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0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胡续冬的诗
1
作者
胡续冬
《诗探索》
2007年第4期194-197,共4页
关键词
胡续冬
方圆百里
一轮明月
屁股坐
你我
油莱
生生地
诗图
秋兴
天边外
原文传递
胡续冬诗歌论
2
作者
郭建超
《诗探索》
2014年第5期192-208,共17页
作为"70后"诗人群中的一员,胡续冬具有鲜明的个人化色彩。一方面,虽然他身在学院里,但他的创作中少有形而上的玄想,多了一些日常性、口语性、反讽性的个体体验和民间精神;少了一份关于生命的严肃的思考,多了一些普通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关键词
胡续冬
诗歌作品
诗人群
民间精神
口语性
个体体验
日常性
智性
诗作者
诗艺
原文传递
读胡续冬的诗
被引量:
1
3
作者
桑克
《诗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8-29,共2页
拉金曾给英语读者带来诗歌的快乐。如今汉语读者也有了这个福分。我说的重点不是汉语之中的拉金,而是汉语中的胡续冬。也许,胡续冬只是在有意无意之间给一些读者带去了快乐,但这其实并不需要特别关注。
关键词
胡续冬
原文传递
胡续冬创作年表
4
《诗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6-28,共3页
1974年出生于重庆市合川县云门区某乡卫生所,父母以当时流行之红色习语"旭日东升"名之日胡旭东。1989年开始写古诗词。与同校文友陈翔等人创办"太阳雨"文学社。
关键词
诗歌奖
中文系
胡续冬
诗歌节
原文传递
心中的“海”——胡续冬《海魂衫》
5
作者
李怡
《诗探索》
2005年第2期68-70,共3页
“海”是我们所熟悉的诗歌意象,在过去的阅读经验当中, 它总是以磅礴、伟岸、异于我们生命形式的奇观景象呈现着——当我们需要这样的奇观景象来“提升”我们的精神之时,就出现了20世纪80年代诗歌中那些壮丽的大海,同样, 当我们对于这...
“海”是我们所熟悉的诗歌意象,在过去的阅读经验当中, 它总是以磅礴、伟岸、异于我们生命形式的奇观景象呈现着——当我们需要这样的奇观景象来“提升”我们的精神之时,就出现了20世纪80年代诗歌中那些壮丽的大海,同样, 当我们对于这样的“提升”有所厌倦和怀疑之时,也就出现了韩东式的海。然而“海”给予我们的想象总归是无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续冬
生命形式
韩东
诗歌意象
阅读经验
弗洛依德
对我说
心灵深处
波涛汹涌
发育不良
原文传递
胡续冬诗选
6
作者
胡续冬
《诗歌月刊》
2004年第4期92-94,共3页
关键词
胡续冬
白丁香
身份证
原文传递
胡续冬《去他的的巴西》出版
7
《世界博览》
2007年第9期87-87,共1页
本刊魅力作者胡续冬的新著《去他的巴西》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全书337页20余万字,除收录胡续冬在《世界博览》的大部分文章外尚有他在巴西期间在国内各媒体发表的其他同类风格随笔杂谈。整书可算巴西题材"胡言乱语全集",...
本刊魅力作者胡续冬的新著《去他的巴西》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全书337页20余万字,除收录胡续冬在《世界博览》的大部分文章外尚有他在巴西期间在国内各媒体发表的其他同类风格随笔杂谈。整书可算巴西题材"胡言乱语全集",极有收藏阅读价值。本刊特设邮购服务广大读者。胡续冬出于对《世界博览》"冬瓜"的独特情感将亲笔签名。欢迎互相转告,勿失良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续冬
《世界博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亲笔签名
原文传递
他的巴西:评胡续冬《去他的巴西》
8
作者
远清扬
《世界博览》
2007年第7期85-85,共1页
在我的高中时代,一份名曰《世界博览》的杂志以其老派的面孔之下窝藏着的大量离奇生猛的内容成为了同学们在教室里瓜分传阅的重要读物。从那时起我成为了一名胡续冬专栏"并驾书场"的爱好者,也就是所谓的"冬瓜"——...
