分析参数,建立优势渗流通道动静态参数识别标准。以层次结构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一致性判断等数学手段,建立了优势渗流通道模型,准确识别了杂断块油田优势渗流通道,认清注采关系。并根据优势渗流通道的分布特征,应用于涠洲12-1油田,提高油田整体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油田开发 渗流通道 识别技术 优势 应用 涠洲12-1油田 注采关系 静态参数
下载PDF
东濮凹陷胡十二断块周期注水先导试验研究
13
作者 郝文民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8年第1期111-112,共2页
注水是我国东部油田进行二次采油普遍采用的开发方式,受储层严重非均质影响,大部分油田进入了高含水递减期,控水稳油已成为水驱开发的首要任务。在目前稳定注水条件下注水利用率低,而周期注水可有效改善水驱效果,提高采收率,减缓老区递减。
关键词 12 周期注水 水驱效果 采收率
下载PDF
东濮凹陷西斜坡复杂断块带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焱 吕新华 +1 位作者 周延军 邹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6-170,共5页
通过对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及邻区油气成藏规律和模式的归纳和总结,寻找控制油气藏形成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潜在的勘探方向。胡庆地区受构造运动和2个成烃旋回的迭合,形成油气藏平面上和纵向上分布的规律性变化;早期成烃旋回早期的烃类聚... 通过对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及邻区油气成藏规律和模式的归纳和总结,寻找控制油气藏形成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潜在的勘探方向。胡庆地区受构造运动和2个成烃旋回的迭合,形成油气藏平面上和纵向上分布的规律性变化;早期成烃旋回早期的烃类聚集于石家集断层下降盘的断块与断鼻构造中,早期成烃旋回晚期的烃类主要聚集在二台阶外侧的反向屋脊断块内;晚期成烃旋回的烃类主要聚集在长垣断层与邢庄断层下降盘,由于晚期成烃旋回期间,绝大多数断裂不活动,深层油气整体封存效果好,往往形成异常超压油气藏;对于早期成烃旋回来说,二台阶沙三段烃源岩生成的低成熟成熟原油油气藏,以及洼陷内部沙三段烃源岩生成的高成熟原油油气藏勘探前景较大;对于晚期成烃旋回来说,长垣断层与邢庄断层下降盘的构造岩性油气藏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 成藏条件 勘探潜力 东濮凹陷 胡状集油田 庆祖集油田
下载PDF
八面河油田面12区综合调整措施及效果分析
15
作者 胡心玲 李长胜 梁肜林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31-32,35,共3页
八面河油田面12区为断块稠油油藏,油层出砂、渗透率差异大。为了解决产量递减快、注采井网不完善、储量控制程度低、油井高含水等问题,采取加强地质综合研究、钻调整井和侧钻井、进行注水井注氮调剖等措施,有效地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12 油藏 剩余油 流动单元 水平井 调整效果
下载PDF
劳伦兹曲线法在胡5块油藏静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琨 吕新华 +1 位作者 贾云超 林明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131-131,共1页
利用劳伦兹曲线法系统研究了胡状集油田胡5块开发中的主要静动态资料,如储层非均质性、产液剖面和吸水剖面、主要砂体的注入和采出程度等评价。该方法评价结果可信度高,且快速直观。
关键词 油气藏 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 劳伦兹曲线法 胡状集油田
下载PDF
变异函数在平面非均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伟新 于春华 +1 位作者 李磊 张卫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0-32,共3页
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非均质性将影响剩余油的分布,进而影响到油田的高产稳产以及最终采收率。本文将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异函数引入到平面非均质性研究中,并应用于现场,结果表明,用变异函数表征储层的非均质性具有良好的可信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变异函数 平面非均质性 含油饱和度 12 剩余油 储层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