在我的高中时代,一份名曰《世界博览》的杂志以其老派的面孔之下窝藏着的大量离奇生猛的内容成为了同学们在教室里瓜分传阅的重要读物。从那时起我成为了一名胡续冬专栏"并驾书场"的爱好者,也就是所谓的"冬瓜"——他在《世界博览》上关于巴西的文章是我最先接触到的他的作品。现在这些文章成为了一本有着奇特名字的书——《去他的巴西》,或者"去他的——巴西",又或者"去——他的巴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利亚
胡续冬
《世界博览》
原文传递
胡续冬《去他的巴西》出版
9
《世界博览》
2007年第10期87-87,共1页
本刊魅力作者胡续冬的新著《去他的巴西》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全书337页,20余万字,除收录胡续冬在《世界博览》的大部分文章外,尚有他在巴西期间在国内各媒体发表的其他同类风格随笔杂谈。整书可算巴西题材"
关键词
胡续冬
《世界博览》
原文传递
大话胡续冬
10
作者
韦源
《世界博览》
2006年第12期66-67,共2页
最开始知道“胡续冬”这个名字是在1996年。我还记得另一个朋友杜力说起这个名字时的情景:他咬着“攀西”香烟的过滤嘴,从牙齿缝里把这三个字挤出来,仿佛念叨仇人的名字;面前和他头发一样油腻的桌子上。
关键词
胡续冬
原文传递
热心的“三点”
11
作者
胡续冬
《西部广播电视》
2008年第4期323-323,共1页
开始我还以为"三点"可以和我以姐弟相称,因为她的身材绝佳,皮肤也光可鉴人;可是某一天,她突然指着一个20多岁的肌肉男说,那是她的亲儿子,惊得我不敢再猜她的年龄,跟她说话时,也颇注意长幼之礼了。
关键词
散文
《热心的“三点”》
胡续冬
创业经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豌豆尖
12
作者
胡续冬
《记者观察(中)》
2009年第3期78-78,共1页
很多年前做文艺青年的时候,经常喜欢拿一个老掉牙的问题折磨自己和朋友:如果明天你要被扔到鲁宾逊的荒岛或者小王子住的B612星球或者任何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实施“扔”这个动作的邪恶力量允许你带三本书,你带哪三本?现在如果再要...
很多年前做文艺青年的时候,经常喜欢拿一个老掉牙的问题折磨自己和朋友:如果明天你要被扔到鲁宾逊的荒岛或者小王子住的B612星球或者任何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实施“扔”这个动作的邪恶力量允许你带三本书,你带哪三本?现在如果再要问类似的问题的话,我宁愿换成:你带哪三样吃的?而且回答的时候我也不会有任何纠结,因为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豌豆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尖》
现代文学
散文
胡续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纯诗”精神与敞开的路径——臧棣诗歌论
13
作者
刘波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5-91,共7页
将臧棣划归到“知识分子写作”阵营,现在看来,有些过于简单了。不管他认同还是反对这一标签,如今仍纠缠于这样的问题,早已没有意义,而我们唯一需要弄清楚的是,臧棣为何这些年对“纯诗”情有独钟?不少诗人都在变化,包括当年那些...
将臧棣划归到“知识分子写作”阵营,现在看来,有些过于简单了。不管他认同还是反对这一标签,如今仍纠缠于这样的问题,早已没有意义,而我们唯一需要弄清楚的是,臧棣为何这些年对“纯诗”情有独钟?不少诗人都在变化,包括当年那些被称为“知识分子写作”的诗人,像肖开愚、西川、王家新等都有不同的选择,或者向现实靠拢,或者向神秘转型,或者投入日常经验,唯有臧棣一如既往地在自己的“协会”和“丛书”中坚持不懈地走到现在,其中也暗藏着隐秘的变化和微妙的转型,这不是有毅力和耐性可以解释的,它关乎一个诗人的美学趣味,更在于他内在的持守和对自我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臧棣
王家新
麻雀肉
于坚
胡续冬
骆一禾
瓦雷里
民间立场
理想主义精神
意义层面
原文传递
在火车上阅读
14
作者
胡续冬
《能源评论》
2011年第2期121-121,共1页
尽管我经常被误以为是高龄小流氓或者猥琐大叔,但事实上我好歹还是一个读书人,我的右手并没有时刻提着用于砍人的西瓜刀、捏着用于偷拍美女的相机,它最经常握的,还是在这个年头多少有点羞于启齿的物体——书。
关键词
《在火车上阅读》
当代作品
文学
胡续冬
原文传递
当代诗的概念:范围、内涵与阐释——从《当代诗》杂志谈起
被引量:
3
15
作者
黄琪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1年第1期1-14,共14页
时间:2010年9月11日参加:孙文波、清平、杨小滨、西渡、阿吾、敬文东、树才、周伟驰、林木、蓝蓝、冷霜、胡续冬、蒋浩、孙磊、秦晓宇、阿西、王东东、徐钺、孙晓娅、张桃洲张桃洲:欢迎大家来到诗歌中心参加本次研讨会。这次会议的缘起...
时间:2010年9月11日参加:孙文波、清平、杨小滨、西渡、阿吾、敬文东、树才、周伟驰、林木、蓝蓝、冷霜、胡续冬、蒋浩、孙磊、秦晓宇、阿西、王东东、徐钺、孙晓娅、张桃洲张桃洲:欢迎大家来到诗歌中心参加本次研讨会。这次会议的缘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大家手头刚刚拿到的这本孙文波主编的《当代诗》的出版;二是与我这几年关注的问题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文波
胡续冬
中国诗歌研究
杨小滨
我一
文学概念
周伟
现代汉诗
话语方式
瓦雷里
原文传递
一份关于诗歌状态的问卷和一次研讨会
被引量:
1
16
作者
蓝野
《诗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20,共1页
《诗刊》下半月刊就当前诗歌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我们有选择地邀请了当前诗坛上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诗人、诗评家30多人参与了这一活动。问卷设7个问题,为能使大家畅所欲言,编辑部声明:发表时只公布参与者名单,不公布具体回答者姓名...
《诗刊》下半月刊就当前诗歌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我们有选择地邀请了当前诗坛上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诗人、诗评家30多人参与了这一活动。问卷设7个问题,为能使大家畅所欲言,编辑部声明:发表时只公布参与者名单,不公布具体回答者姓名。被邀请参与这一活动的诗人、诗评家是:张清华、森子、大解、桑克、马永波、柳活、沈奇、冉仲景、鲁西西、刘川、徐江、沈浩波、沈苇、西渡、老刀、叶舟、胡续冬、孙文波、杨子、马俊华、刘向东、路也、李南、卢文丽、陈锡民、义海、田禾、起伦、谯达摩、雷平阳、宋冬游、陈蔚、宋晓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评家
胡续冬
《诗刊》
研讨会
原文传递
《先锋诗歌档案》
17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04年第1期277-277,共1页
重庆出版社,2004年。由西渡、郭骅编选的《先锋诗歌档案》最近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诗选收录了孙文波、西川、清平、西渡、黑大春、臧棣、周瓒、王家新、姜涛、胡续冬十位诗人的作品。每位诗人按专辑的方式编排,分为诗歌、访谈、评论摘要...
重庆出版社,2004年。由西渡、郭骅编选的《先锋诗歌档案》最近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诗选收录了孙文波、西川、清平、西渡、黑大春、臧棣、周瓒、王家新、姜涛、胡续冬十位诗人的作品。每位诗人按专辑的方式编排,分为诗歌、访谈、评论摘要、图片。该诗选的版式设计十分独特,印刷精美。它的另一大特色是,附有诗人朗诵自己诗作的光盘一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大春
胡续冬
孙文波
王家新
臧棣
重庆出版社
印刷精美
姜涛
版式设计
郭骅
原文传递
十年诗:“本土的”与“母语的”
18
作者
子张
《诗探索》
2012年第1期60-66,共7页
在21世纪最初十年就要过去之际,关于新世纪十年诗歌的回顾性文章陆续刊出,每一个观察者都试图从个人角度提出概括,而这种种概括究竟哪一种更具说服力,更可能成为被普遍接受的观察却很难选择,也许莫衷一是反而才接近真实。
关键词
朵渔
中国新诗
诗探索
十年
胡续冬
张执浩
小杨与马丽
李少君
王小妮
诗江湖
原文传递
诗人之死
19
作者
胡亮
《诗探索》
2012年第5期4-40,共37页
是谁,是谁是谁的有力的手指折断这冬日的水仙让白色的汁液溢出——郑敏《诗人与死》人选择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决断,离虚幻而识智慧、思辨、追忆,
关键词
诗人之死
骆一禾
顾城
秋兴八首
荷尔德林
胡续冬
青年诗人
死亡冲动
就这样
穆齐尔
原文传递
“北大诗人”访谈录
20
作者
罗晶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1年第1期279-288,共10页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北京大学校园内的诗歌写作与诗歌活动都表现得相当活跃,先后出现了包括骆一禾、海子、西川、臧棣、西渡、胡续冬、冷霜、姜涛、杨铁军、阿吾、王敖等一批对于中国当代诗歌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诗人。可以说,就...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北京大学校园内的诗歌写作与诗歌活动都表现得相当活跃,先后出现了包括骆一禾、海子、西川、臧棣、西渡、胡续冬、冷霜、姜涛、杨铁军、阿吾、王敖等一批对于中国当代诗歌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诗人。可以说,就大学与当代诗歌之间关系的程度而言,还没有哪所大学堪与北大相匹。2008年3月至6月,时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的罗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诗歌
骆一禾
胡续冬
诗歌精神
诗歌写作
臧棣
八九十
中国诗歌研究
姜涛
诗歌朗诵会
原文传递
题名
胡续冬的诗
1
作者
胡续冬
机构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
出处
《诗探索》
2007年第4期194-197,共4页
关键词
胡续冬
方圆百里
一轮明月
屁股坐
你我
油莱
生生地
诗图
秋兴
天边外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胡续冬诗歌论
2
作者
郭建超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诗探索》
2014年第5期192-208,共17页
文摘
作为"70后"诗人群中的一员,胡续冬具有鲜明的个人化色彩。一方面,虽然他身在学院里,但他的创作中少有形而上的玄想,多了一些日常性、口语性、反讽性的个体体验和民间精神;少了一份关于生命的严肃的思考,多了一些普通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关键词
胡续冬
诗歌作品
诗人群
民间精神
口语性
个体体验
日常性
智性
诗作者
诗艺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读胡续冬的诗
被引量:
1
3
作者
桑克
出处
《诗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8-29,共2页
文摘
拉金曾给英语读者带来诗歌的快乐。如今汉语读者也有了这个福分。我说的重点不是汉语之中的拉金,而是汉语中的胡续冬。也许,胡续冬只是在有意无意之间给一些读者带去了快乐,但这其实并不需要特别关注。
关键词
胡续冬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胡续冬创作年表
4
出处
《诗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6-28,共3页
文摘
1974年出生于重庆市合川县云门区某乡卫生所,父母以当时流行之红色习语"旭日东升"名之日胡旭东。1989年开始写古诗词。与同校文友陈翔等人创办"太阳雨"文学社。
关键词
诗歌奖
中文系
胡续冬
诗歌节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心中的“海”——胡续冬《海魂衫》
5
作者
李怡
出处
《诗探索》
2005年第2期68-70,共3页
文摘
“海”是我们所熟悉的诗歌意象,在过去的阅读经验当中, 它总是以磅礴、伟岸、异于我们生命形式的奇观景象呈现着——当我们需要这样的奇观景象来“提升”我们的精神之时,就出现了20世纪80年代诗歌中那些壮丽的大海,同样, 当我们对于这样的“提升”有所厌倦和怀疑之时,也就出现了韩东式的海。然而“海”给予我们的想象总归是无穷的。
关键词
胡续冬
生命形式
韩东
诗歌意象
阅读经验
弗洛依德
对我说
心灵深处
波涛汹涌
发育不良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胡续冬诗选
6
作者
胡续冬
出处
《诗歌月刊》
2004年第4期92-94,共3页
关键词
胡续冬
白丁香
身份证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胡续冬《去他的的巴西》出版
7
出处
《世界博览》
2007年第9期87-87,共1页
文摘
本刊魅力作者胡续冬的新著《去他的巴西》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全书337页20余万字,除收录胡续冬在《世界博览》的大部分文章外尚有他在巴西期间在国内各媒体发表的其他同类风格随笔杂谈。整书可算巴西题材"胡言乱语全集",极有收藏阅读价值。本刊特设邮购服务广大读者。胡续冬出于对《世界博览》"冬瓜"的独特情感将亲笔签名。欢迎互相转告,勿失良机。
关键词
胡续冬
《世界博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亲笔签名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他的巴西:评胡续冬《去他的巴西》
8
作者
远清扬
出处
《世界博览》
2007年第7期85-85,共1页
文摘
在我的高中时代,一份名曰《世界博览》的杂志以其老派的面孔之下窝藏着的大量离奇生猛的内容成为了同学们在教室里瓜分传阅的重要读物。从那时起我成为了一名胡续冬专栏"并驾书场"的爱好者,也就是所谓的"冬瓜"——他在《世界博览》上关于巴西的文章是我最先接触到的他的作品。现在这些文章成为了一本有着奇特名字的书——《去他的巴西》,或者"去他的——巴西",又或者"去——他的巴西"。
关键词
巴西利亚
胡续冬
《世界博览》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C49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胡续冬《去他的巴西》出版
9
出处
《世界博览》
2007年第10期87-87,共1页
文摘
本刊魅力作者胡续冬的新著《去他的巴西》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全书337页,20余万字,除收录胡续冬在《世界博览》的大部分文章外,尚有他在巴西期间在国内各媒体发表的其他同类风格随笔杂谈。整书可算巴西题材"
关键词
胡续冬
《世界博览》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大话胡续冬
10
作者
韦源
出处
《世界博览》
2006年第12期66-67,共2页
文摘
最开始知道“胡续冬”这个名字是在1996年。我还记得另一个朋友杜力说起这个名字时的情景:他咬着“攀西”香烟的过滤嘴,从牙齿缝里把这三个字挤出来,仿佛念叨仇人的名字;面前和他头发一样油腻的桌子上。
关键词
胡续冬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C49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热心的“三点”
11
作者
胡续冬
出处
《西部广播电视》
2008年第4期323-323,共1页
文摘
开始我还以为"三点"可以和我以姐弟相称,因为她的身材绝佳,皮肤也光可鉴人;可是某一天,她突然指着一个20多岁的肌肉男说,那是她的亲儿子,惊得我不敢再猜她的年龄,跟她说话时,也颇注意长幼之礼了。
关键词
散文
《热心的“三点”》
胡续冬
创业经历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豌豆尖
12
作者
胡续冬
出处
《记者观察(中)》
2009年第3期78-78,共1页
文摘
很多年前做文艺青年的时候,经常喜欢拿一个老掉牙的问题折磨自己和朋友:如果明天你要被扔到鲁宾逊的荒岛或者小王子住的B612星球或者任何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实施“扔”这个动作的邪恶力量允许你带三本书,你带哪三本?现在如果再要问类似的问题的话,我宁愿换成:你带哪三样吃的?而且回答的时候我也不会有任何纠结,因为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豌豆尖!
关键词
《豌豆尖》
现代文学
散文
胡续冬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纯诗”精神与敞开的路径——臧棣诗歌论
13
作者
刘波
机构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5-91,共7页
文摘
将臧棣划归到“知识分子写作”阵营,现在看来,有些过于简单了。不管他认同还是反对这一标签,如今仍纠缠于这样的问题,早已没有意义,而我们唯一需要弄清楚的是,臧棣为何这些年对“纯诗”情有独钟?不少诗人都在变化,包括当年那些被称为“知识分子写作”的诗人,像肖开愚、西川、王家新等都有不同的选择,或者向现实靠拢,或者向神秘转型,或者投入日常经验,唯有臧棣一如既往地在自己的“协会”和“丛书”中坚持不懈地走到现在,其中也暗藏着隐秘的变化和微妙的转型,这不是有毅力和耐性可以解释的,它关乎一个诗人的美学趣味,更在于他内在的持守和对自我的超越。
关键词
臧棣
王家新
麻雀肉
于坚
胡续冬
骆一禾
瓦雷里
民间立场
理想主义精神
意义层面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在火车上阅读
14
作者
胡续冬
机构
北京大学
出处
《能源评论》
2011年第2期121-121,共1页
文摘
尽管我经常被误以为是高龄小流氓或者猥琐大叔,但事实上我好歹还是一个读书人,我的右手并没有时刻提着用于砍人的西瓜刀、捏着用于偷拍美女的相机,它最经常握的,还是在这个年头多少有点羞于启齿的物体——书。
关键词
《在火车上阅读》
当代作品
文学
胡续冬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当代诗的概念:范围、内涵与阐释——从《当代诗》杂志谈起
被引量:
3
15
作者
黄琪
出处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1年第1期1-14,共14页
文摘
时间:2010年9月11日参加:孙文波、清平、杨小滨、西渡、阿吾、敬文东、树才、周伟驰、林木、蓝蓝、冷霜、胡续冬、蒋浩、孙磊、秦晓宇、阿西、王东东、徐钺、孙晓娅、张桃洲张桃洲:欢迎大家来到诗歌中心参加本次研讨会。这次会议的缘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大家手头刚刚拿到的这本孙文波主编的《当代诗》的出版;二是与我这几年关注的问题有关系。
关键词
孙文波
胡续冬
中国诗歌研究
杨小滨
我一
文学概念
周伟
现代汉诗
话语方式
瓦雷里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一份关于诗歌状态的问卷和一次研讨会
被引量:
1
16
作者
蓝野
出处
《诗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20,共1页
文摘
《诗刊》下半月刊就当前诗歌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我们有选择地邀请了当前诗坛上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诗人、诗评家30多人参与了这一活动。问卷设7个问题,为能使大家畅所欲言,编辑部声明:发表时只公布参与者名单,不公布具体回答者姓名。被邀请参与这一活动的诗人、诗评家是:张清华、森子、大解、桑克、马永波、柳活、沈奇、冉仲景、鲁西西、刘川、徐江、沈浩波、沈苇、西渡、老刀、叶舟、胡续冬、孙文波、杨子、马俊华、刘向东、路也、李南、卢文丽、陈锡民、义海、田禾、起伦、谯达摩、雷平阳、宋冬游、陈蔚、宋晓杰。
关键词
诗评家
胡续冬
《诗刊》
研讨会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先锋诗歌档案》
17
出处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04年第1期277-277,共1页
文摘
重庆出版社,2004年。由西渡、郭骅编选的《先锋诗歌档案》最近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诗选收录了孙文波、西川、清平、西渡、黑大春、臧棣、周瓒、王家新、姜涛、胡续冬十位诗人的作品。每位诗人按专辑的方式编排,分为诗歌、访谈、评论摘要、图片。该诗选的版式设计十分独特,印刷精美。它的另一大特色是,附有诗人朗诵自己诗作的光盘一张。
关键词
黑大春
胡续冬
孙文波
王家新
臧棣
重庆出版社
印刷精美
姜涛
版式设计
郭骅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十年诗:“本土的”与“母语的”
18
作者
子张
出处
《诗探索》
2012年第1期60-66,共7页
文摘
在21世纪最初十年就要过去之际,关于新世纪十年诗歌的回顾性文章陆续刊出,每一个观察者都试图从个人角度提出概括,而这种种概括究竟哪一种更具说服力,更可能成为被普遍接受的观察却很难选择,也许莫衷一是反而才接近真实。
关键词
朵渔
中国新诗
诗探索
十年
胡续冬
张执浩
小杨与马丽
李少君
王小妮
诗江湖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诗人之死
19
作者
胡亮
出处
《诗探索》
2012年第5期4-40,共37页
文摘
是谁,是谁是谁的有力的手指折断这冬日的水仙让白色的汁液溢出——郑敏《诗人与死》人选择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决断,离虚幻而识智慧、思辨、追忆,
关键词
诗人之死
骆一禾
顾城
秋兴八首
荷尔德林
胡续冬
青年诗人
死亡冲动
就这样
穆齐尔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北大诗人”访谈录
20
作者
罗晶
出处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1年第1期279-288,共10页
文摘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北京大学校园内的诗歌写作与诗歌活动都表现得相当活跃,先后出现了包括骆一禾、海子、西川、臧棣、西渡、胡续冬、冷霜、姜涛、杨铁军、阿吾、王敖等一批对于中国当代诗歌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诗人。可以说,就大学与当代诗歌之间关系的程度而言,还没有哪所大学堪与北大相匹。2008年3月至6月,时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的罗晶。
关键词
中国当代诗歌
骆一禾
胡续冬
诗歌精神
诗歌写作
臧棣
八九十
中国诗歌研究
姜涛
诗歌朗诵会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胡续冬的诗
胡续冬
《诗探索》
2007
0
原文传递
2
胡续冬诗歌论
郭建超
《诗探索》
2014
0
原文传递
3
读胡续冬的诗
桑克
《诗刊》
北大核心
2006
1
原文传递
4
胡续冬创作年表
《诗刊》
北大核心
2006
0
原文传递
5
心中的“海”——胡续冬《海魂衫》
李怡
《诗探索》
2005
0
原文传递
6
胡续冬诗选
胡续冬
《诗歌月刊》
2004
0
原文传递
7
胡续冬《去他的的巴西》出版
《世界博览》
2007
0
原文传递
8
他的巴西:评胡续冬《去他的巴西》
远清扬
《世界博览》
2007
0
原文传递
9
胡续冬《去他的巴西》出版
《世界博览》
2007
0
原文传递
10
大话胡续冬
韦源
《世界博览》
2006
0
原文传递
11
热心的“三点”
胡续冬
《西部广播电视》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豌豆尖
胡续冬
《记者观察(中)》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新纯诗”精神与敞开的路径——臧棣诗歌论
刘波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原文传递
14
在火车上阅读
胡续冬
《能源评论》
2011
0
原文传递
15
当代诗的概念:范围、内涵与阐释——从《当代诗》杂志谈起
黄琪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1
3
原文传递
16
一份关于诗歌状态的问卷和一次研讨会
蓝野
《诗刊》
北大核心
2002
1
原文传递
17
《先锋诗歌档案》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04
0
原文传递
18
十年诗:“本土的”与“母语的”
子张
《诗探索》
2012
0
原文传递
19
诗人之死
胡亮
《诗探索》
2012
0
原文传递
20
“北大诗人”访谈录
罗晶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